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建设管理浅析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针对目前市县级智慧水利建设存在的基础感知体系不完善、业务应用系统分散建设和管理、智慧化水平不高的现状,结合市县级实际状况构建其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通过统筹已建、在建、拟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完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构建插件式应用业务系统,实现集中部署、分级应用、智能处理、高效协同,以期推动业务应用的智慧化升级。
关键词:市县级;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水利数据;业务应用系统
2021年11月,水利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智慧水利发展的必要性、建设要求、实施路径、计划目标等做出全面阐述,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国家级、流域级、省级智慧水利建设前期各项软、硬件基础条件较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势,建设进度较快,关于此类级别的智慧水利建设研究较多。然而,市县级水利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智慧水利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省级以上智慧水利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市县级智慧水利建设的痛点和难点,提出适合市县级实际状况的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以期为地方各级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1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基础感知体系
目前水利基础感知体系中已形成一张与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等业务相关的感知网,但其建设力度和水平尚显不足,水利信息采集范围未能实现全覆盖,大部分闸泵站、水库仍处于独立管控状态,无法实现水闸、泵站的集中控制和远程调度管理,从而无法满足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1.2数据利用与共享
受行政区域划分、行业壁垒的影响,地理空间数据、水利监测监控数据、业务管理数据等基础性数据存在更新不及时、搜集不全面、提取不精准等问题,数据整合共享与开放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须尽快出台数据共采共享、有序开放、安全保障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以为数据管理、应用、整合、分析、决策等提供基础保障。
1.3业务应用
目前水利管理部门已建设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但这些系统分散,功能单一,没有开展统筹设计和一体化整合,存在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体现各系统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效应。因此,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为加强水资源监测管理能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需要完善、整合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深度融合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成一套集底层数据、业务应用、决策支持、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水利应用大平台[1-2]。
2建设重点和关键技术
市县级智慧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需要按照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政务服务的要求设计系统建设方案,该方案要兼顾实用性、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为系统建设和后续功能完善提供基础[3-4]。(1)搭建智能感知工程物联网,夯实智慧水利建设基础。在工程建筑物附着各类传感器,扩展无人站各系统的远程监测监控、现地诊断、自动报警、安全防护功能,构建空天地一体的智能感知信息工程体系。扩展工程综合体的类人智能,使工程综合体能够自我记忆、分析、判断、预测、调整,提高现地水利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可靠水平[5]。(2)统筹已建、在建、拟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应充分融合已建成的现地监测监控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并在拟建系统中予以应用,避免系统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应在保证系统设备正常工作荷载的前提下,科学安排工程各期任务进程,使各任务进程能够良好衔接。(3)构建插件式业务应用系统,实现集中部署、分级应用、智能处理、高效协同。以构建智慧水利一体化应用大平台为核心,统一现地监测监控系统中软、硬件应用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对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工程管理、信息服务等各类应用业务系统进行插件化部署,对单个系统做“减法”,通过系统集成、资源整合、提档升级、深度融合,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乘法”效应。(4)提升智能化调度水平。以监测数据、管理数据等为基础,以互联网、云计算、GIS、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依托,建立闸泵联排联调机制,充分发挥闸泵调度效益,实现水利工程的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仿真、智能调度[6]。
3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设计
3.1总体架构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方案和基本设计思路,借鉴国内外同类系统的开发经验,采用分层式结构搭建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见图1[7]。(1)采集交互层。现地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是智慧水利建设的基础,包括水资源监测、水雨情监测、水质监测、视频图像、闸泵站监控、工程安全监测等数据,通过各类传感终端将数据传输到数据资源层,为智慧水利建设与应用提供基本支撑。(2)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智慧水利建设的中心,包含数据中心和IaaS云平台等。IaaS云平台满足海量数据的共享、交换、存储、计算分析和安全管控需求,可为数据开发、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提供支撑,提高数据挖掘能力。以服务器主机、存储备份、异地容灾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弹性计算服务和按需存储空间。(3)应用支撑平台层。应用支撑平台是以应用服务、中间件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软件技术支撑平台,其作用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应用系统的功能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及运行环境,是实现应用系统之间、应用系统与其他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传输、共享的通道。(4)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是业务功能的最终实现,涵盖水资源、水安全、水监管、水行政、水事务、水服务等,主要包括水利一张图、GIS全景监控、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水利大数据信息服务等模块。(5)交互层。智慧水利建设应当面向全市水利系统、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满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不同层级以及社会公众等不同角色的个性化需求,从电脑端、移动端等多种终端辅助用户办公,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中还包含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水利信息分类和编码、水利信息传输与交换、数据质量控制等技术规范以及数据中心资源共享、应用服务、运行维护、数据更新等管理办法的制定与执行。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数据中心资源安全策略、设备产品安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安全管理制度等。
3.2纵向数据共享
(1)向上共享。智慧水利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通过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接口服务,确保后续能够满足市县级水利数据接入省级水利平台的需求。为避免重复建设,市县级智慧水利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省级智慧水利建设成果,实现与省级水利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2)向下共享。市县级智慧水利总体设计可对镇(街)级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指导。镇(街)级管理单位进行水利信息化设计时需要遵循市县级智慧水利总体设计的要求,接受上级水利管理部门监督和指导[8],实现与市县级智慧水利建设的衔接。
3.3横向数据共享
(1)气象部门数据共享。气象部门共享监测的雨情数据、气象预警预报数据等。为保证数据时效性,通过开发数据同步中间件进行数据共享,可支持对各种数据源的同步采集,采集的数据均存储在中间服务器,各应用系统根据需求自行获取。(2)环保部门数据共享。环保部门共享监测的水源地、河道、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的水质数据。(3)住建部门数据共享。住建部门共享监测的基础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全景图、三维模型等。采用接口方式调用基础信息数据等,采用服务调用方式获取全景图、三维模型等。(4)自然资源部门数据共享。自然资源部门共享监测的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数据、无人机航拍数据等。数据形式以表格为主,水利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的库表结构批量导入数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地质灾害历史数据更新频率较低,后续采用1a1次的数据更新方式。采用接口方式调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实时监测数据,采用拷贝或服务调用方式获取无人机航拍数据。
