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油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节能技术在节能减排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阐述了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深层次地探究如何利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要更加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总结分析了在油气集输、注水、电力等系统的主要节能技术应用情况,于此本文从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对油田地面工程的能耗进行分析并对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节能技术;油田地面工程;设计
0引言
油田作为传统能源企业,是能量消耗的重点单位。因此,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其主要包括地面工程设计规范的一体化流程的科学设计、低耗能设备的合理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的充分选用等方面。因此,要从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各项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充分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达到既可以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又可以使节能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得到完善的双重目的。
1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应明确节能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与常规的工程项目相比,油田地面工程设计是保障油田可持续开发和油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由于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具有专业性强等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项目的设计复杂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对其规划和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由于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规划工作周期较长,且后期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必须进行充分准备,以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1]。此外,在油田地面工程项目中,设计环节是指导和控制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从油田地面工程规划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业规划三个部分。总体规划体现在工期的制定,区域规划是对工程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而专业规划可以以小类的划分为注水、供电、油气输送等部分的设计,只有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综合协调工作,才能使油田的综合效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2油田生产运行中的能耗分析
2.1资源类型石油在我国的分布很广,但由于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度的开采和不当的浪费都将会导致能源的枯竭,而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伴随着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例如保证油田生产所产生的各类能耗等。2.2耗电分析根据《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可以知悉油田地面工程的生产装置及其系统的能耗主要表现如表1所示,而在油田的各类能耗中,电力的消耗很大,特别是在采油、注水、集输系统用电等方面,都将会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而大幅增加。因此,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选用各类加热、加压设备,以增加电力的转化率,而且对采出液的地面工艺进行密闭处理,保证其不与空气直接接触,同时对易燃气体进行回收,减少损失,实现地面各环节充分节能的目的。
3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依据设计规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应用各类节能技术的要求和规范更加合理化。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根据地面各系统能耗指标要求,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地面工程项目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对节能技术应用进行合理的评估,以确保其节能效果能够达到现场使用要求。因此,在进行地面设计时,必须从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2]。例如:油田要采用合理的低油气损耗的先进技术,在进行油田地面工程设计时,应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地面工艺及相关参数,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最佳效果。在油田的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油田开发和生产的变化趋势,对其开发规模和地面配套设备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结合各油田实际生产情况,推广和应用电机调速技术,确保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根据各油田实际开采状况,可以选择采用燃气驱动、热电等方式,达到能源的均衡利用,实现既可以提高输送油品的品质,又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4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石油、天然气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因此,在设计时,要本着设计科学性、规划合理性、技术先进性的原则,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应用,以推动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1减少油气集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油气集输过程中,采用地面简易流程可以减少能耗。