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道德教育探析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道德教育探析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道德教育探析3篇

高校道德教育探析1

摘要:介绍了调研得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表现和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地方高校;大学生

1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1.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调查从20世纪开始,教育的发展就从未止步,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教育培养出了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线上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参与调查的地方高校大学生以陕西地方高校为主,同时也有来自其他省份的大学生,如河南、上海、重庆,浙江、湖北和海南等。调查覆盖了地方高校的所有年级,调研一共回收有效问卷327份,可以较为充分地反映地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通过调研得出,多数的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身上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集体精神,并展现出了当代地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采。调研认为地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的占26.51%,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占65.41%,认为社会责任感较弱的占7.98%。

1.2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现状调研地方高校大学生,其中他们认为自己能认真学习、恪尽职守的占92.68%,能乐于助人、从点滴做起的占92.68%,能积极向他人传播正能量的占87.8%,能关注国家大事、投身事业建设的占68.29%。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数据显示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同时,当代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无论是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他们往往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常常让他们产生困惑,甚至开始否定自我。从数据上看,有9.7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是建立在国家首先为其个人做出实质性的政策或者福利而后再为国家贡献的一种精神。认为责任感由于个人性格差异的占40%,社会环境影响的占30%,学校缺乏教育的占20%。

1.3大学生对他人责任感的现状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占了不少,其中有部分学生家境富裕,可能只关心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他人,而对情感态度的表达和控制并没有做到很好。随着年龄和心智的增长,学生自主、独立意识增强,功利和权利意识同时也逐渐在强化。本次调研的问题结果显示,43.48%的大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至少参与过一次或两次无偿献血,13.04%的大学生无偿献血两次以上,43.48%的大学生从未参与献血。可见,还有不少学生在主动参与爱心、公益等奉献性的活动中意识低,参与度不足。这43.48%的同学表示很少或不会参与爱心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1.4大学生对国家责任感现状国家责任具体表现在关心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有意愿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内容。从调研统计数据来看,15.22%的同学会在社交媒体上针对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参与讨论;69.57%的同学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单纯了解相关内容;还有15.22%的同学只是偶尔关心相关问题。

2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现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培养培养地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组调查分析到了目前大学生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的倾向,通过调研分析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2.1忽视理想,注重物质利益原本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活力,勇于探索的青年群体,但在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时常认为理想距离现实太远,进而出现了学习不努力,对一切事物都采取冷漠态度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乃至有关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事情都不主动参与甚至拒绝参与,在面对应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时,这些大学生总是在不断地找大量的理由将责任和义务推卸掉。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部分学生,为了拿学分和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妄想通过一些“手段”来通过日常的期末考试或者是更高级别的考试。

2.2重视自我的价值,轻视社会的价值大学生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无可厚非的,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在明显增强。但是,一些大学生更多的只关心自己的命运,关注自身发展和眼前利益,认为个人应首先努力创造实惠来丰富个人的生活,其次才需要考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全面地认识自我,高估了自我价值,一味地追求自我个性化发展,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严于律他,宽于待己”的态度,缺乏一种无私的精神。

2.3追求奢华,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初衷都是希望能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便在未来可以夺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有一个清晰明亮的前途。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后文凭已经不再重要了,不需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紧张的学习上,更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怕苦、集体活动中怕累、消费上毫无勤俭意识,整日浑浑噩噩没有目标,严重缺乏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早已将当初入学前努力奋斗的“誓言”抛在脑后。

3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

3.1家庭因素通常来讲,责任是和人的付出相挂钩的,所以履行责任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自我牺牲,这样的认知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原因。首先,从大学生个人层次来讲,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甚至从未把自己当作是社会的一员。因此,这些学生就会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同时,无论是独生子女或者非独生子女,父母一味地付出很容易造成其子女在生活中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在人际关系中忽视了自己应该对他人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3.2学校因素一直以来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依旧是高校教育的首位,这就导致了学校教育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责任意识的增强。从目前中学教育现状来看,学校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尽管教育部门一直提倡面向全体,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但高考这一体制还无法从根源上进行改革。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学生接受单一、枯燥的教育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存在学习是为他人而学的错误想法。中学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不能很好地抵制诱惑,社会责任感逐渐缺失。

