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20年,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市场监管局、宜春市场监管局及市委、市政决策部署,坚守安全底线,提升执法效能,突出民生保障,强化队伍建设,推动我市市场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
1.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有序承接省市场监管局下放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计量标准器具核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许可、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等权限,加强实际操作运用。放宽个体登记限制,将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权限下放至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对个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申报承诺制,使群众办事“程序更简”。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公章准刻证明,下放涉及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异常名录移除权限,减少群众办事环节,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完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体系,全面启用国家总局食品生产许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食品生产在线申请、网上受理和审批,从企业“只跑一次”过渡到“一次不跑”。
2.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与园区管委会的工作联动,支持、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发明专利;鼓励、培育企业参与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的评选;指导和支持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商标的申请注册,重点培育一批驰名商标,增强区域品牌效应。大力开展争创工作情况宣传,积极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5·10”中国品牌日等主题宣传时机,加大对各类商标品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强企业创造、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
3.进一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重点围绕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和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积极推进非公党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切实做好“个转企,企入规”工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推动银企对接,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建立专利商标混合质押机制,扩大创新主体融资受益面,多种途径缓解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助推企业发展。扎实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
二、突出重点关键,守牢安全底线
4.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全省食品安全改革发展 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督促县乡落实属地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细化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主管部门主管责任。强化食安办工作权威,推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持续推进食品安全重点领域长效监管“一意见三方案”,巩固食品安全监管示范点创建成效,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和党政领导食品安全责任。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城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双安双创”工作。推进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完成食品小作坊示范创建任务。突出抓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开展“互联网+餐饮”工作,大力推进“明厨亮灶”示范建设,提升“明厨亮灶”覆盖面,力争学校(含幼儿园)食堂100%覆盖。继续推动各地深入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力争实现80%的大型餐饮企业、学校(含幼儿园)食堂的量化等级达到良好以上。依法依规加强小餐饮、小饭桌和家庭托餐等许可或备案登记管理,实现餐饮业许可全覆盖。扎实开展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和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网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食盐监管、食品经营日常监管,加大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的核查处置、信息反馈和上报工作力度,完成千人4批次抽检任务,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5.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构建双重预防长效机制。深化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研究及试点,将双重预防工作与现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制度相结合,提出具体方法措施,指导使用单位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局大数据平台,开放基层分局监察系统账号,推动基层监察信息化建设,鼓励气瓶充装单位加快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并试点推广。推进电梯监管等改革创新,研究推进电梯智慧监管,提高电梯安全责任保险覆盖率,探索拓展气瓶等其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支持“保险+服务”等保险创新。继续推进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扩大平台覆盖范围,加快实现地方应急处置平台与总局分析平台的数据上传。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
6.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抽查力度,确保全年以双随机的方式完成按20%比率抽查药品零售企业、按5%比率抽查医疗机构的任务,对疾控中心及疫苗接种点实行全覆盖检查。强化药品警戒工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报告工作。全年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00份每百万人口,严重药品报告数达50份每百万人口,药物滥用监测报告数达100份每百万人口。重点开展药品零售企业集中换证工作,鼓励单体药店变更为连锁门店,力增2020年底连锁率达50%以上,鼓励连锁门店广泛开展无接触销售、远程审方方式,破解发展瓶颈。继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两法”宣贯工作,强化涉药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培训,提升检查人员对于高风险药品(疫苗)、血液制品的检查能力和查办重大药品违法案件能力。
7.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创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切实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一是聚焦涉及人民群众吃、穿、住、用、行及公共安全的产品组织开展抽查。2020年对农业生产资料、蓄电池、电线电缆、塑料管材、食品相关产品、水泥、服装(校服)、建筑玻璃、危险化学品、陶瓷砖、涂料、预拌混凝土12个行业生产企业的60批次产品进行抽查,同时配合做好国家抽查、省抽、宜春市抽查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食品用纸包装等食品相关产品和水泥、电线电缆、防爆电气、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物等重点工业品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开展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开展企业帮扶工作,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
8.强化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持续加强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监管,严格落实相关经营、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经营或使用未取得注册证产品及未备案网上经营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督查经营企业合规经营。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加快监测哨点建设,强化医疗机构报告和监测能力,充分发挥医疗机构报告主渠道作用,确保完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200份/百万人(严重医疗器械报告数达50份/百万人)。积极配合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开展医疗器械抽验工作,加强不合格产品的核查处置工作。
三、发挥职能作用,促进质量提升
9.促进质量提升。以增强企业质量意识为导向,加大质量工作宣传力度,组织开展2020年 “质量月”“品牌日”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评选第三届井冈质量奖,树立质量标杆,营造良好质量氛围。以提升企业质量发展能力为目标,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开展质量管理帮扶,大力宣传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和先进管理方法,让企业想抓质量、会抓质量。2020年,选取一类生产企业作为“质量提升”的载体,聘请技术专家上门诊断、免费抽样、技术培训、“回头看”等,助力该产业“质量提升”。
10.突出标准引领。强化地方标准“四统一”管理,推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市场氛围。推进“标准化+”行动,将标准化战略拓展延伸至产业转型、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实现标准与党建、安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制定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指导企业上网自我申明取代企业标准备案。加强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监督检查。
11.加强认证监管。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积极推进管理体系、高端产品和服务以及有机产品等自愿性认证,提升认证认可在质量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认证机构和认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从事认证活动以及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等行为,严厉打击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数据等行为,提升检验检测结果公信度。
12.筑牢计量基础。统筹规划县级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建立满足需要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推进“计量惠民”,开展加油机、眼镜店、民用三表、计量单位、能效水效标识等民生计量器具和涉及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推进实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查,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等工作,打击计量违法行为。
四、加强监管执法,提升监管水平
13.加大信用监管工作力度。加大企业信用数据归集力度,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将政府部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黑名单”及其他监管信息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做到部门内部涉企信息“应归尽归”,依法向社会公示。加大部门信用联合惩戒力度,加强失信企业信息推送,做好失信信息在市场监管各项业务系统嵌入工作。制定完善企业“列异、列严”流程及信用修复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工作,加快清理“名存实亡”企业,强化宣传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年报意识,确保年报率稳步提升。
