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意见

为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建设经济强县,构建和谐黄陵的奋斗目标,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情况回顾

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改进作风、优化服务,调整结构、扩张总量,改善环境、提高素质,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对促进社会就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财政收入和提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4300户,注册资金达到63963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4120户,私营企业180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总产值78800万元,增加值33500万元,工业产值50800万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6%、4%和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县GDP27.7亿元的11.9%,上交税金8327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43%,为县财政提供预算外收入2000万元,实现利润1064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者达18409人。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致富思源,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开展捐资助学、修路架桥、扶贫帮困、接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慈善活动,推动了光彩事业的深入开展。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宣传不力,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政策措施不健全;三是产业开发力度不大,工业化进程缓慢,企业规模小,总量少,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差;四是企业融资渠道难,建设和发展资金短缺;五是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使企业和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适应性较差;六是社会化服务不健全,体制性障碍多,企业发展环境还欠宽松;七是企业党建工作薄弱,企业家社会地位还不高;八是工作机制不健全,发展合力未形成等。

今后五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存在问题,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应对挑战,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在发展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今后五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我县“煤炭强县、果业富民、旅游带动、跨越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全民创业为出发点,以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和加快催生小企业为切入点,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为主线,以转变职能,优化环境为根本措施,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坚持走具有我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发展重点的原则。着力发展煤炭综合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施工业、旅游业、果品贮藏销售业、新兴服务业和配套协作型中小企业。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注重管理创新的原则。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推动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素质,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坚持搭建创业平台,完善社会服务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的创新,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逐步建立健全运转高效、支持有力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是坚持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全民创业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表彰奖励、治乱减负等工作措施,鼓励支持广大群众立足资源,发挥优势,创办企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三)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深化和完善内部改革,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健全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力争到2012年,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由*年的4300户发展到6200户,其中私营企业由180户发展到380户,个体工商户由4120户发展到5820户;从业人员由*年的18409人增加到32600人,年均递增11%;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25%,年均递增15%;发展3—5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3—5个新产品,培育2—3个省、市级名牌产品,50%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技进步对企业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上交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年的43%提高到65%。

三、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产品加工、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为国有重点企业配套协作的中小型企业为重点,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业。依托我县优势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粮、油、果、菜和畜禽产品加工业,加大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深加工水平。鼓励发展农技推广、包装贮运、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以“服务”促“生产”、以“配套”促“加工”的发展局面。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加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参与水利、道路和市场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经营中拓宽空间,在构建农科贸、农工商一体化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实现快速发展。到2012年底,培育和发展3—5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二)围绕能源化工等工业项目发展协作型中小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能源、化工等行业、领域的投资和经营,围绕县境内国有重点企业和焦化、矸石电、甲醇等工业项目,按照市场化服务和社会化协作的原则,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配套协作型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环保型生产加工企业。要根据我县劳动力就业压力大的实际,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三)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围绕矿区能源化工建设,重点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家政服务、机电维修、房地产和现代物流、中介等服务业;二是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运输、商业、住宿、文化、娱乐、创意、中介服务业;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信息、营销、农技推广、包装设计、商务流通等服务业;四是围绕群众生活要求,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体育、传媒、会展、社区服务等行业,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水平。

(四)建设创业园区,促进集群化发展。一是在继续建设好店头工业小区的同时,加快秦家川工业园区的科行性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列入全省100个工业园区之中,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吸引各类企业入驻园区,优化企业布局;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与东南沿海和我省关中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发挥我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有选择地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重点项目的储备、包装、宣传和推介,组织参与省内外招商活动,扩大招商成果。

四、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今后,要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人事、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加大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扩大企业投资领域。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采用租赁、联合、兼并等方式对停产、半停产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制,处置资产,优化投资主体。

(三)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创办或到非公有制企业兼职的政策办法,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生产、质量和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逐步在企业建立人尽其才、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创新。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

(一)改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按照省、市要求,开展适合其特点的融资服务项目,加快制定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政策。各级、各部门要搭建信息平台,促进银企合作,扩大合作成果,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并逐年加大比例,完善资金使用监督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构建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互动性信用担保机构相互补充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县政府出资,扩大县再就业信贷担保中心的政策性担保资本金,完善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和行业协调、自律制度,依托协作银行,对信誉度好、有前途但需要贷款支持的企业实行“即保即贷”,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六、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一)建立健全培训教育制度。把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纳入全县培训教育规划,创建培训基地,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培训企业厂长(经理)和经营管理人员200人,争取到2012年对全县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1次轮训。同时,每年组织企业厂长(经理)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创新经营理念,提升发展水平。

(二)推行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依托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院等科研机构,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企业在贯彻执行质量安全、标准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方面的意识和水平,不断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先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汇总整理、综合分析、定期等制度,鼓励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控制和市场营销工作,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四)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积极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每年确定8-10户经营规范、信誉度好的企业开展融资和技术交流活动,对信用度低的企业要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七、转变工作职能,优化创业环境

(一)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及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公正的发展目标考核指标并列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企业界人士对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质量进行集中评议,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办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并和其它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同检查、一并落实。

(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分配、扶持资金使用、证照办理、进出口贸易和税费减免等方面一律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同样对待,实行平等待遇。要继续加大对行政审批事项和部门规章、管理措施的全面检查和清理工作,真正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公平、公正和国民待遇。

(三)加大治乱减负力度。坚持“先予后取”和“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维权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力整治投资环境,在企业中推行交费明白卡制度,建立企业负担台帐,定期组织物价、纠风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杜绝“三乱”现象,规范部门收费、检查等执法行为,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企业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在主管部门建立党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广泛开展党建调研、理论宣传和党建指导工作,巩固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加快企业工、青、妇等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搞好创业维权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