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项目经济管理安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着力项目带动,确保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结构调整,增强主导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着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惠民利民,全面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着力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抓拆迁破除发展空间“瓶颈”、抓“六大片区”建设提升区域发展能级、落实会战精神加快项目建设、发展重点领域促调整、扩大对外开放促调整、优化税源结构促调整、加大扶持培育促调整、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搞好社会保障、继续深化开展平安*创建、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20*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有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项目建设,加快调整结构,加快民生改善,突出加快发展保增长这一当务之急和中心任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四区”建设新局面。
20*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20*年区政府的主要工作是:
一、着力项目带动,确保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把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关键环节,结合“两轴四片”规划,以“六大片区”建设为载体,全力实施“双十工程”,加快启动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保持和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抓拆迁破除发展空间“瓶颈”。立足高标准、高水平,从产业聚集、空间布局、功能配套、业态互补等方面着手,加快优化各功能区规划,组织实施*路、*大道沿线、*、*、红星路、*路、*路和*片区、农科院、沙河堡等区域的产业规划、城市设计和地块规划等特色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深化“阳光+市场+保障”拆迁办法,推广“模拟拆迁”经验,注重近期改造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科学确定土地整理时序,抓好*周边、*片区、指挥街扩宽改造、*5号和耿家巷(*)等地块近35万平方米的“低洼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大推进琉璃旧场镇“城中村改造工程”,加快土地报征和已报征土地的征后实施工作,为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发展储备空间资源,丰富和充实项目储备。
(二)抓“六大片区”建设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从空间拓展、项目引进、载体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实施“*口、指挥街片区”拓新改旧,打造西部地区企业总部最密集、辐射能力最强劲、服务水平最佳的CBD核心区。加快*土地整合、环境整治和业态调整,与西南财经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金融业集聚发展,打造金融核心区。按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文化与商贸水乳相融的理念,启动“*、*片区”建设,打造最具有文化、最展现时尚、最集聚人气的城市综合体。依托新鸿基环球贸易广场建设,加快“攀成钢片区”道路管网建设和土地出让工作,力争年内启动树德中学、成师附小等名校分校的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新兴商业中心。加快“198片区”土地整理,依托高威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全市功能分区科学、产业支撑坚实、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最美的绿色之城。加大工业总部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工业总部基地白领人群生活配套居住区建设,提升园区服务功能,以设计、创意产业为主导,加快项目建设,打造创意之城。
(三)落实会战精神加快项目建设。着力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强化重大项目带动,以“会战精神”抓好“双十工程”等一批事关长远、事关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和限时解决问题的督办机制,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年内确保新鸿基环球贸易广场、*、*、国际商城、*艺术宫改建、阳光保险大厦、*金融广场、*文化城、*总部基地、高威体育公园等十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仁恒广场、航天科技大厦、*·喜年广场、国际金融中心、*集团*口二期、*大厦、*门、群光百货广场、仁和春天二期、创意*大厦等十大项目加快推进,掀起项目启动和建设的高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新增商业商务面积55万平方米。
二、着力结构调整,增强主导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将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抵御危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根本出路,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建设,不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一)发展重点领域促调整。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区产业发展的核心,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七大重点领域聚集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打造立足中西部、面向全国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集聚大公司、大集团区域总部和销售中心、结算中心、投资中心、管理中心,努力建设区域性总部经济集聚地。以*金融街建设为载体,汇集金融服务企业,加快金融人才交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金融中介市场、投资服务市场建设,集聚发展金融服务业。以中心商业区建设为载体,促进春熙路、*口、红星路商圈的融合与拓展,完善和提升商业业态,实施功能分区布局,实现由传统购物型商业街向综合型消费商业街的转变,培育营业额30亿元以上商贸企业1个、20亿元以上商贸企业2个、5亿元以上商贸企业8个、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19个,建设中西部业态最丰富、品质最优、最具人气的综合性购物休闲消费中心。以现代商务服务为基础,以高端商务、高端咨询服务为特色,打造辐射中西部的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依托“红星路35号”、许燎源博物馆等,推动工业设计聚集发展,推动艺术原创和动漫创作向展示、拍卖、交易环节延伸,加快名师、名企、名牌集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托银海信息科技园等,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延伸培育产业链,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依托环境、资源和区域优势,加快“198”区域运动休闲和生态休闲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三圣花乡”景区品质,推动都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突出城市旅游文化特色,提升旅游业质量档次,建设区域旅游中枢。
(二)扩大对外开放促调整。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七大重点领域,以更灵活的方式和更优惠的政策,全力推进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招商,以产业招商推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知名中介机构、开发商、物管公司等的作用,积极开展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选定并实施一批重大补链式项目,吸引价值链高端企业进驻投资,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全年力争引进市外资金6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5.9亿美元。
(三)优化税源结构促调整。坚持“筑巢引凤”与“腾笼换鸟”并举,加快税源经济培育。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重点推进以*口、*金融街沿线为代表的中小老式楼宇智能化升级改造,引导有税收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入驻。发挥税务、工商、街道、物业等单位作用,健全楼宇经济数据库,引导楼宇现有企业注册落地,提高楼宇经济税收贡献率,培育“亿元楼”1个,“五千万楼”3个,“三千万楼”5个。进一步完善企业扶持政策,强化总部、连锁、直营类企业引进培育,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巩固和夯实辖区税源基础。进一步完善财税征管体系,加强税收征管,为政权运行、产业发展、民生支出提供财力保障。
(四)加大扶持培育促调整。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担保机构跟踪、协调和扶持,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依托产业集群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推动企业发展。切实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依托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密切关注区内企业运营情况,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全力促进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
三、着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把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继续以“三改五化”为抓手,努力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第二次飞跃”。围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整理,积极引进产业化项目,促进农用地规模经营,年内完成5000亩农用地的二次流转;继续开展“198”区域内企业拆除和宅基地及房屋置换工作,年内完成拆旧区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围绕实现农村各类产权依法有序顺畅流动,加快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交易规则,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进一步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服务,健全完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和集体资产营运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围绕加快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加快“新居工程”建设,同步高起点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物业管理,年内完成皇经新居二期、*新居三、四期、华兴新居和包江新居二、三期、石胜新居等主体工程建设。围绕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健全分类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同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街道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界定街道、部门职责,明确和完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和方式,着力强化“四项职能”,提升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科学调配行政资源,健全部门、街道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建设全市“行政效能最高城区”。深化社区治理机制改革,构建新型社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通过“以事定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计划地将社区公共服务向社会组织转移。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农村产权市场改革、土地一级市场整理、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创新项目融资和组织方式,逐步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新格局。完善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经营管理,加强对国有投资项目的事前论证、事中监管、事后考核,严格国有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配置资源使用效率考核,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和负债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四、着力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以争创全市“最清洁城区”为抓手,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宜居城区”,共创共享“生活品质*”。
