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强国建设下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强国建设下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体育强国建设下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教育

摘要:体育强国建设是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主要遵循和动力,在学校体育中融入身体素养教育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要路径和举措。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面临政策缺憾引起导向偏离,课改失语影响教学实效,资源匮乏导致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建议:完善学校体育身体素养教育理念的政策体系;加强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体育课程化建设;提升体育教师身体素养教育的专业能力;形成“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身体素养协同教育体系。

关键词:体育强国;学校体育;身体素养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兴旺和民族的未来,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政策措施,也通过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现代治理体系来提高其综合治理能力,然而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事实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到2035年要实现“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的战略目标任务[1]。这是继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重大的纲领性文件,并首次提出“身体素养”这一关键词来作为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主要方向。身体素养是近年来在国际体育界普遍流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理念,它着眼于人的身体活动和积极生活的关系,立足于人的整体,在情感、认知和身体等相互关联的多种维度上激发动机,培养能力,促成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习惯[2]。可以说以身体素养教育为切入点是探求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引领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标,对于推进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体育强国建设宏伟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基于身体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对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阻碍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旨在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体育强国建设与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逻辑关系

1.1体育强国建设释义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9月2日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体育强国建设全面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之中,使“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看来,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纲要,既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事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又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开启建设世界体育强国新征程给出如何应对风险、化解危机、检视问题、迎接挑战的战略部署[3]。其中明确提出了2020年、2035年、2050年3个时间节点的体育强国建设战略总目标和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往等6个维度的具体战略任务,并由6大政策作为保障,9大工程项目建设作为着眼点,为全面推动建设体育强国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2身体素养的内涵阐释

1938年美国《健康与体育教育杂志》刊载的文章中首次出现了“身体素养”一词,文中指出“公立学校应承担学生的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并对其负有责任”[4],其后这一术语出现在各类文献之中,但是却没有形成统一具体的概念。1993年在“国际妇女体联协会大会”上英国贝福德郡大学的MargaretWhitehead教授首次在基于身心一元论、主客一体的具身认知观等哲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重新对“身体素养”进行了开拓性的理论阐释,并赋予了这一理念全新的内涵,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广泛深刻的讨论。2013年国际身体素养协会(IPLA)接受了这一概念,并将身体素养表述为“是为了生活而重视并承担参与身体活动的责任所需要的动机、信心、身体能力及知识与理解”[2]。在身体素养研究和实践应用最为成熟的国家是加拿大,其身体素养概念的理论表述分为4个方面[2]:(1)情感(动机和信心):在身体活动中获得乐趣和自信;(2)身体(身体能力):掌握各种类型的运动技能,具备应对不同时间、强度身体活动的素质能力;(3)认知(知识与理解):了解影响运动的各种因素,懂得体育活动对健康生活的意义所在,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安全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4)行为(为积极生活方式而参与的身体活动):提升自身的身体素养,自愿定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身体活动,并将其作为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体育强国建设与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关系

体育强国建设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所提出的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与健康中国战略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育强国梦不是一个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任务,而是需要几代人共同为之长期努力奋斗的事业。正因如此,《纲要》把提高人民的身体素养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到2020年,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到2035年,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到2050年,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同时,体育强国建设又为青少年的身体素养教育提供了遵循和动力。《纲要》还强调,“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体育强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步入了由“素质教育”向“素养教育”转变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以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理念统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2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困境

2.1政策缺憾引起导向偏离

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都十分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政策文件。从1979年到2017年期间,我国共颁布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286项,平均每年发布7.3项[5]。而对体质健康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很多政策依旧属于一种口号式、倡导性的思想引领,具有理论的深度,缺乏可操作性的执行力度,且政策多基于“问题引导”,虽看起来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但对现实问题缺乏精准性的有效把握,普遍存在前瞻性、预判性不足,内容重复等弊病。以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中央7号文件”)为例,其内容大都充斥着“加强”、“大力”、“深化”等词语,更像是一种号召式的理论宣扬,却没有具体细化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体系和保障制度[6],这就造成了许多宏观层面的政策措施在自上而下的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执行效益递减、执行进度滞后的现象,而且各职能部门有时疲于应付各种繁杂的政策文本,也难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又赋予了体育与健康政策新的时代内涵,这种由素质教育向素养教育转变的学校体育思想,更是通过了以身体素养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政策导向引领了当代学校体育改革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我国体育与健康政策普遍存在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的弊病,当前关于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仅有的宏观性政策尚不足以形成有针对性的价值导向,我们视之为一种政策缺憾。而由政策缺憾所造成的不利局面,不仅会引起政策的目标导向偏离预期的轨道,而且还会使广大的基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一时摸不着头脑,难免会产生一系列发问。究竟什么是身体素养?该如何完善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种种问题的产生将困扰着学校体育改革推动的进程。因此,现阶段急需基于实践的角度构建较为全面的微观政策体系,形成宏观性政策和微观性政策统一协调的政策保障格局,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2.2课改失语影响教学实效

