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财政局收入要点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财政局收入要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推进*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第一年,认真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财政预算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的责任十分重大。20*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提高财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严格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围绕建立公共财政,狠抓增收节支,合理调整存量,科学安排增量,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积极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财税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水平;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根据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以及全市经济、财税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2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财政工作:

一、切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20*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财政收入目标是:合格值目标:全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5%;挑战值目标:前述二项指标增幅均确定为20%;在工作的安排上,要体现“积极进取,又好又快”的要求,按照收入超过20%的增幅来分解落实。

(一)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继续完善财政收入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将财政收入目标按部门、分级次及时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强化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力争完成财政收入挑战目标。

(二)健全完善重点税源企业的联系制度。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全面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增减趋势、新增项目进度及税收增长点,提高财政收入预测的前瞻性和准确性。要着重对市保留的13家税收大户和100家重点企业的税收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随时反映情况供上级领导决策,积极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强化收入组织协调工作力度。按月制定收入计划,加强与国税、地税部门协调,对收入进度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会,根据收入增长的年度目标,考虑全省财政收入的平均增幅,合理制定和调整月度收入计划,并积极落实,确保均衡入库。要进一步加强对区级收入特别是区财政部门组织收入的组织协调和计划管理,开展督促检查,严格依法征管,实现应收尽收。

(四)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一是制定《*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管理办法》,按照“全额管理,合理调控,综合平衡”的原则,编制综合财政预算,促进收费收入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建立市政府非税收入同步收缴系统,制定《*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建立“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二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建立非税收入票据审查、发放、核销制度,强化对财政非税收入票据使用情况的检查。简化票据审验程序,在财政政务公开大厅开设票据窗口,方便服务购票单位。三是认真编制土地收入计划,严格计划执行,确保土地收入及时清算和解缴入库。四是认真编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计划,切实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监管。加强对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查研究,提高“非转经”收入规模。五是认真编制排污费年度收入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管理机制,保障排污费核定征收过程中信息畅通,提高征管工作效率,确保我市排污费收入计划的顺利完成。

(五)要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调整和完善市区之间、区与区之间的税收征管关系,严格遵循属地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按体制规定的级次组织收入入库,同时制定规范税收征管秩序的管理办法,建立财税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严格税收关系转移的审核工作程序,由财税部门根据相应的工作职能,认真研究,依法依规办理。

二、大力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财源建设。

(一)强化财政服务措施,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提高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准确性,按季分析武钢、武烟、石化等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落实相关政策,支持推动武锅、武重等装备制造业的搬迁改造工作;积极参与武烟税收划转工作,促进武烟做大做强。支持市属86户企业改制工作,配合做好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审核等相关工作,研究处理企业改制成本不足、债务债权核销等财政财务问题,加强财政补助资金管理,促进改制重组工作顺利进行。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

(二)认真落实支持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和措施。集中科技三项费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水专项、电动汽车、建筑节能改造,化工产业新城等重点节能项目建设;研究制定工业节能减排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关闭小造纸、小火电、小水源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三)大力支持全民创业。整合相关资金并适当增加投入,研究制定中小企业成长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行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对新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择优扶持政策;开展创业风险投资试点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全民创业。

(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市对区财政激励政策,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对各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企业搬迁工作,促进打造“千亿板块、百亿园区”。研究制定远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开发区建设。

(五)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积极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科学合理安排年度资金计划,调整资金使用投向,更多地投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重点支持光通信、激光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支持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发展,支持壮大百亿元商业集团;支持外贸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重点推进我市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建立财政应急反应机制,发挥财政在重要副食品储备中的作用,确保市场应急供应。

三、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合理调整存量,科学安排增量,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科学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减排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机补助、能繁母猪补贴等资金的管理及发放工作。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切实做到工作程序到位,补贴资金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探索建立农民补贴网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关联机制。大力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集约畜牧业、高效水产业、优质林果业,加快农产品正规化基础建设。三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以建设优质、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优选国家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重点支持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农业废弃场的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配套工程建设。五是支持农村家园行动计划。认真落实500个家园建设创建村的财政投入资金,完善家园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做好资金计划及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放大财政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家园行动计划,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六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研究制定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开展财务检查,强化监督,力争做到不新增村级债务。

(二)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工作;继续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标准化建设及新建小区教育基础设施配建工程;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等四项培训计划,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五项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认真做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一是积极贯彻《促进就业法》,完善我市财政扶持配套政策及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二是落实新一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政策,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支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切实扩大参保覆盖面。三是研究低保、五保供养、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调整意见,出台低保家庭精神病患者补贴具体办法。四是掌握居民医保实施运行情况,防范基金收支风险;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力度,扩大覆盖面,研究制定财政补助及补偿政策意见;推进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五是支持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对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做到廉租房租金补贴应保尽保,对特殊困难低保家庭实施实物配租,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矛盾。

