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摘要:“分层作业”设计理念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提高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首先从两方面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引入分层设计数学作业的意义,随后阐述了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最后立足于“作业分层”设计理念的实践路径,提出三条有效策略,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作业巩固效果,强化学生数学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分层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使学生以更为饱满的状态面对逻辑性相对较强的数学科目,以便其能用相对较短的时间,掌握相对较多的数学技能,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要做到行之有效,还要注重锐意创新,能给予学生较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作业分层理念的实施,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一目标。故而在设计作业时,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现状,结合数学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数学作业,以便能做到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学强化任务,最终夯实数学基础。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引入分层设计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高年段的数学教材,其逻辑性、抽象性等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想要学好数学,既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又需要具备较好的数学思维,能从多个角度尝试解决问题。部分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起数学来不免有些吃力。对于这种情况,过去教师所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即不管学生数学基础如何,所布置的数学作业内容与数量都是一样的。由于未能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故而遭到部分学生抵触。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在经过多次努力依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数学成绩以后,就会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片面地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数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对于其成长是较为不利的。作业分层设计理念的实施则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它是基于因材施教理念而衍生出的新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差异性,切实根据学生的现状,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以便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确保其能最大程度地掌握解题技能,为学生学好高年段数学知识提供必要支持。

(二)促使教师完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过重的学业负担,不仅无法促使学生完成巩固所学内容的目标,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反感与抵触。以往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故而教学质量始终不佳。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切实减轻作业量,尤其是笔试作业的数量,通过丰富作业内容,拓展作业形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以便他们能在兴趣的驱使下,获得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其掌握数学知识奠定牢固基础。作业分层理念的引入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一目标。在作业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触到的作业都是符合其学习能力的。这样一来,学生既不会因为作业太过容易而出现轻视心理,也不会因为作业太难而出现畏难情绪,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会收获许多的成就感,这对于他们学好高年段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追求的“减负增效”目标,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落到实处,成为教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强大助力。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一)趣味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数学作业少了趣味性,那么学生参与的热情自然就会有所下降,这对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是较为不利的。故而在引入作业分册设计理念时,教师应遵守趣味性原则,即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设计与其能力相符的数学作业,以此来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比如,在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学会用生活实际去诠释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在作业形式方面,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创新性作业等,以此在巩固学生所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等。

(二)层次性

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不同、计算能力不同,在学习同样的数学内容时,会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差异。以《同分母的加法》为例,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容易将之前所学过的加法规则应用到分数加法中,最终掌握同分母加法的规则与原理;而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找出整数相加与分数相加的共同之处,故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所布置的数学作业应做到合理科学。分层理念不仅体现在作业的量上,还要体现到作业的质上。数学作业内容应具备一定的梯度,能尽可能做到由易到难,确保学生在掌握数学技能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拓展,为其学好数学知识提供必要助力。在数学作业的容量方面,教师应充分按照“双减”政策中关于完成作业时间的规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题量,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数学作业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学列式,让学生用相对严谨的语言表达数学列式的逻辑。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解题技巧,又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对于他们日后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路径

(一)精确分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精确分层是保障作业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推动学生朝着优秀方向迈进的关键。唯有教师做到精确分层,才能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数学作业;才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作用,促使其走出旧有思维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面对数学知识。为了切实完成精确分层目标,教师应借助于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课堂学习状态、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等内容,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数学基础较为扎实,学习状态较好,数学思维较好;B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学习状态、数学思维等都相对一般;C层次的学生为数学基础较弱,未能在课堂上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完成对学生科学划分的任务之后,教师应以此为依据,为其布置相应的数学作业。以《分数的意义》为例,对于笔试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内容。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以基础题与概念题为主,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所代表的含义;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对复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数道相对简单的分数计算题目,以此来强化他们对分数计算原则的理解;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应用题,其中既有相对复杂的语言陈述,又有涉及分数简单计算的内容,以此来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与计算能力,为其掌握这部分知识点提供必要支持。为了完成“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可以按照1:2:4的比例来设置三个层次的练习题量,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触到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练习题,从而强化数学作业训练的效果。在应用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理念时,教师应注意两点:首先,分层作业理念是基于因材施教的需求,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而实施的,并不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故而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面对学困生时,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能在他们尚未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时,对其指责、辱骂等,从而致使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影响了他们学习的质量。其次,分层布置作业并非硬性规定的学习内容,换言之,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适宜的数学作业,但学生想要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教师应保持鼓励态度,并适时为其提供帮助与指导。

(二)引入“作业超市”理念

作业分层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科学的自信,便于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到各项数学活动中,最终获得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明显提高,而“作业超市”理念的应用,则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后作业应围绕学生而展开,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为其完 成巩固所学知识的目标提供助力。在“作业超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就如同自己逛超市一样,按需购买产品,既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故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作业超市”,以此来强化巩固的效果。“作业超市”中的数学作业设计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相对简单的口头作业,也有难度一般的练习作业、动手作业,还有难度较高的实践作业。这些作业或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预习目标,促使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或是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确保其能掌握数学重难点;或是帮助学生完成复习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布置挑战性较大的作业,例如合作作业,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习任务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以此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例如“玩中学”作业,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感官的参与,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入“超市作业”时,还可以引入积分概念。例如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积分,等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向教师换取相应的奖品。学生为了能获得相对较多的奖品,势必要不断地回忆之前所学的数学内容,这对于其掌握更多的解题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注重数学作业评价的差异化

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双减”政策推行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地减少学生的笔试作业的数量,而是应注重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其克服畏难、焦虑等不良情绪,做到轻装上阵。故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作业评价体系的完善,防止学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诸多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有清晰全面的了解。在完善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摒弃“分数评比”的规则,不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从日常作业、学生学习状态、学生所处分层等地方入手,给予学生较为全面、较为准确的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评价、同桌评价、自我评价等,然后教师基于以上的评价,再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在评价“优秀”方面,A层次学生的正确率应在90%以上,B层次学生的正确率应在80%以上,C层次学生的正确率应在70%以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教师之前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因而,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作业分层”理念的实施,则可以帮助教师达成这一目标。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举措,协调作业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其完成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将“同步发展”转为“差异发展”,为学生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沈友娟.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例析——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5):80—82.

[2]朱春霞.“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路径探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787—789.

[3]李仁文.设计“独具匠心”,效果“立竿见影”——例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优势作用及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4):66—67.

[4]丁亚平.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129—130.

作者:吴纯 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