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课程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其教育、教学行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断调整,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如何实现现代体育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效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正所谓“教有常式、教无定式”,如何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注重教学过程,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点。笔者在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融入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做法,在此谈一下见解。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四段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或三段式(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教学程序,虽然有其生理学与医学的理论依据,但却忽视了学生心理与情感因素的作用,看重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教学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教学行为的改变日益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实现“教”与“学”有效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一、如何看待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反映某种特定的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实际的中介和桥梁。从教学理论、规律上着眼来研究教学的实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框架,应该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具体的、带有可操作性的模式结构。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模式,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稳定、严密的结构。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从合作设计—集中学习—小组合作活动—测验—信息反馈与补救等,在设计时,首先就应考虑合作的形成、发展、作用、效果以及策略等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措施,使其形成一种较稳定的状态。
二、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并能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一)准备部分的模式设计要考虑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1.准备部分的活动内容、任务与特点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体育课中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再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而是其自身同样具有教育、教学和教养的因素。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应充考虑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把能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等,作为此部分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在从事某一项体育活动时能够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对身心方面的准备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的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队列和队形的练习、慢跑、徒手操、做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序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应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准备活动内容、活动的方式、方法的设计,学生应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模式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正确处理好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的关系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哪一种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基本部分教学模式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阶段着重考虑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以使教学过程的设计最优化。对采用何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达成目标,不作具体的规定,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选择和创编不同的课程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空间。
2.正确处理好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设计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体育课教学设计应体现“平均受益”思想,让他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形成学生确立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信息反馈—目标修正的良性发展。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被动为主动;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模式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就是为了更好地、更快地恢复体能。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形式各种各样,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放松活动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有利于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运用,为终身体育服务。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还要考虑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使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从整体上思考与设计教学活动,优化目标,精选内容,组织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中学习体验,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为此,应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关注学生自主性,学生要有较充分的自主学练时间,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法的运用应十分关注学生的需求。二是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协作配合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其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观察、交流、倾听、讨论、练习、体验、分享、评价、调节、鼓励、期待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保证学生自由选择和创设新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三、结束语
对体育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必须坚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出发,切忌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结构设计,要体现在“有效”二字上。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体育课分为准本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从理论上来讲,它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实际中去,努力探索和研究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体育课,科学的目标设置、合适的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评价的导向等是多因素构成的,把教学中的多种因素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在设计体育课教学模式时应整体把握的。
作者:刘义红 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高中课程教育分析2
体育是现代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研究表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致使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学生兴趣不高,或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交流,很难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观点,希望能够满足新时期下政策提出的具体要求,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体育技能。1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
1.1管理制度问题
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得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其中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本就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其体育成绩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鉴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体育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此外,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按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教育指导,这很难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会产生阻碍,更难以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对后期教育工作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
1.2硬件设施问题
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之下,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基础硬件设施不足将拉低教学效率和质量。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硬件设备也是提高体育训练质量的重要内容保障,但是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讲,并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现有的仪器设备往往处于损坏或过时的状态,这不仅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也会对教育工作造成影响。此外,部分学校也没有加大在基础软硬件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只是简单地利用操场对学生展开体育训练,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教师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2]。
1.3忽视个体差异
新时期下,高中教育事业再次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策略来展开教育指导,这不仅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求,也能够让其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但实际上由于教育人员忽视个体差异,没有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效率低下[3]。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对体育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教师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忽视个体差异,将难以实现高效教学。此外,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及时解答,甚至有一部分教育人员没有给予弱势群体一定的关怀和鼓励,这样也会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
1.4学生兴趣不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教育时期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研究表明,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将对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体育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才能够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但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难提高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再者,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能力的开发,采用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这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之中也会拉低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由于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极大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
