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普基础上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建设不再局限于传播传统文化这一层面,而是要将世界尖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到大众视野中。科学普及工作是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现研究如何拓宽科普广度,挖掘科普深度,构筑科普高度,从而达到科普驱动的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而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颁布,科学普及工作被列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我国科普事业在政策的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期,科学素质已然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行产业化升级,从而提高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科普展馆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核心部分,其革新作用不可忽视。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科普缺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较低、科普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社会频频出现各种因科学谣言而起的抢购事件。例如日本地震后的“囤盐防辐射”等谣言,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是科普缺失的现实反映,而科学普及正是破开愚昧迷雾的“一把绝世利剑”。同时,目前的科普内容及形式相对单一,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科普内容甚至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国务院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前沿的最新知识。因此,要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向公众普及科学的新发现、技术的新成果,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长期以来,科普知识的传播过度依赖科普展馆中科普辅导员的讲解与辅导,缺少更多的科普传播主体,且科普的覆盖面不够广,进而形成了科普整体力度不强的尴尬局面。为了解决这一疑难杂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科普意见》)。《科普意见》将科普放在了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达到25%的发展目标。为此,全社会需要共同承担起科普责任,提高我国科学文化软实力,发挥科学普及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科普的驱动之下,群众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将得到显著提升,社会的科普文化建设将得到长足进步,民族的科学文化精神将得到大力弘扬。
二、科普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原则
不同于传统文化,科普文化是有关世界视野的前沿科学知识普及。科普文化与传统文化就如同人的两条腿,一个聚焦于世界,一个聚焦于民族,缺一不可。过去,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科普文化的发展被忽视。然而,只有在充分了解世界尖端科普文化的情况下仍然坚守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如果对世界领域内的科学文化一无所知,那么所谓的文化自信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只有科普文化和传统文化同时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才算圆满,文化强国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同时,我国提倡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倘若忽视对大众的科学普及,那么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科技强国的目标也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科普文化建设,那么社会的发展必将缺乏最强大的动力之源;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科普文化建设,那么国家的建设一定会面临重重困难;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科普文化建设,那么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能化作泡影。因此,科普文化建设不容忽视。为了达到科学普及的4效果,提高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效率,科普文化建设需要坚守以下原则。科普活动需要集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通过丰富的课程活动和紧抓热点的临时展览项目,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只有使崇尚科学的思想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科学普及工作才算完满。
三、科普文化建设的革新措施
1.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文化建设
科研人员是指从事科学技术相关研究的人员,他们大多就职于各大研究机构、高新企业、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他们的本职工作。科普教育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科学家,尤其是院士,应当主动承担科普教育任务[1]。科研人员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掌握着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完善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及时把握公众的科学兴趣,是科普传播的主力军。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文化建设具有传播手段多样、科普内容丰富、科普关注度高等特点。同时,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民众信任度高,他们讲述的科学知识更容易被群众接纳与理解。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科普讲座与科研成果展示的方式来参与科普文化建设。科普讲座是较为常见的方式,通常以开展线下讲座或论坛,结合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例如近期的东亚气候论坛就是典型的讲座式科普文化建设方式,群众在此论坛中可以充分了解东亚地区的气候变化。借鉴此类活动,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向公众传播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提高公众对科学研究必要性的理解程度,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落地。部分科研工作者就职于高新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展览或者展品的形式将企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公布于众。例如,由高新科技企业研发建造的“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就是在实现并网发电的基础上,以实景视频与仿真模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展示潮流能发电的科学原理和运行现状。由浙大教授研发的“气凝胶”低碳产品,可以让公众充分了解这种强度高、密度低、弹性好、长径比大、导电性优异的材料。最新科研成果的展览展示不仅可以增加企业业绩,推动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科普文化建设。除去前沿科学技术,科学精神也是科普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科普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题[2]。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高度重视“人民科学家”等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的精神宣传,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探索在国家和地方博物馆中增加反映科技进步的相关展项,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3]。在科研讲座、展览中,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宣传,群众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获得启迪,从而真正做到以科普促创新,以创新促科技发展,以科技发展促民族复兴。
