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闻采编范文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闻采编范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闻采编范文3篇

新闻采编范文1

【摘要】“三农”是关乎农村发展、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关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直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也是各级报纸媒体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新闻不断涌现,并成为各级报纸新闻报道的宠儿,因此媒体采编人员必须掌握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技巧,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的农业科技新闻。基于此,本文在明晰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地方媒体在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代农业科技新闻采编技巧的提升策略,旨在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质量,媒体更好地服务“三农”。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业新闻;采编技巧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采编工作者自身专业素养和采编技巧,对于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农业科技新闻主要是以农业技术的科研成果、农业科技人物采访、农业科技应用以及农业科技的调研等内容进行报道,需要媒体采编人员在坚持新闻采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采编技巧,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捕捉和甄别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精准地进行实地采访,提升农业科技新闻的质量,进而满足广大受众需求。

一、农业科技新闻的内涵

所谓农业科技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农业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其范围十分广阔,比如党和国家对“三农”方面的新政策;农业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杰出人物和先进事迹;农业科技生产实践方面的新经验、新成果、新进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新途径、新效果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革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关注农业科技新闻,不仅开设了农业科技新闻的专版,而且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在规律和采编技巧也成为媒体采编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农业科技新闻的特点

农业科技新闻既具有其他新闻的一般特性,又具有农业、科技等新闻的鲜明特点,整体而言农业科技新闻具有科技性、地域性、季节性、推广性等特点,具体如下:

(一)农业科技新闻必须具备科学性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其报道的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一方面,需要运用专业的语言、严谨的科研数据来反映科学技术、科研成果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比如在对于农业科技成果水平、应用前景、增长增效幅度的新闻报道中,避免依靠领导的肯定、研究人员的描述来进行报道,而需要引用专业的术语、准确的科研数据和农业生产实际数据等,以增强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科技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新闻在将农业科技通俗化表达的同时,也要确保对于农业科技数据和特点表述的准确性,因此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如果只是凭借传统的问答采访、座谈、口问手记等形式的采编方式,很难搞清楚农业科技的内容与特点,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人员严格落实新闻“四力”,用“脚力”深入基层,跟随一线农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的一线进行“实战”采访;用“眼力”去观察农业生产现状,了解第一手信息;用“脑力”思考新闻事实的亮点、重点在哪儿,看是否有延伸拓展的新闻点可挖掘;用“笔力”梳理采访收集的素材,并运用专业的语言成稿准确表达,维护农业科技的权威性。

(二)农业科技新闻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由于农业科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也正是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所具有的应用效果,并且具有可移植性,具有可推广的价值,才能得到农业生产和推广部门、新闻媒体的关注,因此才具有新闻报道的价值。比如河南鹤壁现代农业发展中使用的水肥一体自走式节水灌溉机、星陆双基系统等现代科技设备,通过新闻报道展示其适用范围、实用效益、人力成本等方面,为更多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蓝本。因此,农业科技新闻在具有新闻价值的基础上,也具有了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同样,在每年三四月份大田春管期间的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报道中,在经过论证和实践检验后,需要将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名称和用量运用到稿件当中去,广泛地指导广大农民开展春管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农业科技新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我国幅员辽阔,能够用于农业生产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各有差异,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以及所采用的农业科技也千差万别。同样的农业科学技术往往只适用于某一地域、某一季节、某一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农业科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新闻报道要充分体现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周期性以及具体的农作物的生产环节,才能让广大农民受众结合自身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科技新闻的指导下高效开展农业生产。以全国粮食生产的主阵地河南省为例,豫南和豫北从农作物种植品种、种植方式、收割时间等都有很大区别,鹤壁作为豫北地区,少雨多旱,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相比豫南一些雨量充沛地区偏少,并且在相应的种植技术、管理模式、科技运用等方面,豫南豫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报道农业科技新闻时必须准确表达出农业科学技术的适用地域、适用季节、适用农作物以及具体的农业生产环节,切忌“以偏概全”误导农民朋友,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四)农业科技新闻的通俗性和政策性近年来,鹤壁农业农村部门通过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途径,以“三农”微课等形式录制并发布,向广大农民宣传农业政策、落实农机补贴、进行技术指导。这恰恰说明,农业科学技术必须简单、通俗、易操作,才能被广大农民朋友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同样,农业科技新闻最主要的受众群体也是广大农民,因此在对于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和表述时,也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翻译”农业科技,将晦涩难懂转为通俗易懂,将复杂深奥转为简单明了的语言,才能让农民朋友听懂、读懂,进而从农业科技新闻阅读中有所收获。另外,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都深深地受到政策的引导和影响,特别是一些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应用效果的新闻报道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政策依据,要经过农业权威部门的审查和监督才能报道,否则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新闻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科技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农业科技新闻采编和报道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农业科技新闻受众分级及传播渠道滞后随着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获取海量农业科技信息,并且新媒体信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传播高效及时,可最大化满足受众需求。然而也有部分闭塞村落,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业生产脱钩,只剩下老弱人群凭借几亩薄田过活,此类人群对农业科技没有需求,不关注,再加之不会使用新媒体设备,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制作新闻需要经过采编等一系列流程,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必然会大大影响农业科技新闻的关注度。

