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产保险范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融合是汽车保险人才培养的指针,但培养体系的不完善致使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为能达成“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沿着“体系设计、文化引领、课程筑基、活动助进、以赛促练”的五维建设路径,并通过成果评估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建设路径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1],这些能力是维持学生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基于出口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所学专业对应产业链中的各类人才需求。汽车保险产业链的出口非常广,既有产业链前端的汽车厂商、汽车销售商、保险中介公司,产业链中心的财产保险公司,也有产业链后端的保险公估公司、汽车修理商等各类保险服务公司。考虑到学生就业的多重选择性,各大高校并未将汽车保险单独设置为一个专业。一些应用型本科学校设置了汽车保险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相关的课程群;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对较散。为达成汽车保险相关岗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各高校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无缝衔接。但二者教学活动不系统、因师资队伍不足致使第二课堂指导跟不上、直接对应汽车保险方向的专业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致使汽车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不理想[2]。汽车保险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连续的累积过程,即需要多次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加深,实现能力的层级推进。山东交通学院2002年开设了车辆保险与理赔专科专业,2005年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开始招生,设立了汽车保险专业方向。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革和教学评估,不断优化汽车保险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确定了沿着“体系设计、文化引领、课程筑基、活动助进、以赛促练”的五维建设路径,开展高质量的汽车保险创新人才培养。
1体系设计
集合多方优势资源,提出“学科+平台+协会+企业”助力的多元融合育人机制[3],联合企业专家,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队伍。打造“引企入校+引学入企”的汽车保险产业链平台,将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与项目研发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岗位胜任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创新链,助力创新创业大众化。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自我成长”的系统化育人体系,保证汽车保险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质量[4]。综合考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培养定位,共同确定汽车保险第二课堂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路径和校企合作具体内容分工等,其中包括共同对汽车保险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能力达成度进行研讨、第二课堂中汽车保险能力提升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形成一个系统地、注重实践的汽车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在对专业设置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需求,有针对性设置汽车保险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论坛、主题讲座等多形态的创新创业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汽车保险行业的平台,同时能为学生提供与企业专家零距离沟通的机会,增加学生对该行业的喜好值,以期他们能通过更深入的认知和训练,逐步全面提升各类能力。并通过不断优化,逐步形成活动品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综合考虑能力递进、不同学期知识深度、活动多重选择性以及学期均匀分布的需求,提出了汽车保险第二课堂教学阶段性设计的思想,如表1所示。
2文化引领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不同认知水平、能力达成难度,建设“四位一体”汽车保险文化环境。与其他能力培养的类似,汽车保险核心能力的养成也是层次逐步推进的,由了解行业与岗位需求到胜任岗位工作,由服务流程再现到技术优化创新。分阶段性开展教学活动,逐步加深技能的学习实践,最终促进学生汽车保险素养水平的提高。“四位一体”汽车保险文化环境是指,以全国鲜有的汽车博物馆为认知启蒙,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刻感受汽车文化熏陶;利用在线模式打造“汽车保险”文化长廊,解读汽车保险的起源、行业实事和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以优势鲜明的校办产业为后盾,激发学生钻研汽车保险事故、还原事故真相的兴趣;以校外实习基地为补充,让学生坚定投身车险行业的意愿和为之奉献的热情。同时,按“工作机制提出-管理制度保障-工程团队组建-实践体系构建-实践标准制定-教学达成评价-培养持续改进”路线,完善体系建设。
3课程筑基
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汽车保险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主战场。做好课程群设计和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是后续开展汽车保险创新创业实践的关键。“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是课程体系设置的依据,兼顾车险研发、销售、理赔多种业务需求。图1展示了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保险方向第一课堂的课程设置情况。图1中最里层为核心课程组,以汽车保险与理赔、保险经营与管理两门课为核心课程。中间层是结合汽车保险的鉴定评估、承保等核心业务以及产业链上的岗位需求设置的课程。最外层为基础课程群,是中间层相关课程的前续课程。完成课程群设计之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确保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互动交流能力的锻炼[5]。针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可以设计多条学习路径,供其选择,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深入研究汽车保险行业知识。
4活动助进
