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和顾客价值的关系,证明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对创造顾客价值、促进企业效益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
在现代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度、对生态环境治理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起社会主体责任的期望度也不断升高。寻找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顾客价值的关系,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可以提高其企业竞争力,取得“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双赢局面。
1生态环境保护:新型社会契约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1.1企业社会责任中环境保护责任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逐步兴起。企业社会责任受到更多的重视,多次会议都呼吁公司履行社会责任[1]。1999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世界经济论坛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了“全球契约”计划并于2000年正式启动。其中,在生态环境方面,“全球契约”计划规定企业应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未雨绸缪;企业需主动担起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企业要加大推进新型无害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3]:一是推进产品绿色化。产品绿色化是指企业在研发及设计、生产、品牌设计、包装、运输、绿售等全链条考虑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等元素,让产品成为环境友好型产品;二是推进保护与治理环境并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企业生产的污染物特征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采取相应有效的环保措施,防止污染向外界扩散;切实担起“谁污染谁治理”的主体责任,不能逃避环保责任,更不能采取偷排漏排污染物的违法行为。
1.2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重要性
企业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的优劣更是企业是否能生存和壮大的必要前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4]。目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这也制约着经济的增长。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护生产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以,企业必须正确地对待生存环境保护问题,履行好自己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1)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升自身竞争力。企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革新不仅可以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2)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有利于自身的壮大。企业过去普遍认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加大企业运行成本,甚至会影响企业效益。随着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个观念逐渐被摈弃。人们慢慢发现,采取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后,企业社会形象得以提升,从而为企业带来了产品销路的拓宽以及消费者的青睐,企业效益大大提升;另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中,使得资源得以循环利用,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企业来说,主动承担生态环境责任其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2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顾客价值
2.1环境保护思潮对消费革命的影响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消费市场上演着一场深刻的消费革命,这场消费革命将生产者主权逐渐转变为消费者主权,这一变化体现着消费者自主消费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寻求个性化消费的满足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逐渐为我国公众所推崇,公众开始关心自身消费行为所产生的生态环境代价,并寻求更多的无污染、健康绿色产品。
2.2企业环保投入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营销领域往往提到“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这体现出市场营销活动是以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与以往的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大不相同。在市场营销导向转变的过程中,生态产业链、绿色营销等概念势必掀起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场新的重大“革命”[5]。相关研究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够增强企业的经济绩效[6]。比如,由于企业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企业形象大大提升,甚至成为了行业标杆,就会提升企业在消费者群众心目中的评价分值,消费者在消费时就更偏向选择该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群体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以肇庆高新区的一家典型的化工企业为例。该化工企业是当地化工业的龙头,曾经由于治污设备未能完善屡受周边环保投诉,企业信用一度受损。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引导下,该企业化危机为机会,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入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等技术创新方式,最终实现了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呈逐年下降,环保投诉案件逐年下降。随着社会信誉度和满意度的提升,该企业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
3具体实践案例分析