(二)农业科技新闻的关注度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味”农耕文化已经“习以为常”,似乎在生活生产中激不起什么“浪花”,反而将更多目光放在一些新潮的制造业、科创业、文娱产业等方面。“搞农业不赚钱,赚的也都是辛苦钱”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真正愿意搞农业,能踏踏实实钻研农业的人少了,农业科技新闻的关注度自然就降低了。为了转变这一现状,中央提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中国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号召,大力宣传袁隆平、程相文等院士级农业专家,正是为了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升广大受众对农业科技新闻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三)农业科技新闻采编人员专业知识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新闻对于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具有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采编人员掌握了一些新闻采访技巧,但对于实战中的农业生产技术却知之甚少,农业科技新闻人员不懂农业,犹如纸上谈兵。另外,新闻工作者采访各类新闻,虽然见多识广,但是作为杂而不精的“杂家”,无法适应当前的新闻传播发展趋势,因此,要培养长期对接农业科技领域采访的新闻记者,其必须具备更专业、更广泛的农业科技知识,才能写出立意深刻,遵从事实,具有深度、广度的新闻作品。

四、新时代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技巧

基于新时代农业科技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采编工作者必须掌握以下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技巧,才能提升采编能力,为广大受众制作出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新闻。

(一)提升甄别农业科技新闻线索的能力对于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工作者而言,最为关键的采编技巧就是对于有价值新闻线索的敏锐观察能力和甄别能力。特别是在鱼龙混杂的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新闻编辑必须练就捕获高价值新闻的“眼、鼻、耳”,才能从漫天飞舞的各类新闻信息中,捕获对于“三农”具有促进价值的农业科技新闻线索。提升采编人员甄别农业科技新闻线索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准确把握高价值新闻线索的标准,从千万新闻线索中甄选具有独家报道意义、经过科技权威部门鉴定和审查、具有成为热点新闻和业内焦点新闻潜力的高价值新闻,为广大受众带来良好的新闻体验。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拓展获取农业科技新闻线索的渠道,从政府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鉴定会、科技活动,涉农科研院所、农业类专业院校、农业科技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农业科技专家和农民亲密交谈中,获取内容丰富且具有新闻价值的农业科技新闻线索,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质量。

(二)完善知识体系以夯实采访基础一篇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新闻,往往包含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和真实丰富的实践案例,因此只有夯实采编基础,掌握采编要领,提高采编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实用性和科技性。要提升农业科技新闻的采访效果,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采编人员自身的知识体系,特别是要积极学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和法规,掌握农业经济学、生态学、传播学等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采编能力,掌握采编技巧,对各类农业科技新闻采访工作得心应手。另一方面,采编人员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需要善于运用农业课题跟踪法、农业需求调查法等采访思维,能够敏锐观察采访对象,准确把握采访实际,才能全面提高新闻采访效率和农业科技新闻质量。

(三)重视农业科技新闻知识的科技性和通俗性由于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容和语言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对于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具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以更加精炼、准确、专业的语言提升农业科技的新闻价值。另外,农业科技新闻的采访对象和阅读对象多为科技工作者、广大农民群众,因此要求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人员具有极强的语言转化能力,如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专业的科技语言与通俗的生活语言之间的转化,才能让具有专业性的农业科技新闻同时满足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受众的需求。因此,农业科技新闻采编人员在详细解读党的惠农政策、引导农民创业致富、适时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要重视受众需求和反馈,让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容和语言风格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生动性、科技性和通俗性,才能激发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满足广大受众需求。

