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深井用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安全系数修正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作出围绕“两大提升”,聚焦“三大要素”,实施“四大行动”的决策部署,为促进贵州旅游业全面复苏,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有着极为丰富和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对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民族文化是贵州发展旅游的优势
贵州各民族在生存发展中,创造了千姿百态、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以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中国和世界的软宝藏,成为贵州旅游产业的特色亮点。相比其他省份,贵州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贵州民族文化更具多样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比36.44%。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和多样化的民族构成,使得贵州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黔东南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和黎平肇兴侗寨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布依族、彝族等世居民族创造的文化同样也绚丽多彩,别具风姿。贵州民族文化更具差异性。满足游客好奇心,磁力来自差异性。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92.5%,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时常可见“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文化奇观。各族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了以节日为载体、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全省每年累计大小节日上千个,大俗中透出大雅,朴素中吐露敬畏,既成为文明的产物,又促成对环境的友善。贵州民族文化更具乡愁味。贵州是非遗大省,非遗更具乡愁味和参与性。截至2022年,全省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占全国总数的7.1%;国家级99项,占全国总数的6.4%;省级628项;非遗工坊2500余家。在贵州,国家级非遗苗族古歌、瑶族猴鼓舞、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布依族八音坐唱、水族马尾绣等等,群芳争艳璀璨夺目,侗族大歌更是荣登世界非遗名录的瑰宝,承载着世居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循着这种乡愁,人们参与并乐在其中,领略文明旨趣,抚平心灵皱褶。贵州民族文化更蕴含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智慧。贵州先民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简单生活、物我两忘。这种“上得殿堂、下得田坎”的民族文化警醒世人,如果透支资源环境和后人需求,畸形发展数字就是打湿的棉被、隐患重重的低水平增长。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朴素智慧,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契合。
2.贵州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日渐融合
贵州以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规划。2002年制定了非遗保护条例,专门建立保护机构,均为全国首例。全省每4年举办一次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每年举办能工巧匠大赛、歌舞大赛。2005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初试啼声,并持续举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活动。各类比赛1万余场,电视观众数亿人次,还联合淘宝网搭建“多彩贵州旅游馆”。特别是省和市州两个层面,连年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让民族文化挑大梁展风采,吸引众多国内外旅客,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早在“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次就分别位列全国第15位和第17位,进入全国第二方阵。2019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7.2%和30.1%,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三。即使是疫情肆虐的2021年,仍分别增长8%和15.9%,增速远超周边省份。被联合国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的黔东南州,以“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为旗帜,以侗族大歌、多声部苗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等民族文化为名片,赴欧美国家展演1000余场,并在全国“魅力城市”争夺中,力压群芳斩获殊荣。
3.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建议
民族文化是贵州发展旅游的比较优势,要用活、用足、用好民族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首先,前瞻性洞悉游客偏好和市场变化。当下,自然美景比比皆是,而风情各异的民风民俗,更具互动性、差异性及观赏性,可跨越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国度,成为游客最合口味的、殊途同归的旅游产品。因此,应将民族文化作为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针对市场变化,调整旅游产品,发掘特布依族八音坐唱(韩德贵摄贵州图片库供图)理论思考色元素,丰富业态、提升品质,推动闲置低效项目尽快盘活、优质项目加速壮大,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民族文化产品差异化。其次,创新宣传推介,着重打好乡愁牌。所谓乡愁,是人们对过往的回味和对家园的牵念。而民族文化因其“返璞归真”的特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具有别样的吸引力。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进村寨感受乡愁,体验非遗旨趣,简单地吃食、散漫地谈笑、安心地入睡、惬意地醒来,找回生活的本味,已成为无数游人的渴求。因此,要紧扣游客需求,精准策划乡愁项目,吸引更多游客。第三,开展民族文化资源应用转化研究。目前,省、市、县文旅部门和少数企业,均设有民族文化研究等机构,但其作用较为单一,有的还将其并于其他机构。应加强优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最大限度整合资源、用好资源,推进文旅融合。第四,以节庆文化牵引旅游体验。贵州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各具千秋,应将节庆文化作为旅游业富矿挖掘,助推旅游产业发展。要克服毕其功于一役心态,以水滴石穿意志绵绵用力,持续举办民族、民俗节日,集成地域品牌,获取旅游业累积效应。同时,也要加强基层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作者:甘婉霖 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