在汽车保险第二课堂实践体系中,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安排不同主题的优秀校友讲座,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完善汽车保险德政教育,关注汽车保险的技术热点、发展瓶颈和前沿知识等内容;举办汽车保险创新创业论坛,推介汽车保险业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启发学生追求创新创造的决心;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比较具有特色的活动是汽车保险创新创业论坛和水淹车汽车救援技能专项培训。汽车保险创新创业论坛以“科技创新、模式改变、服务提升”为主题,从科技引领行业转型、创业实践经验分享和人才培养储备等角度,直击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的痛点,深度探讨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共同探索车险承保端的主动防控和一键投保、车险理赔端的智能查勘定损模式、服务企业减损降赔手段等创新发展之路[6]。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保险服务公司等组织机构专家齐聚一堂。将企业丰富的案例、项目和前沿的业务知识引入学生培养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为助力每年暑期降雨所带来的大量水淹车辆损失和人员伤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联合保险公司、汽车救援公司等单位,利用各单位的专业优势,对有汽车、机械、交通等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免费培训水淹汽车救援技能,以应对水淹灾害的来临。这些学生了解汽车结构,乐于救援服务,再加上专业的培训,就能作为专业人员志愿投入社会救灾大潮中,为社会防灾减损贡献高校学子力量。培训项目涉及拖车救援、人员心肺复苏等技能训练、水淹车排水技能训练、保险公司的水灾应急处理方案等实用技术。
5以赛促练
通过铺设真实的竞赛环境,或者模仿虚拟的竞技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紧迫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检验实践能力[7]。采取“四周综合训练+一周技能大赛”的模式,以保险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为指向。学院自2016年组织第一届汽车保险职业技能大赛开始,已连续组织五届大赛。侧重多学科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多问题的层次递进,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深度。比赛设置复杂综合实践项目的考核,有效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汽车保险知识体系。赛前有核心技能的实训指导,逐步提高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了确保训练的质量,大赛委员会制定了汽车保险技能训练的教学大纲、训练安排、技能大赛安排、技能大赛的试题库等。每年赛事结束后,会召开研讨会,讨论实训项目设置、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改进。经过系统的训练+竞赛,学生能快速成长,不仅能主动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充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及自我管理能力[8],并为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的保险行业就业岗位提供基础。
6结语
实践证明:经过持续改进,我校践行的汽车保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学生的培养质量离不开系统的规划设计、教师的悉心指导。为此,汽车保险教学团队也不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如共同承办公司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共同编制教材、相互提供技术支持等,始终保持自己战斗在行业最前沿。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可借助网络寻求合作高校,共享在线资源、共谋课程建设、共建课程内容等。
作者:李方媛 赵长利 姜坤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财产保险范文2
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收入大幅升高,物质生活丰富后进而越发关注自身的财产、人身安全。在此契机下,我国的财产保险行业也驶入了快车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财产保险公司想要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控制好赔付成本、销售成本、人员成本、业务管理等各项支出,以期减轻财产保险公司的经济与经营压力。当前,由于财产保险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且仍有部分财产保险公司对成本费用控制经验不足,成本管控的效果不佳,导致除头部公司外,大部分财产保险公司均出现亏损,这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一、财产保险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性
(一)使财产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近年来,随着整体经济增长的放缓、全球疫情的蔓延,以及银保监会推进综改的实行,传统的财产保险出现了整体增速下行的态势,再加上外部资本介入、车险业务占比过高恶性竞争、非车险市场早已进入“红海”的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盈利面进一步收窄。行业加速分化,除头部四大家外,其余财产保险主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账面亏损,行业流行语“大潮退去后谁在裸泳不言而喻”,行业也进入出清转型阶段。财产保险公司为了盈利、为了存续,开始正视成本费用管控。
(二)使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有效降低综改后我国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极多,除外部环境风险以外,还有产业风险,如新车市场销售下降、落后企业出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降低、民间投资不足、社会信用违约事件等,更有经营管理风险,因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其本身对于风险的选择、分散和手续费等的配置能力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存。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出现的“P2P”踩雷事件,前期累计损失20亿元,未了的责任余额达到22亿元,直接导致其偿付能力骤降到–41.5%,主体信用等级由A也下降到了“A–”。同时,在财产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中,随处可见成本费用的影子,如果财产保险公司缺少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就会在无形中增添了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所以,成本费用控制的开展,不仅能为财产保险公司的运营提供支持与辅助,也能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防控与应对水平。对财产保险公司而言,成本费用控制的推进,能够重新梳理财务管理秩序,让财务管理流程更加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更加规范,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在财产保险公司的运营环节,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控制好经营成本。