3.1浙江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多措并举开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通道,实现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自2019年丽水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以来,浙江省发布了《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和全国首部省级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标准,初步构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体系。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重点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作为“浙江绿谷”,丽水市是我国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有着其它地域无法比拟的生态优势,被称之为“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市乡村面积辽阔,有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但这些生态产品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提供者、交易者、守护者的“主体缺失”问题。为破解这个大难题,丽水市探索成立了一大批集体所有的生态强村公司。这些生态强村公司,主要负责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资产管理和运营、生态品牌推广等业务,着力将藏在大山里的风景与产品推销出去,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例如,丽水市青田县祯埠镇企业、种植户一直以来均处于各自为战、生态产品分散经营的状态,产品缺乏品牌包装,在消费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普遍较低,难以做大做强。为此,该镇依托生态强村公司,对镇内全部生态农产品进行统一梳理整合,注册了生态农产品区域品牌,并在当地建立销售中心,成为了宣传、销售祯埠镇生态产品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利润分配方面,生态强村公司的利润将通过股东大会作为经营性收入分配到各村,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是个典型的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2广东省林业碳普惠实践经验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这一“双碳”目标,而且“碳达峰”“碳中和”被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外,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全省碳排放达峰要走在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全省努力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是指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CO2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产业调整等多种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广东省级、地市以及县区已启动20多个关于双碳工作的项目,总预算价超过4500万元,项目类型包括工业、建筑、交通、林业碳汇及碳交易等领域的研究。肇庆市H县某村于2020年9月完成了本市首个林业碳普惠项目,PHCER达3804吨,并创新推出“绿碳贷”这一创新的融资模式,将林业碳汇项目收益作为地方贷款风险补偿金,撬动10倍的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村产业项目。此举有效拓宽了林业碳普惠收益资金使用途径,创新完善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传统林业碳普惠项目相比,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资金投入由单个林业碳汇资金投入转变为林业碳汇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扶贫项目资金联动支持;二是补偿方式由一次性资金补偿转变为撬动信贷资金持续支持;三是受惠主体由少数林业经营主体转变为普惠更多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项目,对于巩固提升精准脱贫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有着积极作用。
4结语
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或许曾给企业带来了一些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为企业的壮大提供了机遇。企业通过谋求产业升级达成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与顾客需求相一致,夯实了自身在商品市场的地位,保持了自身在消费者中的竞争优势。就生态环境保护而言,虽然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和精力用于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可能造成企业短期利益的损失,减少部分利润,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企业积极实践生态环境主体责任,从而建立了较好信誉度、减少了政府干预,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本等等,大大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优势是长久的、持续的。企业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最好的“双赢”。我国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企业生态红利进一步延伸到纵深的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环保事业双赢并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晓蓓 单位:肇庆高新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大,矿产开采工程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其各项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水平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质量。然而,粗放式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既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又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1-4]。基于此,必须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强化地质矿产勘查,积极引入先进的地质矿产开采技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1地质矿产勘查特点总体来看,地质矿产勘查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周期长,范围广。地质矿产勘查类型多样,技术手段比较复杂。它往往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而大大增加监管与控制的难度,执行过程也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矿产资源类型丰富,地质结构复杂多样,使得地质矿产勘查存在较强的复杂性。所以,有关部门在开展地质矿产勘查时往往存在很大的难度。通常,地质矿产勘查极易受到气候、地质、交通等因素影响,具有周期长、范围广的特征[5-7]。同时,地质矿产勘查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对最终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2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多选用钻探、坑探及槽探等方式来开展地质找矿,但结束后没有及时对受破坏的地段进行恢复治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力当地生态环境,甚至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破坏。
