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院校通识选修课改革实践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打造教育强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是首要前提。高校要重视通识课建设,尤其要重视通识选修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运行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也是地方综合类高校争创“双一流”高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意义;问题;实践;探索
通识教育,也可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可译为“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study”。自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热衷于对通识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对通识教育目标的定义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通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健全的公民[2]。
一、新时代下通识教育的意义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感召下,建立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至关重要,而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是首要前提。无论是国外提倡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能力拓展训练等教育理念,还是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均希望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这是时代的需要。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要求和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宗旨一致,只有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才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整合,让通识教育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使其既具有时代感,又能体现中国特色。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高校重视通识教育,从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课程保障、课程监控等多方面入手,抓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通识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通识必修课程建设,但部分高校对通识选修课程(以下简称为“通选课”)却缺乏必要的管理。如何提高通选课教学质量,做好通选课管理工作,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现有通选课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比例失衡,体系建设不规范
课程是支持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认同感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通选课存在课程比例失衡,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首先是通选课课程比例偏低。2017年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开课的比例结构上,各高校开课门数中,通选课占比为6.4%,仅“985工程”高校公共选修课占比达到10.7%;而专业课数量占比高达87%。这表明我国高校总体上仍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课程比例尤其是通选课开课比例仍然较低。其次是不同模块间开设课程的数量不均衡。各地方高校各模块开设的课程不够均衡,如:湖北某大学共开设5个领域的课程,共开课357门,而其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课程就有145门,占到了课程总数的40.6%[3];湖北某师范学院共开设4大系列的课程,总课程数量为338门,而其人文社会类课程就有132门[4],占到了课程总数的39.1%。由于受到师资情况、教师意愿、学校管理等因素影响,各模块间开设课程不均衡,会出现“想选的选不到,不想选的没人选”的尴尬选课现象,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对于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选课需要。再次是各高校开设通选课模块名称及数量不尽相同。一般课程模块设置在4~8个之间,数量不等。如:北京某高校开设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模块的课程[5];湖北某大学开设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五大领域的课程[3];河南某大学的通选课分为文史经典和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类[6]。从调查情况看,各高校通选课体系和模块均由自己确定,名称和内容都不尽相同,体系相对松散,缺乏必要的统一规范与管理。最后是通过课程质量不高。部分高校统一为课程缺少建设与审核环节,教师填写申请表经学院同意、教务处备案就可以开课。教学的全过程缺乏规范的过程管理和督导。虽然开课数量不少,但是授课方式随意,讲授内容浅显,上课管理松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部分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课程要求低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促成学生人格养成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通选课的实际运行中却存在教师开课积极性不高、课程要求低、开课人员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首先是教师开课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对通选课认识不足,并且因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过重,不愿意再开设通选课,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开设通选课的比例更低。南方都市报记者曾选取6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梳理发现,其中23所高校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不足80%,地方高校的比例更高。其次是在愿意开设通选课的教师中也存在对课程要求低,常以考查的形式结课,对课程不够重视等问题。教师经常上课前不备课,讲课时敷衍了事,甚至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课程无关的视频、电影等等,课程的授课质量较差[7]。最后是开课人员结构不合理,为了开课而开课,有的高校存在通选课有相当比例由承担管理工作的行政干部开设的情况,对于管理干部而言,他们的积极性则来源于有利于职称评定所需的课时量的积累和管理工作收入以外的课时酬金的保证[8]。
(三)教学管理理念落后,宣传不到位
教育管理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流的教育源自一流的管理,但现有的通选课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管理理念落后,宣传不到位,上课时间不合理等问题。首先是部分学校教学管理者教学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没有真正树立“以本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理念,过多地运用强制手段,缺乏耐心的教育与引导,对作为综合素质类课程的通选课更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教学管理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9]。1945年,哈佛委员会指出:“如果我们将通识教育看作某种无定形的东西,也就是说,认为通识教育就是选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如果我们将通识教育看作某种消极的东西,即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对专修领域之外的课的学习,那么这将是不幸的。”[1]其次是宣传不到位,教学管理部门并未对教师宣传开设通选课的意义,导致教师对通识选修课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没有对学生宣传通识学习的目的,也未详细介绍所开设通选课的课程性质、授课内容、考核方式、授课教师情况及特点,容易增加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最后是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很多院校将上课时间安排在了晚上和周六周日,占用了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学校教学督导部门很少进行听课、教学检查等教学监督,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随便应付[7]。