(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科学布局、差异配套,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推进市政交通路网建设,重点实施机场路东延线、攀成钢片区和东部副中心路网、棬子树片区H1至H5线道路建设,加快老成渝路等道路段面改造,积极促成九眼桥立交桥、高新区孵化园北干道*段、石胜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分步推进中央商务区地面和地下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对接地铁1、2号线建设,协调沿线企业实施地铁出入口通道与地下停车系统和商业设施连接,提高中心城区交通通达性。实施大安桥污水处理站及管网配套系统工程改造,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400—600吨的垃圾压缩处置场。加快推进三圣220KV、*110KV、琉璃110KV、糠市街110KV和工业总部基地4座开关站建设。完成*红星路至府河段、人南二段等重要节点的城市立面整治工程,分步启动各功能片区中小街道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和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进一步深化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责任约束。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规划,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强化生态风景林地打造,推进外环路生态带、成昆铁路环线两侧绿化改造和以“三圣花乡”为主体的城市通风口绿地建设。强化中心城区节约型生态系统打造,加快完善*沿岸、红星路及*东延线等主要街道及游憩场所的“三绿空间”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生态效应显著的城市生态景观系统。深化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治理,巩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继续加强扬尘治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增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油烟、渣土污染等环境突出问题。
(三)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区、街道两级城市管理责任,坚持重心下移,凡是能下放到街道的权限全部下放街道,赋予街道更多的管理权,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责任与权利相一致,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做到责随权移、人随事走、费随事转,激发各级管理主体积极性,形成强大管理合力;明确界定部门职责,完善考核监督,建立健全综合协调、社会联动、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方向,实行管理权与作业权相分离,逐步形成管理高效化、建设市场化、作业专业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逐步建立起运转高效、和谐有序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全市最清洁城区为载体,深入开展中小街道、主要出入城通道及城郊结合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整治一批环境差、隐患大的老旧小区和无物管院落,加大对出摊占道、非法广告、无证摊点的查处力度。加强城市设施维护管理,确保城市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
五、着力惠民利民,全面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将保证群众得实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公共支出,以“十大民生工程”为载体,着力完善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让全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促进充分就业搞好社会保障。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维护民生保障的重要手段,扎实开展“就业与社会保障工程”。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创新和完善扶持政策,实现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的转变。坚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建立创岗联盟,用好用活补贴政策,鼓励服务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坚持实施就业援助工程,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创新和完善培训体制机制,落实培训补贴办法,增强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优质公共服务促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机构建设,通过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就业。健全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三大民生保障平台建设,促进城乡养老保障接轨,力争新征地农转非参保率达100%,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提高10%。完善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造血型救助机制,发展社会慈善和福利事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认真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各种社会救济救助政策。
(二)继续深化开展平安*创建。实施“平安创建工程”,全面落实维稳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督查督办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创建,以创“全市最安全城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提高科技防控水平,增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坚决防止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市场监管,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建设,继续推进城管、文化等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探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等关系群众生命健康的综合执法改革。着力加强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和各种应急预案,健全公共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全区应对公共危机和应急指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三)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深化教育品牌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实施“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加快琉璃配套学校、盐道街中学、东光小学等中小学改扩建建设。切实解决好贫困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大力实施“城乡体育工程”,加快推进和启动高威体育公园、*体育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实施“社区文化站建设工程”,每个社区建成1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室,健全文化辅导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城乡医疗卫生工程”,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推进市二医院改扩建进程,促成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启动金像寺等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强化人口计生工作齐抓共管长效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实现妇女儿童工作的发展和创新。积极开展“全省双拥工作模范区”创建工作。做好全民国防教育和兵役工作,加强预备役营和民兵队伍建设。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切实关心老干部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继续推进统计、人防、档案、地方志、老龄、民宗、侨台、机关事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六、着力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围绕政府效能提升,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创新能力、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努力打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弘扬法制精神。着力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发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作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以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好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促进政府决策科学民主,为社会公众了解、参与、监督政府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坚持以创建“行政效能最高城区”为目标,严格实施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深化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入实施行政审批项目及其他申报事项网上全程监督,切实提高机关效能。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强化部门间系统互动和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严格行政问责,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力度。21写作秘书网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集中采购、土地流转、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等热点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等制度。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压力从来都是动力,挑战从来都是机遇。各位代表,战胜挑战、夺取胜利,是时代和全区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超常的工作,更加无私的奉献去迎接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