在地面工艺设计阶段,首先应尽量减少产出液加压的环节。其次,应结合不同油田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不同油田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地面工艺设计方面采取缩短集油半径,从前端降低油气集输能耗[3]。在进行油气集输管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采出液成分及性质,合理地开展现场试验工作,还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以确保地面工艺应用的合理性及经济性。还必须考虑到在管输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环境条件因素,以确保地面集输管道的保温措施有效,从而减少管道的热能损耗。同时,还要根据各油田的实际开发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高含水油田,根据地面工艺条件不同,形成单管不加热集油、采出液低温脱水等不加热集输技术,满足地面生产工艺的需要,确保地面工艺的规范化、合理化;采用不同的放空气回收装置、定压放气阀回收装置;在油气集输过程中,通过对开采区块采出液变化趋势及实际加热炉、机泵设备的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制定出满足地面工艺及采出液加热需求的加热负荷及配套设备方案。最后,还要根据油田地面工程设计的相关节能技术及原理,加强地面工艺调整范围,以达到油气集输流程简化的目的,从而实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节能降耗。
4.2减少耗电的节能技术应用(1)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型变压器。各类新型节能型变压器相比于s7、s9型高耗能变压器而言,其具有低损耗、空载电流小等优点,在油田生产中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2)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和变频装置。电机效率与电能消耗有直接的关系,现有的节能电机效率比普通电机要高出3%,能耗降低30%,所以在地面设计和改造中,应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变频调速机构可针对各种工况,调整电机的转速,确保在低负荷时转速下降,而在高负荷时转速增加,从而提高电机效率。
(3)完善无功补偿装置。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都在不同领域使用无功功率设备,这些无功设备使用的同时,也会造成电能的损失。在无功状态下,一般采用功率因数来进行判断,当功率因数处于0.7时,有一半的电能损失是由于电力线路中的元器件所造成的,所以对于低功率因数的电网线路,必须采用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4]。因此,在油田电网设计中,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严格选用与配置是必要的。(4)强化电力系统管理。在用电消耗方面,各油田要有详尽的规章制度,无论是室内用电还是外部用电,都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采取的具体措施:定期对电表进行检查,并对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大幅度波动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所以,在地面建设和改造的设计中,应该加大高效节能电机的使用。
4.3减少注水及含油污水处理能耗注水及含油污水处理能耗如表2所示,油田注水系统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而注水泵是关键设备,其与能耗直接相关。因此,根据表格内的相关要素及要点,可以明确要在使用高效的注水泵的同时,建立一个高效的注水管网,此外,还要以回收利用为基准,采取一定的技术和措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1)注水系统仿真优化设计。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为保证注水泵适应不同的工况条件,在设计注水泵主要生产参数方面,要根据现场的工艺特点、介质类型等不同情况,选择注水泵的铭牌参数,同时应用注水系统仿真优化技术,设计注水系统最优方案,选择注水泵的最佳参数,满足现场注水系统压力、流量等需求[5]。(2)注水系统其它节能技术。应用分质分压注水、局部增压、周期注水和高压柱塞式注水泵带载启动等节能技术;实施注水泵减级、切削叶轮、注水泵涂膜,高压注水泵变频调速、磁力耦合调速、前置泵串级调速等节能技术。
5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技术是油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的关键途径,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了促进油田节能技术在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一是立足创新引领,攻关地面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形成技术储备;二是在地面设计中,推广使用成熟先进的节能工艺和节能技术,实现规模效益;三是积极应用新能源新技术,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四是配套节能机制体制,激励节能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创新实施与应用。
作者:朱英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节能技术应用研究2
0引言
在近期发展过程中,船舶运输行业发展迅速,船舶数量增加,但船舶在运输过程中会排放出CO2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1]。船舶在碳排放量上有很强的移动性、无界性和跨区域性,为响应国家对环保工作的要求,在船舶设计方面,需要向着节能减排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船舶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对船舶设计节能减排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船舶节能减排必要性与背景
