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日渐频繁,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如何在交互论视域下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应着重探讨的课题。基于此,对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须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交互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

0前言

信息沟通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本质是文化信息在不同国家、地域个体间的双向流动,这种流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间实现高效率沟通。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接触日渐增多,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也显著增加。这对于大学生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要积极探索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为大学生跨文化综合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出积极努力。

1问题提出背景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等的群体间,开展一系列思维、语言以及行为等诸多层面交流活动的能力。任何在文化、信仰、语言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群体间,展开的交际行为都属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在21世纪初就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重点,近年来我国针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显著增多,这主要是由于国际交流的增多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新时代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角度进一步研究。交互作用论本质上是指环境因素与遗传两者间的相互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遗传的作用需要依靠环境因素,而个体能否真正展现出遗传性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周边的环境因素。由此可知,个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遗传与后期客观经验、环境等互相作用所产生的最终结果,与个体的交际意愿、天生交际能力、内在行为动机等都存在正相关效应,这也是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提出的基础。

2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要性

基于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首先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开发以及文化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充分挖掘,扩展大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人生境界。其次,能够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基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国家对拥有高水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化人才需求更为强烈。最后,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国际关系和谐发展。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各国建立了稳固且良好的贸易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将更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与文化交流,甚至对全球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的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3.1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较为落后

跨文化交际意识较为落后,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对跨文化学习存在一定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并不会出国,也不会进外企,所以根本不需要对国外的语言、文化等进行学习。再加上教师很少会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对学生展开跨文化教育,使得部分大学生将跨文化交际视为文化入侵。这种错误认知很难使大学生端正跨文化知识学习态度,最终导致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水平不高。

3.2大学生跨文化交流心理素质较差

心理素质水平是检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较差,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恐惧、抵触等负面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本身对外语语言掌握并不牢固,没有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自信。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高校组织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考取CET-6语言等级证书的大学生相较于仅考取CET-4的大学生,交流时呈现的面部表情自然度明显更高。究其原因,考取语言等级证书更高的大学生对语言掌握能力要更强,更有助于其克服心理抵触感、恐惧感。

3.3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组织不合理

高校组织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外语语言、文化,构建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畅通外语交流体系,为其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奠定基础。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应充分体现跨文化交流的前瞻性与现代性,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跨文化交流都流于形式,交流方式也较为单一,活动组织更是缺乏科学性。如高校组织的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活动,其提出的交流问题一般比较简单,多为“WhendidyoucometoChina”“DoyouknowtheForbiddenCity”等,通常以这种较为肤浅的话题导入,不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话题本身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更不用说帮助大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4交互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4.1完善大学生跨文化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确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落后,本质即为其对跨文化语言、知识等了解程度较低。完善大学生跨文化教育体系则能有效丰富高校跨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帮助大学生更系统、全面地对跨文化交际进行学习,确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英语教学为例,具体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要不断深化英语关联知识的融入,通过重塑英语文化发展背景,帮助大学生更深刻感触英语与母语的差异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将文化概念、特征等引入课程教学模块,使大学生能基于不同视角进行英语文化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跨文化学习热情,营造跨文化教学环境。加强跨文化教育内容结构的独立性,将不同的跨文化教育元素以单元形式切入,实现由单一教育逐步向核心、阶段性教学扩展,保证英语教学单元能充分发挥自身语言文化的传递功能,在确保外语教学形式、内容更多元化的同时,保证教学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4.2构建现代化外语文化教育实践机制,增强大学生跨文化交流心理素质

外语文化教育实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外语语言文化教育综合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交互论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同时进行。只有让大学生更多地进行实践交流,才能帮助其克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恐惧、抵触等心理情绪,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1)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时代发展特征等的了解程度,相关活动可以在课下进行,也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种双向模式能够促使大学生将英语文化理念、相关教材等进行融合,并借助英语文化交流竞赛等活动,实现对跨文化概念的立体化认知,最终达到知识水平与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网络社交平台,实现不同国家、地区大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让大学生从自我角度去理解外语文化内涵,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英语文化概念真正用于实践。

4.3设置专门的外语文化教育课程,提高高校跨文化交际活动组织合理性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理解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外语文化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仍以英语教学为例,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实施。尽可能保证外语文化教育课程规划的前沿性与针对性,保证课程是针对现下国际热点问题与社会关注重点,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教育,使其能够与国际社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内容的简练性,缩减教育教学所需课时,让大学生在充分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减轻其学习压力。定期对教师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的培训。高校教师是开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体,需要在跨文化交流实践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对教师进行定期专业性培训,提升其外语文化素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跨文化差异背景为前提,通过对不同国家、区域文化的深入学习,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提升。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跨文化语言教育实施情况并不好,高校需要从文化教育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流心理素质;设置外语文化教育课程,加深对跨文化语言、文化的解析;构建基于交互论视域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实现整个外语文化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使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