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和路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价值,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民间文学能够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基于二者在立德树人目标上的契合性、育人功能的一致性以及教育内容的共通性。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中国民间文学爱国元素、借助多种教学方式以及利用中国民间文学建设校园文化等是实现中国民间文学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学者克罗和科拉克洪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指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1]中国民间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彰显出中华民族持久深厚的爱国情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汲取中国民间文学所承载的爱国精神,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展演形式提高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并转化为实际的爱国行动。将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料库,而且借助中国民间文学多样的展现形式,除了以文字形式出现,还包含音乐、舞蹈、美术等展演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一、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取二者之教育优势,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中国民间文学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能够相融合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二者在立德树人目标的契合性;二是二者育人功能的一致性;三是二者在教育内容上有共通性。
(一)立德树人目标的契合性
中国民间文学蕴含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聚焦高校大学生,旨在引导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在爱国情怀中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并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建设祖国的行动。而在长远的历史岁月里,中国民间文学是先辈教育后代的重要教育资源,如长者总是讲述民族英雄岳飞的传说,期望后辈培养忠贞爱国的品质,因此中华儿女在长者营造的常听常说常唱的生活情景中,汲取养料,用以塑造自己优秀的品格。无论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间文学抑或是新时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二者交汇于立德树人的目标上,旨在培养出品行端正的中华儿女。
(二)育人功能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民间文学自身都具有独特的功能作用,但教育功能较为一致。对于民间文学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学界早有论述。钟敬文先生指出:“民间文学在民众中的地位差不多是他们立身处世的一切行动所取择的经典!一则神话,可以坚固一个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有效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民间文学所尽的社会教育功能,说来是使人惊异的。”[2]明确指出中国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强大教育功能。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也明确指出民间文学的强大教育功能:“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有助益的。”[3]正是意识到民间故事具有的教化大众的作用,1913年2月,鲁迅先生倡导以民间故事施助教育,他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卷1期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强调童话等中国民间文学与教育之联系:“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4]在浩瀚的中国民间文学中,不难找到民间文学育人传德的例子。如桂西南地区包括大新、天等、靖西等地的霜降节,早先的节日内核为庆祝丰收,后世又不断融入壮族女性英雄瓦氏夫人亲身率兵抵御外敌的英雄事迹。而后,当地壮族人民在霜降节通过纪念瓦氏夫人宣扬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进而培养人们为家国作贡献的思想觉悟和建设祖国的才能。虽然从整体来看,中国民间文学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培育后代的一种教育手段,都是为了培育、构筑青少年的优良品德和家国情怀,二者取向一致,殊途同归,但较之爱国主义教育的显性和理论知识灌输,中国民间文学则更为隐性,教育题材也更为生活化。因此,将中国民间文学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更容易发挥二者各具的教育优势,取二者所长是提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内容的共通性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国土、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热爱,本质上要实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体化。中国民间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内涵,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共通性。中国民间文学是历史的剪影,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以口传的形式传达文化记忆。历史遗迹辅以神话传说的溯源可更好地追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记忆,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民众对故土的热爱之情从未中断,更深层次地表达了民众对深厚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可与自豪感。在长久的历史流传中,爱国主义始终作为主旋律反映在中国民间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常常根据史实塑造不同的爱国人物形象,最为典型的人物有穆桂英、岳飞、林则徐、瓦氏夫人、郑成功等。流传民间的谚语和革命歌谣也展现了民众质朴真挚的爱国情怀。石嘴山的民间谚语《国家》写道:“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尽忠为国,……翻身不忘共产党,吃井不忘挖井人。”[5]谚语表达了人民对祖国、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的高度赞扬。大量民间歌谣如《唱支山歌给党听》也传递出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情怀。因此,深入挖掘中国民间文学的爱国元素,使其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可让爱国主义教育知识接地气,让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入人心,兼具哲理与趣味。
二、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中国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对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歌颂的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操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对中华共性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一)中国民间文学的多样化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中国民间文学不仅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而且可提供多样的教育载体,避免爱国主义教育单向纯粹性的理论灌输,易调动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1.中国民间文学惯以口传方式,深入浅出的阐释爱国精神。万建中认为:“讲故事是人类最古老且最基本的话语方式,是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6]中国民间文学“讲故事”的形式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当文字还未现世,人们就用口口相传的手段,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阐述故事情节,当听众被故事情节吸引时,故事蕴含的价值理念也得到传播。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利用“讲故事”之形式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而且中国民间故事的演绎常使用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使故事更为通俗易懂。