1.1企业减少成本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断增加的燃油需求量与燃油费用,让船舶的节能减排成为全球航运企业的重要任务。近期,船舶燃料成本增长,占船舶运营整体支出费用的比例较大。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油船占60%左右,散货占50%左右,定期客货船占30%左右,而其他小型运输船占20%~30%[2]。强化船舶管理、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与节能减排工作,探索与运营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不但能够节约燃油成本,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得到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两重效益。
1.2国际公约要求由于环保要求不断提升,航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世卫组织持续发布相关的国际公约与法律规章制度,严格把控废弃物的排放量。为避免船舶带来空气污染,海上环保委员会早期举行了多次会议,会议涵盖了逐渐调低全世界燃油含硫量上限与氮氧化物排放量等要素的修正案,并在全世界生效。欧盟和美国随后规定进入硫排放控制区的船舶严禁使用高于含硫量标准的燃油。全球各国都推动了低碳经济发展,以此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1.3国计民生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将生态文明构建置于重要位置,结合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等方面,加强对船舶排放的管理。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将主动应对气候改变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议题,同时整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中[3]。中国在2009年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相较于2005年下滑40%左右的承诺。交通运输部门在“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推进实施方案中要求至2015年,营运船舶企业运输周转量能源消耗较2005年下滑15%左右[4]。
2影响船舶节能减排的因素
2.1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船舶运输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技术投入的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反映出航运企业与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给予的支持。船舶企业节能减排投入成本低,企业有大量的资源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同时促使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大量的成本投入,会为船舶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很多船舶企业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持有消极态度,妨碍了船舶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船舶性能影响因素船舶性能是影响船舶运行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船舶主辅机状态、运行时间、型号和体积等性能因素,均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原因。船舶主辅机为船舶运输过程中很关键的耗能设施与安全设施,同时船舶运行效率与燃油效率呈正比,减少船舶运行中单位内的耗油量以实现船舶运输的节能减排。船舶经长期运行,主机磨损大,较运行时间短、新的船舶而言,单位内耗油量更大,船舶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物排放量更大。型号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船舶抗风性和抗浪性,都对船舶节能减排有较大的影响[5]。船舶浸水体积对船舶航行兴波阻力有影响,这是船舶节能减排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2.3环境影响因素船舶运行环境影响了燃料的利用率,对节能减排效果同样影响较大。船舶运行环境主要是指所处地理环境,比如气压、航道、气候等,这些均对船舶的排放量与耗油效率有影响。如果是在大风天气下航行,会增加船舶运行阻力,从而增加船舶主机负荷,假设主机负荷太高,超出荷载量,必然会增加船舶耗油量,对船舶能源节省有负面影响。如果是在高海波区域行驶,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大气压逐渐减小,空气会变得更加稀薄,空气里面的含氧量低会造成船舶燃料燃烧缺乏充分性,降低单位内燃料的燃烧效率,这对船舶航行过程中节省燃料与提高效率毫无益处。在船舶运行中,航道交叉与弯曲角度等均会直接影响到船舶废气排放量与能源利用率,在别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航道弯曲小可以减小燃料耗量比重。所以,持续改变航道条件对船舶能源利用率影响很大。
3船舶设计节能减排技术对策
3.1削弱船舶阻力影响船舶阻力的主要因素是船舶线型,为减少能源耗费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通常情况下船身选取阻力较小的线型设计方案,比较简单的方式是使用母型船法,在新船中改进母型船型;也可以使用高成本船模试验方法,通过检测与监控水对于船体的阻力,计算船舶于单位时间中的排水量和阻力大小等指标数据,选择合适的船型尺度,采取这部分方式,可以获得性能佳的船舶线型。船舶面对海上各种环境,在船舶设计过程中,需要探索流速和风浪等环境要素对于阻力带来的影响,为削弱风浪运行阻力,设计工作者需要严格根据运行数据,合理调整船身浮态,减少上层建筑挡风规模。总的来说,设计工作者需要从各方面的角度着手,在充分满足整体船舶设计的同时,选择优质的船舶线型,削弱风浪带来的阻力。
3.2引入节能设备船身、船桨、船机为船舶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船舶设计中节能减排技术的主要研究目标与技术运用载体。在动力节能、混合动力技术、变频技术与主辅机智能技术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提升船舶设计中节能设备的运用效率。现如今,我国投入运输船舶的柴油机使用周期短,投资费用高。将节能减排技术运用在设计中后,设计方案着重突出了新的主机优势,新的主机功率大、耗能较小,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按照调查可以发现,节能型设备有节能性,可以调整船舶布局与设计结构,实现能源合理运用和传递。运用节能设备可以提高船舶节能性,让船舶调整至最合适的状态,节能设备在能源消耗、转化、累积中均起着良好的作用。
