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探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需要熟练掌握绘画、制图技法,提高自身的审美认知水平,提升创新创作的思维能力。美术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基础、审美观念,同时用美育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怀,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内设置建筑专业的大学基本都有开设美术基础课程,为建筑专业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文章从美术基础课程当前教学现状,结合建筑专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设置特征,提出美术基础在建筑专业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比较鲜明,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对于建筑理科生而言,美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有的同学具有美术基础,有的踏入大学校园才接触美术专业,一个班级的同学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对于美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美术教育在建筑专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息息相关,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就体现着当下的美术风格和审美特征,美术风格又以建筑为载体表现出来,建筑离不开美术,这就使得我们要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要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就课程设置、如何丰富教学内容、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现状
(一)建筑专业生源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大提升,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1]。各个高校的招生名额逐年上涨,每年的毕业生也在急剧上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这就使得建筑行业人才需求量倍增,大学里的建筑专业招生比例大幅上涨,就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建工学院为例,建工学院始建于2013年,由一开始的三四百人到现在的将近4000人,短短数年生源量成十倍增长。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胜劣汰,也有很多专业的就业前景变窄了,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或者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在就业率下降的情况下,各高校就会根据实际情况缩减就业率较低专业的秋季招生名额。大学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当市场急需某专业人才时,教育部门和高校会逐步改变招生政策或者增设相关专业,这一举措是因为大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反之亦然。最近三年由于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房地产行业受到影响,各大房地产公司裁员现象严重,大学生就业压力变大。自疫情发生以后,人们多了危机意识,从之前的“买买买”理念转变为“存存存”模式,降低了消费欲望,增加了存款欲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怠速慢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变少,长远来看,这对建筑专业的招生比例也会产生影响。
(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教师方面,目前建筑学院的美术基础课程安排课时较少,上课老师多为从艺术学院请来的兼代老师,其一不是自己本院的学生,兼代课老师对建筑专业不是特别了解,无法做到美术基础课程与建筑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2];其二兼代课时费较低,老师更专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对于教学成果并不是特别重视。学生方面,有的学生在入校之前有绘画基础,容易接受课堂知识;有的学生从小都无绘画基础,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吸收知识;还有的学生认为美术课程并不重要,觉得可学可不学,而且在培养方案中,美术基础课属于考查课,不参加期末考试,因此部分学生并未投入精力认真学习美术基础课程,结果就会导致在色彩构成课程或者画图课程中感觉力不从心。内容方面,有些老师会按照美术生的教学模式上课,缺乏与建筑专业的衔接,以至于毫无美术基础的学生不理解上课内容,更是无从下手完成作品,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设施方面,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取决于学校的经费高低。有的学校可能只是简单提供一间空教室作为画室,有的会准备画架画板以及投屏等设备。条件好一些的画室,会为学生提供莫大的便利,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佳,教学成果更明显。
(三)美术基础课程在建筑专业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过:“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又往往带有或多或少有时及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看似是技术问题,实则也代表着艺术问题[3]。建筑所传达的造型、空间、风格、装饰,皆是建筑师的审美品格。自古以来,建筑除了实用功能以外,也有观赏和传世的特点。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最高代表,更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古罗马的凯旋门、斗兽场等著名建筑,采用拱券技术,用技术塑造了完美的艺术品。这不得不说,审美推动着技术的发展,而技术的打磨与运用,又推陈出新一种新的审美,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建筑作品。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绘画、制图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后期的色彩构成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美术基础需要系统学习素描、水粉、钢笔速写等,素描是以几何形体、静物素描为主,系统学习空间透视原理;水粉以静物水粉和风景水粉为主,掌握色彩基础知识,懂得基本调色法并灵活运用;钢笔速写主要是以建筑速写为主。基础美术的学习是为了手绘施工图夯实基本功,提升自己的空间塑造能力,在构造建筑外观时,美术教学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作为建筑学科,基础美术教学的作用无可替代。
二、课程分析
(一)美术基础课程体系现状
美术基础课程是建筑专业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自我创作可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赏析、线条、色彩、构图等内容[5]。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绘图、设计的学习效果。目前,在建筑专业里,美术基础课程课时较少,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完全满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机械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应付课堂、应付自己、应付老师。从实际教学情况中发现,首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建筑工科类学生以升学为目标,缺乏艺术的熏陶和培养。美术基础在整个专业教学任务中占比太少,往往很多同学刚摸着门道,这学期的课程就结束了,可谓只是入了个门,课余也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跟精力投放在美术基础的学习中。其次,学校的培养方案设置美术基础为考查课,学生不必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求考试通过,兼代老师也觉得没必要给学生不及格来年再重修,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削弱。最后,为了教学任务,教师只是程式化的指导学生固定的构图、固定的色彩搭配、固定的调色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变得束缚,不敢“试错”,以至于学生将工科生的谨慎精神代入到绘画创作中去,只为了“正确”完成课堂作业而绘画。然而,这种“正确”完成作业并不是判断美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意料”或者“放纵恣意”,这些在建筑专业学生的身上并不明显,这会影响他们对于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无限可能性。