2.1槽探勘查方面
槽探勘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为4点。一是槽探工程的作业位置没有有效避让植物,导致现场植被被损毁。二是槽探工程施工操作不当,造成植被与地貌被损毁,土石方随意堆放,给生态环境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三是机械施工时控制不到位,导致植被与地貌被破坏,大大增加修复难度。四是没有及时对开挖地段进行回填和治理,这就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2.2钻探勘查方面
钻探勘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主要体现为6点。在钻探过程中,钻孔位置严格依据间距布置,没有考虑避让饮用水源、保护性植被,这就造成水体污染和植被破坏;钻机作业时会排放大量污染物,该机械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从而对地貌造成一定破坏;道路修筑过程没有进行分层挖掘,导致植被和地貌被损毁;钻孔过程多采用一基一孔的钻进方式,会产生大量钻孔,从而严重破坏当地环境,还会占用很多土地;钻机作业现场没有进行功能分区,时常出现设备漏油、材料混杂、废弃物排放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埋下诸多安全隐患,还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等的污染;钻探工程施工过程没有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观测,这就极易破坏地下水环境[8-10]。
2.3坑深勘查方面
坑深勘查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坑深勘查作业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渣,但部分地质矿产勘查单位不重视废渣处理,也没有做好相应处理,从而对勘查区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大提升碎石流的发生风险。
3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地质矿产勘查策略
3.1科学规划地质矿产勘查作业线路
地质矿产勘查通常需要使用多种设备,一些设备体积较大,需要铺设新的道路,这就会增加勘查成本。所以,要尽量采用原有勘查路线,同时做好矿石运输与数据通信点的开发,尽量避免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一是安排专业地质人员对勘查区水位地质环境进行定期分析,明确地下水流向,编写调查报告,判定区域生态系统的自动修复能力。如果区域地质环境比较恶劣,为确保地质矿产勘查顺利进行,要铺设新道路,并在地质工程完成以后构建相应的地质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次地质矿产勘查提供必要的支撑[11-14]。二是构建区域地质三维立体空间坐标,以勘查区域为中心,圈定具体的勘查范围,提出科学的地质勘查计划,加强与第三方环境保护机构的合作,共同评估选定线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全方位地评定勘查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若勘查线路覆盖范围在总矿区中的占比超过20%,则判定其存在生态环境严重危害,勘查结束以后必须做好道路重建,重新栽培植被。若勘查线路覆盖范围在总矿区中的占比为10%~19%,则判定其存在生态环境中等危害,勘查结束以后必须做好地表修复,有效处理作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散落的小型矿石,尽量减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若勘查线路覆盖范围在总矿区中的占比小于10%,则判定其为低风险勘查线路,勘查结束以后只需要强化对区域环境保护的监督,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做好线路后期养护和管理。
3.2合理运用地质矿产勘查方式
一是探槽工程。探槽布置可选择人工分层挖掘形式,科学控制挖掘深度与长度,以减少对区域地貌、植被等的破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完成勘查以后,要对分层挖掘区进行及时回填和复垦复绿,有效恢复生态环境,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二是钻探工程。结合勘查区具体地质情况,钻探工程要尽量避让饮用水源、保护性植被、高压线和电缆线等,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可摒弃以往的立轴式钻机,选用便携式全液压钻机,有效降低作业强度,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省能源。另外,可采用一基多孔的钻探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效率高,还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土地占用。若不得不修筑新道路,必须严格依据我国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尽量减少对区域内土地、植被等的破坏。相关单位必须加强钻机场地管理,合理分区,平整场地,对表层土与耕作土进行装袋保存,以便后续恢复,同时明确材料和工具、废弃物等的存放规范,创设整洁的施工环境,更好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环境安全系数。以往钻探勘查存在水文地质观测不全面的问题,应强化对钻孔水位、冲洗液消耗量等的观测,一旦出现钻孔渗漏问题,必须及时采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处理,有效降低对地下水环境的破坏[15-17]。
3.3构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为有效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应积极构建地质矿产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同时,应摒弃矿山委托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合作管理模式。另外,地方政府需要为地质矿产勘查单位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对区域地质矿产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提高地质矿产资源的管理效果。
3.4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
为保证地质矿产勘查的有序开展,相关单位应积极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科学的地质矿产勘查作业计划,有效解决地质矿产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依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多样化的建设指标,构建区域生态综合补偿机制。4结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今天,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然后结合实际状况,采取科学措施,有效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水平,尽最大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高月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3
