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技术应用特点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国家科技计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以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围绕产品研制过程,分析科研项目技术类别及发展阶段,并根据不同技术应用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建议,以期提升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技术应用特点;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科技计划
0引言
当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我国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亟待转型升级。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开始实施,涉及农业、电子信息、能源、交通、材料、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为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增加科研成果产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2]、《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4]等一系列文件,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通过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5]和科研诚信机制[6],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等一系列举措[7],极大地提升了科技计划实施成效,提高了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但是,在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对科研规律的分析和把握仍有不足,科研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科研项目技术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建议,以期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
1科研项目技术发展阶段及类别
科研项目技术遵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的一般发展规律。为了客观反映技术发展状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引入技术成熟度(TRL)概念,将技术成熟度划分为9个等级[8]。基于技术成熟度等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产品研制阶段划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和发展阶段。基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本文将产品研制阶段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5个阶段。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科研项目实施主要围绕两大类技术:一类是产业链技术,指在产品研制过程中,贯穿基础研究到产业化整个研制阶段或跨越其中几个阶段的技术研究。这类技术往往根据不同科研产品特点具有一定的技术差异性。另一类是产业基础技术,指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某个研制阶段所需要的、不跨越产品研制阶段的相关技术研究。这类技术往往在不同科研产品研制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共通性。具体而言,一是产业基础技术与产品研制的各阶段相匹配,各研制阶段的产业基础技术存在一定差异;产业链技术与产品类型相匹配,同类别但不同类型的产品产业链技术存在一定差异。二是产业基础技术是同类别不同类型产品研制的基础。在产品研制过程中,随着产品研制进程对产业基础技术进行验证;产业链技术往往随着各类型产品研制进程开展个性化研究。
2科研项目管理现状与技术迭代
2.1科研项目管理现状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当前科研项目的布局更倾向于产业链技术研究,在单个项目中以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研制典型样机产品并进行应用验证,带动相关产业基础技术、产业链技术发展;在布局产业基础技术研究与产业链技术研究时,两类研究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往往同期安排两类技术研究甚至产业链技术研究先于产业基础技术研究。由此可见,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对产业基础技术的体系性、持续性研究和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技术、产业链技术适用性不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面较窄,导致产业链柔性不足。
2.2科研项目技术迭代
对于产业链技术和产业基础技术而言,两类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从技术先进性角度来看,两者的技术发展方式都是由可用技术到好用技术再到先进技术的迭代过程(图1)。可用技术是指满足产业链基本需求,保证产业链基本完整的技术。但是,基于可用技术研制的产品在性能、效率、成本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较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好用技术是指满足产业链需求,可以保证产业链完整的技术。基于好用技术研制的产品在性能、效率、成本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当,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受贸易环境变化影响不大。先进技术是指能够满足产业链需求,保证产业链完整的技术。基于先进技术研制的产品在性能、效率、成本等方面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由此,得到科研项目技术发展二阶矩阵表(表1)。由于产业基础技术是贯穿产业链的基础,为产业链技术验证与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应优先解决可用技术问题,在保证产业链完整性的基础上,再探寻好用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发展。在表1中,技术发展优先级的赋值从A1至A6逐渐降低。表1科研项目技术发展二阶矩阵表
3基于技术应用特点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对各类项目的科研单位资质、研究团队稳定性、经费支持力度、研究周期、验收考核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可用技术而言,其意义在于弥补产业链短板、保证产业链完整,因此,应适度弱化科研单位资质要求、强化研究团队稳定性、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严控研究周期、增强考核验收力度;对于好用技术而言,其意义在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加快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应提高科研单位资质要求、弱化研究团队稳定性、适度降低经费支持力度、适当控制研究周期、增强考核验收力度;对于先进技术而言,其意义在于提高技术先进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应适度降低科研单位资质和研究团队稳定性要求、减少经费支持力度、弱化研究周期、放宽考核验收标准。
3.1产业基础技术-可用技术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产业基础技术体系性、持续性研究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制约我国产业链整体发展和提升。因此,对于产业基础技术-可用技术模式,应适当降低科研单位资质约束,加强基础研究单位协作力度。产业基础技术-可用技术模式如图2所示。
3.2产业链技术-可用技术模式
对于产业链技术-可用技术模式,应以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措施,以项目群管理方式支持产业链终端用户单位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开展对不同场景下产业链技术的应用验证。产业链技术-可用技术
3.3产业基础技术-好用技术模式
对于产业基础技术-好用技术模式,应尽量扩大科研团队规模(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避免基础研究重复),持续、滚动给予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支持。产业基础技术-好用技术模式如
3.4产业链技术-好用技术模式
对于产业链技术-好用技术模式,首先,应图3产业链技术-可用技术模式图4产业基础技术-好用技术模式梳理产业链技术-好用技术的科研成果;其次,由产业链中的用户单位联合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单位,以典型应用场景为对象,对产业链技术进行应用验证,并逐步扩大应用场景验证范围。产业链技术-好用技术模式如图5所示。
3.5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技术模式
对于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技术模式,应适度降低科研单位资质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链相关科研单位积极性,采取“一题多立”等方式予以支持。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技术支持方式如图6所示。
3.6产业链技术-先进技术模式
对于产业链技术-先进技术模式,应梳理产业基础技术中先进技术的研究成果,再由产业链中的用户单位联合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单位,以典型应用场景为对象,对产业链技术进行应用验证。产业链技术-先进技术模式如图7所示。
4措施与建议
4.1制定科技计划实施路线图
围绕科技计划相关的产业链,对科研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科研单位情况、科研人员情况、产业链技术储备、产业基础技术储备等进行调研分析;根据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和产业链技术研究的紧迫性、承续性,系统科学地制定科技计划实施路线图。
4.2制定差异化管理制度
基于科技计划实施路线图及调研分析情况,根据科研项目特点合理制定差异化管理制度,明确各类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支持力度、研究周期、考核方式、科研单位、研究团队等管理要求。
4.3建立健全科研成果总结推广制度
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类别科研项目建立健全科研成果总结推广制度,加强科研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对于产业基础技术,应在相关基础研究单位范围内,尽量扩大科研成果宣传推广的范围,减少基础研究的重复性投入;对于产业链技术,既要沿着产业链在上下游研究单位之间推广宣传,加强技术协同,也要在其他产业链相应单位之间推广宣传,引导开展其他应用场景验证,避免全面铺开式验证。需要注意的是,就具体领域而言,可用技术、好用技术、先进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业链整体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基础技术水平的发展,上述三类技术存在不断退化的趋势: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将在几年后退化为好用技术,甚至可用技术;现阶段的好用技术将在几年后退化为可用技术,甚至技术过时;现阶段的可用技术将在几年后技术过时。因此,在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需要持续、动态地掌握行业相关变化,对科研项目实施路线图及管理措施及时进行调整。
5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计划是国家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科研项目的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要求随科技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基于科研项目技术应用特点,对科研项目技术类别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建议,旨在提升科研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作者:王震林 由淑敏 胡端阳 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