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浅谈目前我国国库电子化及内部控制机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库电子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库业务的不断创新,电子化已为我国国库内部控制广泛应用,控制的内容,由会计业务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大大增强了国库控制风险的防范能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什么是国库电子化呢?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国库电子化以及国库电子化环境下的控制的构成机制是什么呢?本文针对对这些问题做了些粗浅探讨,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国库电子化?
国库电子化指的是国库管理、核算改变以往手工核算的方法,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创建信息平台,实现电脑核算、记账、及数据处理的工作方式。
二、现阶段实行国库电子化的意义
国库电子化、网络化的建设给国库会计核算带来深刻的变革,对完善国库职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国库职能向“核算、管理并重”型转变。体现在:
1电子化建设带来国库会计核算的深刻变革
以我区支库为例,在1986年人行、工行分设时,每天只有两三笔业务,全年预算收支合计不超过1千万元。而2003年,我区支库全年共组织预算收入3.8亿元,办理预算拨款3.2亿元,年业务量累计9.9万笔。具体体现在:
(1).会计核算手段从最初的手工记账逐渐发展到计算机处理、纵向联网。从1990年国库电子化刚起步时的东海微机,到90年代后期的HP486、HP586,一直发展到今天的PⅢ、PⅣ,微机配置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库会计核算提供了优良的硬件。
(2).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库会计应用软件不断升级换代。从1990年的税款报解程序到2001年的国家金库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再到2002年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软件更新速度加快,业务集成度和功能扩展性更加优化,极大地减轻了国库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国库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有效地防范了资金风险。1990年10月,我区支库开始应用税款报解程序处理国库业务。这是国库电子化的开端,也是国库会计核算的第一次革命。
(3)、为了推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2003年国库部门推广应用EBS2.0国库核算应用软件,不但能够处理现有的全部国库会计核算业务,而且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和前瞻性,容纳了同城票据交换、内部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单一账户、横向联网等子系统,实现了与支付系统、同城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系统的直接连接,为用户提供开放性操作平台。
2、网络化是国库电子化的必然趋势
(1)、网络化是国库电子化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并联接所有的经济部门。这将催生国库管理的第二次革命,那就是表示单纯以会计电算化为主旨的国库电子化模式已过时,而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国库、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上下级国库之间建立国库电子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国库业务的网络化实时处理,成为了国库电子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国库电子化工作的制高点。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决定了国库网络的功能和结构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它决定了国库电子网络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那就是以国库为中心,与当地的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以及上下级国库之间建立网络联接,自动处理预算收入收纳、报解和预算支出拨付业务。该系统包括国库业务横向联网和纵向联网。经过多年建设,国库系统已基本实现内部纵向联网。但是由于国库、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等部门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相对独立,从而导致横向联网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缝衔接难以实现,致使一笔税款要在纳税单位、银行、征收机关、国库和财政等部门重复处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3)、国库发展迫切需要业务的网络化处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造成财政收支项目日趋细化,财政收支规模加速扩张,使得国库业务量大、劳动强度高、税款入库环节多、监督手段落后、资金风险高等不足之处日益突出,客观上迫切需要国库、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等部门合作更密切、更协调。而只有进一步推进国库网络化建设,真正实现国库业务的网络化处理,才能把国库人员从繁重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提高国库分析质量和国库管理水平,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促进国库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
3、促进国库职能向“核算、管理并重”型转变
(1)、国库会计核算自成体系,对充实区支库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EBS2.0正式运行后,区支库作为中心支库的子系统,通过“国库内部往来”汇划资金,使区支库独立摆放,独立地处理收支账务、编制报表、办理联行查询查复、凭证装订保管和事后监督等相关事项,成为区支行一个业务较为独立的部门。同时,EBS2.0对国库岗位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内控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需要,区支库至少需设置会计主管岗、明细岗、资金岗、综合岗等六个岗位,并且系统不允许兼岗。除核算职能外,区支库还担负着对乡镇金库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检查、监督等管理职能。因此,在目前区支行国库与会计部门合署办公的情况下,人员相互兼职,国库专职人员较少,无法充分履行管理职能。为充分履行国库职能,人民银行应抓住机遇,健全国库机构,保障国库人员的配足配齐,保证国库人员不再在会计岗位兼职,促进国库稳定发展。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拓展了区支库的职能空间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它拓宽了区支库的服务空间,使区支库的服务对象由原来有限的辖区内的预算单位转变为面向社会广大商品、劳务的提供者和实行跨区域支付,成为公共财政框架中国库资金收付的枢纽。为更好地履行职能,客观上要求国库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因此,在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中,理顺国库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3)、确立国库机构、人员、经费的相对独立机制成为必然选择
在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明确由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国库机构单设、人员编制和经费单列、业务垂直领导、会计核算独立的新的国库管理体制。基层国库与当地人民银行不再具有隶属关系,而是直接接受上级国库的领导。
(4)、EBS2.0为区支库职能转型创造了良机
随着EBS2.0在运行中的逐步完善,国库部门将拥有自己的联行系统,业务将实现网络化实时处理,电子化、网络化程度进入到更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库人员从繁琐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不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业务检查监督,而且更新了管理目标和管理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习惯,促使国库职能由传统的重核算、轻管理向核算与管理并重转变。一是有利于核算管理,重点加强对缴款书、拨款凭证的要素审核,定期与财政、征收机关、乡镇金库对账,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有利于现场监督,重点监督延压税款、过渡账户、退库等事项;三是有利于内部管理,重点防范员工素质风险,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和事后监督制度,防止内部案件的发生。