当前,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一直是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水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问题。在学术界,关于水环境保护利用的研究不胜枚举,通常以节约水资源为核心,展开水环境保护利用[1-2]。但以往的研究依然停留于理论层面,分析过于笼统,在现实应用中很难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生态环境保护下,表明了水环境保护利用的主流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水空间规划设计。水空间规划设计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收益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针对水空间规划设计一直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利用中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中,普遍缺乏统筹全局的视角,主要停留在“以需定供”的层面,导致水空间规划设计过于局限,仍无法实现此目标。为弥补其中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生态环境保护下,提出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空间规划设计,提高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净收益率。
1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环境保护的挑战
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过度使用资源已对水环境造成了影响[3-4]。在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时,应考虑到资源的承载能力与自然环境的自动恢复能力,并从城市违规性建筑、农业大型污染、生活用水铺张浪费等方面展开研究。尤其在当下城市不断扩建的发展背景下,热带农业高速发展,肆意地开发资源对社会生态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当前的水资源现状,曾有同济大学水环境研究教授尹海龙对此提出自身的看法:目前,我国水环境保护仍面临较大问题,主要是城市管理理念落后、生态环境保护手段单一等[5-6]。要改善水环境保护现状,应基于城市主导层面进行研究,包括对我国当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可行性进行分析;掌握当下市场中对水环境保护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因素;产生水环境污染的源头;城市生活对水环境资源的利用率,等等。
2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为了在满足当下社会群体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对水环境的浪费,生态环保单位提出了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因此综合我国生态市场,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不仅是未来生态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环境规划建设的必经之路[7-8]。基于此,该文将针对下水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其发展要求,借鉴多种科学手段,引进综合型的水环境管理措施,实现提高水环境保护政策适应性的同时,为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2.1引进新技术提高对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在进行水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先解决当下市场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生产带来的问题。尤其在城市合理化管理的背景下,更应该采用高效且智能化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9-10]。基于此,提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即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居民生活的日用水量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综合互联网技术与技术的应用,精准定位不同社会群体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从而可根据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对水资源消耗进行定价。在规定的水资源使用价格的作用下,居民用水将持续降低,并且智能化系统可根据不同住户的用户需求,对其进行水量监测,从而确保水资源在城市居民中可实现最大化利用,从而降低由于居民用水过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11]。在上述提出措施的基础上,借助遥感辅助设备(包括GPS定位系统、SWAT、SCSN等水文地质模式),对缺水地区进行地质勘察,掌握区域存在干旱的问题及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利用数字化模拟的方式,对区域水源进行划分(包括寻找区域盐碱地、地表径流流向、地下水流向等),使用外部数据作为水资源保护的补充,从而实现对区域水资源的有效开发。以新疆地区为例,由于该区域地质环境较为特殊,区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抑制,包括交通问题与生存环境问题等,因此新疆境内大部分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针对该地区进行水源的模拟性研究,可有效地为区域提供综合性水资源补给,并且使用多种物探技术,也可找到区域的水源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水资源供应,比传统的供水方式要便捷很多[12]。在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水环境保护利用研究中,中国地质研究学家戴尔阜曾提出,人类生活使用水资源主要是为了给予自身生活便利,因此要合理分配水资源,还应从人类生活适应性角度展开分析。
该研究以中国南方典型红壤丘陵地区为例,在研究中,可使用LADdis-II技术,对区域森林宏观景象图进行模拟,并对区域水资源的演替过程进行仿真,根据不同干扰条件下水资源赋存量的变化,探寻水资源合理的分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电离辐射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采用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的方式,实现对被污染水环境的保护。在人们生活中,不停产生生活废水;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污水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使用技术定期净化水体或集中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也属于是水环境的保护策略之一。使用电离辐射技术净化水体的方法可分为直接净化与间接净化的方式[13]。直接净化的方式是指将电离辐射光线照射在水中分子生物体上,损伤大部分生物提的结构以此起到净化、去除的作用。间接作用方式是指应用技术与水体中分子发生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氢、氧等活性较强的粒子,此种粒子与水体中生物发生化学作用,提高水体的综合活跃性能,以此达到对水体消毒的作用。当下生态环境市场最常用的水体净化方法为间接作用方式。例如:大部分河流中的生存的微生物与细菌共同体,其自身的含水率高达85%以上,当水体生物与氢氧活性粒子发生反应时,蛋白酶与肌酸结合,改变了生物的代谢、进食功能,同时也改变了微生物的水体生活环境,导致细菌等微生物失去生存活性。