(四)结合实践和观察使农业科技新闻出彩对于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需要把握好季节性,强化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引领作用;把握好规律性,尊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自身规律;把握好时代性,体现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政策特点、时代要求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好可读性,将专业化、数据化的农业科技转变为普通农民受众皆可理解的通俗语言。在采编农业科技新闻时,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容易枯燥且死板,导致广大农民受众很难接受,因此采编人员须将枯燥的农业科技内容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借助大量的鲜活案例来增加农业科技新闻的趣味化、生活化、画面感,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知识和心理需求。另外,农业科技新闻内容大多远离采编人员的生活,使得其对于新闻事件的主题选择、新闻内容的提炼与加工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采编工作者需要不断丰富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才能让农业科技新闻标新立异、有理有据且充满灵性。结语: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新闻采编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采编技巧,结合农业科技新闻的特点,维护与采访对象关系、创新报道模式、采取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方能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质量,最大化满足受众需求。因此,作为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工作者在采编新闻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受众需求、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科技素养,不断创新新闻采编技巧,才能将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新闻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三农”,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作者:李觊 单位:鹤壁日报社

新闻采编范文2

我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因素的依赖性较强,突破资源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力量不断推动农业发展。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信息传播与沟通尤为重要。良好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可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1],从而更好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阻碍,这就需要农业推广人员充分理解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基本理论,掌握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基本技能[2],提高分析和解决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传播与沟通问题的能力。

1信息传播与沟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是指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心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及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可以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扩充农民的基本知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增强农民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与生活质量。

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中的地位

农业研究、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紧密相连、相互结合、配合应用,为农业经济飞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业研究和农业教育是通过农业推广来实践和应用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广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目的是让农民接受和采用这种技术,并且这种技术能让农民在生产中取得效益,一项新的技术如果只是由农民自觉地发展扩散,必然传播速度慢、时间长,如果传播不到位还可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一项新的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想要扩大这个科研成果的应用范围,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实际环境中进行实践研究,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从而得到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案。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推广人员的辛勤工作。农业推广人员是联结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与沟通的障碍性因素

3.1文化因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方言和民族文化多种多样,语言及文化背景不同造成沟通交流难度增大。同时,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教育停止在初中和小学,导致农民与推广人员沟通时产生理解性障碍,农民不明白或者曲解推广人员所表达的意思,对信息理解不全面、误解及传播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影响了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的效果。

3.2社会因素自我国农业市场开放以来,农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但缺乏有效监管,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农民教育水平偏低、信息闭塞、难辨优劣的弊端,采取不法手段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获取不当利益,导致部分农民上当受骗,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受挫,不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就加大了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的难度。

3.3人员因素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需要既懂得农业科学技术又掌握信息传播理论与技能的专业人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为农民传递农业知识,还可以为国家收集农业发展的实时信息,从而推动农村发展[4]。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成立于20世纪,基层的农业推广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其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皆有所欠缺,且随着时间流逝这批人员年龄越来越大。而在现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代年轻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兴趣不高,学习意愿和传播相关信息的热情不强烈,很难吸引人才到农村来。这就阻碍了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进行。

3.4政策因素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国家在农业信息推广与传播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政策扶持,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得到的投入比起其他产业相对较少,使得农业发展受到限制。这就制约了农业信息传播与推广的全面化推进。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与沟通策略

4.1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意识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山区或者偏远地区,农民让孩子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意愿仍不强烈,需要国家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同时,需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办学水平,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为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创造便捷条件,从而逐步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要以农民现有的理解能力为基础,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和文字、图片、影像等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业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农民,提高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与沟通的效果。

4.2净化农资市场环境,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意愿农业市场上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直接损害合法商家和农民用户的利益,并间接对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增加农民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防骗意识。同时,对正规厂商的品牌产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大力的宣传,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优质农资产品。农业推广人员要对农民进行产品使用和操作指导,使农民获得相应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接受并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保障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与沟通工作顺利进行。

4.3丰富农业推广形式,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不必再局限于依托传统的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介进行推广,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的优势,采取更加新颖、先进、易受的推广形式。例如:可以将农业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录制成视频进行传播,使更多的农民直观地了解到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实施方法和效果;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利用各类平台进行推广,保证宣传力度和广度,增大农民了解到农业科学技术和相关政策的机率;还可以采取更为有效的一对一宣讲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讲解步骤以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农民,并针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加快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与沟通的速度。