(二)人才培养方案对美术基础课程提出新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性格越来越多元化,这一代00后没有经历过过多的坎坷和考验[6],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思想超前,包容度较高,整体思想积极向上,爱国情怀强烈,思维模式跳跃,喜欢挑战新鲜事物,对一切新型时髦事物抱有较高的兴致。他们前卫独立,肩负着繁荣祖国的历史使命,他们是新生代的主力军,对自我要求较高,目标远大,有时会有一些缺乏实际和逆反心理。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思维灵活,敢于挑战,具有创新精神。这一点对于建筑专业学习过程有着较好的启发,这种创新思维会凸显在设计课堂中,大胆创想,灵感迸发,对于美术设计课程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7]。当前,美术基础教学不仅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教师的视野和格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00后一代他们更加自信,对老师的态度不似80、90后那样小心翼翼,他们敢于提问,敢于和老师辩论,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更高。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任课老师。那种照本宣科、教条僵化的教学模式丝毫不能激发00后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传统建筑绘图技法受到了冲击,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绘图软件,提高效率,美术基础的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教授绘画技法,而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科技的发展,变革教学内容,增强学科的实践运用功能。此外,要注重美术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链接,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法规律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
三、引发思考
(一)优化改革美术基础课程体系
前文分析了美术基础课程体系的现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对美术基础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针对课时少而散、教师配备、硬件设施、教学内容等方面谈谈亟待改革优化的看法。大部分建筑院系的美术基础课时不仅少而且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2个课时只够教师讲解理论和细致示范,留给学生临摹实践的空余时间很少,待下次上课之时,大部分同学需要花费一部分时间来回顾上节课程所讲知识点,对于老师做示范的过程却很难完全复盘。这种情况下,学生自己在绘画的时候容易没有思路和丢失细节[8]。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应该整合一些课程,比如可以四个课时排在一起,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过程,可以让教学成果更加显著。教师配备方面,目前建筑院系的美术老师大多聘用艺术学院老师或者招聘校外兼职老师,在课时量较少的前提下,非本院老师或者兼职老师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投入更多心思和精力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完课就走人,私下几乎没有与学生产生交集,学习兴趣较高的同学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迷茫,自己的疑惑也很少有机会得到专门的解答。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适当建立教师激励措施,或者与教师的考核、评教体系有机结合,引起兼职老师或者非本院老师的重视。硬件设施方面,画室、画架、画板是最基础的工具,大部分院校皆是分班上课,一个班级至少有50人左右,那么在老师做范画的环节,就涉及很多同学在后面看不到或者干脆自己在后面“摸鱼”。针对这一现象,其实可以在教室配置一个投屏设备,这样可以使老师的作画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方便全班同学无死角观看学习。教学内容方面,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建筑专业的要求逐渐从传统手绘过渡到计算机绘图。在传统水粉、水彩的学习中应加入新材料、新工具、新形势,提高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审美性。在以往素描的学习模式中,应加入大量课外写生课程,提高学生对空间表达、造型塑造的灵敏度。在钢笔画的学习中,线条、色彩的运用要更加扎实,提高快速表现形式的能力。艺术没有对错,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鼓励学生敢于畅想、敢于构思,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让人赞叹的建筑作品[9]。此外,应多鼓励学生到实地考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或者建筑年会,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艺术不怕“眼高手低”,唯怕“眼底手高”,匠气过重,只顾模仿技法而丢掉灵魂。一个人的审美品格达不到一定高度或者不具备超前敏锐的审美,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大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校和老师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成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开辟教学途径
1.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
在建筑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中,学院应当积极支持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下课堂,有时间的限制、有地点的限制、也有设备的限制,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有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学习进度比较靠前,学生希望老师可以尽快进行下一项内容;有的学生进度缓慢,反复琢磨不懂的知识点,以至于老师会因为进度慢的一些同学延缓了教学进度。而线上教学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线下课堂劣势,学生可以完整观看老师的作画过程,在跟不上老师课堂节奏的情况下可以反复观看线上回播,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学习交流
建筑专业学生应多多走出校园,去观看美展或者建筑年展,提高眼界。在参观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明白自己的短板和长板,激发良性的竞争意识。并且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不仅有益于专业储备,更有益于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完善自我人格,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3.积极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老师可以组织建筑学院和艺术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建筑专业的课程包含了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建筑设计等,这些与艺术学院学生的课程有较高的重合度,工科生与艺术生的学术碰撞,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学校可以为学生举办多场艺术相关的讲座,举办作品展览大赛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
4.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
专业课教师绝对担负有帮助引导学生完成自己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责。建筑专业细分很多个方向,建筑学、建筑设计都需要完成美术基础课程,老师平时要多多关注他们的专业水平,课余时间走进学生宿舍,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专业辅导,包括技法的、就业市场的、社会需求的等等,引导学生要把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设立就业方向,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个未来。另外,可以邀请一些优秀校友或者相关企业到校开展演讲,让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真实案例中受到启发,便于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快更好地就业。
四、总结
美术基础课程在建筑专业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课程分析、教学思考三个方面探讨目前美术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当下受到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传统的美术基础教学模式要引入新元素、新工具、新内容,不断实践,做好美术与设计学科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作者:温馨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