(四)支持城市建设。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努力盘活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存量资产,运用特许经营等模式调动社会资金,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拓展城建资金筹措渠道,不断创新我市城建项目融资方式和方法。探索城建项目的评审模式,在对项目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评审体系,明确各类项目评审的要素和通用标准,规范城建项目评审行为,提高城建资金使用效率。

(五)支持做好政府十件实事。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办理实事所需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加强对十件实事涉及的项目进度检查,严格资金拨付管理与审核;建立各处室工作目标与落实十件实事工作任务之间的联动机制,将十件实事作为年度工作目标分解到各业务部门,并责成专人负责。

(六)严格支出管理。一是加强市本级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二是狠抓增收节支。从紧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小汽车购置费、无实质内容的出国考察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三是注重整合和集中使用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率。四是加强支出绩效评价。选择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的公用经费支出和项目经费支出进行绩效考评,研究部门预算支出存在的问题,为调整和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提供依据。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社会保障事业支出、教育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考评体系的研究,逐步建立规范的评价制度。建立从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到财政综合考评的评价体系,建立考评结果的运用机制,增强考评结果的约束力。

四、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充分利用已经搭建的制度平台,将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紧密结合,用改革的成果来推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促进各项财政工作在民主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的道路上进一步向前迈进。

(一)推进预算编制改革。一是完善ABCD四类预算编制体系。着重强化部门专项经费、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和对下转移支付预算的编制工作,规范编制程序,提高编制质量;试编社会保障预算,形成包含部门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在内的完整的政府预算。二是推进“两个规范”管理。第一,规范预算调整全程申报、批复程序,建立“预算调整通知单”批复制度;第二,规范预算调整资金来源的管理,对于调整预算申请必须先动用结转、结余和往来资金,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批复。三是研究制定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动态管理办法。严格基础信息库数据更新审批程序,提高基础信息库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信度。四是完善项目库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库初审系统,争取实现与预算指标系统、工资统发系统对接;认真清理现有支出项目,对经常性项目和一次性项目逐项进行甄别,按轻重缓急、视财力情况优先安排,实现项目库滚动管理。

(二)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分步实施预算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全额统一发放,实现个税等扣缴款项财政集中缴扣,保证财政工资统发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银行发放系统的无缝对接。启动财税库行区级横向联网系统。

(三)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加大规章制度建设力度,研究制定《政府采购当事人行为规范》等具体管理办法,科学拟定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机制。研究制定我市政府采购支持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具体措施,尝试政府采购首购、订购制度。积极推行和运用“政府采购管理网络系统”,对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管理。组织开展全市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大检查,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全面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管理工作。开展执收部门基本情况、收费项目、收支规模清查摸底,建立科学规范的收费收入分类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全额管理、合理调控、综合平衡”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改革要全面推开,重点突破。

(五)推进规范津补贴改革。进一步严肃各区津补贴发放审批制度,组织专班对各区津补贴基础情况进行调研、测算,在财力许可的基础上,调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津补贴标准。

五、加强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一)继续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制定继续深化财政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围绕建立和完善财政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加强协调、检查、指导工作,进一步扩大涉及民生的财政专项资金公开范围,逐步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纳入政府门户网站。设计建立网上公文处理、督办处理系统,推进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务处理效率。加强财政政务公开大厅软、硬环境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公布2007年全市收费项目目录、标准,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政府采购网站建设,增加栏目,扩大容量,提高政府采购公开程度。

(二)提高会计质量,加强诚信建设。组织开展会计准则、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市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将诚信档案内容、不诚信事件公告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开展会计师事务所信息质量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执业人员和执业机构的处罚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会计中介机构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着力净化会计执业环境。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经营变动申报审批制度,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对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合同进行清理。积极探索建立资产处置阳光交易机制,建立资产调剂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建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对清产核资数据进行整理、汇编、分析,形成资产动态监管系统的初始数据,为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奠定基础。做好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工作。

六、深化财政部门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工作调研、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开展机关文明创建等手段,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完成全市财政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按照《*市公务员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完善我局公务员考核制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和班子内部议事规则,研究提出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意见,促进干部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考核制度,围绕“服务型”机关建设,广泛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确保政令畅通,促进机关和谐高效运转。

(二)加强财政工作调研。紧扣财政工作重点和热点,在制定“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财政配套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属重点税源企业税源情况、城市间收入结构分析比较、规范税收征管秩序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开展对调研课题评选工作,营造财政调研的良好氛围。

(三)清理汇编财政政策文件。对我市近年来接收和颁布的各级各类财政政策、法规、制度等文件进行清理,为财政政策制定和执行做好基础工作。

(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强财政反腐倡廉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财政业务内控制度、财政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财政政务公开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促进财政干部清正廉洁、为民理财。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认真完成源头治腐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做文明公仆、创服务型机关”活动。继续开展争创文明处室(单位)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和敬业精神,发挥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表率作用,积极投身“四城同创”工作。认真举办第三届财政系统职工运动会,促进和谐社会、和谐财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