从1979年扬州会议出台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条例》提出了“学校体育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发展理念[7],到2019年9月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近30年来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从最初的体质教育到现在的身体素养教育转变,体现了国家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尤然而从昔日轰轰烈烈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校园集体舞”到如今的“校园足球建设”、“体测成绩纳入学生毕业考核”等一系列课改举措都无法遏制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势头,呈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一度失语的局面,其原因无不与当前各项政策措施落实难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家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上满4节体育课,3~6年级及初中每周上满3节体育课,如遇下雨天或当天没有体育课,则需安排至少1h的课外锻炼。但据肖某文[6]研究组对中部省份18个地级市中小学的调查可知,没有执行这一政策的学校占到63%,有的学校还存在双课表现象,课表上是3节体育课,实际上全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此外,课改还要求体育课堂教学要有适宜的运动密度和强度。然而,现实中很多体育教师反映对于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运动强度和练习时间,学生吃不消、厌学,甚至投诉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近几年因为体育课堂中学生运动损伤和猝死的新闻屡见报道,这也使得学校和体育教师相比学生体质下降这种柔和缓慢、无需担责的问题更害怕学生“出事”。显然这种做法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初衷,纵使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基层学校依旧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使得课改沦为空谈。在当下以身体素养教育理念统领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中,体育教学是否依然会面临课改失语的境况,是值得每个体育工作者所深思的问题。

2.3资源匮乏导致动力不足

一直以来,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场馆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曾有学者对城市和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经费做过调查,发现城市学校每年每名学生约为32.35元,农村学校约为12.42元,且能满足日常基本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学校,城市为53.9%,农村仅有26.5%[8]。而在体育场馆设施方面,刘斌[9]在对湖南、浙江、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六省的抽样调查发现,城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场地达标率分别为47.68%、66.34%、73.66%,农村小学、初中、高中的场地达标率分别为31.56%、39.64%、40.42%。近几年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然而面对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仅有的体育经费支持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甚至有些学校生均场地数量和场地面积出现负增长的趋势。而且受传统固有体制和重智轻体思想观念的影响,代表国家顶层意志的政府决策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监管,造成很多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国家给予学校的体育经费一直流于应付,使本就缺乏的学校体育资源更加捉襟见肘。体育经费挪用校舍维修、教师福利发放、语数外等学科发展的做法已然成为学校系统内长期存有的诟病。此外,体育师资力量薄弱也一直是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体育教师数量上的匮乏和长期结构性缺编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师仍至少缺额15万人,而且很多省市原本属于体育教师的核定编制很多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师占用[10]。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质量上的不足和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瓶颈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教学实效。如今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无论是在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还是在教学素养方面都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为此,笔者对自身所在地区的多名中小学及高校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很多体育教师表示自己多年来从未参加过任何职业培训,现有的体育课堂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三基”教学,教学观念固化、教学方式守旧,而对近几年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全然不知。

3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对策

3.1完善学校体育身体素养教育理念的政策体系

体育强国建设明确提出了“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当前急需完善现有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将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体育政策之中,使政策能够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改革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首先,在政策的制定维度上,学校体育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顶层设计,丰富政策制定的主体部分,改变以往唯精英决策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基层地方政府、学校、教师民主参与决策的作用。另外,在学校体育政策制定内容中应着眼于指导体育活动与积极生活的契合关系,通过身体素养教育过程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激发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以明确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培育学生身体素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还要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细化有关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准则,使学生身体素养的培育过程同时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践行过程。其次,在政策执行维度上,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是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主体,应积极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尽快出台适合本地区的微观政策体系,制定详细的执行目标和实施方案。而在执行方式上则要转变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行机制,应尽快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的联席会商制度,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执行凝聚力,提高政策推进的效益。同时,现阶段还应加快构建与政策执行相适应的法定化的权威工具、多元化的激励工具,以疏解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因立法滞后、激励工具单一而面临的弱化、边缘化问题,增强学校体育发展活力[11]。再次,在政策评估维度上应积极引入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从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目标、内容以及政策执行的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评定,形成自下而上的评估反馈机制,以确保学校体育政策的合理性。