3.3使用废热能源船体工作运行阶段,会出现很多的热量,所带来的热量多是以辐射和热交换的方式变成废气后被全部消耗,使用废气再运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能源消耗量,并且还能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由于废热在运用技术设计上较为复杂,因而现阶段在大型集装箱船舶上的运用甚广。与此同时,对船舶燃油使用方法加以改变,在船舶中使用轻质油与燃油乳化技术,均能发挥出节能减排的作用。合理使用燃油乳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燃油燃点,如此能够削弱碳化物的构成,有效节省能源并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在新船中使用该技术效果显著。
3.4积极开发新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量十分有限,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资金投入成本高,船舶行业不管是制造方面还是船舶运行方面,均要消耗大量能源,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开发新能源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在船舶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新能源在开发技术上得到了突破,给新能源的利用带来了新途径。例如,船舶运输中,船机热交换与热辐射耗费了很多的热能,经过废热回收技术,回收很多的废热,借助一定的技术,将废热变成动能,给船舶运行提供机械能量。再者,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船舶设计时,需要采用废气处理有关技术,在船舶中设置净化废气的装置,经过废气净化系统,能够将大海与大气环境中有污染的气体处理干净。故而,废气处理系统技术可以让船舶达到节能减排之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几率,体现出节能减排有关技术在船舶设计过程中的实用性。基于此,为完善船舶设计方案,促使船舶设计满足运行需要,船舶设计工作者需要把开发新能源作为出发点,把新能源引入船舶设计中,有效处理船舶制造与运行能源方面的问题,防止后续船舶运输产生运行不流畅等问题。另外,设计新能源处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思考船舶中每个运行系统的配合程度。
3.5压载水处理技术为充分满足压载水公约基本要求,应对的措施是使用压载水处理装置与探索无压载水船舶。压载水处理方式涵盖了脱氧方法、分离+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几类,具体如表1所示。压载水处理装置满足公约要求与否,需要通过主管机关与IMO认可。IMO大会决议认可指南系统认证涵盖了主管机关向IMO提交初步认可资料,并通过专家组审核以后进行认可;经过主管机关提交最终认可资料,通过专家组审核以后给出认可;提交主管机关展开型式认可。主管机关检验系统陆基与船上试验,系统处理结果充分满足D2标准以后签订型式认可证书。对使用化学消毒方式处理的压载水要展开毒性试验,从而判断环境可接受性。
4促进节能型船舶稳定发展
4.1合理优化船舶设计在充分满足船舶使用的情况下,合理优化船体线型设计和船型,阻力变小、装载效率提升,选择搭配耗油量低的主机,实现船、机、浆与舵的合理分配,继而提升船舶运输效率,降低燃油耗费与运行成本。
4.2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交通运输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随后制定各项政策,同时使用中央财政补贴的模式,激励预先摒弃能源耗量大、安全和污染风险较大的旧船舶与单壳油轮,增加节能型船舶投入,加速节能技术的推广与运营,积极调动起每一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确保航运安全,推进节能减排,有效保护水域环境,提升国家航运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3选择节能型动力装置1)选取高效节能型的柴油机,主机能源消耗在船舶动力装置内占比高,主机的选择对提升动力装置的效率影响较大,现如今为促使动力装置的柴油机向着低转速、高增压等方面发展,关键是减少能源消耗,提升船舶运行经济效益。2)提升螺旋桨工作效率,使用低速、直径大和高效的螺旋桨与主机搭配,实现最佳机桨搭配,以发挥出最好的促进效率。3)选择可靠性强、高效、智能型的柴油发电机组与辅锅炉,其燃油耗量占比大。尤其是长时间在短航线运行的油轮,辅锅炉燃油耗量占据船舶油量消耗的2/3。4)借助主机废气余热节能,比较常用的方式,即经过废气锅炉产生蒸汽,充分满足船舶燃油、淡水加热、滑油等需要。在大功率船舶中,因为排气余热量较大,带来的蒸汽量较多,可以使用蒸汽轮机发电余热利用系统,使船用电力系统的输出电量提高到30%。主辅机冷却水余热可以当作制淡装置的热源、加热器与吸收式制冷热源等。5)使用主机轴带发电机。柴油机在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经济性欠佳,导致耗油率提高。可使用主机轴带发电机,不但能够提高主机工作运行效率,还可以缩减柴油发电机台数。
5结语
通过对船舶设计节能减排技术加以系统化分析可知,节能减排技术是中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媒介,也是中国实现绿色船舶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需要在履行国际公约的同时,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持续调整相关的应对举措,增加科学研究的投入,促使中国船舶进入全球前列。
作者:徐建 单位:浙江兴禾船舶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节能技术应用研究3
1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节能改造加快推进,通过外墙保温节能措施,能够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减小室内环境的波动,同时,外墙防水工程也至关重要,其有利于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技术应用不规范的问题,难以实现预期的施工效果,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的矛盾和纠纷,从而影响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2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构造分析