5结语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良好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是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关键手段。农业推广人员需要理解和掌握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农民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基础,不断创新、丰富信息传播与沟通的方式,使更多的农民了解到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和政策,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白晓瑞 单位: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新闻采编范文3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核心驱动地位。农业科技创新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但从投入效果来看,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产出质量,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人员数量等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有研究对农业科技投入效果不佳的分析可归纳为投入总量、投入结构和组织方式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总量虽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偏低。二是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资金是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经费来源渠道,企业资金占比不到5%;应用性和试验性研究投入比例超过80%,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竞争性项目居多,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稳定性支持不够。三是农业科技组织方式不完善,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两大体系并行,学科设置、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存在大量重复;中央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缺乏合理定位、明确分工和互动协作,研究方向同质化。本研究在总结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基础上,分析现行农业科技投入体制的弊端,并据此提出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建议,为提高投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一、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自然、经济、政策等角度看,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性大。我国面积辽阔,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各不相同,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性大,不同地区适宜发展不同的农作物、林木、畜禽、水生动植物等农业产品。例如我国北方属于寒温带,而南端地处热带,东部气候湿润,而西部气候干旱,不同的水热条件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果不同区域农业科技没有结合自身自然气候条件设置合理的发展方向,将会造成人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农业技术研发偏向实用性。自古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主要表现在农具制作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其目的在于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实用性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但在当前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格局下,过多强调科技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性需求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技术创新的原创性和预设性不足,导致农业科技进步的短期效应,难以保证农业科技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农业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征。农业科技的正向溢出效应和增值效应十分强大,农业科技进步带来成本下降、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等优势,科技成果使用者因此获得超额利润。而对供给者来说,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企业进入农业科技市场的投资风险较大,投资积极性受到影响和限制。四是农业科技研究方向划分相对分散。以农产品为基本单元,每种产品都包含品种培育、栽培、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机械作业等诸多生产环节。因此,农业研究方向也相对小而散,中央和地方科研院所、高校之间难以明确区分责任分工,在缺乏合理定位和协作的情况下,会造成研究重复和科技资金的低效利用,政府层面则会造成事权不清和支出责任的相互推诿。五是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复杂多样。农业系统是一个包含水、土壤、气候、人和种养殖产品在内的复杂生态系统,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家要到田间地头才能调查、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如果农业科技研发没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仅停留在实验室和研究论文里,会造成产学研脱节。

二、现行农业科技投入体制的弊端

1.农业科研院所布局未考虑地域性差异,院所之间缺乏协作。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国家、省、地农业科研单位按行政区划分隶属于同级农业部门,其中国家级5所,地方层级的农业研究和推广机构有1300多所,其中省级400多所,地市级800多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5.5万个,大多分布在地市级和县级。虽然中央和地方多层级管理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在设置时考虑了区域生态和经济特点,但随着农业科研体系的不断壮大,不同层级的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缺乏合理定位、明确分工和互动协作,条块分割现象越来越严重。从中央到地方各农业行政部门都有自己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方向追求“小而全”,院所之间也难以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缺乏科研创新所需要的学科交叉与人才流动。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方向都自成体系,科技资源要素无法合理流动,既缺乏不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又难以使科研力量根据农业产业区域生态和经济特点形成合理的纵深布局。特别是针对小麦、玉米、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不同层级和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之间重复研究,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科研机构之间难以集中力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补全农业科技短板。

2.农业科技研发偏重实用性,对农业基础性研究支持较少。农业科技投入偏重于应用型研究,注重农业产业的短期经济收益,忽视了基础性研究对国家安全的长期稳定支持作用。必然导致在制定长期科技规划时侧重应用技术研究,缺少对农业发展全局性和战略性的考虑,原创性、预设性研究不足,农业技术发展的持续性难以保证。农业部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农业发展方向分为农业科研攻关、核心技术集成和科技推广示范三部分,其中应用型研究占绝大多数,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支持。但总体来说,现有的科技规划对投资效益不确定,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基础性研究方向涉及较少,农业科技发展的实用性思维仍占据主流,偏重应用技术研究。虽然也涉及种质资源保护、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但没有从整体导向上突出长期性、战略性意识,认识到基础性研究事关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农业科技投入“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支持国家农业重大战略性研究的内生动力不足。

3.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投入的激励不足。当前,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主动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的意识已经在不断加强,比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高新企业已经逐步布局农业,建造了自己的生态智慧养殖场。然而,目前参与农业科技研发的主要是少数大型企业,中小型农业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仍然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由于农业科技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和企业的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企业参与较少,农业科技市场开放度有限,导致农民运用科技成果增产,但科技企业却不能从市场中获得较高收益,因此农业科技投资对企业的吸引力不高,政府主导农业科技投入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这造成了财政支持科技研发的压力过大,科研机构产出的成果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和成果转化难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企业无法从农业科研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回报,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在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即使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投资的积极性也有限。