(三)使财产保险公司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成本费用控制是财产保险公司日常经营的关键环节,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构成相对复杂,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影响到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运营,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尤其是我国在进行综改后经济进入下行发展阶段,促使保险行业出现了极为明显的经营成本上升现象。过高的车险业务占比及外部资本的强势进入,促使保险行业经营成本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盈利能力逐渐下降。因此在虚弱的资本市场叠加下,保险行业经营效益堪忧。对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人员而言,成本费用控制的推进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帮助财务人员及时转型,财产保险公司也能降低出现人为失误的概率,在无形中降低不必要的风险。[1]
二、财产保险公司成本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成本费用控制意识保险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说财产保险公司的后续发展与日常运营都是围绕着保险业务开展的。但在当前阶段,仍然有部分财产保险公司没有及时更新成本管理意识,盲目扩大保费和市场份额。盲目上调保费指标的价格竞争行为,不仅无法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风险。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管理出现混乱,对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了解较少,会降低财产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财产保险公司落后的成本控制理念,以及盲目扩大市场份额、调高保费指标的决策,让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逐渐远离了保险的本质,致使财产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而站在岗位配置的角度上分析,大部分财产保险公司预算、精算岗位严重不足,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水平。[2]
(二)业务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完善的业务成本管理制度,制约着当前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首先,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管理力度普遍不足,也缺乏开展成本管理的基础环境;其次,在实际经营工作中,财产保险公司对成本管理工作不够关注,没有及时认识成本管理的价值;最后,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发迅速,但仍有部分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有关成本管理的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共享,不能为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决策提供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财产保险公司没有发挥出成本管理的优势,从长远角度看,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
(三)缺少成本费用控制人才成本费用控制对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素养都有一定要求,但现阶段部分财产保险公司缺乏成本管理的专业人才。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管理人员,对自身的专业要求较低,缺乏吸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意愿,在实践中缺少主动运用专业技能的精神。财产保险公司也缺乏对成本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的意识,缺少完善的成本管理培训规划,考核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种种因素也在不断打击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学习热情。此外,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部门,日常沟通相对较少,对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控制信息了解相对滞后。
(四)缺乏完善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因此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缺少成本费用控制的方向性,工作人员开展成本费用管理较为随意,降低了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质量。越来越多的财产保险公司提高渠道成本,却忽视了成本费用控制的开展。在开展成本费用控制时,财产保险公司没有深入各个领域当中,成本费用控制缺少精细性。此外,信息化系统没有及时引入成本费用控制领域,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财产保险公司在成本控制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承担了较多隐患,可见完善成本费用控制信息化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三、加强财产保险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的策略
(一)对成本费用控制理念进行加强当前阶段,财产保险公司的员工和领导对成本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领导发挥出带头作用,主动了解与学习成本管理,并对员工加强成本管理培训,帮助员工强化责任和成本意识。在财产保险公司上下齐心的影响下,成本管理思想得到宣传,员工也能积极参与成本管理的讨论。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员工,必须形成成本意识,才能将成本管理制度贯彻到各个环节和层级中。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运作会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乃至每个员工都有造成成本过度支出的可能,因此帮助员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与素质,就是财产保险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财产保险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节约成本的意识。当然,成本管理制度的构建,也需要配合对应的激励制度。财产保险公司应当构建完善的审批制度,非成本管理部门不能掌握审批权,审批制度构建分级结构,各部门主要领导享有成本管理的审批权。在成本管理审批环节,应当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上,分析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支出并作出审批。结合已经设定好的成本支出预算,对超出预算范围的成本展开严格的调查,分析超出预算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审批工作。只有严格的审批才能确保成本支出的合理性。成本管理部门定期核算成本支出,并开展综合考评活动。而有效的激励制度需要根据财产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构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激励作用,获得更明显的激励效果。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应用责任制,将公司的成本预算目标逐步细化,进而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员工的指标中,员工的指标完成度将影响薪资,用成本绩效工资的方式激励员工。如每月考核员工的成本控制指标,根据员工的指标完成情况,适当给予奖金、实物等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针对不达标的部门或员工,可以适当予以惩戒、批评。奖励不能局限在物质奖励上,可以尝试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给予员工双重激励。在企业文化中贯彻激励制度,让激励制度成为企业的一部分,甚至是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激励效果。