3.4集成已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
已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作为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其充分整合利用,实现已建水利工程与智慧水利工程的深度集成。主要措施分为两项:一是将原有分散的基础设施资源统一整合到中心机房,通过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二是对原有分散在不同应用系统的相互独立的水利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水利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数据以及提供数据服务。对于未来拟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要求采用统一数据标准和服务标准,确保拟建系统与智慧水利系统的融合对接。主要措施为构建统一应用支撑平台,通过整合、升级和新建等方式,逐步实现统一业务管理、统一服务门户。
4结语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从数字孪生、业务应用、标准化等方面构建互为融通、共享共用的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架构,全面覆盖各项智慧水利业务应用,提升智慧水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者:李琨 韩鹏 孙翀 张百敏 庄志凤 单位: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水利建设管理浅析2
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运营,其意义不仅在于调节水利资源,合理控制水流速度,同时在农业领域,通过新建水利工程并利用水利项目建设灌区水利管理系统,能够应对农业发展过程当中缺水严重以及洪涝灾害等不同方面的难题,因此农业水利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灌区水利建设以及管理过程当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助力作用。我国作为农业文明古国,水利工程建设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广,地形地势多样,在水利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进而阻碍了我国农业领域水利建设的进程。主要表现为水力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效率过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当前可持续性发展背景下,国家要求新建各类现代水利工程并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解决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过程当中设备老化、管理资源较少、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解决我国农业领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推动我国农业领域的高速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建设效益。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作用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调节并控制水资源,使其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社会乃至人民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水是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物质,特别是在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农作物一旦脱离水资源,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死亡,进而出现腐坏、变质现象,甚至会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在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大多数农民所使用的灌溉方式非常传统:均使用井、坝、渠等不同路径进行自流式灌溉,不仅会造成大面积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难以起到合理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作用。通过新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能够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让农作物在得到合理充分水资源滋养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并推动农业的生产,减少传统模式下农民水资源规模数量控制不当导致泡根、烂苗出现的可能性,加强对水库水流的限制,减少洪涝灾害以及农作物干旱的几率,使农业生产在水利工程的调节和控制下,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从而为实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水利灌溉工程内容分析
要想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调节以及控制作用,就必须了解该工程的实际内容,通过分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结构及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该领域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做好相应的建设和管理调控,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管理的有效性。
1.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为农田水利,是在以农田系统为主的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合理利用水利工程项目对农田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排水,并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项目。其主要作用具体表现为防治旱涝、盐、碱等不同灾害,围绕农田经济发展为核心,建设高科技综合性科学管理体系,使其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以及技术,达到农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农田灌溉和排水的作用,使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工程技术对农田水资源进行持续调控、分配和使用,从而达到扩大土地利用,提高农业产值的目的。而农田水利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通过使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控制管理农田水分并创造该领域农作物最优的生长条件,提升农作抵抗力及生长速度,强化农作物抗灾能力,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并防止各类农田运营管理问题的产生。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影响。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往往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产值以及质量,从而为推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2.灌溉作业
灌溉作业是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主题,其目标是通过配套的水利设施,将水资源以不同的方式输送到农田,或者将农田当中的过多水分排出到农业管理系统之外,改善土地的水分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以此达到满足农民农作物高质量种植与高效管理的目标。通常情况下,灌溉作为补充农作物水分的主要技术措施,能够解决传统自然条件环境下因降水量不足或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农作物缺水的问题。其内容涉及多样,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为保证农作物的稳定生长,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技术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农田的水分并加强农作物的管理,使其在水资源的滋养下正常生长并进一步扩大农作物生产的规模。而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系统当中,灌溉主要分为:滴灌和渗灌,通过应用不同类型的灌溉技术,能够达到调节水力资源并合理应用水资源的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灌溉的成本并提升灌溉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当中对水资源需求量不同的目标。
三、现代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总结
虽然我国在农田水利领域拥有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绿色发展背景下农田灌区水利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能,本文对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后续阶段管理优化对策的探索提供参考。
1.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或管理意识落后