根据保温层的位置不同,可以将外墙保温构造分为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单一保温外墙、夹心保温外墙等等。其中,外墙外保温的应用范围最广,保温节能效果更加突出,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层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外表面上,主要包括饰面层和保温层,保温层是导热系数较小的高效轻质保温材料,需要满足不同地区墙体的保温节能要求,具备较低的吸湿率和较强的粘结性。现阶段,聚苯乙烯板是最为常用的外保温材料,包括膨胀型聚苯乙烯板(EPS)和挤塑型聚苯乙烯板(XPS),外墙外保温不但在新建建筑中比较常用,而且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也十分有利,不会影响室内居住环境。而外墙内保温容易产生一些薄弱部位,比如内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部位、龙骨结构等等,因此,保温隔热效果较差,而且占用了室内使用面积,不利于室内装修活动的开展,但是,在安全施工、建筑防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1]。3建筑外墙保温节能与防水体系施工技术研究
3.1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施工技术
3.1.1选择合适的保温节能材料保温材料的保温功能性指标直接决定着保温工程的施工效果,而保温性能指标是由材料导热系数决定,导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能越好,影响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孔结构、热流方向、温湿度等,其中,孔结构和温度影响最大。在分析保温性能的同时,还要着重考虑材料的燃烧性能,尽可能避免因外墙保温着火产生的火灾事故,根据燃烧性能,可以将保温材料划分为四级,分别是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B3(易燃性),根据相关规范,在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宜采用A级保温材料,不易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而且除了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超过27米的住宅外,建筑外墙上的门窗耐火性不应低于0.5h,另外,在保温系统中,应该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高度不应小于30公分。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有纤维状材料、散粒状材料、有机类材料,每种类型又包括诸多分类,纤维状保温隔热材料包括岩棉及矿渣棉、石棉、玻璃棉、陶瓷纤维等,作为不燃材料,岩棉及矿渣棉可用于建筑墙体保温,但吸水性大、弹性小。散粒状保温绝热材料包括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等,膨胀蛭石煅烧后呈松散状,与水泥、水玻璃等胶凝材料配合,浇筑成板,也可用于墙、屋面板、楼板等构件的保温隔热,玻化微珠吸水率低、易分散,能够提高砂浆流动性,兼具保温隔热、防火、吸音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具有高性能的无机轻质绝热材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广泛应用于外墙内外保温。有机保温绝热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和植物纤维类绝热板,泡沫塑料是现阶段建筑外墙保温体系中应用最多的保温材料,以合成树脂为基料,加入适量稳定剂、催化剂、发泡剂等辅助材料,经加热发泡后形成具有保温、绝热、防震、吸声等功能的材料,其中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墙体保温。
3.1.2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由保温层、保护层、装饰层以及固定材料等构成,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属于其中的一种,以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材料,使用胶粘剂进行粘贴固定,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加设机械锚固件,共同作为固定措施,防护层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者镀锌钢丝网增强的聚合物砂浆,然后进行表面装饰,可以是饰面砂浆涂料,也可以是饰面砖,采用防火构造后,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可以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的区域,包括建筑高度在100m以下的住宅和24m以下的非幕墙建筑,当高度超过20m时,应该使用锚栓辅助固定,这样可以保证保温层与外墙连接的更加牢固。粘贴聚苯板时,如果基面的平整度大于5mm,那么适宜采用点框法进行粘贴,如果不超过5mm,那么应该采用条粘法进行粘贴,如果设计的饰面材料是面砖,那么粘结面积率不得小于50%,如果设计的饰面材料是涂料,那么粘结面积率不得小于40%。聚苯板需要错缝粘贴,保证板缝拼贴严实,如果使用的是XPS板,需要涂刷专用界面剂后才能使用,锚固件的安装数量也要根据墙体高度、饰面材料等因素进行确定,增强网的选择也与饰面材料息息相关,当采用面砖饰面时,宜选择热镀锌钢丝网,当采用涂料饰面时,宜选择耐碱玻纤网,增强网要绷紧绷平,搭接长度要满足设计要求[2]。
3.1.3典型的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要点相较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应用较少,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能够产生良好的保温效果,有利于延长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不会损害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在建筑防火方面效果比较突出。外墙内保温系统主要由防护层和保温层构成,常见的有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保温砂浆外墙内保温系统、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内保温系统,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主要是通过保温层和面板粘合而成的复合板发挥作用的,使用较多的保温层有聚苯乙烯板、PU板等,常用的面板包括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硅酸钙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等,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两种材料进行组合,通过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施工,铺贴前,需要在基层墙面上做界面处理,以粘贴固定为主、锚固为辅的方式铺贴,最后进行饰面层施工。保温砂浆外墙内保温系统基本施工工艺包括基层处理、抹界面砂浆、抹保温砂浆、防护层抹面层施工、饰面层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内保温系统的主要施工工艺包括基层处理、水泥砂浆聚氨酯防潮底漆、喷涂硬泡聚氨酯、抹界面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防护层施工、饰面层施工。
