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特色经济带建设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足位于西部,与四川毗邻,处于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的战略支点上,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特色经济发展优势突出的区县之一。直辖十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未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足已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
为全面贯彻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市委、市府作出集中力量建设一小时经济圈、优化“一圈两翼”总体布局。在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程中,从大足特殊县情出发,全力建设宝邮路特色经济带,探索出一条适合大足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科学道路势在必行。
受交通、资源等因素影响,县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中部地区(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地势平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工业、旅游、商贸和生态观光农业比较发达,城镇、产业发展集中成带,是全县区位条件最好、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最适宜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域;东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现代农业基础较好,是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西部地区地势以丘陵中、低山为主,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生态条件较好,是全县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结构,决定了大足必须走非均衡发展之路。优先选择最适宜城镇、产业聚合的区域,实现超常规发展,从而带动全县协调发展、区域内城乡实现统筹发展目标。
宝邮路特色经济带是以宝(顶)—邮(亭)路作为快速通道,连接公路沿线城镇、产业密集且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包括等10个街镇。打造宝邮路特色经济带,通过组团城市快速扩张和多个中小城镇功能转变,促使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宝邮路快速聚集,迅速提升宝邮路经济带特色产业的竞争实力,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和聚集功能、能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的核心区域。
一、发展基础
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幅员面积683平方公里,占全县的48.8%;辖10个街镇、141个行政村(居)委、100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9.7万人,常住人口45.2万人,城镇人口20.1万人,分别占全县的53.4%、59.4%和85.6%。
(一)经济实力雄厚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亿元,占全县的6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686元,比全县平均水平(9640元)高1046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亿元,占全县的56.3%;财政总收入达到2.18亿元,占街镇乡总收入的79%;城市化率达到44.4%,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3.5个百分点。
(二)重点产业突出
1.工业经济基础扎实。五金、汽摩配件、机械铸造、锶盐化工、能源、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产业集群已具雏形,其中五金、汽摩配件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工业经济快速推进,发展质量和速度同步提升,已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现有各类工业企业744个,占全县的8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占全县的87%;个体工业3627个,占全县的82%。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9.0亿元,占全县的69.9%。
2.旅游发展优势突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被列入四大旅游精品,大足石刻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玉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水湖温泉以及各种生态观光园区等优势资源高度集中;大足石刻景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旅游经济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管理、协作机制不断创新,旅游业吸纳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
3.生态观光农业初具规模。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先后建成荷花山庄、长龙农业、五星枇杷园、宝顶龙发园艺、石刻之都、海晶虾业养殖园、莉青生态园、邮亭枇杷园等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优质冬菜调味品、无公害蔬菜等迅速发展,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年,农业增加值完成7.0亿元,占全县的49.6%;农副产品商品率为62.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4.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八大市场占地34.04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达到44.5亿元;其中,龙水五金市场群(含4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4.0亿元。组团城市(县城、龙水)中心商圈初具规模,全县10户规模商业企业全部集中在这一带;个体批发零售8335户,占全县的71.0%。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加速发展,商贸流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7.0亿元,占全县的74.2%;
(三)基础设施完善
1.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现有公路880公里,其中主骨架公路140公里,均已硬化;通乡通达率100%,通乡通畅率100%;通村通达率80%,通村通畅率64%,通客车率82%;宝邮公路已成为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干线,县级出境公路均与之相连;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从宝邮路南端穿境而过;辖区内交通四通八达,主干道全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
2.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建成区面积19.9平方公里,占全县的72.8%。组团城市(县城、龙水)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工业园区和科技教育城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宝顶古镇建设启动实施,龙古路风貌建设一条街如期建成。南环二路即将竣工,县城面积可扩大1倍。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3.市政设施更加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即将竣工;濑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县城段)基本完成,龙水镇污水处理工程和护岸河堤整治顺利推进;城市供水能力达到7万吨,占全县的82.0%;总输变电能力达到175KV,占全县的55.6%;电讯总容量52728门,占全县的56.4%,已安装35423门,占全县的58.0%;日供气量50556立方米,占全县的88.7%;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城市消防、环境整治、公共卫生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四)社会事业领先
辖区内有各类医院14所,病床数达842张,建成面积8.1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县的46.7%、77.7%和78.5%;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专科)二甲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救助中心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已成为全县医疗卫生保障的主要力量。教育集中发展优势更加突出;辖区内有各类中、小学36所,学生人数达到43536人,分别占全县的64.3%、57.8%。县职教中心迁建一期工程、田家炳中学建设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生育保险、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全面推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9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61元。