在当前农业发展领域,对于建设灌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虽然有数据表明水利工程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了各地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建设以及管理过程当中,相应的管理者管理意识并不是很强:认为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只需要完成相应的建设工作,就能够保证其正常的稳定运行。这种错误的思维正是管理意识落后的表现。而管理意识的缺失以及落后导致相应的建设工作与管理任务工作无法正常地展开,致使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际管理过程当中,整体管理形式过于形式化,无法充分发挥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阻碍农业的发展,甚至会让农田农作物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当中出现许多问题,进一步降低农作物的产值,减少农业领域的经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本身的管理意识不强,且对于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当中,认为水利灌溉工程的好坏与自己没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出现相应的问题,也会有国家帮忙解决,这种意识的产生,致使整体农田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因问题发现不及时而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农作物死亡,产生巨额经济损失。
2.工作人员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机制陈旧
在地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当中,管理者本身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正v常开展。一般来讲,高水平的管理工作人员往往能够及时发现水利灌溉工程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做好及时的处理,保障该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农业已经由传统领域转向为绿色领域,对农业的运营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缺乏对知识的探索和新技术的学习,仍沿用陈旧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开展管理工作,导致新问题出现时,难以就当前所掌握的管理方法将问题及时地处理,致使农田水利工程及农业生产问题频发,甚至会因为对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维护管理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受损严重而出现难以修复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较低,且学习意识较弱,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和优化,导致陈旧管理体系下的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质量下降,工作人员难以应对该工程实际运营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致使问题频发的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其实际的效用。
3.缺乏足够的运营管理资金
大多数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当地政府认为已经达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进而减少对后续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在后期发展过程当中,只能通过收取水费和用户集资的方法,用以维持该项工程的正常运转,但考虑到我国水费价格较低且非常接近成本价,所收取的水费以及相应集资难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致使该项工程在后期的管理人员的聘请和管理设备的维护、更新以及购买方面缺乏支撑,难以满足工程正常运营管理的目标。
四、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优化对策探索
为进一步提高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问题的基础上,探究这些问题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相应方法的有效应用,提升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综合效能。
1.强化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是决定其工作态度的重要介质,只有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思想,培养其管理意识,才能够使其在后续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以积极的工作状态完成各项管理任务,提升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质量,减少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为达到此目标,当地政府需要就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宣传,通过业绩考核的模式,让其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在整个过程当中通过发放相应的管理手册、管理教育书籍以及管理宣传海报,让其明白管理工作对于现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作用,从而引导管理人员在后续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管理认知、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加以解决。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升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水平。
2.利用先进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管理方式、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系是决定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上限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需求,所以必须针对当前农业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当中的作用,从而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做到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在降低人工管理成本的同时,提升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达到此目标,需要加强对传统农业发展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内容的分析以及探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创新的理念以及信息技术对该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当中的优势,从而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问题发现不及时、处理效率较低以及处理质量较差的现状。五、结束语综上,水利灌溉作为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在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推动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为充分解决传统农业灌溉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方法老旧,管理资金缺乏等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过规划足够资金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培养高水平的管理工作人员,从而为后续阶段灌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创新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和农业灌溉技术前进的步伐。
作者:张岩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渠管理所
水利建设管理浅析3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的是在水利工程领域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形成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具体化的管理工序,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有利于提升项目整体的管理水平,能够使得项目建设更加科学、安全,对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得各个生产岗位都能够有对应的法律规范及技术支持,维持生产运行秩序的稳定状态。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建构标准化的安全生产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一、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特点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1.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大体量的工程,通常其工期要求比较紧迫,所涉及的投资金额较大。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程度也相对增高。首先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导致安全风险难以预测以及控制。因为水利项目的所在地往往是距离城市较远的位置,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工作条件比较艰难,而且地理因素所导致的自然风险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诸如洪水、滑坡及泥石流等。在实际工程作业过程中,所涉及的项目众多,部分水利工程的建筑物较大,在实际生产时,进行厂房、隧道及各种洞室群建设时,需要综合技术加入进行控制。对于各种有害的影响因素予以消除,因为工程项目通常在较为宽广的场地及空间进行操作,在同一时间及空间中,大量的人力及器具的集中会导致此地出现水平以及立体的交叉作业。这也会使得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系数更高。因为水利工程施工时涉及的空间范围布局在多面阵线,会有多方参与其中。不同地区施工时具体的企业及人员会出现变动,因而整体的管理难度也比较高,会有复杂的管理关系介入。