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及发达国家比较在存在较大差距。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都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是两者的乘积。数量指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的乘积。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呈现如下明显特点:

1、基数大,劳动力大量剩余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人口生育工作曾一度失控,人口基数居世界第一,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十分巨大。至2004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总数达9.4亿,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5%;农村劳动力达4.97亿,每年还有600万的新增劳动力。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高位增长的水平。

2、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城乡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情况看,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1%,初中程度的占50.38%,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多百分点;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

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情况比较:1982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5.01年;而城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93年。到2000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33年;而城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0.2年。

农村人口以及农村劳动力在人力资本存量上同城镇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口的巨大落差,使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有巨大的空间,但如果不能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泡影。

3、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差距大,劳动生产率较低

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情况与发达国家比较,即使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北京,其人均受教育年限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农村农民仅占0.4%,仅为城市居民3.19%的七分之一;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示出消极的观望态度;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共体国家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就已达5%,美国为12%。因此,我国农民基本科技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要求

以今天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按农业生产资料现有科技含量,现有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进行估算,我国现有的19.5亿亩耕地只要不到2亿劳动力就可以,其余近3亿劳动力都需要在农业之外寻找出路,即有近3亿劳动力剩余(含农村非农从业人员)。专家预测,中国已经进入为期10年的劳动力高峰期,约在2015年前后,劳动力人口将达到约93亿人的峰值,而后才开始逐渐减少。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关键。

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有两条主要途径:

1、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实行教育公平原则。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不再产生出新的文盲、半文盲。

2、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培训。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和体制,提高培训效果。首先,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季节和农业生产需求,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生产技能的提高来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其次,围绕农民转岗就业,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和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技术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规模,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就业技能,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从长远角度和全局高度看,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紧迫性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