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术创造能力培养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学美术课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关注,通过艺术的熏陶,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艺术情操,很多爱好美术的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浅析美术
能中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提高,二是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下面我对中学阶段美术教育的情况来分析中学生的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1通过探索欣赏课,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内涵与意义的认识
古代著名的美术作品与越来越多的现代美术作品,极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经济的增长使电脑网络遍布了世界各个角落,现在学生的见识面也要比过去学生广得多。课堂上的各种美术形象的欣赏与探索,能让他们对了解世界、感受历史有一种更大的向往,并能拓展学生对这些美术作品的内涵与意义的认识。学生通过欣赏著名的美术作品,如文艺复兴时的《蒙娜丽莎》那富有魅力的微笑,《创世纪》中雄伟的风格,《大卫》的英姿,巴特农神庙的宏伟壮丽,梵高作品《向日葵》独特的火焰笔法,范宽的山水无不体现的是中国写意画的精髓,各种著名的大型雕塑的象征意义等等,这些不胜枚举的伟大美术作品,都向学生们展示了鲜明、独特而又陌生有趣的广阔世界,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素材。鉴赏一副好的作品要经过反复推敲,仔细斟酌,最终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与意义。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对爱好美术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许多著名的画家的成功之路大都是开始欣赏大量的优秀作品,然后多次进行临摹,读懂了创作者的感受,并受到他们的启发,灵感一现,最终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绝世作品。教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欣赏名作,尽量多带他们去参加一些美术展览,加深他们对美术的执着与热爱。
2通过欣赏课的鉴别,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展现自己独特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别,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学习作者独特的各种创作手法,这是鉴别一件作品的最终目的。通过鉴别,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理解这一作品,吸收创作的精髓,从而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同一件作品,有的人说美,有的人说丑。不同的人因为价值观取向不同,所以会表达许出多不同的看法。因为在尝试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某种感受时,有不少学生更是通过了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越抽象的作品其表现手法就越具有难度,越具有挑战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见解能力。创作一件作品,先确立了主题,再确定用哪种最为合适的表现手法,不断的完善,使之创作出完美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通过欣赏课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美术课而言,思维创造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的灵魂,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加强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我经常参加跟美术有关的培训课程,多次进行学术交流,吸取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那么,老师和家长怎样才能培养好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造思维能力呢?我从以下几点来阐述: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创作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启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实践证明,离开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兴趣与创作欲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坚持科学的认知规律,把学生当成认知的主,明白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教学场景与教学方法。教师们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情境,多用感性并且独特的启发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运用鼓励与奖励的方法,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以其个人特有的个性的认识方式去认识和感知身边的事物,以求在思维方式上获得与众不同的创造。教师们还应让学生多了解书画大师的生平事迹与创作风格,了解古代作品与现代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为了使他们有新的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富有创意的特别情境”,以激发学习兴趣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从而也唤起了其强烈的思维创造动机。那么什么是富有创意的特别情境呢?比如让学生画柳枝或者荷花荷叶时,可以让学生在当季事先收集真正的柳枝或者荷花荷叶,把画室装点一下,努力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景象。学生因为受到真实参照物的熏染,感觉身临其境一般,能在绘画时融进自己的感情,更为用心的进行绘画创作。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事先进行场景布置的做法,因为有了参照实物,便充满了创作的欲望,都想把美好的场景画下来,个别学生往往能创作出异于常人的优秀美术作品。
3.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3举办各种比赛与充实课外活动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与创造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感性的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限制和教师引导的倾向性束缚,能够使自己具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思维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得以发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释放学生艺术思维的创造力,不光是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也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教师带领学生经常参加一些当地或者外地的美术作品展览。如绘画展、雕塑展、书法展、手工制作展、创意设计展等等,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也可聘请当地著名的书画家现场进行示范说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激励他们不断的上进。让学生多接触广告设计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多让学生掌握一些写生的基本知识。教师可以先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们喜欢什么形式的美术比赛,采用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然后开展各种性质的美术比赛。比如各种创意理念比赛、图案设计比赛、剪贴画比赛、橡皮泥比赛,立体手工制作比赛、贺卡比赛、包装设计比赛等等。这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够从更多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美术上的创新精神和表现能力。
作者:刘晓芳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践基地)山东昌邑
美术创造能力培养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必须看到,小学和幼儿园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教育部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师专,下同)美术专业主要为小学或幼儿园培养师资,所以,师专美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师范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美术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了解儿童美术特点,更新高师教学理念
近年来,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儿童绘画过程中的临摹能力很强,但创造能力很差。究其原因,是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师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剥夺了儿童亲身体验和探索的权力,使儿童的自立性和能动性无法实现。儿童大普遍好问、好奇、好动和好玩,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儿童喜欢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所以,作为将来小学或幼儿园美术教师的师范生,提高自身的美术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可见,在高师美术教学中,培养师范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师范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师范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发现美、体会美并创造美。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美术创作素材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人们缺乏观察力。师范生观察的重点是观察生活,创作也源自生活,如果学生的视野不开阔,缺少对周边环境的接触、认识和体验,没有对事物从认识到记忆与想象的转变,就只能模仿书本中的作品,而无法描绘生活中事物的构造,更谈不上绘画创作了。因此,在师专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师范生观察事物,并积累生活经验,从中拓展学生对事物的记忆与想象。学生观察生活的途径多种多样,如观察树木、房屋等形态,让学生用绘画的视野去感受这些往日熟悉却一晃而过的风景,让生活变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学生也可以用照相机记录画面,让学生体会自然与画面的空间变换。还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描摹和创作,从中学会仔细观察,增强感悟能力,让学生找到事物的特征,从而提高绘画能力。有了这样的实践,学生才能根据实物进行想象、进行创作。只有观察多了、形象记忆多了,头脑中就会有素材,才能画出好的创作画。