4.农业科技研究方向相对分散,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农业科技投入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清且分散重复。从表面上看,中央财政支持中央层级的农业科研机构,地方财政支持本地区的省级、地市级及以下层级农业科研机构,而国家科技计划、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修缮购置专项等中央项目都对地方农业科技进行支持,实际上地方财政农业科技支出的一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央的转移支付。一方面,地方政府本身的支出意愿不高,对中央政府具有强烈的“等、靠、要”依赖性,希望能从中央财政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本地农业科技发展,而中央要求地方承担支出责任或配套资金的领域,可能会加重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导致农业科技投入规模受限。另一方面,不同层级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农业科技专项转移支付类别多,涉及职能部门多,存在交叉重复和低效投入,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农业科技财政投入效率不高。由于农业科技研究领域相对分散,全局性研究和区域性技术研究之间的划分界限仍不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事权范围比较广泛,尤其是地方还包括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各层级政府之间共同承担职责的领域中,事权界定不够清晰,出现了重叠与空白。有的基层政府由于财力有限,需要依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导致事权和支出责任发生了背离。

5.农业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偏重行政化,与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不匹配。农业科技研发应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但目前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却更多的遵循行政化、指标化考核。近年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绩效考核指标一直在围绕“四唯”展开,在农业科技领域,“唯论文、唯帽子和唯奖励”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展了“破四唯”专项行动,但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考核标准仍按照论文、项目经费的量化标准,而较少考虑农业科技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效益。农业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面向企业的引导类研究、基地研究、人才研究等不同类型,应用性研究的效果评估更应该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但当前的农业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导向过于单一化和指标化,科学家忙于争取专利、论文及各类奖励和称号,欠缺对产学研各个环节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农业科技研发的目标不是面向市场,面向农民,而是面向政府,科学研究目标与实际农业生产中复杂多样的问题出现脱节,科技成果也难以面向生产实际,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三、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建议

1.明晰农业科技研究的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清晰划分中央与地方农业科技财政投入的支出责任,明确中央和地方层级政府部门各自的投资领域,实现合理授权,减少中央转移支付的类别。其中,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战略层面上的农业科技投资,涉及全国统一规则的制定,管理在国家层面具有示范引领及政策导向性的全局性农业科技投资,以及对地方农业投资的协调和监督管理。省级政府主要研究解决省内区域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农业科技投资工作,并制定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协调解决县(市)层面无法解决的事项。县(市)政府负责按照省里的政策制度要求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以及适宜地方组织实施的农业投资项目。跨区域重大投资项目和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投资项目应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中央与地方层级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避免交叉重复投入,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

2.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研究。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0-2035)》中,关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应明确农业科技投资的长期目标,从整体导向上突出长期性、战略性意识,认识到基础性研究事关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问题。明确农业基础性研究、应用型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等各领域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和前沿性农业科技研发,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要引导政府财政把投入重点放在民生、安全、环境、生态等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不高,但关系到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和整个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研究领域,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研究,还有投资周期长,研发难度大的前沿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扭转农业科技发展“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的局面。

3.构建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政府财政是农业科技投资的主导者,而企业应该是农业科技投资的主体。为了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在体制建设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关系,对处于创新链前端的科学研究以及在环境保护、气候气象等公益属性强、投资风险大、投资周期长、需要长期跟踪的领域,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对处于创新链后端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应让位于市场,发挥企业投资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保证企业科技研发的收益,提高企业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三是构建农业企业科技投入的扶持和补助政策体系,优化农业科技金融环境,激发科技金融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信贷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4.完善农业科技投入的评估体系。逐步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的全方位绩效评估体系。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研究,实行与其研究目标相适应的分类评价制度。例如对于农业基础性研究,在评估过程中引入同行评议机制,评价科研人员在其所在的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学术贡献。对基础性科研项目施行目标导向的中长周期考核,并进行不定期抽检。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性研究,着重考察科研人员通过技术研发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实力、技术难度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农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相关成果的绩效考核和验收,必须以对产业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中心,以是否实现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和是否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为标准进行全方位评价。完善产学研各个环节的全方位评价体系,促使农业应用技术研发的目标面向市场,致力于解决农业生产中复杂多样的实际问题。5.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的协同机制。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院所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相对独立的体系。如果完全推翻,势必会遇到基建、人事科技资源配置等问题,难度较大,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当前,应根据我国现有科研院所的现有基础和科研力量,发挥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力布局特点与地方科技需求,建立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为龙头、地方试验与示范机构为基础的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协同互动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区域研发中心和试验站主要从事应用性研究。同时在保证科研机构科研条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科研人才、设备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方式来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袁媛.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9):80-81.

[2]孙文基.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财政支持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3,(9):29-33.

[3]林宏程.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缺失及对策探讨——基于国际比较的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1(12):205-208.

[4]康永兴,陈伟忠,陈霞.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46-1549,1584.

作者:李丹 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