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行政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自觉履行法律服务职能,着力在服务经济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服务顾问团作用,为政府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提出针对性法律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村(社区)法律顾问,切实把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惠民工程做实做好。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进行“法律体检”,服务中小企业规范发展。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围绕经济发展战略,跟进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律师实务理论水平和执业水平,充分发挥公证工作职能作用,提升法律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开发法律服务产品,优化服务机制,铸造品牌,通过团队形式、专家型服务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常态化深度服务。加大对法律服务经济工作的宣传,提升法律服务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促进行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二、围绕“两手抓”,维护社会稳定和每个公民合法权益。

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民生出发,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为重点,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降低受援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权益保护事项逐步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促进涉及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解决,重点突出农民工讨薪、工伤残病人、妇女、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法律援助。提升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服务内容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把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继续打造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提升科学服务水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置帮教,发挥紫薇阳光志愿者帮教团作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刑释人员帮扶政策落实,做好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依托社会资源与部门合作,推进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建设。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优秀案例宣传,消除社会歧视,为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围绕“三大”建设,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推进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力军”作用,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持续推进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加大对专职聘任制人民调解员工作指导力度,逐步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化专业化。做好市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筹建准备工作,建立完善社会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作用。以贯彻执行《刑法修正案(八)》和新《刑事诉讼法》为契机,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发挥村(社区)、社会志愿者的作用,构建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监管网络。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丰富教育形式与内容,探索与企业共建过渡性基地,借助紫薇社会工作服务站加强对矫正人员心理与行为矫治,努力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再犯新罪不超标。

推进法治建设。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职能,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强化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以及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法规宣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深化“法律九进”,重点围绕“法律进市场”、“法律进企业”,继续加强水环境保护及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外来流动人口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全民法治意识培育。在巩固传统普法方式、载体基础上,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新办法、新途径,注重运用新兴媒体,建立全市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网上考试题库,拍摄法制“微电影”,发挥紫薇说法网、司法行政网和各司法所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普法阵地作用,唱响网上普法主旋律,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满足不同层次法律宣传需求。科学有序推进各级“诚信守法企业”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

推进过硬队伍建设。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党组织。继续抓好三项党建、律师党建、司法所党建和机关党建,争取建立局党委、律师党总支。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性,继续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加强对直属司法所的工作指导和监督,进一步研究司法所管理和运作模式,坚持政策继续向基层倾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司法所力量,深化“所所结对”工作,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根基。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分年落实司法所建设“十二五”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结合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司法所。努力提升干部、律师、职工和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法律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素质、文化修养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

四、围绕四项制度改革,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

针对劳教制度改革,逐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服务。完善与监所无缝对接机制,加强人员衔接、排查、帮教等工作,实现监所与户籍所在地信息互通和提前对接。关注解教人员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教育疏导工作。做好针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加强法律援助及法制宣传,主动承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引导工作,通过法制宣传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相关问题。夯实“周三夜市”、“12348”法律咨询热线工作机制,落实特殊群体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制度。加强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健全组织网络机制,充分做好新《刑诉法》实施后刑事案件增长意识,加强刑事犯罪嫌疑人法律援助申请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的通知法律援助工作。重点突出对农民工讨薪、工伤、残疾人、妇女、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法律援助。针对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争取设立法制科,加强对社区矫正执法及律师管理权力监管。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通过微博等现代化手段公开部门工作,加强社会公众对权力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针对户籍制度改革,做好相关法律服务工作。在办理农村宅基地、住房、遗产继承等相关公证时,充分履行服务职能,破解难题,满足合理合法的证明请求。要根据社会形势变化,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开发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服务新产品,打造司法行政工作“样本”,深化规范,建立标准,推动工作新突破、新发展。

五、围绕“五个能力”建设,打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

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改进方式方法,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微博等现代科技手段,倾听网上民意。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培训,按照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五个能力”要求,教育引导司法行政干部习惯于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做事、习惯于在媒体的聚焦下说话、习惯于在社会的监督下工作、习惯于在法治的轨道上履职。

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深入贯彻执行《人民调解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在借鉴医患、劳资、交通、婚姻家庭、家纺知识产权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探索推进商会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把握追求公平正义与维护和谐稳定两者间的平衡,不过度追求调解成功率,对于显失公平的情况为当事人做好诉讼引导及法律援助工作,提供相应司法救济。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简化程序和手续,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

提升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对微博政务理论研究,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积极作用,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协助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微博政务建设,加强舆情监测预判。加强对系统所属网站、微博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干部队伍触网涉网用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做好网络媒体中涉及司法行政工作舆情的日常监测、收集、研判,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升舆情应对能力,结合网上法制宣传教育,妥善处置突发性舆情事件,积极做好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工作。带动地方、行业,带动的政务、商务和民间微博共同发展,带动全国司法行政行业微博发展,通过微博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乃至城市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借助办公OA系统,进一步推动网上无纸化办公。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建立指纹考录、心理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全方位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管理。建立社区矫正执法办案平台,实行网上警告、撤销缓刑(假释)等执法工作审批审核。进一步探索“网络调解”新机制,利用网站、微博、QQ等平台,打造“海洲老舅妈”、“市场E法”等有特色的网络调解平台。探索移动政务课题,建立法律援助案件移动终端预审批制度。

提升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大力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加强司法行政基础理论和实务研究,拓展司法行政文化内涵,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司法行政文化。大力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司法行政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改进作风、文风、会风、话风,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