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研究

摘要:简述了云计算和电子政务相关内容,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研究了电子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路径,包括优化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规范监管标准等,最终提升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发挥了电子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政务云

0引言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涵盖内容复杂,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可优化个人业务、企业服务及政府业务流程,能够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在“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下,逐步搭建起电子政府云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各个层级之间互联互通,提高政务业务效率同时,突显出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基于网络安全规划视角,深入探究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问题。

1云计算和电子政务分析

电子政务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支持下,实现政府在线办公,建立起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打造了办公、管理和服务一体化运作模式,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已逐步建立起以省级电子政务为中心,对接地级、县级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在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系统集约化建设进程,大大提高了政务信息处理效率和服务能力。在云计算应用支持下,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满足了不同业务需求,并在多种技术联合应用下,建立起分布式集中系统,达到了信息共享目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架构建设的核心就是融合不同的新技术,进而打造新型的政务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现状

2.1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使网络安全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搭建,促使业务协同进行,节约了财政方面的支出。然而,在政府云平台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的安全问题,如数据资产治理、协同机制建设及安全责任边界界定等。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迁移到云平台后,降低了用户的管控能力,政务系统安全管理主体发生变化;同时,降低了申请交付自动化程度,亟需制定健全完善的政务云管理规则,加大第三方的监管力度[1]。另外,随着电子政务信息量增加,数据更加集中,加剧了数据丢失风险,因此,在优化传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过程中,面临着分布式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带来的技术风险。

2.2网络监管体系不完善

政务云促进数字政府建设,为政府科学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满足政府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数据资源集中存储模式影响下,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政府云平台建设过程中,未制定健全的监管机制,致使监管不力,难以积极有效应对数据频繁交换以及业务系统联动带来的挑战。同时,未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糊了管理责任,无法将安全防范机制落到实处。

2.3政务云安全事件严重

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为政府治理指明了方向,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政务云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是政府系统,其本身就有一定的敏感性,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城市规划数据、居民社保信息,极其容易发生信息窃取、信息丢失等安全事件,影响政府公共职能的实现,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表1为国家统计局显示的网络安全事件数据。

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3.1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优化

为进一步发挥政务云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价值作用,拟建立基于云平台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从而实时监测政务云和政务外网运行情况,实现安全预警,从根本上提高政务工作控制和管理能力。因此,在基于云平台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统筹规划,将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保障网络安全作为切入点,采取“政府+市场+第三方监管”模式来运作,确保在政府引领下,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政务云平台专业化运营能力,加大第三方管控力度,切实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供保障。在具体规划中,结合政务云平台业务开展现状及业务开展需要,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举措,编制了云平台安全操作规程,依托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防护体系建设保驾护航,保证政务云平台合规化运行,从而提升政务云平台的安全性[2]。同时,第三方监管平台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监管作用,建设了完善的平台运维机制,实施常态化监管,并第一时间发出监测预警,协同做好平台安全统筹工作,优化协调机制,实现了云平台顶层设计目标。

3.2完善网络监管体系

由于电子政务网络频繁发生业务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严重影响到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政务数据资源的安全监管力度。在搭建电子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过程中,与时俱进,转变规划理念,加强对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数量,不断提升政务信息处理能力,保障信息安全。在具体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保证数据安全,将政府内部敏感数据存储到政务云的私有云中。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充分利用安全监管手段,加强对电子政务云系统的监管,促使电子政务云平台技术升级,最终实现集约化建设目标。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监管机制,实时掌握了政务外网配置变更、故障预警等使用情况的监测,优化了政务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了电子政务信息利用率;通过增设故障告警功能,精准定位了系统故障,为故障处理提供保障,可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问题,提升系统服务能力。在安全监管模式下,支持政务云资源在线申请、审核、开通等,进一步规范了政务云规范化建设流程。通过设置统一接口标准,可实时监测和采集政务云平台资源使用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及安全防护情况,为政务云集约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保证政务云资源科学合理使用。

3.3安全监测能力提升

3.3.1安全监测在电子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过程中,引入了网络资产探测技术等新型技术,加强对政务云平台日志信息、云端数据、访问量等方面的监测,动态化跟踪和检测高威胁情报数据,对威胁定位后,进行攻击源及攻击方法分析,掌握并呈现攻击行为态势。在实施主动监测运作模式过程中,重点监测核心网络、政府信息系统、业务资产的安全性,对已经识别的安全威胁进行预警,将攻击时间及相关的攻击关系清晰化地展现出来。在安全威胁监测方面,对云平台网络进行实施安全监测和评估,依托外部网络进行安全监测,反馈安全漏洞,依托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方式实现对政务云平台的安全监督。3.3.2安全预警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打造了安全保障+安全监管+安全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威胁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并在数据支撑下,对通报预警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了安全监管系统,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系统进行对接。3.3.3安全防护基于政务云安全事件视角出发,必须加强防范政务云安全保密风险,使用加密技术手段,防控云信息内容被篡改或拦截,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将网络安全等级提升到2.0,进而根本上提高政务云信息安全性。3.3.4搭建安全保密管理机制为提高政务云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建设政务云安全标准体系,制定政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安全保密应急预案。将保密主体责任落实到实处,要求系统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的切实履职尽责,充分利用深度挖掘技术、分析技术,构建一套实时识别、安全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强核心软件技术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整网安全保密的监管,全程监控数据安全,保证政务云系统安全运行。具体的云边界防护方案功能模块见表2。

4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在快速更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中,电子政务管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存在技术安全漏洞、安全防护体系不健全等安全风险;由于旧的云平台安全方案适用性不强,因此,亟需解决政务云安全体系构架问题,优化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搭建基于云平台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系统告警,提高了安全防御能力,保证政务云数据安全,提高了政务云平台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登攀.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技改升级[J].中国新通信,2021,23(19):9-10

[2]王会金,刘国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云安全审计策略构建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1,36(4):1-9

作者:胡焕耀 隗玮卢冬川 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