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与培育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与培育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与培育探析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影响“美丽中国”建设。对部分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建议:一是营造社会生态文明氛围,二是发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三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修养。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幸福、国家福祉和国家前途的长远计划[1]。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领导者,是延续人类文明、推进社会发展的顶梁柱[2]。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影响“美丽中国”建设。

一、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3]。生态文明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繁荣昌盛为根本宗旨,是在文化伦理形态下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态文明素养是人们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程度,人们保护环境的行为取向和具体行动[4]。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它包括意识方面、知识方面、行为方面、文明方面上的生态文明素养[2]。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技发展、国家永续长存的千年计划,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肩负全国各族人民寄予的厚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全面推进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建设“美丽中国”契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代表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规划。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了根基。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10所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展开了生态文明素养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认识、生态文明行为方式以及生态文明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调查共发放了607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84份,其中参与答题的有男生238人,女生346人,回收率为96.2%。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主体意识薄弱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分为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法制意识、生态消费意识三个模块。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虽然对生态文明较之前有了更多的关注,但仍有72%的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旧存在。在生态法制意识方面,在发现工厂污染空气、污染水流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86.5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马上向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是拨打有关部门的监督电话进行投诉以保护环境,但仍有8.07%的大学生认为这些行为与自己无关,选择漠视,直接离开。在生态消费意识模块,超过80%的学生购物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仅有27.02%的学生会关注和购买比较环保的产品,其他学生会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更倾向于选择低价产品。这些问题反映出大学生生态知识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及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不足。目前,大学生通过课堂和网络了解到的生态文明知识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认知浮于表面,造成了生态文明主体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有待规范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行为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有着重大的意义[6]。规范的生态行为包括节约能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垃圾分类堆放、参加环保实践等。调查显示,仅有21.63%的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67.2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分类,还有11.13%的学生表示没有对垃圾进行过分类;在“出行时会选择交通环保工具或者是步行”的调查结果中,30.97%的大学生只是偶尔才会选择环保交通工具或者是步行,1.98%的大学生完全不会选择环保交通工具或者是步行;在遇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14.5%的大学生选择熟视无睹,只有35.09%的大学生选择去劝阻或制止。从上述问题可见,部分大学生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行为或集体活动中,都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容易忽视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还缺乏生态社会责任感,及保护自然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生活行为上更多的是习惯使然和盲目从众,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有待改善

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其生存的具体环境的敏感度,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持的态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良好的生态情感离不开正确的生态意识的支撑,培育生态意识有助于增强公民的环境责任感和生态使命,是提高公民环境素养的关键。对于生态类的选修课程,6.46%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开设此类课程,可能会选;16.82%的大学生表示即使知道了也不愿意选修该门课程。在生态文明基础知识的了解方面,70.35%的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基础了解,29.65%的对生态知识不了解;学校组织参加关于环保公益活动时,46.62%的大学生非常愿意参加,51.9%的要视情况而定,1.48%的不愿意参加。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力度不够,高校环境类社团影响力不足,导致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效果不佳,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情感态度有待改善。另外,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环境也会对大学生的生态情感态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氛围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制定法规标准、规划、政策,并对旨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完善,尤其应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既有制度法规收到预期效果。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应强调政府引导,让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社会组织与公众共同参与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公众联动的公共治理结构。三是需要主流媒体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利用电视、杂志、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介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学习榜样,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监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四是增建高质量、高标准的生态教育基地,在社区举办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引导公民接受生态文明知识,学习生态文明相关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

(二)发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

在生态文明教育上,高校应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一是主动改变单一的教育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汇报式,设置翻转课堂等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来促进生态教学方式的多样化[7]。二是采用跨学科式的课程模式,开设生态文明相关公共选修课。三是利用微博、QQ、微信等软件作为生态文明知识传播载体,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8-9]。四是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规划绿色校园,打造校园环境这一隐形的生态文明课程;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社团建设,邀请名人、专家来学校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讲座;倡导绿色消费,让大学生坚持绿色消费教育,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建设爱护校园环境,尊重校园环境,节约水电,节约粮食的绿色校园文化。

(三)提升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修养

1.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帮助大学生转变价值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是联系的整体;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自发了解生态文明现状,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自身健康;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建立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观念应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同时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当前大多数学生认为买到自己喜欢的的东西就会感到很“幸福”,甚至不惜破坏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

2.内化大学生生态文明自我修养

促进大学生合理的权衡生态环境意识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将外部培育内化为自身道德修养[5]。当代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反思、检讨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批评。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修养,把学到的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塑造新型的生态人格。

3.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提高生态文明素养不能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拓宽个人视野,增长见识,锻炼实践能力。在环保实践活动、寒暑假生态旅游活动、生态实地调研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各种活动中为国家和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进而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2]马妍.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素养提高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3]张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4]周军军.国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内涵[J].党政论坛,2013(11):53-55.

[5]王晓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7]陈翠丽.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7):205-206.

[8]王甲旬.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媒体途径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7.

[9]余晓慧,陈钱炜.生态文明建设多元文化的求同存异[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1):87-92.

作者:李娇秀 刘芝芹 张王菲 徐红运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