14.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教育、医疗、电商等重点领域价格治理,加强涉企收费、供水供气供电、房产、物业和交通运输价格监管,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督检查,整治违法违规价费行为。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开展以大型商场超市、商贸流通等领域为重点的市场价格检查,严厉打击囤货居奇、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15.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以社会公用事业领域为重点,清理整顿滥收费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借助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原料药、建材、日常消费品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市场混淆、商业贿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突出抓好“医疗乱象专项整治”和医疗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传销监测和查处力度,规范直销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切实做好打黄扫非等工作。
16.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集中促销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以移动电商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市场监管力度,规范治理网络传销、刷单炒信、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网络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提高以网管网水平。完善部门间沟通协作、工作联动和数据共享机制,切实提高网络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17.加大广告市场整治力度。提升广告监测效能,加强对传统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的监测力度,及时处理和办结上级广告监测平台派发的涉嫌违法广告案件线索。坚持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金融、房地产等广告为重点,持续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
18.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日常性、基础性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的有效性、规范性。以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商标品牌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推进执法保护多元化,引导企业和商户树立“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诚信守法、信誉至上”理念,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打造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9.加大保健品化妆品监管力度。规范保健食品经营许可,督促保健食品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保健食品。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覆盖式的全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及双随机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020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任务。继续规范全市保化品特殊医学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增强企业守法诚信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0.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深化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创建活动,扩大行业领域覆盖面。加强消费领域商品质量监测,不断提高消费商品供给质量。开展“3•15”宣传活动,推进消费体察,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优化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功能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消费投诉举报调处效率,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督办率为0。发挥消协组织作用,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序推进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加大对消费欺诈、侵犯个人信息、预付卡跑路等消费痛点堵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妥善应对重大消费维权事件。
21.加大综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力度。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和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加快信访积案化解,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平安志愿者服务活动,认真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排部署和会议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和督导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加强宣传和线索摸排,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扎实开展系统行业领域乱点乱象整治,切实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健全完善相关长效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确保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五、强化政治引领,夯实队伍根基
22.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规矩,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提升政治担当。树立全市系统“一盘棋”理念,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整改提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阵地管理,形成“步调一致、齐抓共管、上下互动、整体联动”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及有关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23.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意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层层压实党建责任。以“党员学习议事日”为载体,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着力提升党支部政治功能。严格抓好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督促各支部与监管对象开展一次互助活动,营造有精神、有文化、有温度的监管服务文化氛围,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互融共进。落实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政策,深化分级家访活动,提高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做好失联党员的排查、联系,稳妥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提高党员管理科学化水平。抓好《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规范完善各基层党支部“三化”建设,着重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和管理。充分挖掘系统内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立标杆、立典型。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做好2020年党支部换届工作。
24.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五型”市场监管部门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转作风、提效能。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制定《2020年度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方案》,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不定期对全系统上下班考勤、节假日值班和上班精神状态等涉及作风建设情况的督查,并予以实名通报。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及执法检查等中心工作,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项督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正风肃纪,坚持“管行业必管行风”,加强对全系统行风建设的指导和督查,严肃整治行风痼疾。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好廉政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特别是警示教育,以案明纪、警钟长鸣。高质量完成巡察整改的政治任务,确保问题清零见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良性互动、协同推进、落到实处。
25.加强法治建设。构建普法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培训,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深化市场监管执法办案“五条铁律”的落实,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着力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处罚畸轻畸重等问题,有效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并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切实按照法定职权、法定程序履行职责,阳光操作。积极探索和完善执法检查的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执法人员和执法部门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适时开展案件质量交叉评比与检查,重点检查执法单位办案证据、办案程序和办案结果的依法性和正确性。进一步推动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对应当公开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全部主动向社会公开。
26.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立足全力打造“2345”工程,筑牢监管一线“堡垒”,全面推进以“强基础、建机制、强能力、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基层规范化建设。2020年,对6个分局推行规范化建设,严格对照验收指标清单,立足“硬件建设标准化、日常监管制度化、执法程序法定化、执法行为规范化”等“四化”齐全,争取高标准通过验收。到2020年底,确保全市12个分局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27.加强信息化建设。落实省、市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各项工作部署,聚焦业务系统整合,以信息化整合推进市场监管业务融合。继续扩大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力度,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市场监管,切实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实现科学决策、精准监管和智慧服务。
28.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分类分层统筹开展业务类、能力提升类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比武竞赛活动,推进专业人才储备。加大监管队伍的轮训,围绕综合监管、综合执法,突出价格监管、知识产权等业务,着力培养“一专多能”“通专结合”的综合性执法人才,努力打造“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作一流贡献”的市场监管铁军。强化实践锻炼,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注重在基层一线历练干部,在关键吃劲岗位考验干部,在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中磨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