因此借助中国民间文学演绎的方式,可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理”增添鲜活性,使理论入耳入心。如在端午节期间诉说屈原爱国故事,结合节日情景的依托,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情感都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得到实效性传播。同时民间歌谣、民间小戏等更是直观地以唱和表演的形式讲述故事内容,观者身处于演绎现场并在演述者的发挥下极易感知故事内容,从而唤起其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通过中国民间文学中革命民间小戏或是革命歌谣的演绎,凸显爱国主义精神,更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的效果。2.中国民间文学的多样体裁,拓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中国民间文学具有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寓言、谚语、歌谣、民间小戏等多样体裁,而且无论哪种体裁,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中华民族历史沉积下的优秀价值取向,传衍着富有中华民族特征的爱国价值。与理论阐释不同,民间文学的演述方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在满足愉悦心情时,完成爱国情怀的灌输。中国民间文学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世界,其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更易被学生理解。如近代产生的革命斗争故事、革命歌谣等倾诉着人民大众的强烈爱国情感,故事内容符合真实情景的内在逻辑,但又具有传奇色彩情节,使生活实况和奇闻异事达到和谐统一,是一种具有趣味横生、融雅入俗特色的德育资源。童谣、民谣等采取相对生动的唱诵形式,将故事、爱国情感编撰入短小而且朗朗上口的歌谣中,可缓解课堂的沉闷气氛,使教学更为活跃,也使学生在民间艺术的陶冶中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内容底蕴殷实、体裁多样的中国民间文学可以说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题材之一。3.中国民间文学的本土化,赋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活情景。中国民间文学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文学,其本土性、生活化、大众化使之更容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载体,达到快速传播的效果。中国民间文学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延伸,带有强烈的生活属性,扎根中华大地的中国民间文学借助形象化的说唱及其他演述方式传达民众的思想价值观。作为社会生活缩影与主流价值观载体的中国民间文学,“呈现的是作为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所拥有的彼此相协调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崇尚”[7],是构成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之一。我国人口众多、民族多样、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因此各地高校可依托本土化的民间文学资源,理解地方优秀文化和典型人物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小、落细”。如充分挖掘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根据本土历史事件、传统文化人物、红色文化人物等改编的民间传说,解读潜藏其中的爱国精神,并借助生活场域做生动地诠释,进行爱国情感的感化,并使之迁移为日常道德情操追求。所以,将中国民间文学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借助其多样的体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引领渗透力,从而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二)故土之情与英雄文化凝铸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爱国主义都被认为是最崇高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8]。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同时爱国情怀也是中国民间文学中历久弥新的主题,其蕴含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为“故乡情怀和英雄崇拜”。中国民间文学是民族“根”性文化,民族的根即为家乡,当地民众将爱家恋土的情感融入民间文学,创作出了一则则地方风物传说,例如山川景物传说、地方古迹传说、风俗习惯传说、土特产传说等对各地山川风物、地方人造建筑、节俗、地方特色饮食、民间工艺品的起源进行解释讲述。《桂林山水传说》[9]、《白族火把节》[10]和《天津果子的来由》[11]等传说展现了祖国西域边陲、东海之滨的万种风情和中华物产的富饶。同时这些民间传说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共同的集体记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呈现出人们对故土的历史记忆,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恋乡之情。民间歌谣、民间小戏以区域方言为基础表演语言,如花儿、山歌、花鼓戏、采茶戏等在特定区域内传承,熟悉的乡音极具亲切感、亲近感,可增强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也加深了人民与地方的联结关系。所以如果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运用中国民间文学,更能让大学生明白祖国疆域内的绚丽景色和独特的家音乡愁,从而情深意切地激发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英雄崇拜是中国民间文学爱国主义内容的艺术特色之一。中国民间传说展现了一批鲜活的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形象。中国三大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壮族布洛陀史诗、彝族“四大史诗”等都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对厚德向善、怀揣大我的英雄崇高爱国精神的赞扬;岳飞刺背、郑成功《智取赤嵌楼》[12]等讲述了古代民族英雄坚决捍卫国土完整、舍生取义的英雄故事;各个少数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如《玛瑙石》[13]是关于达斡尔同胞们远离故土奔赴边疆,与敌人浴血奋战,抵抗沙俄入侵的故事;《红七军智擒肖守卿》[14]讲述红军打败压迫布依族人民的恶霸,守护布依族同胞的人身财产安全,歌颂了红军的志勇双全和军民情谊的近代红军革命故事。每个时代的英雄都是时代精神和爱国精神的符号代表,都凝结着爱国爱家的价值共识。英雄人物彰显的民族气节,特别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深刻影响和激发人们身上潜在的积极因子,是鼓励人们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和冲锋不止的精神引擎。将中国民间文学中的英雄传说故事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借爱国英雄的精准宣传,以讲故事、戏曲演绎的形式让高大伟岸的英雄榜样重现于生活,在宏大叙事中展示英雄们的信仰之美、行为之美和境界之美,引导大学生向英雄看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民间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诉说着各族人民的集体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民族的发展脉络。通过演述广为社会各界所认同的反映民族团结、爱国民族英雄题材的史事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小戏等,不仅能够培育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还能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和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家园中共生共乐共享,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根基。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多民族共生的活态根基,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奠定思想基础,在此根基下可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民间文学既有民族性也有共通性,特别是神话中的盘古、女娲、炎帝、黄帝等是华夏民族公认的始祖,以及神话中的龙、凤、虎等共性的文化符号在中华各民族内得到传承,无不彰显着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实。因此通过对神话、史诗、传说故事的了解,可让大学生触摸中华民族文化脉络、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以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感召力,唤起心中对中华文化的感知之情和认同之意,强化大学生的自身定位意识与身份归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同时以中国民间文学形式呈现的节庆传说,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共有节日,人民在异域同节中共享共性文化,实现文化空间的多维度共享,而“中华一家亲”的理念也被潜移默化地根植人心。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特别是民族类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更为凸显,因此借助中国民间文学,以人们自幼熟悉的文化寻找到中华民族相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情结,从而达到交往中的文化认同,进而推进各民族认同心理,为民族团结、人民友爱提供内在文化基础,为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三、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中国民间文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手段。在当下将中国民间文学有机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在高校进行中国民间文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可从教学、活动、实践等多角度、全方位实施、开展。