4关于地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一些建议

人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其责任上,倘若缺少了应有的责任则在社会上无法生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爱,生活就会变得更幸福,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所以说,怎样摆脱以上利的因素,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1自身方面培养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一定要与承担和履行社会义务,服务社会进行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大致包括三个层次的责任,即对自我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未来职业的责任。要保证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学生必须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因为这是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如果大学生没有积极的自我责任感和生存发展能力,他们将不能解决自己和家庭问题,也将无法履行社会责任。

4.2培育建议

4.2.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想要坚持守正不渝,落实立德树人,最基本的方法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效率并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循循善诱地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同时,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抗压能力和形成沉着稳定的心理素质。其间,高校也可以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辅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把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更有效地履行其个人的社会责任。

4.2.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应本着“教育为本、教师奉献为乐、学生成才为志”优良的态度来营造校园氛围。第一,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将这个目标设为领导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高校应该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如何教导学生,如何趣味地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结合进日常教学中,毫无疑问这都是高校应当花费时间精力去考虑的问题。第三,最实际、最高效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就是提倡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的文艺、文体活动,比如辩论赛、大型晚会、社团活动等,并且在活动中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第四,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鼓励学积极参与管理,从学生宿舍和班级到学院和高校的管理,竭尽全力创造以自觉承担责任为荣、随意推卸责任为耻的环境,让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承担行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

4.2.3结合理论和实践开展活动责任感是认知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结合,而实践却是三者统一的基础。大学生磨炼意志和完善品格的重要途径有许多,常见的有“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活动”等等。唯有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才能身体力行地领悟日常实践课中的书本知识,加强树立坚固的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说,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途径就是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更灵活真正地运用知识,真正地增强社会责任感.

作者:徐美琪 王佳蕊 李勇 单位:安康学院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校道德教育探析2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青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拥有青春、富有活力的青年去推动和创造。因此我们需要把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之下的生态道德教育传至高校,让高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在加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国家层面的倡导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广大的青年大学生在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知识储备的同时,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未来社会合格的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的模范者。以众多青年大学生的一己之力汇成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巨大力量,实现青年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视角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发展促进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维护高校生态环境的平衡。我们要转变传统的高校注重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教育观念,把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纳入高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以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作为道德教育的约束力,使高校更加注重引导大学生与自然的良好关系,创新性的拓展传统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新型生态道德教育。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规定和制约着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则会失去方向,其本身也会失去教育的意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但同时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十分重要。我们要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知识基石,同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后备军,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理念,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素质,肩负起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赋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重任。没有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会失去理论和现实基础,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所以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不可少。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视角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坏也在不断加多,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出现了以往不曾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所以我们急需分析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中进行反思,以期能够改善目前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的趋势。

1.高校生态德育课程的缺失和知识的滞后性(1)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缺失。大部分高校只看中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忽略了高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课程安排中,仅仅是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对于社会所倡导的生态道德教育,高校并没有将其纳入相应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高校自身没有引起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漠视,由此受教育者接触到的生态道德教育更是不充分。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熟悉程度低下,生态道德意识薄弱,这些都显示了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要从知识、服务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全面立体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知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三者缺一不可。(2)高校生态科学知识的滞后性。生态道德教育强有力的基础是生态科学知识。生态科学知识普及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是评价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好坏的标准和尺度,而与时俱进的生态科学知识的更新则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在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更新方面,高校的生态科学知识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生态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往往也是落后的。相关落后知识的普及无法使学生跟上新兴的知识,造成了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要求的严重脱节。由于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专属于生态科学知识的相关课程和系统的课本,导致了学生接受生态科学知识的片面性,无法与时俱进地了解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国生态环境所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理论。

2.环境文化价值观未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每个时代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它是与一个时代的三观紧密相连的,一个时代的独特文化必然体现该时代三观影响下形成的社会风气。文化价值观是指文化领域的价值观。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对于文化方面所持有的观点、态度,从而体现出文化相关的事物是否具有一定价值或作用。因此,环境文化价值观也不例外,它与我国社会所大力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它的核心必然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前进的方向。高校在环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将抽象的生态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的生态道德现状相结合,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研究辩证统一起来,形成一种通俗易懂、利于传授的环境文化观,在对学生三观培养的价值观之中,有意识地将其灌输给学生。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环境文化价值观并没有被纳入其中。

3.大学生缺乏生态道德的自我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他人灌输型,自我教育属于主动学习型,它是形成个人品德的根本驱动力,它能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其效果比他人灌输更加有效