(二)完善业务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精准测算出财产保险公司的服务效果与成本关系,为后续经营与决策提供支撑,保障财产保险公司服务费用的运用效能。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所以成本管理的贯彻落实,必须保障财产保险公司能够盈利,至少确保能够盈亏平衡,即将盈利作为财产保险公司开展成本管理的底线。如将财产保险公司的年度成本预算作为底线,在范围内合理规划与管理各种成本支出,在确保企业盈利的前提下做好成本控制。成本底线管理的实施,让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潜力,也确保了价值贡献的提升。结合财产保险公司的内部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如在确保财产保险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减少经营情况较差部门的资源分配,有重点地做出资源分配规划,进而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的构建。[3]另外,财产保险公司应该与行业整体下行态势相结合,针对本行业新兴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促进自身服务能力和承保能力的提升。财产保险公司应该通过制度建设对成本费用控制和创新的边界进行明确,从而对制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预防。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立足于思想、技能两个领域,帮助从业人员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财产保险公司需要明确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人才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重要资源,结合公司的运营方向与目标,制订合理系统的人才培训计划。立足于财产保险公司成本控制队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训,让培训能够落到实处。对培训内容也要及时更新,吸收先进的成本管理内容。[4]如结合当前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越发深入的大环境,财产保险公司需要着重培训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成本管理信息化技能,确保从业人员保持先进性,进而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同时,财产保险公司的内部部门要及时开展沟通协作,让财务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了解公司的成本费用情况,招聘符合公司条件的专业人才,让人才招聘更有针对性,也能让更多具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人才,参与到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工作中。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性质与价值要有深入了解,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身,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发挥出自身能力的同时承担应有职责,才能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质量。另外,财产保险公司应该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合理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应该利用人才加强自身对智能数字格网、物联网、AI等技术的应用,实现自身产品和成本控制的优化,促进自身成本费用控制效果不断提升。
(四)实现精细化的成本费用控制由于财产保险公司涉及的保险类型及工作环节较为复杂,成本控制必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多个角度开展,才能实现零漏洞。首先,财产保险公司应该利用标准法合理划分各个成本项目,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可以根据成本支出的目的进行划分,具体可以分为销售成本、理赔成本、运营成本、税收成本、行政管理成本等。其次,在事前成本费用控制阶段,财产保险公司需立足于实际运营及成本支出情况,合理设计事前成本控制计划,结合成本费用的类型进行分配与控制,如对于理赔成本来说,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完善理赔程序,避免不必要的理赔成本支出;对于税收成本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强化税务人员税法学习、优化税务筹划等措施得以实现;对于销售成本来说可以通过加强销售成本预算管理、控制广告方式的措施加以控制;对于运营成本来说,财产保险公司可以从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工作效率、精简人员方面入手;对于行政管理成本,在控制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制定个人成本定额、集中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必然能够有效提升成本费用控制整体成效。再次,财产保险公司的事中成本费用控制阶段,需根据各个项目的年度成本支出预算进行核算,保证每一笔成本支出都合理精确,避免出现成本支出浪费等问题。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人员也要及时监督管理,让成本费用控制工作能够落到实处。最后,财产保险公司的事后成本费用控制,需要结合各部门、员工的绩效指标,做好成本费用的预算审查,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对应的部门、员工,及时处理并解决。
(五)结合行业规律进行合理运营成本费用控制并不是闭门造车,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管理能力,也要结合当前市场环节及保险周期等因素。尤其是车险综改后,行业车险经营进入亏损下行期,COR整体上升至99.6%,特别是中小公司COR全面破百,各家纷纷打出过紧日子的牌。为此,财产保险公司更应重视成本管控。财产保险公司的运营也需要提升集约化水平,具体的运营环节必须实现精细化,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资源分配合理性以及成本控制水平。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财产保险公司想要持续发展并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处理好成本控制、工作效率与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这也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四、结束语市场经济的发展固然为财产保险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复杂的外部环境也加剧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压力。为此,需要财产保险公司及时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做好成本费用控制,解决当前成本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做好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的资源分配与成本控制,平衡好成本控制、工作效率与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财产保险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