3.2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3.2.1保证外墙保温系统施工质量建筑外墙防水施工质量与外墙保温系统施工效果密切相关,防止出现开裂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在进行防水设计前,首先要了解保温层和饰面层的相关性能指标,根据其吸湿性、耐候性、耐侵蚀性等相关特点进行优化调整,为了保证整体的防水效果,可以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外墙保温的辅助性防水效果[5]。
3.2.2做好外墙关键节点防水处理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些容易渗透的部位,比如门窗洞口、管道洞口、外挑板根部、分割缝等,这些关键节点的防水处理直接决定着最终的外墙防水效果。在门窗洞口处,首先要控制洞口内外高差,避免出现倒流水的现象,保证窗台的坡度设计合理,能够将积水顺利排出,同时,保证门窗施工质量,门窗大小与洞口尺寸不得出现较大偏差,通常情况下,要求边框与洞口间隙宽约两公分,安装时,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横平竖直,固定牢靠,然后进行密缝处理,使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对窗框周围进行塞缝,先刷一道水泥防水砂浆,有利于砂浆的粘结,塞缝要饱满压实,不能出现透光现象,塞缝质量检验合格后,再继续进行窗框周边的抹灰施工。对于暖气、空调等管道设施形成的墙体洞孔,也容易出现雨水渗漏的问题,首先要保证开洞大小和质量合格,并且选择合适的管套,记录分析管套的直径、长度、厚度,如果安装完管套后仍然存在缝隙,那么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填补措施,保证墙体洞口的密实性。许多建筑中都设置了外挑板,可以方便空调外机的安放,挑檐板根部也是防水薄弱部位,需要做附加增强处理,防止雨水顺着根部裂缝渗透进入室内。在进行饰面层施工时,为了体现建筑物的立体美感,通常会采用分割缝进行美化,如果分割缝处理不当,那么就会出现渗漏问题,分割缝底部应该做合理的坡度设计,所选用的材料不得出现较大形变,粘结性能要达到标准,不得出现收缩、脱落等情况。
3.2.3充分重视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外墙外保温系统会直接面临自然环境的侵蚀,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影响外墙保温和防水系统的整体作用发挥。除了做好外墙防水层的施工,还应该充分关注外墙防渗技术的应用,当采用柔性防水材料时,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可装饰性比较差,当采用刚性防水材料时,虽然装饰性较好,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针对外墙中比较常见的易渗漏部位,必须做好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比如,保证外墙砌筑质量,严格控制缝隙宽度,从源头上封堵渗水通道,外墙装饰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留设洞孔,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填塞。常见的建筑密封材料有定型密封材料和非定型密封材料,在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使用部位和粘结性能,能够发挥应用的堵漏防渗效果。典型的不定型密封材料有沥青嵌缝油膏、聚氯乙烯接缝膏、塑料油膏、丙烯酸类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等,沥青嵌缝油膏是墙面防水嵌缝的主要材料,聚氯乙烯接缝膏和塑料油膏广泛适用于各种屋面嵌缝或表面涂布,丙烯酸类密封胶同样适用于墙面、门窗嵌缝,但由于耐水性不佳,所以很少在外墙防水体系中使用,聚氨酯密封胶耐水性极好,可以用于玻璃、金属材料的嵌缝,硅酮密封胶的耐水性、耐候性、耐热性、耐寒性良好,与各种材料都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主要氛围G类和F类,前者适用于玻璃镶嵌,后者适用于建筑接缝。定型密封材料又包括止水带和密封条带,根据密封机理不同,可以分为遇水膨胀型和遇水非膨胀型两种,无论是密封条带还是止水带都能发挥良好的密封防渗作用,可根据材料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技术措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费用成本[6]。
4结语
综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常见的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构造,然后从外墙外保温系统和外墙内保温系统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典型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对外墙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强调。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外墙保温节能与防水工程的重要性,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和科学管理,保证最终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阳滨,刘晓龙,杨懿,王傲.建筑外墙保温与防水体系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4):21-22.
[2]董勤明,李鹏飞.建筑外墙外保温设计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233-235.
[3]刘彦龙,董会珍,曹志龙.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水应用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0):175-176.
[4]周俊,徐富强,王志龙.外墙中保温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8):101-103.
[5]杨建飞.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62-63.
[6]李春节,黄勇.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16(2):73.
作者:安伟东 单位: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