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PLC的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针对原有plc实践教学中授课和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提出基于PLC的基础—综合—创新的一体化实验课程体系。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搭建了虚实结合的实验平台,建立了分阶段、分层次、多样化的实践项目,提出了多种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分层次;多样化;虚实结合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部分高校增设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基于PLC的自动化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1]。目前,部分高校在PLC实践教学中提出了理论结合实践、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蔡晓敏等[2]通过建立分层次实验室和系统训练实验平台,构建了设计性、综合性以及工程应用性相结合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史艳红等[3]采用即视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设置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项目引导式实践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李继芳等[4]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解决了PLC实践教学中设备昂贵、场地有限、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满足了实验室开放及学生创新实验的需求。虽然上述基于PLC的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但是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仍需对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和改革[5-8]。因此,本文对基于PLC的自动化技术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探索实验教学方法。
1基于PLC的自动化技术实验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技术实验课程体系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多样化的结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实验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实验阶段、综合实验阶段和创新实验阶段,内容难度逐渐增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基础实验阶段设置在实践教学的初期,实验项目为基础的操作性实验,利用专门的PLC教学实验台进行。学生通过基础实验,了解PLC基本控制原理,熟悉PLC的编程指令,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对象练习编写PLC程序以及输入输出电路接线。综合实验阶段设置在实践教学的中期,以现有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为实验对象。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机电知识,分析自动化系统的电气控制原理,绘制电气原理图,列出电气元件清单。根据自动化系统的控制逻辑,设计PLC的控制流程图,并编写PLC程序。创新实验阶段设置在实践教学的末期,实验项目为设计性实验,以工厂自动化虚拟仿真平台为操作对象。学生根据功能要求或自主命题,从平台中选择元器件搭建自动化生产线。虚拟仿真平台可以与实际PLC连接,也可以与PLC仿真器连接。学生通过PLC编程实现对虚拟自动化生产线的逻辑控制。
2基础实验课程设计
2.1实验项目
图2为QSPLC-SM1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S7-1200PLC模块及多个控制对象模块。利用该实训装置,学生可以进行PLC编程练习和输入输出接线操作。基于该实训装置开展的基础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2.2授课方式
基础实验采用课上教学方式,学生分组进行,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教师中间指导”的授课模式,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PLC控制原理和编程方法,为后续实验项目的开展打下基础。为了保证实验项目的多样化,每两组分配一个难度相当的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PLC编程和输入输出接线。
2.3考核方式
基础实验采用课上提问和提交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师通过随机提问,考查学生对PLC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课后要求学生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主要内容为采用编程软件建立的PLC控制项目。
3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3.1实验项目
综合实验采用现有的Me093399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为实验对象,如图3所示。该系统涉及电气控制、传感器和现场总线等技术,包括10个单元:上料单元、下料单元、加盖单元、穿销单元、模拟单元、伸缩换向单元、检测单元、液压单元、分拣单元和叠层立体仓库单元。采用S7-200PLC作为控制器,各单元都可单独控制。
3.2授课方式
综合实验采用开放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验初期,教师对系统的功能、组成进行介绍,说明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分配实验单元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该部分内容在课上完成。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完成实验要求的各项任务,该部分内容在课下完成。以上料单元为例,学生分析单元组成和原理,列出单元包含的电气元件,绘制电气原理图,设计PLC控制流程图并编写PLC程序,该过程需要2~3个学生协作完成。通过基于Me093399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电机、传感器、气动及液压系统等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3.3考核方式
综合实验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主要包括:教师不定期提问、分组答辩、提交实验报告。首先,在学生开展实验项目的过程中,教师检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次,实验完成后,要求各组学生通过PPT汇报的方式,对实验单元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动作过程、PLC控制思路等内容进行讲解。最后,要求各组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电器元件列表、电气原理图、PLC控制流程图和PLC程序。
4创新实验课程设计
4.1实验项目
创新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控制要求,依托具有工厂自动化场景的虚拟仿真平台,完成自动化单元的设计,并在虚拟仿真平台中开展仿真验证。图4为FACTORYIO虚拟仿真平台的操作界面,右侧的元件库中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部件,如工件发射和接收装置、多种尺寸和形状的工件模型、不同长度和载重能力的传送带、各种传感器、工业相机、控制台、加工中心、机械臂等。利用这些部件,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和搭建多种自动化单元,如生产单元、运输单元、分拣单元、装配单元、仓储单元等。此外,该虚拟仿真平台支持多种型号的PLC编程,搭建好的自动化单元可以通过PLC编程进行控制。
4.2授课方式
创新实验采用完全开放式教学,学生自主完成。利用虚拟仿真平台的优势,学生在计算机上安装虚拟仿真软件后即可开展实验项目,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说明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安装虚拟仿真软件,并为学生提供软件操作的参考资料。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明确要实现的自动化功能,完成系统设计,编写PLC程序,并在虚拟仿真平台中进行仿真调试。调试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虚拟仿真平台与PLCSIM连接,该过程不需要PLC硬件。另外,还可以将虚拟仿真平台与真实PLC硬件连接,完成对PLC的编程。该过程需要PLC硬件,学生必须在实验室内完成。两种调试方法,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
4.3考核方式
创新实验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制作PPT,说明实验过程中的分析思路、自动化单元结构及工作原理、PLC编程控制逻辑,并现场展示自动化单元的运行过程。学生个人答辩结束后进行分组讨论,针对设计成果相互点评,交流设计思路,分享心得体会。通过该实验项目,学生可以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5结语
本文针对基于PLC的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建立了分阶段、分层次、多样化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了包含基础—综合—创新的实验教学项目,适应学生的学习变化规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和实践能力。实验内容分层次设置,由基础到综合提升,难度逐渐增加,涵盖了自动化技术的大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充分利用实验条件,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软硬结合、虚实互补的实验环境,突破硬件设备的局限性,使学生全面认识实验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实验项目,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更灵活。改革原有考核手段,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学生小组、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梁西昌 辛倩倩 单位: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