。但是大学生对于主动学习生态道德教育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主动关爱周边生态环境都存在一定的缺失。这并不是学校教育可以弥补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主动地在内心建立起生态道德教育的敬畏之心以及意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对生态道德教育有所改观,他们才能将内化的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成果外化为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现如今高校出现的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缺乏生态道德教育的自我教育。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视角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在环境友好型社会视角下进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建设环境友好型高校,就是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课堂之中,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校园风尚和环境文化氛围,就是要以在校大学生与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为基础,把遵循校园自然规律作为核心,以发展绿色校园科技为动力,倡导校园环境文化和校园生态文明,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高校。针对环境友好型社会视角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1.推进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道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点。课堂是高校文化最重要的输出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本身在高校教学体系之中就是一个缺口,我们不仅要加快弥补这一缺口,我们更要依托道德教育课堂,以道德教育课堂为载体,向学生灌输生态道德教育知识。首先,良好的道德观的培养是高校思政课堂的目标之一。社会公德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它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与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学科优势,唤起高校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培养社会公德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念。其次,高校思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生态环境中,通过设计思政社会实践活动,举行生态教育主题活动,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地在高校大学生中显示出来。最后,在思政课堂上结合现实积极案例来传授生态道德教育。这不仅可以拓展思政内容,而且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比课本知识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容易带入到自身的生活中,在无形中树立一个标杆,起到一个生态道德教育榜样教育的目的。

2.建设整洁绿色无污染校园生态环境鲁迅先生说:“要想造就天才,首先必须准备天才生长的土壤。”人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有参与感。可以将建设项目下放到学生社团进行征集策划,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扩大参与范围,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到其深层次的意义是要提高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生态环境建设要有实用性,秉承服务师生的宗旨,贴合师生生活和学习的特点,不能脱离了实用性,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校园的书卷气息和生活气息以及绿色高校的要求;最后,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要有独创性,这就要求我们结合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在全面倡导建设绿色校园生态环境的大趋势之下,与其他各个高校的文化涵养区别开来,突出本校校园生态环境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同时也赋予高校独特校园文化的寄存之处,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学校的文化底蕴。

3.加快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文化中的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多方面的文化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三个重要因素,即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高校不仅应该将道德教育的这三个因素纳入必修课程之中,而且还要深入地扩展道德教育,横向发展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师生对生态道德的重视。首先,应该健全道德教育的相关课本知识,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及时更新生态科学知识,向学生普及生态知识;其次,要定期组织教育者进行学习,我国生态道德出现的问题瞬息万变,层出不穷,教育者要及时学习,根据最新的问题,总结经验进行汇总,及时地向学生反馈和传授经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再次,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高校在通过道德教育课堂向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文化的同时,学生也应当主动积极地接收生态道德教育文化,在双向互动的前提下,生态道德教育将在高校中实现其预期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在高校全面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大众传媒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我们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大众传媒具有便捷、经济的优点,因此我们可以在高校中利用大众传媒去宣传生态道德知识,用低成本的宣传达到最大范围的宣传效果。大众传媒同时具备震慑力和预防作用。在高校中,我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的手段,向同学们普及关于生态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习惯,以及其不道德行为所引起的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发挥他人案例警示和震慑的作用,引起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持续绿色发展,我们必须把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突出地位。它有利于我们全面贯彻和执行新五大发展理念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人民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关系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性问题。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他们的身上肩负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关乎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能否实现,关乎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可以预见的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仍然有相当大的一个距离。但是,无论过程多么的艰辛,出现多少我们不能掌控的问题,我们应该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坚定立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坚信会迎来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间的广泛普及,我国大学生都能够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规范。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朝着美丽中国的目标迈出坚定又自信的一大步。

作者:向锦明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筑土木工程问题3

公民道德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大学生是全民的缩影,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立德树人之基。切实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历史追求与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诉求的聚焦点,对于培养和造就时代新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的时代价值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润滑剂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立足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的新时代,从国家层面再次强调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也为新时代如何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方略,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添砖加瓦。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要解决大学生个人的品行养成问题。民族伟大复兴是要解决我们的民族从哪来?到哪去?等问题。没有前者就难有后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几个问题。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传统美德不断弘扬推广的光荣史。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同心梦”,必然离不开“有德之大学生”“有德之民族”。就现时代来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必定是长途远见。全心全力、持之以恒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培养“有德之大学生”,造就“有德之民族”,必将助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引导个体成长的风向标