综上所述,宝邮路经济带已具备了率先发展、加快发展、集约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抢抓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宝贵机遇,围绕“国际旅游胜地、五金汽摩重镇、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努力把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建成全县的核心经济增长极、引领全县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平台、最具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带、川渝合作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此,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率先发展与统筹推进相结合。把宝邮路经济带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通过资源整合、产业集中、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手段,引导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促使其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同时,协调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以宝邮路经济发展为基础,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与产业支撑相结合。既要迅速壮大组团城市规模,积极培育中心城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切实增强城镇对产业发展的空间聚集和承接传递能力;又要通过产业快速聚集发展,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对城市发展的强力支撑。
快速发展与科学发展相结合。引导产业内部合理分工,增强产业协调发展能力,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迅速提升宝邮路经济带的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带;同时,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低能耗、集约化、低污染、生态型产业,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支撑功能,促进自然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要素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人口转移、产业聚集和城镇发展;又要充分发挥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制定规划及政策的引导作用,明确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政府责任。
自我发展与上级支持相结合。把宝邮路经济带的区位、产业、要素优势与产业区域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和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总体部署,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产业布局和资金支持,为加速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同时,要立足自身实际,解放思想,勇于开拓,走出一条加速宝邮路特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二)发展目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功能,吸引全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迅速壮大经济规模,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前七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带动全县提前五年(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年的基础上翻三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500美元;常驻人口达到61.9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82%;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1。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超过一小时经济圈平均水平。
未来五年,是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在全县做到“四个领先”: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0%。二是城市核心竞争力领先。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全社会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三是城乡统筹发展水平领先。城镇化率提高到57.1%,带动吸纳周边地区转移人口9万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四是社会和谐程度领先。就业难问题基本解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三、打造宜居创业城镇带
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环境做美、结构做优”的思路,全力加快组团生态城市发展,推进邮亭、玉龙、宝顶、珠溪等特色精品镇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具有显著集聚功能、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宜居、创业”城镇发展连绵带。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8.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3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7.1%;年,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50.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2.0%。
(一)壮大组团城市规模,增强城市产业集聚功能
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迅速壮大城市规模,不断增强城市对产业的集聚功能,全力打造以县城(龙岗、棠香)组团为核心的生态宜居城市,努力构建以龙水组团为副中心的创业城市,形成宝邮路特色城镇带、产业聚合发展核心区。年,组团城市总体框架基本建成,城镇人口达到24.3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4.2平方公里;年,组团城市全面建成,城市人口达到4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
1.打造县城组团宜居城市。按照“快速东移、重点南拓、适度西展”的发展思路,以濑溪河为主轴,以南北山为翠屏,建成相对集中又有机联系的“四大功能区”:旧城中心区——城市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和主要居住生活区;城东新区——县城宾馆服务业、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区;城南新区——县城连接龙水以城市旅游商贸、文化及居住为主的重点拓展区域;城西新区——以城市生活居住为主的旧城疏散、发展区域。重点加强和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调整产业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生态休闲旅游、教育、金融和现代商贸物流业,努力把县城(龙岗、棠香)组团城市建成政治、金融、文化中心,打造成最适宜人居的国家级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市。
2.构建龙水组团创业城市。按照“重点北移、相机西进、适度东扩”的发展思路,沿大邮路建成“四大功能区”:城南中心区(含旧城区)——大邮路以东、“大龙”大道为轴连接县城的组团商贸、文化和生活居住的中心区域;城西北工业区——以发展五金加工、机械铸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园区;大邮路沿线商贸区——以大型五金交易市场、物流中心为主的商贸集中区域;城北新区——龙水组团新的文化、商贸中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改造和提升传统五金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五金、汽摩配件、机电铸造、商贸物流业和仓储运输业,形成产业集群,努力把龙水组团城市打造成全县的工贸型城区和经济中心,成为渝西地区最具活力的创业新城市。
(二)打造特色精品城镇,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功能
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邮亭、玉龙、宝顶和珠溪发展步伐,全力打造特色精品城镇,形成对组团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1.打造邮亭新型工贸镇。充分利用邮亭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区间物流业和仓储运输业,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合理规划和利用城镇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建成以现代工业和商贸物流业为重点、相关产业聚合发展的集中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产业突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型工贸镇。到年,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
