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委着眼于夯实小康基础、构建和谐农村,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理顺行政体制、提高工作效能,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到*年底,3058个村实现“一肩挑”,占全市农村的90.5%。*年,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全市132个乡镇全部实现“一肩挑”。通过实行“一肩挑”,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积极探索,有益尝试

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标准,要求各级党政部门职能更加明晰,班子更加坚强,作风更加优良,履职更加高效。延用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党务管理办法,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难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实行党政“一肩挑”,正是从农村的实际问题和现实状况出发,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建设和谐农村的首要任务。目前,有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有些基层干部年龄老化、知识弱化、能力退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有些农民群众致富无路、发展无门,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大农村实行村民直选“村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推进了村民自治进程,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两委”关系不协调的突出问题,“一个人说了算”、“谁说了都不算”,甚至“对着干”等现象,造成“两委”班子不和谐,严重损耗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损害了群众利益。实践证明,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是要建设好党支部,特别是要选准配强“一把手”。以“一肩挑”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基层“一把手”队伍建设,可以保障团结,减少内耗,凝聚合力,稳固班子。实践证明,“一肩挑”不仅是解决“两委”不和谐的有效办法,而且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

降低行政成本、精兵简政、提高效能的创新举措。当前,乡镇党委在履职中和机构设置上突出地存在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重叠、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能不高的现象十分普遍。实行党政“一肩挑”,有助于从思想上、组织上和机制上对行政资源进行合理地运用和分配,科学整合党政职能。从我市的实践来看,通过党政“一肩挑”,全市村级组织精减干部3058人,乡镇精减干部1202名,工作效能大大提高,每年可节约支出3036.8万元。

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在推行“一肩挑”的过程中,我市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经历了“行政推动抓试点,典型带动抓扩展,机制促动抓全面”的三步走历程。

第一步:行政推动。在“一肩挑”尚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由上级党组织采取行政手段,在条件成熟的村先行试点。一种情况是条件差的村,无人可选,无人愿当,这就要由党组织选派下乡干部或由乡镇干部驻村搞“一肩挑”;一种是支书或村长威信较高,这就需要通过党组织做工作,实现“一肩挑”。

第二步:典型带动。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市农村开展“一百个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人兼,一百个先富起来的优秀党员当支书、村委主任”的典型带动活动。通过培育典型、宣传典型,提高干部群众对“一肩挑”的认识,逐步扩大“一肩挑”的覆盖面。在这一过程中,实行“双育”机制,把发展有方的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头人,坚持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一村带数村,村帮村、户帮户,党员带群众、先富带后富,推动整体进步,密切干群关系,谋求和谐共进。

第三步:机制促动。在得到广大干部群众认可和拥护,大范围推行的条件成熟时,我们以村委换届和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程序,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在选举、任用、教育、监管等方面逐步建立起系统的配套制度,推进“一肩挑”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保证“一肩挑”合理合法、顺应民意、长期实行。经过几年的实践,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一肩挑”带来的好处。他们高兴地说:村干部团结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村子变化了。

三、严格标准,创新机制

严格标准,创新机制,坚持靠机制选优配强“一把手”,是“一肩挑”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多策并举,选好“村官”。为了保证“一肩挑”的人选既符合《组织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又尊重村民的意愿,确保选出的干部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群众公认,我市大力推行“四个选人”的办法。一是民主测评选人。对现任“两委”干部实行公开述职、民主测评,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民意,为确定候选人奠定基础。二是严格标准选人。把“靠得住、有本事、作风正、民意好、能干事、干成事”作为根本标准。三是组织考察选人。乡镇党委成员在选举前深入到村到户,与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沟通交流,摸清情况,把握民意,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委会筛选“一肩挑”人选。四是明确态度选人。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对时任支书、主任都是党员的,由乡镇党委根据本人素质、工作情况和群众公认度,明确组织态度,实现党内的集中统一。对于不同村支部的不同情况,分不同类型推行“一肩挑”。

因村制宜,配好“村官”。村委换届基本结束之后,根据选举结果,针对不同情况,坚持“选、派、聘”兼用,“富、强、能”并选,及时做好村级党组织的换届选举、补选和改选等工作。“选”,就是通过“三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两票”(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表决票)的办法,选拔“能人”、“强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派”,就是针对一些班子软弱涣散、工作难以开展的村,由县乡两级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任职,激活班子,带强队伍;“聘”,就是对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致富增收困难的村,从农民企业家、复转军人、工矿企业返乡人员中的优秀党员里选聘农村党支部书记。

明确导向,配优“班长”。我们坚持原则、严格标准、立足本地、选优配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特别是突出“推进发展能力强、抓班子带队伍能力强、狠抓落实能力强、解决难事能力强、廉洁自律能力强”的“五强”标准,着力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组成结构合理、适应发展、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群众拥护的乡镇党委班子。

四、强化监督,完善管理

为了强化对“一肩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我们大力推行“五化”建设。

议事民主化。凡农村的大事、要事,都要公开广泛地征求村民的意见,都要集思广益,形成制度,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充分尊重和体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办事公开化。着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实行目标承诺、责任承诺。“新官”上任,要对任期内干些什么、实现什么、干不成怎么办等目标、办法、内容、责任进行公开承诺。设立公开栏,定期和不定期公示,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与评议。

决策科学化。对于重大党务、政务、事务的决策,要充分论证、研究、规划。例如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程,要请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听取意见,尊重科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履职制度化。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岗位设置的情况,狠抓职能转变,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和规章,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行事、按章办事,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规范工作行为,靠制度履行职责。

监督规范化。通过定期公示、民主评议、乡镇财务会签、村财乡管、人大评议、纪检监察、审计核查等方式,形成对“一肩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从而减少漏洞,避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