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汉语言文学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汉语言文学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汉语言文学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重要当前,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重要和紧迫。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新媒体时代完善传播平台,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需主动作为,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不断充实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解析其在认识、学习氛围、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改革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和学习氛围营造上积极作为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墨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完美整合,不仅包括民风民俗、节日特征、武术舞蹈等多个方面,还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等文化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次丰富,内涵深厚,为厚植文化自信提供了肥田沃土”[2]。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必须主动承担其使命,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高校要通过教学改革,探索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融合。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越发频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教学方式、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探究新时代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很有必要。

一、汉语言文学学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汉语言文字还是文化典籍,都体现了代代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知行合一的中华人文精神和高度凝练的核心思想理念。高校汉语言文学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无以替代的独特功能。

(一)语言文字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字与文化息息相关。我国汉字起源于图画,在诞生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造字文化,无不反映了先人的思维、审美与智慧。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象形字,这些汉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近而言,“口”“目”“齿”等都是通过观察身体部位造出;以远而言,观察山的重峦叠嶂造出“山”字,观察水的流动造出“水”字,反映水流较大就造出了“川”字,反映了先人们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会意字也是造字的一种,把几个独体的汉字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汉字,比如“休”,由“人”和“木”两个字组成,表示人在树木旁休息,主要来源于古代人们劳动耕作或者赶路时,会停靠在树木旁边休息。又比如“孙”字,繁体字写作“孫”,反映了生育过程及孩子之间的代代相传。甚至后人也有意识创造新字,留下了某个时代、某个人物的文化印迹。如武则天取名“曌”,这是武则天为自己特意创造的文字,表示自己就是天上的日月和人间的尊者。不止造字如此,汉字在不同时代的演变都反映了某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女”字旁的字反映了不同时代女性的地位,“车”字旁的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车马文化,“示”字旁的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祭祀文化,等等。汉字的诞生与演变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以书法、谜语、对联等呈现出来的形式更丰富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书法为例,它不仅呈现出了艺术美,而且很多书法作品以诗词曲赋为主要表达形式,彰显了传统诗词的文化特点,又与国画紧密相连,不仅可以彰显画中寓意,还可以彰显国画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文明。

(二)文化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典籍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先秦两代散文,还是唐宋诗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这些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民智慧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一个有效途径。《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堪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3],不读《诗经》,无以知万物;《论语》有表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节观,有表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观、人生观;《孟子》有表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伦理准则;《颜氏家训》所展现的家教规范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经典,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人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等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与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显著,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潮流中勇立潮头。

(一)弘扬的优势

汉语言文学课程自身具有优势。丰富的语言文化课程注重以培养学生渊博的文学知识、语言知识为主,辅之以哲学知识、史学知识等,课程内容包含了远古龙凤图腾、汉字的诞生与演变、青铜文化、孔孟哲学与老庄哲学、秦汉雄风、唐宋文化、明清时代的四大名著等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都与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密切相关。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感知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和力量,使传统文化深入学生骨髓,受用终身。如思想意识更加积极向上,道德准则更加明确,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时代尤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进行不断深化,对教学也进行不断改革,保障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使教学、传播、传承有融合。

(二)弘扬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汉语言文学不再以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为唯一目的,注重与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追求物质利益,使文学经典受到一定的冷落。若是没有汉语言文学作为支撑,将难以集中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会严重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断层等问题。只有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己任,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汉语言文学在文学史、文论、语言学的教学中,肩负传承并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对培养人才,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修养发挥关键性作用。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重点强调了文化载体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注意依靠文学传承传统文化,在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中不断深化传统文化内涵;在写作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在写作中激发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优秀的作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实现文化自信,更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光彩、让汉语言文学在新文科建设中获得生机。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既包括传统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从狭义上看仅指精神方面,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品德修养等,特别是哲学思想智慧,其精华是仁爱思想和仁爱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蕴含历史记忆与传承价值的文化形态,也具有被建构和被赋予新时代发展性和启迪性的价值意义”[5]。目前,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片面或简单地对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不能正确认知,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有时甚至把她等同于四书五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的认知,从而导致不能很好批判地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不足

当前,部分高校没有很好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同育人机制,在创建传统文化育人环境上做得不够。还有部分学生受功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思潮等影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而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存在“过时论”“无用论”等错误观点,因而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使学校大力推崇传统文化教育,也效果甚微。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压力下,忙于各种考试,弱化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提升理想信念和道德水平、充实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等综合育人功能。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有待提高

继承、弘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浩大的工程。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中,教师在编写、选用教材时,需要立足于专业文化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其巧妙融合在一起。部分高校在这方面明显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材选用随意等问题,也明显存在着课程结构与教学水平跟不上实际需求的教学现状。这些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中的发展。

(四)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随着时代发展,部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已不适应当代学生实际需要。有些高校教学模式依旧故步自封,在教改上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多媒介语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慢慢丧失,学习效率也越来越低下。为教学实际需要,教师要努力提升创新意识,成长为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要有不断提升自我的勇气,敢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桎梏,舍去陈旧教学模式,创造新型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探索出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新途径。

四、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积极开发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需要注重教材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强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着力开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课程,切实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实际需要。把握好语言文字修养、文学审美与价值传递的平衡关系,注意选用优秀的教材,既能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系统的知识,又能接受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及中华人文精神的教育与熏陶,让学生通过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尊重民族历史并理解民族思想、情感和精神,从而在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养成具有正确价值观念、高尚道德情操、积极人生态度等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利用好图书馆、博物馆、地方文化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拓展传统文化知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二)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撰写和申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和论文,积极开展相关教学实践研究,指引师范专业学生在毕业见习、实习、研习中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将此类课题融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建立教学团队,进行细致的分工,做到职责明确。教师团队需建设好教学资源,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线上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特征,及时在线回复学生的问题,构建系列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和翻转课程。教师可以持续地对慕课和翻转课程进行完善,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涉及传统文化的慕课教学链接积极分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程,在其他相关的课程里开展课程思政。

(三)在创新创业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人才培养途径,务必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务必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内涵积极融合,重塑当代中国精神。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精神,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完善的人格。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一个重要的标识是其与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6]。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努力打造满足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活动新模式,精心营造适应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良好文化环境,全力提升专业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家对汉语言文学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大,汉语言文学受到重视的程度日益提升。为有效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积极创建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打造优秀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结合,不断开展各种校园实践活动,以此深化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比如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讲座、组织经典阅读、传统诗词歌赋朗诵、对联创作、情景剧演出等,定期开展地方文化调研,进行礼俗教育,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文化熏陶等,依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华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需主动作为,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机融合,在社团活动、创新创业、论文写作等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专业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杨丽 单位:娄底开放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