(四)部分学生选课功利性较强,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但是在通选课学习中存在部分学生选课功利性过强,学习动力不足,不认真上课等突出问题。首先是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没有深入了解通选课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通选课和专业课之间,更加重视专业课学习,在通选课和学生活动之间,更加喜欢参与各项活动,认为通选课只是必修课的附属品。其次是选课功利性较强。学生热衷于选修的课程有两种,一种是“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证券投资”等热门课程,一种是学生口口相传的“好老师”“好上的课程”,不点名,不让学生“挂科”的这类课程。学生把“实用性”当作选择课程的重要标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课程的健康良性发展。最后就是学生选而不修。上课出勤率不高,即使上课也心不在焉,看手机、学英语等。有研究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只有17%的学生选择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做笔记、认真对待选修课,39%的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但课堂上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认真备考的只有9%,选择略有备考的占42%,选择随便应付的学生占到12%[10]。这说明部分学生是为了学分而上课、考试,并非真正的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而学习。
三、通选课的实践与探索
为推进通选课改革,天津师范大学在课程建设、运行管理、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与探索,力求强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一)实施课程立项建设
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颁布了《天津师范大学通识选修课程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通选课须由通识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系统规划,进行立项建设并提供一定的建设经费予以保障,同时将建成的校级精品课程、校级优秀课程直接纳入通识选修课程体系中。《办法》规定课程建设周期为1—2年,学校采取不定期抽查、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的方式对课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采用专家同行听课、学生座谈、学生评教等多种手段进行考核。凡验收合格的课程均纳入天津师范大学通选课程体系。为提高课程质量,学校对课程团队、课程教学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课程主讲教师至少为两人;通识选修课程每学年至少开设一个班次。几年来,学校共立项建设通选课260门左右,大大缓解通选课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也保障了课程质量。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资源
作为地方综合类院校,天津师范大学涵盖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各模块课程稳步发展,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学校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在通识教育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开放、共享、优质的特点。从2010年引入某平台的网络通识平台课,开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存在监管不到位,学生不认真学习,应付课程积累学分的现象。通过“完全自学—以考促学—混合教学”三个阶段的不断摸索,最终确定了以网络资源课程为依托,专业教师为助教的线上学习、线下辅导、线下考核的教学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多元化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互动。几年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做到认真学、努力学,教师在辅助教学的同时也从聆听专家讲课的过程中学习到有益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本领,同时确保了教学质量不降低,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三赢”。加强慕课建设,助推课程的多样化。慕课(MOOC)是近几年新兴的在线教育形式,它在短时期内井喷式发展以及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让大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也使得大规模并且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结合学校自身慕课(MOOC)的建设情况,如“儿童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都是由相关学院的领军人物主持建设的课程,将其引入到通选课课程体系中,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原本仅仅局限在本专业或本学院的优质课程资源,了解新知识,拓宽新视野。2019年春季学期本校有12000多名学生选择参加通识选修课中的慕课(MOOC)学习,可见学生对于高质量课程的迫切需求,这一需求如今可通过慕课(MOOC)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得以满足。
(三)强化选课的运行管理与质量保障
规范的管理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管理中天津师范大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解决学生的选课问题,首先在保证选课自由性和公平性前提下,适当对老生、新生加以区分,学校引入了选课币的概念。每学期给学生500选课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投入一定的选课币选择课程,然后根据投入选课币的多少,确定选课学生名单。如果课程未选中,选课币会退给学生,可以在下一学期继续使用,从而增加学生选上课的概率。其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出现了针对大学生选课“抢课买课”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影响到学校的公信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退课池模式”。“退课池模式”是指在选课阶段学生对所选课程觉得不适合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可随时退课,但是退课后剩余名额将不会实时显示在系统中,而是根据学校提前公布的释放时间,定时集中释放。学校对释放时间广而告之,确保学生在同等的条件下抢课。最后为防止学生选课期间利用软件恶意抢课,学校在设计系统时增加了对访问次数的限制,对于频繁刷新选课页面的请求会进行适当的屏蔽。学校通过管理方式的改革及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地规范了学生的选课行为,维护了选课的公平、公正。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规范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从2013年开始每学期对通选课课程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四个维度进行测量,对满意度低的课程,请督导组专家予以“诊脉”,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才能再次开课,以达到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天津师范大学虽然在通选课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重新认识通选课,将通选课放在与必修课一样的位置,明确通选课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我们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争创一流大学,大有可为的方法与手段。
作者:李倩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