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通识教育实践困境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通识教育。相较于通识教育已相对成熟的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起步较晚,进展缓慢,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对通识教育定位错误,没有准确理解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缺乏对通识教育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策略,被引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并逐渐推广开来,且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和探讨的话题。1998年之后,绝大多数本科高校陆续以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实施了通识教育。到目前,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进入21世纪,通识教育进一步由普通本科院校拓展到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数量上来看,俨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边天”。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施通识教育。然而,相较于通识教育已相对成熟的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起步较晚,进展缓慢,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错误定位,源于对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错误理解。
一、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错误定位
在实施通识教育之前,必须准确认知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通识教育”又称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它与那种与职业发展需要直接挂钩,将学生工具化和功利化,只教给学生谋生技能的教育截然不同。为实现这一目标,通识教育通过实施跨学科的交叉教育,使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从而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精神,充实学生心灵。对照上述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目标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存在很大的认知错误,也极大限制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一些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甚至是教师,抱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定高职教育以“专”见长,以“专”发展,就是要培养“专才”,因此将“职业”简单等同于“技能”,为迎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纯粹以学生能否一次性实现职业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始终停留在“短、频、快”上,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各类技能大赛成绩视为衡量“育人”成效的主要指标,职业教育被进一步“量化”,没有把学生作为“全人”来培养。在这种“实用至上”认知理念的主导下,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有意规避通识教育话题,不接受、不考虑通识教育,或者虽然实施了通识教育,但并不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价值,通识教育似乎是隐形、可有可无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的倾向。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属性,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到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识教育在学生人格素质培养上的作用日渐显著。实施通识教育,并不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悖。目前高校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基本是以职业和岗位技能为导向,放大了“技能”的要求,淡化了“人才”的意义。诚然,高职院校出于产教对接的要求,主动接轨产业所需,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只不过,职业人才所需的不是一时的职业能力,为满足职业岗位变换的要求,高职教育除专业教育外,还必须发挥通识教育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持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展、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打破一切唯“用”是求的误区,兼顾“高等”与“职业”、“素质”与“技能”、“数量”与“质量”。换言之,要遵从高等教育的人本追求,在重视培养职业技能、满足“器物”需求的同时,突破单一的“专业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机制,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来弥补高职学生知识的结构性缺陷,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
二、未处理好专业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践陷入困境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未能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前者是要将学生培养成通才,后者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专才。简言之,在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现实目的和动机是服务于未来的工作,或者为未来的工作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别无其它,为此,学生在校期间,只需要努力塑造自己的职业能力。而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未来的工作需要,而是培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素养,为此,学生必须广泛涉猎专业之外不同领域的知识,努力成为各方面都较为精通的通才,这将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受这种传统观念束缚,很多人错误地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分割开来,认为二者不能兼容。在他们看来,高职学生只需要掌握好专业技能,保障了就业,就实现了教育的目的,而通识教育对学生就业没有实质性帮助,甚至会影响专业教育,影响学生就业前景。然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一般而言,可以对通识教育作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前者指向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代表着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带给学生全面的指导和训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而后者指向一种并不直接有助于学生迎接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的那部分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它与专业教育无关,而是打通了科学与人文的分野,借此培养学生宽广视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乃至健全个性。而无论是广义的通识教育,还是狭义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所要学生养成之“识”,并不仅限于理性“知识”之“识”,除此之外,还包括意志、情感等在内,最终,它着眼的是学生全面人格的养成。为此,通识教育推崇授人以渔,即向学生传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其判断、批评、推理能力。就学生一方而言,在通识教育模式下,需要积极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关联,并发掘终生学习的潜力,实现融会贯通发展,不断向更高眼光、更宽胸怀迈进,不断提升生命价值与生活品质,既了解所处的外在世界之道,也知晓个人内在生存发展的意义。概而言之,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使得学生不仅具备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还具备自我反思、自我觉醒之能力,在个体身上实现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至于所谓专业教育,究其实质,是不同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将相关课程组合在一起,大体上就构成了一个专业,它代表的是由课程及课程背后的支撑学科组合而成的一个领域,指向大学中系科的某个下属分支。专业的背后是学科,没有学科支撑的专业是不存在的。专业与职业相关,但又不能等同于职业。专业首先以学术、学问为本,具有客观的、理智的和利他的目的,由专业延伸出的代表生计的职业是次要的、附带的。由此可以看出,专业教育与学科、学问的进步、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从专业与学科的关系来看,学科分类是专业形成的一个重要依据。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专业知识体系就由众多不同的学科所构成,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经过不断的分化与综合,形成学科群,为专业设置提供了范型。而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来看,专业教育以及专业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职业需求的影响。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历史产物,社会分工促成了不同职业的分化。然而,尽管专业与职业有着密切关联,但专业并不完全附属于职业。正是二者的这种差异,给专业教育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影响到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针对性。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过,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取代专业教育或削弱专业教育,而是延伸专业教育。从长远角度看,通识教育可以对专业教育构成有效补充,让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贯通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长远持续发展。由于通识教育不以符合学生未来职业所需为目的,侧重于养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以一时一事的表现来评价,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效果具有周期性,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而专业评估重点是就业率,使很多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要克服高职院校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通过各学科的交叉融合,突破专业限制,从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专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人文情怀,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提高其未来适应性。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缺乏有效管理
由于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不够,管理上缺乏组织,整体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组建一个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领导小组,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或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而是遵循传统做法,交由教务部门进行管理,由于教务部门任务繁重,通识教育通常处于教务管理、监督和评估的边缘地带,停留在教务部门的文件上,用劲欠缺。事实上,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通常由各系部来负责,而由于顶层设计“缺位”,各系部相互独立,各行其是,设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相互间没有衔接,整体上缺乏协同推进,面临制度上的障碍,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呈现碎片化。此外,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也缺乏实践活动平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其中包括团委、学工部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事实上,通识教育并不仅限于课程学习,校园环境、寝室文化、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等所营造的人文氛围,也能够发挥通识教育的功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基础学制是三年(其中一年的时间学生还要参加顶岗实习),很多高职教育工作者担心,短短三年的学习,面对理论和学识基础较弱的高职学生,“专”尚且不够,怎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做到“通”呢?为了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往往不断压缩各种实践活动时间。通识教育情境的创设不够彰显,通识教育的效果自然难以呈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未实现对通识教育的闭环式管理。从教师端来看,由于课务重,无助于个人晋升发展,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投入。从接受端来看,部分高职学生的通识教育需求不明显,反过来弱化了通识教育的价值。一些高职院校干脆以此为理由,对通识教育简单化处理(如采取慕课的形式实施),更没有建立规范化的考核评价标准,课程考核单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机制不规范,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的实效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计的通识课程体系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和有效论证,只是单纯照搬其它高校,与本校实际状况对接不理想。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面临着诸多实践困境,一方面是对通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不够,理解上存在偏差,未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组织保障不力,使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难以顺利开展,未能体现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通识教育是一种不断更新和丰富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着眼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摆正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树立“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理念;此外,需要打造一批有质量保证的核心通识课程,并加强课程管理,不断总结、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并用科学规范的组织制度来保障、促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建设发展,实现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倪淑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21,5:107~111
[2]薛伟明.以通识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20,12:148~151
[3]金玲,张友梅.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对策[J].职业,2019,32:30~31
[4]朱杨琼.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9:63~65
[5]徐珂璠,张曦堃,张晓林.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J].新西部,2019,30:136~137
作者:江婕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