作者:游艺 单位: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财产保险范文3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布,提出要建成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积极响应,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方案,陆续组建成立了多个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性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对各地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扩大就业、保障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看到积极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经营生存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隐患。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官方网站各保险公司年报披露信息发现,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存在大面积亏损的共同特性。《意见》第二十四条指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防止风险积累,防范风险跨行业传递。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也要求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本文基于此前提,对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大面积亏损状况开展研究,探索提出扭转亏损局面的政策建议。学界普遍认为,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遵循“三平五盈”的规律,即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三年后能够收支平衡,五年之后能够逐步盈利。为此,本文选择“若干意见”发布当年至2016年之间成立经营年度满五年的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作为样本,样本公司为:恒邦财产保险、华海财产保险、合众财产保险、燕赵财产保险、中路财产保险、久隆财产保险、珠峰财产保险、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海峡金桥财产保险9家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选取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两家全国性大型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对照样本,研究其经营状况与盈利状况。
一、样本保险公司大面积亏损局面
保险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保费收入与投资收益两部分构成。与寿险公司不同,财产保险合同主要为一年期相对较短,所以财产保险公司营业收入主要为保费收入。9家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2018~2020年3个会计年度保费收入合计为220.92亿元,投资收益为16.62亿元,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52%;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2家全国性大型财产保险公司2018~2020年3个会计年度保费收入合计为1.19万亿元,投资收益为0.11万亿元,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4%。可见,无论是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还是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占比均不大。为此,本文采取剔除与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相关性较低的投资收益,以剔除投资收益的税前营业利润为研究指标。从表1看出,除久隆财产保险外的8家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8家保险公司”),在2018~2020年3个会计年度,承保业务全部出现亏损。(表1)
二、亏损原因探究
通过阅读公司年度披露报告,笔者发现大部分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都有将车险作为主要险种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如表2所示,“8家保险公司”大都将车险作为主要经营险种,除了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收入相对较低外,其他公司车险收入占比大都超过了60%。(表2)
(一)定性分析。通过实地访谈个别财险保险公司发现,这些保险公司成立时从人保、平安、太保等全国性保险公司大量引入经营与管理人才,这些人员对业务熟练、操作相对简单的传统险种如车险更为得心应手,所以大都将车险作为了主要经营险种。但将车险作为主要经营险种带来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大多数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之初都面临着扩大市场份额的第一任务。2015年,原保监会印发《保监会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保监发[2015]18号),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费率厘定自主权。这使得以车险为主要险种的财产保险公司之间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车险市场可谓是一个红海市场。初出茅庐的地方法人保险公司不得不与人保、平安、太保等传统全国性保险公司正面竞争。然而,广大车主由于习惯了在传统保险公司购买车险,且传统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多,服务相对更优,所以地方法人保险公司为了竞争,只能采取价格战、提高代销机构佣金等手段来取得市场。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实施,车险总体保费略有下降,车险保险责任却大幅提升,使得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更为严重的是,地方法人保险公司为了快速提高保费收入,大都采取向市场更小的地市县、或向没有地域优势的地方跨省不断增设分支机构,以粗放型模式来实现增长。这样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导致车险业务不能实现盈利,如表3所示;二是导致业务与管理费、佣金与手续费支出大幅增长,增速接近或超过保费收入增速,由于费用总体规模大于保费净收入,在增速相当的情况下,机构扩张带来的是边际不经济,如表4所示。(表3、表4)
