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土地管理实施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土地管理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土地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

五十六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加强土地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

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和本办法,

保护土地资源,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鼓励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每寸土地。同

时,必须保护国家建设项目,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的用地。

城乡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根据城乡建设规划,可以利用原有的空闲地、宅

基地和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个人建房,提倡

盖楼房。

第四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必须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建设单位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批准

的计划任务书或其他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土

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二)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文件和总平面

布置图、地形图,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的书面意见,正式核定用地面积,

并组织用地单位与被征地单位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三)用地申请按批准权限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所在地的省辖市或

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发土地使用证,并根据建设进度一次或分期

划拨土地。

因抢险急需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可以先使用。需要长期使用的,

应及时补办用地审批手续。

第五条征用土地审批权限:

征用耕地(含菜地、园地、鱼池、藕田,下同)3亩以下(“以下”含本数,

下同),非耕地(含林地、牧地、柴山、滩地等,下同)10亩以下,由县(市、

区)人民政府批准,征用耕地10亩以下,非耕地20亩以下,由省辖市、自治州

人民政府或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地区行署批准;征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耕地100亩

以下,非耕地200亩以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超过上述用地面积的逐级报

批。

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征用跨县以上行政区域土地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地区行

署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批准或报批。

省辖市、自治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批准征用土地的文件,须

抄报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按下列标准支付征地费。除国家另有

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也不

得以任何借口收取本办法规定以外的费用或附加其他条件。

(一)土地补偿费和地面附着物补偿费。

1.征用省辖市郊区耕地的,按其年产值的五到六倍补偿;征用县级市和县辖

镇郊区耕地的,按其年产值的四到五倍补偿;征用其他地方耕地的,按其年产值的

三到四倍补偿。年产值的计算:国家牌价和市场价的平均数,乘以同类土地前三年

平均年产量(下同)。

2.征用有收益的非耕地,按其年产值的二到三倍补偿。

3.征用宅基地,按邻近土地的补偿标准补偿。

4.被征土地上的青苗、树木,能计算产值的,按产值补偿;不能计算产值的

,合理计价补偿。征地协议签订后抢种的作物、树木,不予补偿。

5.被征土地上的建(构)筑物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

政府规定。违章建筑,不予补偿。

(二)安置补助费

1.征用耕地的,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标准,为被征用地每

亩年产值的二至三倍。但是,每亩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

耕地年产值的十倍。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

方法计算。

2.征用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其年产值的二至三倍支付。

3.征用无收益的土地,不付安置补助费。

(三)上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

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

总和不得超过被征地年产值的二十倍。

(四)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的开

发建设基金。

收费标准为:武汉市每亩7000至1万元;其他省辖市每亩5000至70

00元;县级市每亩3000至5000元。

第七条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除被征土地上属于个人的附着物和青苗补

偿费付给本人外,其余的按《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规定的用途,由被征地单位拟

订使用计划,经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由用地

单位支付给被征地单位,在土地部门的监督下按计划使用。

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由土地管理部门收取,交同级财政专项储存,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不得挪用。此项经费用于开发新菜地和改造老菜地。使用计划由土地管理

部门会同农业和蔬菜生产主管部门及商业部门提出,经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

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和乡(

镇)人民政府及被征地单位、用地单位共同协商,予以安置。其中安置到集体所有

制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条件,由省人民政府另定。

第九条对村(组)的集体土地一般不得全部征用,确因国家建设需要全部征

用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其原有的农业户口经审查核定后,可以转为非农业

户口。

第十条计税土地被征后,其农业税、特产税的减免,按农业税减免程序办理

。减免以前,由用地单位负担。

第十一条国家建设使用国家荒山、荒地、荒滩、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审批

权限,经批准后无偿划拨。划拨国营农、林、牧、渔场和科研、教育单位附设场、

站使用的国有土地,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补偿标准的下限,补给原使用单位。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林、牧、渔场,在国家批准用

于农业生产、科研或本场范围内的土地上进行非农业建设的,按本办法规定的征地

程序,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乡(镇)村兴办企业,应首先利用现有设施和场地,严格控制占用

土地。确需使用土地的,必须持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其他批准文

件,向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本办法规定的审

批权限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使用非本集体所有土地的,还应按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补

偿标准的下限支付补偿费,并妥善安置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乡(镇)村兴办企业,其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国家关于同行业和相同经营规模

的国营或集体企业的用地定额。

第十四条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经乡(

镇)人民政府审核,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对使用非本集体

所有土地的,由主办单位给被用地单位调整土地或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五条农村个人或个人合伙兴办企业,应首先利用自有的房屋庭院。确需

使用集体土地的,须提出申请,并与土地所有单位签订有偿使用土地的协议,使用

非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经乡(镇)人民审查,报省辖

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上述个人经批准使用的土地,仍归原集体所有。

停止使用后,交还集体,并负责恢复耕种条件。地面附着物可作价交集体或自行拆

除,不准把生产、营业用地作为宅基地。

第十六条农民建房用地,由本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同意,使用非耕地的,

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报省辖市或县

(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按被占耕地年产值的二到四倍支付土地补偿费。

农民新建、改建房屋的宅基地(含一切附属设施)总面积,使用耕地的每户不

得超过140平方米,使用非耕地的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具体用地面积,

由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在上述限额内,根据当地人均耕地等情况确定。

出卖、出租房屋的,不得再在当地申请宅基地。农民迁居和拆除房屋后腾出的

宅基地,由集体收回,统一安排使用。

第十七条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由本人申请,

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同意,报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并参照国家

建设征用土地补偿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居民建住宅每户宅基地面积:大中城市内不得超过80平方米,其他城镇内不

得超过100平方米。具体用地面积由省辖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

际情况,在上述规定限额内确定。

第十八条用地单位或个人经批准征用、划拨的耕地、园地和其它有收益的土

地,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从征地批准划拨之日起满一年未使用的,由县(市、县

)土地管理部门收取荒芜费。满两年还未使用的,依法收回。

荒芜费按同类土地年产值一到二倍收取,交同级财政,作为土地开发建设基金

第十九条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收回的国有土地,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可在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内,按本办法规定的补偿标准有偿划拨给其他符

合用地条件的单位使用,用地单位支付的各项费用交同级财政。收回的国有土地也

可以暂借给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耕种,但不得在土地上兴建永久性建筑物或种植多年

生植物,国家建设需要时,予以收回,只支付青苗补偿费。

第二十条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和本办法,除按《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处理外,对并处罚款的,按以下标准执行:

(一)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按其

非法收入的10%至20%处以罚款。

(二)非法占用城市土地的,按城市市郊菜地年产值的一至三倍罚款;非法占

用其他地方土地的,按照被占土地或邻近土地年产值的一至二倍罚款。

(三)批准的临时用地期满不归还,以及拒不交出依法应收回使用权的土地的

,按本条第二项规定标准处以罚款。

(四)非法占用被征地单位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按被占用金额的5%至1

0%罚款。

第二十一条以上罚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决定,被处罚的单

位或个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

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