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市第四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是全市科技创新和地震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细化实施好各项任务,确保全年工作取得预期目标,特编制本年度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围绕“推进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心任务,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为牵引,深化产学研合作,大量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亿元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实现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以上;全市科技税收减免总额达到1.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1%;专利申请3000件,授权1200件;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大量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积极推进校地全面合作,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新兴产业培育,与更多的重点高校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吸引高校院所在宿建设分支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等。深入推进校企联盟建设,力争全年新增校企联盟60个以上,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以上。参加第三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积极与海外高水平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跨国公司的科技资源对接,力争在国际科技合作及引进海外人才、先进技术上取得突破。举办重点产业专题产学研洽谈会,组织开展“企业东北院校行”、“华中院校行”和“专家行”等系列产学研对接活动。
(二)加快推进科技平台和载体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6月份完成大楼装修;东南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2个研发机构先期进入,完成首期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初步形成研发服务功能;新引进3所大学与苏北工研院共建研发机构,确保年底前按项目合同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南京农业大学()设施园艺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沭阳)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研究院以及南京林业大学(泗阳)杨木加工利用技术研究院的建设,确保通过中期检查。有条件的县区今年再争取新启动建设1—2个产业研究院,为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优势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推进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泗阳生态科技园、沭阳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省科技产业园或科技创业园。对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评价考核体系”和“创新型乡镇建设评价考核体系”,各县区抓紧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实质性启动创建工作,力争今年在创新型乡镇建设上取得突破,明年争创一个创新型县区。围绕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县区、创新型乡镇建设,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园区发展,建设一批集研发、设计、检测、信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信息、技术转移、生产力促进、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主导、特色服务业务培育。积极引进省内外具较强实力的知名科技服务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他们按市场机制开展各类服务业务,努力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三)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省以上科技计划资源支持我市产业技术创新,力争将更多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变成科技项目,并得到省以上科技计划支持。注重推进高校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企业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力争今年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建立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经常性对接机制。进一步建立由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及创投公司等共同参与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突出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充分利用好省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力争年内为9—10家企业争取风险补偿资金贷款1800万元。加快高技术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启动省级高新区的创建工作,力争1-2年创建成功;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薄膜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年内正式批准挂牌成立。进一步完善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监测,强化政策引导和工作考核,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招引,逐步形成高新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集聚效应,确保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四)着力推进科技政策落实,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责任和实施步骤,确保科技税收减免总额达到1.5亿元。建立一支100人左右的科技政策辅导员队伍,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大力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和实务操作辅导;选择100家重点企业,会同税务部门加强对口联系和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落实好政策。到“十二五”末,全市重点服务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强化科技政策落实的监测考评,对各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切实掌握科技税收政策落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科技政策辅导员建立工作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提高科技政策落实的成效。
(五)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扩大创新型企业群体。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组织工作,千方百计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的数量,确保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同时,做好高企培育后备企业库建设,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每年对后备企业库进行滚动充实。力争“十二五”末全市高企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创办科技型企业;抓紧研究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筛选50家左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俱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六)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制定下发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会议专门进行部署。各县区和开发区要组织研发机构建设和统计报表填报等专项培训,跟踪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及报表填报情况,设立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定期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报告,严格对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确保年内实现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
(七)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惠民富民。围绕设施农业,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和培育、高效种(养)殖、病虫害防控、环境调控、储运保鲜、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等集成创新,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围绕生态农业,加强有机生态肥料、种养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研发,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链。力争获批省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组织实施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力争新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6家以上。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省级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6家,继续拓展8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服务内容,培育重点科技服务超市示范分店1—2家。组织科技服务超市乡村行活动,各类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信息800条。选派2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节能减排、防震减灾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使科技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沭城镇建陵科技社区示范作用,推进建设一批“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
(八)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切实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示范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意见》要求,加快市、县、区、乡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力争重点乡镇、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民营科技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都有专人负责知识产权工作。争取新增沭阳和宿豫2个知识产权区域示范单位,泗洪和宿城成为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单位,同时培育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城和宿城经济开发区进入知识产权区域试点阶段。认真组织好重点领域企业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实施,加快推进32家省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建设,年内争取3家以上企业承担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20家企业列入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注重培育企业专利大户,加强专利申请的质量监管,提高专利授权率,确保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3000件。建立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促进政府执法、企业维权和行业自律的有机结合。全年市局检查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各不少于50家;各县区检查制造企业不少于20家,商贸企业不少于30家。探索开展专利纠纷的调处工作,确保行政执法高效、便捷、公正。
(九)着力提升防震减灾能力,服务城市化战略。全面启动市地震应急联动协同技术支撑系统、市地震台网中心、沭阳和泗阳深井数字地震台、泗洪钻孔应变台和苏05井水温水位仪更新等“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优化全市台网布局,逐步实现地震观测项目多元化、数字化和科学化。加快推进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完成阶段性任务。启动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尽快实现我市震情信息和地震应急信息与省局的互联、互通。按照《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要求,尽快出台《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力争将重大建设工程全部纳入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实施。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和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工作,积极推进供电、供气、供水、通信、学校等重点单位进行地震应急预案修编,提高地震灾害应对和现场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创建工作,力争年内再创建1—2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特殊时间采取多种有效方式,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