2.科普展馆作用于科普文化建设
科普展馆作为向公众进行科普的重要公益性机构,也是科普文化建设的主要基地。展馆的科普工作始终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所谓“请进来”,就是吸引大众前来听科普辅导员的讲解,参与科普课程,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大众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体验科技。所谓“走出去”,就是通过科普剧演出,在社区、学校、企业里营造科普氛围,让大众体会到科技的魅力。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培养大众的科学思维,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群体的科学普及程度。科普辅导员的讲解与辅导是科普展馆进行科普的最主要的方式[4]。科普辅导员是科学普及中的桥梁和纽带,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科普辅导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科普辅导员肩负着科学普及的责任与义务,他们需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既要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储备,还要具有全程讲解、开展课程等方面的能力。科普辅导员在科普过程中主要采取讲解展品、开展科普课程与活动、推进科普进校园等方式,这些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知识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科普辅导员以展品或展览为载体,以生动的讲解传播展品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运用的科技手段,积极引导公众与展品互动。科普辅导员在讲解过程中会摸索出一系列符合自身特点的讲解与辅导方式,面对不同的受众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真正做到讲解与辅导相结合,积极调动受众的积极性。科普课程与活动是科普展馆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普展馆科普形式的拓展与补充。各个展馆会结合自身特点、社会热点推出具有特色的科普课程与活动。例如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围绕低碳生态相关科学知识在科普活动角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看绿色能源与动力”等系列课程,鼓励小朋友们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参与到生态环保行动中来。科普研学是近年来较为盛行的一种科普方式,2016年发改委将研学旅行定义为一种全新的科普活动方式,并推动其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科普研学受到了学校、企业等社会面的广泛认可,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5]。科普研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使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培养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志愿者活动是科普展馆吸引大众参与科普知识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志愿者以退休人员为主。他们通常具备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经过培训后能够参与到科普展馆的展品管理、全程志愿讲解等工作中,积极地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耐心地解答公众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引导公众参观展厅,与展品进行互动,是科普展馆进行科普传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科普剧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科普表现形式,它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配以相应的剧情,通过舞台表演形式宣传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是科学文化与艺术表现的融合[6]。在群众中推广科普剧,能让大众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自编自导自演了《今天你分了吗》《新卖炭翁》《天下无贼》等一系列优秀科普剧,以科普表演的形式生动诙谐的向公众传播了垃圾分类、碳汇知识、智能安防等科学知识,并将科普剧传播到农村,使其走进学校、社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提高了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加快了科普文化建设[7]。
3.大众传媒助力科普文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对科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自媒体传播成为科普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8]。近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媒体传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大众媒体传播具有覆盖面广、时效快、内容丰富等特点。在实际科普传播过程中,公众不仅是科普知识的接收者,也是科普知识的二次传播者,提高了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实际建设效率。科普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成为科普信息的传播者,从而提高科普的覆盖面和科普内容的丰富性,满足不同个体的差异化需求。2022年上半年,某抖音博主自发地为中国低碳科技馆做了一期科普视频,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和点赞并走进低碳科技馆,低碳科技馆出现了开馆十年以来最火爆的场面。由此可见,大众媒体传播在科普传播中的巨大号召力和引导力,因此在科普传播过程中应重视自媒体的二次传播功能。除去此类短视频平台,也需要加大对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传播的重视力度。普通大众在社交平台随意提及的科普知识,其传播效果很有可能远胜于老师的谆谆教诲与科普辅导员的循循善诱。普通大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科普知识往往会使用更加幽默风趣的方式表述出来,虽然不及官方表达那么科学严谨,但是往往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如此一来,便能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科普工作者不仅要鼓励大众主动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科学普及的相关知识,自身也要勤奋创作,多与外界进行互动、沟通。例如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传播科学知识的优秀平台,创作者凭借自身过硬的知识素养与文字水平创作科普文章,将其发布在该平台,能够使得更多原本对科普活动不感兴趣的群众改变态度。群众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学习到相应的科学知识后,就能在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让更多人体会到科技的魅力。这有利于促进群众形成科学思维,培养科学兴趣,领略科学精神,进而推进科学普及工作,推动科普文化建设以及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科普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因此,应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吸引全民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狠抓关键目标的传播作用,多方协同合作,传递科学思想,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提高国家科学文化软实力,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亮,洪静怡,赵佳佳.科学家应主动承担科普教育任务——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J].基础教育参考,2014(06):10-13.
[2]张文娟.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实践研究——以中国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为例[J].今日科苑,2022(08):69-77.
[3]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Z/OL].(2019-06-11)[2023-03-20].
[4]魏维.浅析科普辅导员在科技馆教育中面临的挑战[J].科教导刊,2013(17):239+243.
作者:李璐 单位: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