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减免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
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对
减免税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减免税是指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收规
定(以下简称税法规定)给予纳税人减税、免税。减税是指从应纳税款中减征
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
第三条各级税务机关应遵循依法、公开、公正、高效、便利的原则,规范
减免税管理。第四条减免税分为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报批类减免
税是指应由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备案类减免税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
免税项目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第五条纳税人享受报批类减免税,应提交相应资料,提出申请,经按本办
法规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税务机关(以下简称有权税务机关)审批确认后执行。
未按规定申请或虽申请但未经有权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纳税人不得享受减免
税。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
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
第六条纳税人同时从事减免项目与非减免项目的,应分别核算,独立计算
减免项目的计税依据以及减免税额度。不能分别核算的,不能享受减免税;核
算不清的,由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核定。
第七条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减免税待遇,但未享受而多缴税款的,凡属于
无明确规定需经税务机关审批或没有规定申请期限的,纳税人可以在税收征管
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减免税,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但不加算银行
同期存款利息。
第八条减免税审批机关由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设定。凡规定应由国家税
务总局审批的,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上报国家税
务总局;凡规定应由省级税务机关及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审批的,由各省级税务
机关审批或确定审批权限,原则上由纳税人所在地的县(区)税务机关审批;
对减免税金额较大或减免税条件复杂的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
列市税务机关可根据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适当划分审批权限。各
级税务机关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减免税审批,禁止越权和违规审批减
免税。
第二章减免税的申请、申报和审批实施
第九条纳税人申请报批类减免税的,应当在政策规定的减免税期限内,向
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一)减免税申请报告,列明
减免税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二)财务会计报表、纳
税申报表。(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
其他资料。纳税人报送的材料应真实、准确、齐全。税务机关不得要求纳税
人提交与其申请的减免税项目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
第十条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也可以直接向有权审批的
税务机关申请。由纳税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应当由上级税务机关审
批的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直接上报
有权审批的上级税务机关。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
出处理:(一)申请的减免税项目,依法不需要由税务机关审查后执行的,
应当即时告知纳税人不受理。
(二)申请的减免税材料不详或存在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纳税人更正。
(三)申请的减免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
一次告知纳税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四)申请的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
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
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第十二条税务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减免税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
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第十三条减免税审批是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
与减免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进行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
税务机关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
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记录在案。上级税务机关对减免
税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可委托企业所在地区县级税务机关具体组织
实施。
第十四条减免税期限超过1个纳税年度的,进行一次性审批。纳税人享
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税务机关报
告,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停止其减免税。
第十五条有审批权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减免税申请,应按以下规定时
限及时完成审批工作,作出审批决定:县、区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减免税,
必须在20个工作日作出审批决定;地市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30个工
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6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
批决定。在规定期限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级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
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纳税人。
第十六条减免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有权税务机关应当在规定的
期限内作出准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依法不予减免税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
知纳税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七条税务机关作出的减免税审批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
作日内向纳税人送达减免税审批书面决定。
第十八条减免税批复未下达前,纳税人应按规定办理申报缴纳税款。
第十九条纳税人在执行备案类减免税之前,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以下
资料备案:(一)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情况。(二)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
的有关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纳税人减免税备案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
登记备案工作,并告知纳税人执行。
第三章减免税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的,应当纳入正常申报,进行减免税申报。
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到期的,应当申报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应
当对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情况加强管理监督。
第二十一条税务机关应结合纳税检查、执法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每年
定期对纳税人减免税事项进行清查、清理,加强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
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二)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
根据变化情况经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三)减免税税款有规定
用途的,纳税人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有规定减免税期限的,是否到
期恢复纳税。(四)是否存在纳税人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自行享受减免税的情
况。(五)已享受减免税是否未申报。
第二十二条减免税的审批采取谁审批谁负责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应将减免
税审批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建立税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一)
建立健全审批跟踪反馈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对审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
与反馈,适时完善审批工作机制。(二)建立审批案卷评查制度。各级审批
机关应当建立各类审批资料案卷,妥善保管各类案卷资料,上级税务机关应定
期对案卷资料进行评查。(三)建立层级监督制度。上级税务机关应建立经
常性的监督的制度,加强对下级税务机关减免税审批工作的监督,包括是否按
本办法规定的权限、条件、时限等实施减免税审批工作。
第二十三条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按照公正透明、廉洁
高效和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及时受理和审批纳税人申请的减免税事项。非因客
观原因未能及时受理或审批的,或者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和核实造成审批错误的,
应按税收征管法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二十四条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减免税规定条件的或采用欺骗手段
获取减免税的、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
本办法规定程序报批而自行减免税的,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
处理.因税务机关责任审批或核实错误,造成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应按税
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执行。税务机关越权减免税的,按照税收征管法第
八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税务机关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
事后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
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督
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的,导致未缴、少缴税
款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规定予以处
理.
第四章减免税的备案
第二十六条主管税务机关应设立纳税人减免税管理台账,详细登记减免税
的批准时间、项目、年限、金额,建立减免税动态管理监控机制。
第二十七条属于“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及国家确定的“老、
少、边、穷”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新办企业年度减免属于中央收入的税收达到或
超过100万元的,国家税务总局不再审批,审批权限由各省级税务机关具体确
定。审批税务机关应分户将减免税情况(包括减免税项目、减免依据、减免金
额等)报省级税务机关备案。
第二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应在每年6月底
前书面向国家税务总局报送上年度减免税情况和总结报告。由国家税务总局审
批的减免税事项的落实情况应由省级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减免税总结报告内
容包括:减免税基本情况和分析;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减免税管
理经验以及建议。
第二十九条减免税的核算统计办法另行规定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