1.5师生缺少互动
任何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展开,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但研究表明,新时期背景之下高中教师在进行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时,没有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很难掌握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这样就会使整个教育工作难以有序展开[4]。同时在教学中部分教育人员往往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没有给予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时间,再加上没有与之展开有效的交流,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综合性较强,单纯依靠学生个人,并不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与教育人员的互动交流,才能够极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但实际上由于师生间缺少互动交流,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步,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针对此类问题,教育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新时期高中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倘若管理制度缺失,将阻碍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学校应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导教育人员严格执行制度内容去展开教育工作。当然,作为教育者也要布置一些简单的体育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5]。其次,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去处理,也要定期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优化和调整,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因制度缺失,降低体育教学水平等问题的产生,也能够确保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得到锻炼。
2.2完善硬件基础设施
由于以往硬件设施不足,致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新时期下学校还需要完善基础硬件设施,以此来满足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首先,应加大在基础硬件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体育器材充足,当然也要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这样可以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以保障高效体育教学。其次,学校也要确保体育器材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这样才能够保障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当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身体状况引进专业的体育设备,这不仅能够提高其课程参与度,也有助于实现改善体育教学条件的目的,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关键。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体育教学设备,这不仅能够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学生身体造成损害等问题的产生,同时也能够发挥体育器材的最大价值,从而保障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展开,以及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及发展。
2.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为了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顺利展开,高中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保障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现如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所以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让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保障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相关与体育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学中也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体育与健康教学时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发挥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最大化价值,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来讲非常关键,需要相关教育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2.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的唯一驱动力,若兴趣不高,对教育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满足新时期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其体育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其综合素养[6]。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特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比如,可以开展跑步、蛙跳或者是单双杠等活动,这都可以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内容。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教师也要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特色活动。在夏天时,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游泳比赛;而在冬季,则可以开展冰上运动,这些方法都能够使学生体育技能得到逐步提高,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2.5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以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致使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也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让其更加信任和尊重自己,对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堂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去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束之后,应让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回答结束之后,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认可,这不仅能够让其体育成绩得到提高,也能够实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目的,进而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除此之外,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时,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不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应与其进行有效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又能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这对于后期教育工作发展来讲也很关键。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并不高,所以为了解决问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配备完善的基础硬件设施,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这也正是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价值所在。
作者:徐丽华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
高中课程教育分析3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某一局部、某一领域的问题,分别揭示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的特殊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作为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都有指导作用,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那种只要哲学不要具体科学,主张用哲学包罗一切、代替一切的“代替论”是错误的;那种只要具体科学不要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也是错误的。
2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关系
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化和学科化,哲学思想深刻揭示了生命观念的本质(表1)。
3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科学思维的综合体现,以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分析和综合。例如,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的思维活动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人脑的思维活动过程主要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推理是人脑的主要思维活动形式,推理是由命题组成的。推理大多是从已知的事实和知识中引出新的结论。常见的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推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思维活动,推理也参与人脑其他的认知活动。“问题解决”被认为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它突出地体现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说明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但是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阶段有所不同。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批判质疑是基本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只能被证伪、不能被证明的,这些恰恰是逆命题推理的局限性的体现。例如,原命题“如果假说(p)真→那么进行演绎推理得到预期结果(q预期)真”,推理得出逆命题“如果得到实际结果(q实际)真→那么假说(p)真”,这不是一个有效的推理规则。预期结果出现得越多,假说就得到了不断的验证;但是只要有一个非预期结果的出现,科学假说就需要修正、甚至推倒重来。科学方法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思维(图1)。概念、命题和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分析和综合是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科学方法。观察归纳法、假说演绎法和辩证法等实际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像是一个方法模块、方法集成。逻辑论证是科学思维的高级形式,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小到教材中的一个章节,大到一个生物学大概念和生命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逻辑论证的过程。“科学”概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给科学思维下定义也是很难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①科学探究是具有一定模式的,需要继承和发展。②知道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常用方法,以及局限性。事物是可以被普遍认知的,但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等的限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被完全观察、测量和表达的。人类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是有局限性的。③精神层面,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自主意识和精神情感。科学思维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这种情感是一种自驱力和内驱力,例如好奇心、想象力和联想力等。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启迪和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举一反三,进行发散思维、知识点的串讲和串联,进行类比、迁移等,才能使得学习变得立体化、体系化。正是这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才使得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提出创造性、突破性和原创性的“推测、猜想和假说”,这为科学的进步打下了基础。综上所述,从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科学思维的本质是理性的逻辑思维,科学思维的过程是形成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哲学思想和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作为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是哲学思想的学科化和具体化,哲学思想深刻揭示了生命观念的本质。科学方法是科学思维的综合体现,哲学思想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法既是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科学方法。落实科学思维,要注意哲学思想和生命观念的联系,注意科学方法的凝练,重视逻辑思维的强调和落实。
作者:赵怀珺 单位:甘肃省永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