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修复工程管理措施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修复工程管理措施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生态修复工程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改善河道水质污染的问题,促进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升城市形象,有助于提高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时要加强管理,从管理机构、制度、控制工程进度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文章根据项目概况、围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强管理,构建完善性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以提高生态修复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区域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工程概况

通过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河湖生态涵养水源功能;河道的生态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增强防御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对河、湖两岸进行生态治理及景观绿化,改变河道现状面貌,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为两岸居民提供一个景色秀美的休闲娱乐场所;构建水生态系统,净化增强湿地自我净化能力,为河道下游提供清洁水源。项目建成后河道整治长度24.94km,恢复新增湿地面积124.40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129.21h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淤疏浚河道21.77km;岸坡防护22.01km;新修固定堰32座;岸坡及岸顶绿化64.67hm2,水生植物种植10.61hm2;新修亲水步道14km,滨河栈道1.13km;观景平台13处。

2水文和地质情况

2.1水文情况项目区内地表水体天然水质基本良好,其水质特性受土壤岩性影响,同时也受降雨和蒸发的影响。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大量的工农业及生活废污水排入河流,区内河流大多为排洪用季节性河流,全年水量少而集中,因此,当地地表水水质差,大多不能饮用。

2.2地质情况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人工填土(Q4ml)、冲洪积(Q4al+pl)含砾粉质黏土、混合土卵石、粉质黏土与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黏土、混合土卵石。

3工程管理措施

3.1工程管理设计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根据国务院体改办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的要求,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等规定,结合此项目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就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工程管理设施与设备等进行设计。

3.2管理单位类别与性质根据国务院体改办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对水利工程分类原则,此工程属于公益性水利工程,其管理单位性质为事业,其维护运行管理费由政府财政拨款。根据《河道管理条例》和《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堤防工程按流域水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河道管理与堤防管理相结合。

3.3管理机构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保障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项目由市水利局下属的二级机构负责实施,单位定性为事业单位,工程完工后建议移交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单位性质为国有独资公司。

3.4管理机构主要职责①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防总等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制定工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和实施河道整治、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计划,以及河道清障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②编制并实施工程计划。③积极做好河道工程管理工作,推行目标管理。④加强职工教育,进行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工作技能,提高河道工程技术管理水平。⑤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⑥宣传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维护正常秩序。⑦开展绿化养护,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3.5工程运行管理

3.5.1管理机构级运行费资金来源该项目为生态湿地项目,包含水利工程、植物措施工程及水质提升工程,湿地工程能否持续发挥作用取决于后期运行维护的好坏。为保证工程建设后正常运行,工程建成后移交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处运行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工程管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等。运行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程维护费,绿化养护费用,其他直接费及管理费。每年运行管理费由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筹措,该公司享有项目收益及运行使用权。

3.5.2项目运行管理3.5.2.1人工湿地管理机制项目建成后,由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运行管理,与项目所在村、镇、街道签订协议共同管理。待条件许可时,也可设置专门的生态湿地保护机构,以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生态湿地保护管理。制定和实施具体保护和管理制度,按照生态修复范围和界限,在生态修复边界的显著位置设置界标。建立完善并组织生态修复的日常巡护、防火、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等制度,完善生态修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生态修复的保护。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多方面筹措项目运行管理资金。此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湿地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3.5.2.2日常管理第一,沉积物管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表层淤泥及泥沙进行清除,对湿地填料进行清理,对水生植物带中植物残体进行清理。第二,植物管理。进行河道水生态修复,要保证工程的持续性和长效型。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方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因此在进行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可适当地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在水环境提升的基础上,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管理组织也可通过将增加的这部分利润用到日常管理与维护费用中。第三,水位管理。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对光照和水体透明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水生植物的萌发期。第四,水质监管。定期进行黑臭河道水质监测,关注水质动态。对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和水量进行常态化监测分析。制定严格的水质监测系统,水质变化较大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查找原因。

3.5.2.3长效管理机制第一,水质监测。加强水质监测及动态分析,对河道进行常态化监测,梳理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给各区、平台、河长及河长单位,督促落实治污责任。第二,巡查制度。为进一步巩固城区水体沿线综合整治的效果,确保整治后各黑臭水体晴天排放口、河面垃圾、河道两岸垃圾不反弹,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人居环境,特制定如下巡查制度:①巡查范围:项目全线水体。②巡查内容:巡查内容包括晴天排放口、河面垃圾、河道两岸垃圾等。③巡查措施:建立日常巡查组织机制。建立健全的日常巡查制度,定期进行河道巡查。建立巡查反馈通报机制。对于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抄告或通报。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限时整改,整改情况及时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对整改情况要进行回访,确保整治效果到位。第三,相关制度的完善。建立河长制度及例会制度,原则上由河长单位牵头,每半月召开1次例会,特殊情况临时召开。落实河道分段管理制度,由区级河长分别牵头负责,落实具体工作。

4结语

此工程完成以后,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小气候、控制土壤侵蚀、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有效恢复湿地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王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22(17):156-158.

[2]陈晓阳,陈大飞.祁连山黑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管理策略:以高台县为例[J].农技服务,2021(3):103-105.

[3]郑小燕.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上海之鱼”为例[J].环境生态学,2020(10):64-68,75.

[4]张经纬,陆红,张光兵.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城镇建设,2018(12):166.[5]张锐.浅谈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4):10-11.

作者:孙丹丹 单位:河南省白龟山水库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