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对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应对挑战、适应要求,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大连市委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时代呼唤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其一,农村各地合乡并村,乡和村规模扩大,村民人数增多。随之党员也相对集中,原来的党支部建制已明显不适应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其二,农村由过去单一种植业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演变,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而一些村级党组织仍然沿袭原来的设置,没有及时向产业链上延伸,基层党组织和这些经济组织脱节,党建工作无法贴近生产经营实际。
其三,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进城,加入城市产业工人队伍中,但是,他们的工作带有季节性,多数仍是半城半乡的性质。对外出党员进行管理教育,让这些党员发挥作用,现有的组织设置和管理体制很难承担起这种责任。
其四,城市职工一旦达到退休年龄,便纳入社会化管理,其党员相应也纳入社区管理,建立起退休职工党组织。而农村则不然,青壮年党员和老年党员都编在一个组织,不加区别地统一管理,一个号召、一个要求管到底,不仅不能体现出不同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也体现不出对农村党员的人文关怀,更谈不上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面对新形势,如何在农村现有经济、政治环境下,打破传统的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科学设置党组织,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是各级党组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大连市委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选择庄河市的部分乡镇和村进行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科学设置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我们在庄河市选取了6个不同类型乡镇的63个村,按照“村党总支——特色党支部——专业党小组”的模式,进行了试点工作。构建以村党总支为主体,特色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一是适度升格村级党组织。适应农村合乡并镇、合村并组后行政村规模扩大和党员数量增加的实际,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以利于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村党总支下设不同类型的党支部。一般设4个党支部,即种植业党支部、新型经济组织党支部、外出农民工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前3个党支部主要由青壮年党员组成。这些党支部的负责人由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成员以及妇女、民兵组织负责人兼任。老年党支部则由65周岁以上党员组成。三是每个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打破原有的以自然屯设立党小组的设置模式,结合党员分布的实际和党员的从业特点,将不同类型的党员分别编入不同的党小组。
党员分类设岗定责,充分体现不同类型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庄河试点村对种植业党支部、新型经济组织党支部、外出农民工党支部、老年党支部中不同类型的党员确定了不同的岗位职责,体现出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种植业党支部党员先进性主要是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帮助群众增产增收;新型经济组织党支部的党员,则要在发展产业项目、拓展市场营销,带头致富、帮助群众致富上发挥示范作用;对于外出农民工党员,要求他们多学手艺、多收集致富信息,为乡亲提供致富门路;老年党员主要在乡风文明、民主监督、民事调解等方面发挥余热。
完善党建工作体制,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提供制度保证。党组织设置改变以后,基层党建工作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单向功能单一制”变成“多向功能复合制”。传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是依据“乡—村—屯”的行政管理模式形成的“单向功能单一制”的体制。所谓单向,指乡—村—屯党组织设置是单向直线型的模式,所谓功能单一,是指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都是领导核心。这种“单向功能单一制”的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是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的集体统一经营管理体制相匹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后,形成了适应农民职业分工的“多向功能复合制”的党建工作体制。所谓多向,是指村以下党组织设置是多向直线型的模式;所谓功能复合,是指乡党委和村党总支的政治功能是领导核心,村党总支下属党支部的功能则灵活定位。这种“多向功能复合制”的党建工作体制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党建工作体制建立后,围绕有效开展工作还将逐步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比如帮扶机制、服务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等。
三、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和意义
有利于强化县乡党委管党责任,有效分类指导。调整组织设置,村党总支下设若干特色党支部,县、乡党委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党支部的特点,制定符合各支部实际的党建工作规划。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提出不同的先进性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规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便于在同一类型党支部或党小组中组织开展党内评比活动。
有利于调动村级党组织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设置调整后,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结合更加紧密。从村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来看,在一个党总支体系内,各个支部在党建工作侧重点上有区别,抓党建工作的目的明确了,热情提高了,增强了党建工作活力。村与村党总支之间,村与村同类党支部之间便于竞争对比,有效激发了村级党组织的工作热情。同时,分类设岗定责以后,不同年龄党员和不同领域的党员明确了各自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有利于应对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体现人文关怀。成立老年党支部既能做到对党员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照顾,又能使他们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
有利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往在考核村党组织时,只是笼统地看其自身建设和促进中心工作的情况,考核对象单一,内容模糊。科学设置党组织后,把村党总支、各党支部纳入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范畴,易于建立符合农村党建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同时,将相同类型的党支部、党员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内进行考核评议,增强了考核评价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