三、国库电子化环境下的控制的构成机制
国库电子化环境下的控制的构成机制由控制环境、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国库内部控制的核心,由国库部门组织体系控制、国库人员控制两部分构成,决定其他控制要素如何发挥做用,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
(1)、国库部门组织体系控制。国库部门由人行总行国库局、分行国库处、中心支行国库科为主,包括基层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组成国库部门责任体系,同时,各级国家财政机关对国库资金享有支配权,对国库业务具有监督权。发挥着有效的上下级指导、同级横向监督机制。总行国库局负责批准并定期审查整体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认清国库的主要风险,确定风险的程度,确保能采取必要步骤、识别、衡量、评审和控制风险。下级国库部门负责执行由上级国库部门批准的战略和政策,明确责任和报告的关系,确保责任能有效的执行,确定本部门适当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级财政部门随时对国库资金及管理现状进行监督,确保国库资金万无一失。
(2)、国库人员控制。国库管理层负责按照高标准促进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人力资源作为国库部门中最核心的要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程度,而且作为国库系统的操作者和使用者,人员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国库电子化的不断发展对国库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国库人员不但道德品质要好,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而且要业务熟、技术精,不仅掌握国库专业知识,而且了解相关财税知识。因此,要立足区支库实际,积极做好人员培训,改变目前国库人员知识陈旧、年龄老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的情况。针对计算机这一高技术工具掌握利用程度较低的现状,可以采取鼓励自学、培训考核为主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国库理论等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培训,并严格考核,以提高业务人员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业务队伍,塑造既精通国库业务、善于管理,又懂计算机知识、擅长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网络化和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促进国库电子化发展进程。
2、制度控制国库内部控制的制度,是国库部门在会计工作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业务处理手续等控制措施的总称。它具有保障国库资金安全、国库业务规范、正常运行的作用。国库制度是国库工作的准绳和依据。国库的一切工作都要遵循国家、部门的法规制度,已此来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制定、创新、完善国库制度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资金的安全、效率性。制定的制度应符合国库资金安全的同时要运用效率高的要求。资金安全是国库服务的重中之重,是做好服务的根本。在电子化环境下,在制度上如何适应国库电子化的要求,保障国库资金安全,是对国库制度突破现有框架的现实要求。
(2)、制度的前瞻性。制定的制度应适应国库业务发展、创新的要求,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未来性,使之成为国库发展的动力。
(3)、制度的实践性。制定的制度应适应国库具体工作的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3、程序控制在国库电子化环境下,国库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和其他国库综合应用系统。国库信息系统的程序控制,是指为系统和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硬件、软件)、环境、运行”实施的控制,它应普遍适用于各种国库信息系统。
(1)、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国库信息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比较大,对国库业务的发展和国库的整体管理目标的影响深远,必须谨慎从事。应用系统开发控制,具体包括:系统开发前应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发过程应进行适当的人员分工;按规范收集和保管有关系统的资料并加以保密;新的系统应与传统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替代传统系统使用;系统验收时要有严格的验收程序等。
(2)、软、硬件控制。1、软件安全控制。主要是指对程序的安全控制。常用的控制包括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和加密文件的接触控制;有关人员要注明程序功能后备存档,以备系统损坏后重建安装之需的程序备份控制;对所有来历不明的价质在使用前进行病毒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使用网络病毒防火墙以防止网络病毒侵入的防病毒控制等。2、硬件安全控制。国库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的安全。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不间断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
(3)、网络的信息安全控制。为保证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隧道技术等。
(4)、系统组织与管理控制。组织与管理控制是根据国库业务性质,在国库信息系统中按岗位、职责等形式进行权限划分,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1、岗位分工控制。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维护岗、主管岗、综合审核岗。系统维护岗主要负责系统的硬件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主管岗位主要负责对系统操作人员分配岗位权限和对特殊业务进行授权处理。综合审核岗位主要负责审查机构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处理结果的安全性、合法性,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2、操作权限控制。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接触系统。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系统应制定适当的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小陈老师工作室制作
(5)、应用控制。是对会计国库信息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包括:1、输入控制。要求输入的数据经过必要的授权,经有关人员对数据的真实、合法性进行检查;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检、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2、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主要包括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控制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文件的标识、文件是否被感染病毒等。3、数据通讯控制。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4、数据输出控制。是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上控制措施。5、数据存储控制,是为确保国库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及时、安全、适当地储存,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6、系统日志控制。国库信息系统应具有必要的自动记录能力,对主要业务处理情况和异常情况、重要事项进行自动记录,以便业务人员查询、跟踪。
以上就我国目前国库电子化及国库电子化环境下的控制的构成机制所做的一些粗浅见解,我们只有坚持相互结合的原则,各有侧重,系统协调,才能形成较为科学完备的我国国库综合控制体系,增强国库控制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