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政预算安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县第*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和县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围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加富强和谐秀美的成都西部新中心的战略目标,着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财源建设上有新的突破;着力创新财税征管机制,力争在提升增长质量、增强财政实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上有新的突破;着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力争在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力保障、加大惠民投入上有新的突破;着力推进财政法治化、科学化建设,力争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建设“透明财政”上有新的突破,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收入既保持较快增长,支出又保障重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307,480万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上缴中央收入和省级收入后,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94,404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地方工商税收入49,312万元,增长25.5%;耕地占用税收入6,115万元;契税收入13,942万元;所得税收入(含个人所得税)20,105万元,增长32.5%;行政性收费和罚没等收入21,361万元;基金收入83,569万元,增长25%。
根据以上收入安排,20*年全县地方预算收入194,404万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收入11,000万元,增资转移支付1,826万元,免征农业税补助2,019万元,收方合计209,249万元。减去专项上解932万元,全县当年留用财力为208,31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年全县预算支出安排为208,317万元。主要项目是:
——农林水事务支出6,562万元,比上年年初计划(下同)增长75%;
——教育支出32,393万元,增长114.5%;
——科学技术支出2,164万元,增长43.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50万元,增长60.9%;
——医疗卫生支出5,042万元,增长23.6%;
——公共安全支出6,515万元,增长30.8%;
——国防支出609万元,增长734.2%;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466万元,增长25.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13万元,增长197.4%;
——环境保护支出780万元,增长31.7%;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057万元,增长24.5%;
——交通运输支出1,433万元,增长136.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1,291万元,增长113%;
——其他支出25,073万元,增长110.6%;
——政府性基金支出83,569万元,增长86.6%。
关于20*年的财政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抓好20*年的财政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培植财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坚持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壮大支柱财源。强化招商引企培植税源政策体系和项目投资服务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创新招商引企方式,围绕工业发展等支柱行业,吸引企业总部基地落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培育优势支柱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企业税收超目标奖励政策以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健全工业经济高速、高效、优质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工业大投入高产出,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创税能力。二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动承接成都市辐射功能,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加大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加快郫筒、红光、犀浦城市中心片区整体联动和重点镇、新市镇建设步伐,为第三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认真落实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发展以商业、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速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都市农业发展重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行业布局,建设规模化产业基地;创新产业化经营方式,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和带动能力。
(二)坚持依法征管,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增收目标
坚持依法征收,加强管理,是确保收入目标完成的重要措施。一是深化预算县镇共编改革,科学分解落实收入增长目标,发挥预算对组织收入的监控调节作用,实行收入目标计划管理,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努力实现收入均衡增长。二是财税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基层,认真研究财源税源结构、纳税对象、征管范围变化等情况,拓展纳税空间,建立税收管理高效、税源监控严密、纳税服务完善的征收体系,强化整体运行,提高征管效能,确保应收尽收,实现税收稳步增长,努力提高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三是强化综合治税机制建设,建立征管联动系统,完善并落实协税护税激励政策,调动各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拓展非税收入空间,坚持资源市场化培置,提高政府资源性收益,结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有序合规的增加政府非税收入。
(三)坚持公共取向,深化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建设“民生财政”
坚持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关注并改善民生,促进协调和谐发展,是今年乃至今后财政支出管理的着力点。一是加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投入,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最大限度地创造公共服务产品,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加大教育、科技投入,确保教育、科技投入“法定增长”。三是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工程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五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的要求,科学核定财政供给标准,强化约束机制,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加强公用经费管理,集中财力投向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和改善民生领域。
(四)坚持制度创新,按照“收支分类”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运行效能
坚持制度创新,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透明财政”、提高财政运行效能的基础。一是推行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改革,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构建“透明财政”管理框架。二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面实现财政性资金统收统支、收支直达,确保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的及时性和可控性。三是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原则,进一步深化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困难镇的财力补助,缩小镇域财力差异。四是进一步深化部门综合预算,统一财政供给标准,缩小部门差异,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做好充分准备,实施统一地方津补贴制度。五是进一步深化镇级会计集中核算和村组会计制度,规范镇级收支管理。六是在对国有公司实施会计委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快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五)坚持依法监管,规范财政运行,提高为民理财的能力
坚持依法推进财政监督管理,是财政为民理财的重要职责。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健全内外监督、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国债、社保、扶贫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确保各项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二是积极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财政投资的重点投资项目评审、土地整理拆迁赔偿、工程预算变更审查等实行全方位覆盖,将监督贯穿于财政投资项目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三是认真执行《会计法》,加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四是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法》,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建立分工合理、协调运行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有效节约财政资金。五是认真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坚决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增强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