3.2加强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体育课程化建设

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已成为未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和焦点,需要通过课程化的路径作为其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课程化是将教育研究理论、经验、行为等成果形式,通过融合到学科课程中去的手段达到育人目的,是学校教育研究领域经常采用的一种课程化成果转化方式[12]。学校体育身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化实则是通过身体素养教育理念重新完善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评价方式的适应性变革。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身体素养教育的总目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以发展身体素养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置并不矛盾。从体育学科教育的本义来说身体素养教育是一种对学生体育具身认知观的内在引领和塑造,包含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等综合品质,蕴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通过体育学习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体育?是一种内化于心的认知能力培育过程。其次,在课程内容上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13]:小学阶段,可以通过一些积极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内在动力,提高自信心,形成对体育活动的初步认知和理解;中学阶段,应当在一系列身体活动和语境中确立身体的要素,加深对体育活动的深层认知和建构,熟练掌握一定的专项运动技能;大学阶段,身体素养确立,引导学生将合理有效的身体活动融入生活之中,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使之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选择引入主题探索类、实践情景化、交流互动型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运动技能、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及良好的体育品德和意志品质。最后,关于体育学习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加拿大身体素养测评工具(CAPL)[14],从身体、认知、情感、行为4个方面提取知识、能力、动机、日常行为等要素[15],并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选用身体维度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认知维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与理解,情感维度的内在动机、自信心、体育品德,行为维度的体育习惯与健康行为4大类8个要素作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

3.3提升体育教师身体素养教育的专业能力

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16]的总体目标要求。其中专业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如何通过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方法、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提高自信心,塑造体育具身认知观的教育教学能力。过去在以体质健康为目标导向的传统体育教学尚不足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为处于健康状态的青少年难以形成对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在需求。而身体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从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维度去探寻体育与积极生活方式的契合关系,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切身体验,从情感、认知、身体之间的关联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提高自信心,促进终身身体素养的形成。这一教育过程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学生体育具身认知观的培育、内化,需要体育教师具备崇高的体育人文素养、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新颖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极具人格魅力的个人品质,且无论是在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化和变换中都离不开体育教师刻苦钻研和精心设计,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身心体验,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且对其充满自信,能够理解身体教育的内在价值,也能明白体育运动对健康生活的促进作用,那么这种内化于心的体育具身认知观便会形成,相应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因此,在当前体育教师要以身体素养教育理念为导向,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构建外促式发展和自发式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教师人格特质和专业素养并重的价值取向[17],以应对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教学挑战。

3.4形成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身体素养协同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逐渐上升为涵盖家庭健康环境支持、学校健康教育促进、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事务[18],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健康促进作用,提高协同教育能力,已成为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样,作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内在驱动力,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育过程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密切配合。首先,在家庭教育中,营造家庭健康的环境支持对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如长期处于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其本身的健康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也会在父母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中逐步形成,且无论身处何等境遇都能自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性。其次,在学校教育中,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育过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有关“SPOC混合教学”、“智慧体育课堂”、“AI教育”等概念屡见报端,这些新型化教育模式在实践的应用不仅会使体育课堂呈现出更加新颖、有趣、极富吸引力的教学方式,而且还为体育教师实施精准教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任何体育教学的时间、强度、内容安排都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养状况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把控,关注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从而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提高自信心创造良好条件。再次,在社会教育中,社区是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主要外部环境支持。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归根到底是对其内在身体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塑造过程,它着眼于体育与生活的契合关系,往往又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有关。学生在丰富的体育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愉悦的身心感知,满足了自尊的需要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激发体育运动的内在动机。因此,无论是学校体育身体素养的培育过程,还是家庭教育中体育健康认知观的塑造过程,都离不开社会教育为其提供可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社会教育往往又是以社区为功能载体,通过社区的各种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体育文化活动来营造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的外部环境支持。可以说良好的社区健康环境支持,不仅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短板和学校教育的不足,而且对于巩固和完善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育过程,塑造体育生活化和生活体育化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在体育强国战略下,学校体育进入了由素质教育向“素养教育”转变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亟需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建设,明确政策价值导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破解传统课改一度失语的不利局面,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学校体育资源缺乏需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经费不足、设施不全、师资薄弱等诟病。因此,当前在以身体素养教育理念引领学校体育改革的时代契机中,应不断完善现有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加强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体育课程化建设,提升体育教师身体素养教育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对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协同教育能力。同时,还要积极践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总体目标要求,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使足球、篮球、排球运动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之中,成为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促进形成大众参与和精英竞技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

[2]任海.身体素养:一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J].体育科学,2018,38(3):3-11.

[3]梁璇.“身体素养”将成为青少年体育关键词[N].中国青年报,2019-09-24(005).

[5]陈长洲,王红英,项贤林,等.改革开放4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体育科学,2019,39(3):38-47,97.

[6]肖谋文.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情景、问题及优化——基于政策过程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2):82-87.

[7]潘绍伟.从体质教育到运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7):9-10.[8]丰丹.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比较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8.

[9]刘斌,张戈.“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9(4):6-11.

[10]《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编写组.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1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徐振华 史曙生 李冲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