氯作为目前市场内较为常用的消毒试剂,在直接使用中极易产生甲烷、乙酸等致癌物质,而电离辐射技术的应用可恰好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对水环境消毒的同时抑制有毒物质的挥发与产生,同时活跃的氢氧离子可时刻保持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活性,如Ka、Na、Ca等,以此可以证明在水体净化与消毒过程中,电离辐射技术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后期的水环境保护中,应加大技术的应用,持续对技术创新,达到更加良好的水环境保护目的。综上所述,水环境保护利用与合理化分配工作属于一项大型工程,不仅需要适时引进新技术,同时也需要保障人员具备生态可持续建设的景观格局,通过真实的使用技术对水资源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才能掌握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化分配方式。
2.2借鉴传统水资源使用方式提升水资源价值
除上述提出的水资源保护方法,该文提出借鉴传统水资源使用方式提升水资源价值的水资源保护方法。在此论点的论述与研究中,认为在早期生活中,人类生活是缺少淡水资源为其提供支撑的,后期市场为人们生活供应的淡水资源均是经过一系列的消毒与处理后才能使用的。因此,应当树立社会群体正确的水资源使用方式,使社会群体意识到水资源的价值与重要性,才能在源头上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下,将多个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畜牧业与农业产业的发展构建联系、将养鱼产业与桑蚕养殖产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将产业链联系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规范且合理的生态景观机理环境,实现基于产业层面构建一个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循环链。将多种用水整合在一起,使水资源在循环过程中不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性。根据水源敏感城市的建设,采用将雨水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此种方式的代表为我国当下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政策[14-15]。总之,要确保在当前情况下,做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应充分结合NBS水资源治理方案及生态服务空间建模,定位生态市场中水资源的赋存量,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水资源性保护措施,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
3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空间规划设计
在完成水环境保护与利用研究的前提下,从下述两个方面,开展水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
3.1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空间规划原则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空间规划研究。在规划前,应先明确规划的原则,具体内容见表1。按照表1中提出的多项原则,对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空间进行规划与设计。在此过程中,应明确水空间中不同主体对象行为发生的意义,并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市场发展允许的情况下,应遵循地区物种的生存规律,在不影响相关物种生存的条件下,对水空间展开进一步的规划与设计。
3.2基于生态评价拓宽水空间建设路径
不同地区的水空间中均应包含城市的湖泊、湿地与地下水径流,根据水空间规划的不同所属区域,应基于生态评估角度,调整水空间的建立路径,以此整合多样化建设技术的应用方式,联合生态环境、臭氧与气化等多种方法,建立水空间试点厂址。并采用对其进行多维度评估的方式,掌握水空间调控方式。在此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利用卫星对水空间TM/ETM+/OLII影像进行获取,并按照随机生态模型,对胡泊水域进行分类识别,掌握试点区域水空间的时空变化特征。例如:对于常发洪涝的地区,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其展开设计,此种方式可实现水空间设计的同时,还能解决区域的洪涝问题。针对干旱地区的水空间,可参照上文提出的新疆地区水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设计。但无论任何地区的水环境建设,均应参照上述提出的原则展开设计。总之,水资源是人类群体在地球生存难以取代的自然资源,随着工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保护及水环境规划已成为地方政府与有关保障局重点关注的方向。
4结语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决传统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展开优化设计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提高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在现实中的应用力度。截至目前,国内外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下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的优化设计提出深入研究,为实现水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水空间合理规划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余薇薇,毕生兰,陈垚,等.基于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130-131.
[2]王珩.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阈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9(6):96-97.
[3]蒋彪.生态环境保护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0):39-40.
[4]杨斌.可步行性视角下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策略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8):17-20.
[5]王婷,游进军,杨益.浅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水资源刚性合理需求[J].中国水利,2020(21):23-25.
[6]尹海龙,林夷媛,赵东华,等.基于数字栅格的河网小流域水质数学模型构建与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6):891-899.
[7]汪芳,王舜奕,PROMINSKM.城镇化与地方性中的水资源:可持续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J].地理研究,2018,37(12):2576-2584.
作者:周亮 单位: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