(二)定量分析。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将“车险/保费收入”指标与“(业务管理费+佣金手续费)/保费收入”两个指标计算相关性发现,两个指标相关系数r值高达0.84,呈正相关。说明车险占比越高,保险公司费用开支占保费收入比例越高。开展车险业务从赚取利润的角度来看,并不划算。
三、赔付支出、费用支出与保险结构分析
本文设计“赔付支出/保费收入”“(业务管理费+佣金手续费)/保费收入”两个指标,分析地方法人保险公司与全国性保险公司之间的经营差异,研究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大面积亏损的主要原因。(表5)正态分布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自然界、人类社会经济、心理和教育中大量现象均按正态形式分布。保险赔付、费用开支都是建立在大量随机事件基础上的经济数据,通常也应当服从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下,横轴区间(μ-1.96σ,μ+1.96σ)内的面积为95.00%,即变量落入区间的概率为95%,若某数据未落入区间,可以认为该数据有显著性差异。为此,以下的研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第二步判断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赔付支出/保费收入”这一指标,剔除显著低的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久隆财产保险两个数据后,进行Jarque-Beratest,显示以0.71的高概率无法拒绝原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赔付支出/保费收入”这一指标以95%的概率分布在(0.58-1.96*0.06,0.58+1.96*0.06,)即(0.46,0.70)区间内。而久隆财产保险公司、新疆前海财产保险公司显然不在该区间,究其原因是因为久隆财产保险公司以企财险为主营业务,占比接近100%,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公司虽然车险也是主要业务,但是占比远低于其他财产保险公司,2019年车险甚至不是该公司第一大险种。可以推测,保险公司大小程度不是决定“赔付支出/保费收入”的关键因素,决定该指标的关键因素是保险产品结构。即使人保、平安这样的全国性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由于车险占比较高使得赔付支出也较高;相反,如久隆财产保险公司就因为能专业化高水平的运作单一保险产品,使得赔付率较低。对于“(业务管理费+佣金手续费)/保费收入”这一指标,剔除显著低的久隆财产保险数据以及显著高的合众财产保险后,进行Jarque-Beratest,显示以0.84的高概率无法拒绝原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业务管理费+佣金手续费)/保费收入”这一指标以95%的概率分布在(0.60-1.96*0.06,0.60+1.96*0.06,)即(0.48,0.72)区间内。而久隆、人保、平安不在该区间内。可以推测,影响费用与佣金支出的主要因素是保险结构以及是否为全国性大型保险公司。在无法成为全国性大品牌保险公司的前提下,对于地方法人保险公司而言,最务实的做法是改善产品结构,收缩战线,降低费用。
四、政策建议
(一)立足于小而精专,谨慎进入车险红海市场。久隆财产保险同样为该时间段批准设立的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但是其近三年都能够实现盈利。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避免了踏入车险的红海市场,专心拓展企财险领域,由于无需广铺网开展同质化竞争,该公司设立五年多以来尚未开设分支机构,做到了赔付率、费用率双低的优秀经营业绩,完美地阐述了小而精、小而专的特色。另一方面从全国性保险公司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即使人保、平安这样的全国性巨无霸财产保险公司,车险承保税前利润率也仅2.46%,可谓接近盈亏平衡点。对于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没有人保、平安这样的品牌效应以及管理水平前提下,盲目进入车险市场与全国性保险公司竞争无疑是处于非常劣势状态,极易形成分支机构数量、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盈利能力降低、亏损逐步扩大的死循环。
(二)立足于当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若干意见”指出,要增强保险产品、服务、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市场主体差异化竞争、个性化服务。“若干意见”还提出要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政府通过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应将公司战略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与地方党政沟通,创新区域性、特色性、地方保险产品,主动对接承担政府公共服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展壮大保险公司,实现良性循环。
(三)立足于股东与关联方,发挥裙带优势。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大都由地方国有企业、重点企业等众多实力强大的企业发起组建,股东及其关联方涉及行业广泛。建议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对关联方企业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为关联方企业设计专业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依托于关联企业及其职工的广大社会关系网络开展车险,定制化、集团化的短期健康险、责任险、意外险等业务,避免通过打价格战、佣金战、网点扩张战与全国性保险公司竞争。
(四)立足科技创新,推进互联网业务。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现产业数字化改革。保险公司业务很多都可以实现数字化运营。保险业务电子化利用网上载体提供保险服务,能够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即便是在地广人稀的农村也能够实现普惠保险服务;线上化金融服务,可以大量减少实体服务网点,降低往返交通与人力成本,实现高效率与低成本。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结合新兴的人工智能,能够及时采集分析客户的多维信息,通过构建大数据智能化保险风险分析模型,接近实时地对保险风险开展评价,突破传统保险风控模式下的信息更新不及时。
(五)立足优质客户,加强成本管理。从上文分析发现,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两大主要原因为赔付率较高以及费用率较高。从这两个亏损点出发,一方面降低赔付率。赔付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为客户质量较差,据了解,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为了提升业绩扩大市场份额,有承保风险高发或者信用水平较差的低质量客户情况,这间接导致了赔付率较高,为此应严把客户质量关。另一方面要设法降低费用率,压缩手续费佣金比例,减少低效率的实体网点,通过放弃部分边际不经济的市场份额来降低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郭艺.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困境及对策———以燕赵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保定:河北金融学院,201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J].上海保险,2014(11).
[3]银保监会.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4)
作者:胡雪超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