优良的公民道德作为特殊的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体内容,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人无德不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教育手段。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能否具备、增强实效并保证培育大学生群体的优良德行操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前提性要求。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能否在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性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道德教育的实效。实效不断增强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德育风向标,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价值无可比拟。

二、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的影响因素

(一)不良思想文化和网络有害信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仅仅从教育对象视角来看,一些大学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道德失范行为。影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少,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大学生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不分是非善恶,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从社会层面来看,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道德良俗的事件时有发生。不良环境的影响难以一时消除,外部环境的因素会弱化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成效,从而增加高校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难度。

(二)公民道德教育现状的影响

高校开展德育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目前的德育现状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一方面,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期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长期以来,中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高升学率,对于学生分数的关注度高于学生优质素养的培养,德育方面的教育便成为了非重点。中学固有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形成了以“绩”为重的潜在意识,在进入大学之后道德意识不强烈的问题依然存在,为高校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增加了新考验。另一方面,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欠缺主动性和针对性。高校针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课堂的笼统教学,德育活动表现得量多质低。同时,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改革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呈现出动态性。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特有学情的影响

富有实效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特殊学情、德行情况制定德育方案。就普遍意义而言,当前的大学生拥有两个较为独特的“标签”:一是独生子女身份;二是“00后”学子身份。正是这两种身份的“一体化”使得新时代大学生具备了特有的学情。一方面,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往往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互相生活、关爱与接触,再加上集父母与其他家人的爱于一身,就或多或少的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志,甚至极容易养成孤傲自我的性格和过于利己的习惯。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兼具了“00后”学子的身份,接触新鲜事物较多,受到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对他们的期望值比较高,所以在面临道德养成和道德评价的同时,人们会把审视视角聚焦于在大学生身上并寄予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一旦出现大学生道德失范的问题往往便会扩大,甚至受到质疑和指责。就是这些情况使得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在面临这些问题的同时去兼顾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的主要路径

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的最终旨趣就是为了促进时代新人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高校如何切实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艺术化,以师德育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学校就承担着德育的重担,而教师又是德育的主要力量。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老师最重要职责,所以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德行,不仅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鲜活例子,关于师德师风的建设一般都是从制度层面考核,以制度、要求规范教师的德行,这种方式对于师德师风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教师的优良品行在学生中的辐射范围相对集中于所教的学生身上,以师德师风育德的作用很难发挥到极致。学校应根据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讲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利用故事讲述教师的德行,绘画展现教师的优良品质,以听的见看得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良好师德师风,将师德师风建设审美化、艺术化提升师德育人的感染力,形成良好师风带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格局。

(二)以知识为本,增强优秀文化道德教育

学生的本质工作是学习,他们在学校的成长大多来源文化知识,对于真善美、假丑恶也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离开不文化知识的熏陶,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心理特征等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利用好传统文化、校史文化、红色文化及新时代先进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感受道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继承并发扬我们的道德文化,并从中思考当前社会道德问题,增强他们自我的公民道德意识。

(三)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机制

要立足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熏陶作用,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和道德规范的引导约束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体结合的体系,打造好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教师、专业课教师三支师资,实现思政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三体结合,分类解决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问题,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机制切实增强德育实效。

(四)优化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

关于道德教育的环境,我们说的最多就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确实,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受到这三个方面环境的影响。所以,当今在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路径上,对于这三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除此之外,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带来的新的挑战。网络信息复杂多样化,并呈现出“后真相化”的势态,也因为这样,大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对于问题的分析也是盲目跟风。受网络信息及评论的影响,大学生因失去理智而发表妄加评论,出现意识形态问题的案例并不是个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提升,高校应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优化网络信息,传递网络文化正能量;及时传播热点网络信息,分析态势,引导舆论方向;强化网络信息的管理,实时更新网络信息,让学生随时了解社会道德真实状态。

(五)弘扬时代新风,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推动大学生公民道德实践养成,践行诚实守信和参与志愿服务是极其重要的途径。要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大学生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具体来说,“明大德”引导大学生要重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守公德”引导大学生要有理想、担当,知奉献、感恩;“严私德”引导大学生要崇德向善、自律自省。弘扬时代新风还要求深化大学生公民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抓好日常道德建设。

四、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社会形态。大学生是全民的缩影,我们既要立足新时代,抓住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要认清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客观难度,加大高校德育的力度,一以贯之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推进时代新人的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造就德才兼备的青年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01).

[2]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3]刘吟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道德建设途径之探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36(02).

作者:郑绪平 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