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行业以及部门来参与构建多元化的体系,这也会带来安全管理的新课题。现实施工过程中部分单位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赶工期、抢进度也会出现违章作业的情况,违法分包以及转包的情况屡见不鲜,这都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建构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社会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企业发展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为了更能够获得市场认可以及客户认同,取得市场竞争力,企业就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来做出优质、高端的产品,而水利工程作为生产施工现场,其文明标准化施工环境的创造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获得建设单位认可的外在窗口,对于赢得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只有制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程序,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安全生产技术,才能为企业生产提供基础立足点,落实项目主体责任,以强力手段推动水利安全法规创造实施,运用科学方法形成对于工作秩序的规范。做好现场施工各个环节的把控,人员及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以达到安全工作的要求。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制定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落实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以施工现场为立足点,对于重点突出问题,形成全过程管理的模式,对待各种安全生产中的问题,从制度的执行、方案选择以及经费管理等环节入手,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优化工程管理的相关要求,明确符合实际要求的操作指标,确保现场秩序良好,各个环节的安全施工到位。
二、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化评价体系
1.基本构成
安全标准化评价机构以施工合同为依据,对工程项目进行集中组织建设,通过总监负责的制度来进行部门管理。机构包括安全部、工程部及专家室等组成部分。在施工时,对水利工程整体全方位把控,监控所有施工环节,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合理措施来提供施工人员物资、设备的保障。
2.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施工单位首先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经过全方位审核后,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随后检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最后在施工人员内部进行安全培训,切实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做好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理工作,将所有承包单位的文件进行审查,与建设部门、设计部门之间配合,如果确定安全管理方案满足建设管理单位的要求,才能够开始展开工作。在进行施工之前进行组织编制,明确所需要投入应用的安全技术,随后制定安全生产的方案措施。为了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还需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同时严格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的项目包括各项管控制度的落实状况,这需要安全监理工程师深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控制体系能够正常运行。对施工环境进行巡查,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如果作业时有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则应该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呈递,确保在严格监督下,承包单位可以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在所有安全建立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土方开挖工作、混凝土浇筑工作、高空作业等环节的安全控制,还需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安全。安全控制体系如下图1所示。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应用
1.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费用的管控十分重要。相关负责人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进行资金的调配计算,确定合理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确保在满足水利工程施工流程的前提下,能够规范资金的应用。管理者应该明确生产管理的职责范围,建立水利施工生产的计划,定期对施工监管的实际情况进行核查,认真核对台账。负责人应该掌握先进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现状,拟定预先解决方案。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能够高效执行。工程项目部门应该建立核心管理监督组织,项目经理负责监管,专业的安全员从旁协助。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相关会议,明确施工管理目标,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到位,每个职工能够完成各自的工作要求,确保职务落实水平。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还应该定期学习相关的法律规范内容,在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的基础上,创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做好水利施工安全生产文件的编制及审核工作,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达标。
2.深化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工程人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因而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针对当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善的计划方案,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对员工的专业素养进行定期考核,如果发现其理论及实践水平不达标,则需要组织重新学习。将考核的结果与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切实深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水利工程项目落实中的违规现象,使得水利工程作业人员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建设更加文明的施工环境。做好工地现场的布局工作,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配置各项工具,确保道路的畅通以及物资的到位。现场布局具体需要注意的问题见下表1。
3.强化各项施工设备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对此负责人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安装设备、租赁及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责任要求。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下,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集中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的设备,需要及时检修,排除隐患。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维修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设备的运用及维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了解技术规范,按照流程执行操作,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负责人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定期进行专业项目的检查,如果机器投入维修,在维修完成后,需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保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4.严格审批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在确保施工技术措施合理的前提下,严格审批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按照规定进行程序的编制执行,优化交底效果。按照规定进行配电系统的设置,采取科学的防雷措施,做好接地保护,定期进行接地检查。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审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如图2所示。
四、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需要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落实。做好一系列的预防工作,以人员的安全为根本,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践行标准化制度规范,对于保证工程安全、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水利工程单位应该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改善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
作者:黎芷晴 单位:东莞大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