三、鼓励学生不断绘画,营造美术创作氛围
师范生刚开始绘画创作时热情较高,但常常遇到创作困难,影响了创作热情。所以,一是积累记忆画。学生多练习记忆画,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独立地安排画面,为今后的创作画打下基础,教师要多做示范、多鼓励、勤辅导,通过范画记忆创作、实物记忆创作、情节记忆等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添画。学生在绘画创作的初级,应引导学生添画,就是在临摹课时,引导学生增添画面,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适当修改。让学生通过添画,对构图的安排、情节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初步创作;三是坚持日记画。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记录。绘画也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使眼手得到锻炼,这也为创作积累题材;四是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如果学生的绘画风格千篇一律,这是创造的大忌。所以,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思路和途径,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逐步形成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营造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地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学生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独特的见解。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
四、进行名家作品赏析,开启学生创作思路
拓展师范生的绘画视野,能为其创作奠定基础,而名家作品赏析是拓展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要安排学生多欣赏不同类型、不同方法、不同技巧的作品。学生赏析的作品多了,视野便开阔了,也就积累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经验。为了增强赏析名家作品赏析的实效性,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仪器和设备。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课,并采用画册、光盘或U盘等媒体,也可以在网上下载资料,可以制作课件,通过声音、图像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学生从中增加了感性的认识。在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入对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名家作品的深刻内涵。否则,学生可能只看外表,不知其作品所折射出的深刻道理。
五、倡导运用正面评价,不断激发创作热情
一般来说,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都很高兴,就会产生成功感,对于师范生来说,教师的赞美不是简单的肯定,可以使他们更有勇气和信心继续作画,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还会感受到快乐,学生就更勤奋、更入迷。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十全十美,而要多寻找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学生富有创意之笔。例如,开始创作时,很多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不强,他们掌握物体的比例和解剖分析的能力也比较弱,往往会夸大或缩小物体的特征,把三维空间的物体透视到二维画面时也不准确。这时,老师不能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基础造型的准确性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学生无意识的变形有时也是具有特点的画面。所以,教师要克服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来衡量学生,不能采用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原则。教师应尽量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师生间的交流更通畅,教师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学生也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指导。除了教师评价学生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多元化。
作者:纪敏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创造能力培养3
在儿童初期教育中,美术教学对儿童创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它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首选方式就是美术创作课,它能够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创造力。现有的美术教育手段存在一些弊端,如何改变这些弊端,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成为许多美术教师关心和致力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次实践及研究,笔者总结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指导学生大胆创作,尊重儿童的主观意向,提倡个性化教育
在以往的绘画教学中,人们大多以像不像评价一幅画的好坏。通常情况下,像的就被视为好的、优秀的作品,而不像的则被视为是差的作品。这种观念现在已被纠正。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想象,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儿童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欣赏儿童的绘画作品,不能将儿童带有主观性的涂画界定为乱七八糟。如,在《植树节》一课的教学中,某位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一幅精美的范画,但当课程结束的时候,班级里几乎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同教师的范画一模一样,课后家长一直称赞教师教得好,殊不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埋没了。同样的事物,每位儿童都会用不同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有的儿童用单独的一根线代替了所有的体面,有的儿童则只用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就把它表现出来了。用色的时候,儿童的眼中没有环境色,也没有光源色,只有亮丽而完美的固有色。有一次,笔者要求学生用线和单纯的颜色表现一个苹果,大部分学生画的苹果都是红色的、圆圆的,只有一位学生画的苹果是蓝色的、方方的。笔者问他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他说:“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到处滚了。”原来他有一次帮妈妈提苹果,结果袋子破了,苹果滚得满地都是,刚好有一个苹果滚到了红色的花丛中,很久才找到。面对这样的学生,难道我们要责备他画得不像吗?这位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画面中苹果可以是方的,可以是蓝的,甚至可以是黑的,因为这是绘画。如此,笔者发现,儿童其实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教师尊重幼儿的主观想象力,发扬他们的主观创造性十分重要。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用色,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现出来,给他们的想象力插上飞翔的翅膀。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适度的教学情境,启发儿童联想与想象,主动进行创造性绘画,从而大大提高其创造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引入课堂,并大面积实施,将教师从黑板中解放出来。同时,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画面色彩绚丽,手段多样化,形式新颖,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与课堂内容巧妙结合,能够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决定了学生的创作方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美术创作课,有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良好开端是极其重要的。通常,美术创作课的开端是教师的描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展开想象,然后学习绘画技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利用影片、声音、色彩,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的世界,能够更好地启发儿童展开想象。同时,教师应注意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想象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充足观察、理解物象、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儿童由于没有充足的生活经验,在创作时就没有充分的素材在头脑中。因此,儿童美术创作课教学应该在临摹与创作中交替进行。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展示了多种不同的热带鱼和海底植物图片,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潜水员海底潜水的全过程,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真实海底世界。教师启发学生将所见到的场景用图画表现出来,鱼和水草等形象都是教师用实际形象表现出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种类的鱼的斑纹、色彩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就有了想象和创新的方向。可见,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便利,有利于启发儿童的联想与想象,其在美术创作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语
儿童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其重要性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儿童能在美术课堂上真实地感受大自然。培养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能大大促进我国儿童整体素质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陈丽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