(一)基于“知”“实”“融”挖掘中国民间文学资源,扩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在中国民间文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精准融入原则,理清脉络,让其与中国民间文学有针对性地融合。首先,有“知”的基础,在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民间文学有清晰认知的前提下,厘清楚二者有机融合的教学主线。如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中国民间文学,可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中国民间文学“家国情怀”主题活动,然后深入挖掘中国民间文学的爱国精神资源,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其次,基于“实”开展工作。一是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如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然后结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立足满足学生需求、激起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兴趣点上,筛选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并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二是与时俱进,选择与时代相符合的凸显舍身为国、大公无私的爱国精神优秀案例,以树立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三是要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中国民间文学资源,民间文学反映了现世的价值观念,选择为人们所熟知、认可的普通而伟大的人物故事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崇敬之情并以此人物精神作行为参照。最后,针对教学需要,将中国民间文学融入教学体系,成为教材资源。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规定:“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编写教材时将中国民间文学融入其中,形成特色专题。以教学目的为指标,以学生兴趣为“风帆”,将有特色、内涵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编入教材,实现理论与趣味的深度融合,上一堂让学生喜欢并有文化涵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二)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1.课堂讲授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应注重中国民间文学有机融入教学课堂的过程。教师是爱国主义课堂呈现的主要引领者,身肩重任,既要筑牢自身的共产主义信念、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又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才能旁征博引、传道授业。将中国民间文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精心构建的工程。教师作为教育者,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操者,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教师不仅要具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学知识。中国民间文学主要通过口头叙事方式实现强大的教化功能,实现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演述者的能力。而教育者则充当演述者的角色,因此教育者应要具备有一定的中国民间文学知识储备。高校可以邀请中国民间文学专家对教育者进行培训,通过讲座、课堂教学与分享等方式加强教育者对中国民间文学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建议教育者进行田野调查或是参观中国民间文学的演述场景,去品味原生态的中国民间文学展演,学习如何将中国民间文学生动的故事情节、曲折感人的人物经历通过口头方式演绎出来,找寻中国民间文学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点并将之进行糅合,凸显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学作用。2.拓展融入中国民间文学元素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对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校内学习空间上的延伸,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统筹开展多样实践,如常见的进社区、下乡活动。在民间、传统情境中倾听乡间存留的爱国主题故事、传说、歌谣等,如观看秧歌《百团大战》,学生与传承人、演述者在同一时空、同一演绎情景下更能感受中国民间文学口头艺术的魅力,在环境的渲染中更为直观地领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在社区开展“效仿英雄人物”活动,让学生不仅得到心理上的荡涤,涵养爱国之情,更能效仿爱国之行,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达到价值引导作用。3.开展爱国主义红色研学主题游,发挥中国民间文学优势。目前以“家国情怀”的研学“新课题”逐渐成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局限在教室中,在自然人文景观、博物馆、特色小镇、革命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观光游览中也能将爱国主义教育寄寓其中,如重走革命先烈之路,沉浸式感受英雄的精神熏陶,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和体验爱国精神内涵,让红色基因传承,培育爱国情怀。
(三)利用中国民间文学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活场域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校园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地域,也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域。采用多样形式提取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爱国元素用于塑造校园文化场景建设,涵育爱国情感:一是利用中国民间文学爱国符号,打造特色校园环境、营造爱国校园文化氛围。如改造校园文化场所可整合加入地域红色革命故事、中国特色文化符号、神话人物雕像等优化校园的墙体布置和装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中传递历史知识、涵养爱国精神的要求。二是学校要把握各种传统节日契机,如端午节、七夕、中秋等节庆文化艺术活动。让歌谣、民间小戏和由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的地方剧目登上校园舞台,进入学生的视野,既可以丰富节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丰厚的内涵,扩大中国民间文学非遗文化的宣传。三是开辟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网页专题,创新创编中国民间文学爱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方式,使学生在可读可听可视可感的互联网教育载体中汲取爱国精神。中国民间文学具有浑厚的历史韵味,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是生发和涵养爱国情怀的土壤和依托,是孕育爱国主义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底和思想根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强大的中国民间文学资源库,将中国民间文学融入其中,指导“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和正确的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争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排头兵。
作者:黄芳琴 莫幼政 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