2.打造玉龙山水园林休闲镇。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玉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基础,以大足石刻景区龙水湖片区打造为契机,以民居风貌建筑为主导方向,以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渡假、娱乐购物、商务会展等现代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功能,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玉龙山水园林休闲镇,成为全市生态休闲旅游的重要承接地和大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
3.打造宝顶石刻旅游古镇。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优势,以宝顶石刻和化龙湖为载体,以大足石刻景区宝顶山片区打造为契机,加快宝顶古镇开发步伐,大力发展石刻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和园艺农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功能,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集宗教石刻、生态旅游为一体精品古镇,成为引领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高地。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
4.打造珠溪水上旅游新镇。以玉滩大型水库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规划修编进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发水上旅游项目,配套发展生态休闲农家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努力打造以水上旅游项目为支撑的旅游新镇。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5万人。
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智凤、石马和宝兴小城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择优发展机械加工业、新兴技术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功能,全面提升宝邮路城镇、产业共同推进、聚合发展的能力。
(三)加快房地产开发,增强城镇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
在城镇化加快推进、人口加快聚集的进程中,加速推进房地产开发步伐,不断扩大城镇规模,推动组团城市新区开发上档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带动房地产业积极健康发展;引导市场主体重点发展符合大足地方特色的中端房地产产品,参与廉租房建设,积极开发符合农村人口转移的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积极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园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居住园的规划建设,切实增强城镇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
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核心带
重点发展五金汽摩、机械制造、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旅游商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观光业等新型产业,全力打造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带。
(一)打造五金汽摩重镇
围绕建设“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战略目标,以园区为载体,整合宝邮路五金汽摩优势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增强产业协调发展能力,与双桥联手引导五金机电、汽摩零配件、装配制造工业集群发展,构建龙水、双桥、邮亭“三点一线”工业经济带,全力打造五金汽摩之都,成为五金汽摩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比年提高24个百分点。
1.优化工业规划布局。认真实施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分区。龙水A区以提升传统五金工业为重点,建成五金产业区、机电加工区、机械铸造区、电镀区;汽摩配件产业逐步向南拓展,形成与双桥汽车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邮亭B区以布局汽摩配件和机械加工产业为重点,逐步沿大邮路向北拓展,与车城工业园区聚合实现汽摩产业联动发展。把智凤—棠香作为县城主中心工业发展的拓展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兴工业。
2.做响五金产业品牌。整合龙水五金产业优势,着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五金企业集团,改造和提升五金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五金相关产业链接,积极引导组建五金汽摩配件、机电铸造、电镀加工等企业集团。建立五金创新服务、淬火、电镀、铸造和模具中心,建立市级五金检测中心,全面提升五金产业新产品研发水平和产品品质。加快五金市场群建设,完善五金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市场交易服务功能,建成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五金贸易市场体系。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经营战略,重视驰名商标的培育和发展,加强质量和计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形成以大足五金品牌为核心、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做响“中国西部五金之都”品牌。到年,力争创国家级品牌3-5个,市品牌4-6个。年,力争进入市工业园区,龙水A区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年产值达90亿元;年,园区建成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年产值达240亿元。
3.做强汽摩产业实力。以汽摩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大足五金产业、双桥重汽工业优势,利用汽车、摩托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与双桥联手整合大足工业园区和车城工业园区产业,合力打造五金汽摩产销基地。加大招商力度,重点承接现代大中型企业入驻,积极争取布局实施一批对汽摩配件、机电产业改造提升有重要促进的项目,着力培育在行业中具有体制、技术、产品、市场优势的龙头企业,迅速做大以邮亭、双桥为主的汽摩配件产业规模,实现汽摩产业配套资源本地最大化。年,工业园区(邮亭B区)建成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年产值达60亿元;年,园区建成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年产值达120亿元。
4.拓展工业发展新领域。采取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姻和与大企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生物工程和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大工业发展领域。
(二)建设国际旅游胜地
以宝邮路城镇建设为载体,“依托大集团、规划大手笔、开发大气魄、促销大力度”,加快大足石刻景区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构建旅游景区大环线,努力打造集“石刻王国、影视创意、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于一体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休闲渡假中心,形成中国西部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1.加速推进石刻大景区建设。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包括核心景区40平方公里、控制区域7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建设中,石刻文化保护区占15平方公里,其余25平方公里为可供开发利用区。打造五大旅游景区。加快大足石刻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步伐,全力推进大足石刻景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和完善旅游业发展载体功能,全力打造五大旅游景区,即:以宝顶山、化龙水库为中心的石刻人文旅游区,以玉龙山、龙水湖为中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北山、南山为中心的石刻休闲度假区,以石马教堂、石门山石刻和跃进水库为中心的农村风光休闲区,以玉滩水库为中心的水上娱乐观光区,促进全县旅游业协调健康发展。构建旅游核心大环线。把宝顶石刻旅游和化龙湖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调整宝顶核心景区建设规划,打通化龙湖至宝顶佛湾的连接道路,形成宝顶山门—佛湾—化龙水库核心景区旅游大环线。整合宝顶、县城(南北山)、龙水湖、石马等景区旅游优势资源,通过组团城市连接大道,构建宝顶—县城—龙水湖—玉龙山—石马黄金旅游大环线。
2.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加快大足石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步伐,规划面积6.77平方公里,全面实施老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影视艺术教育培训基地、温泉主题公园及温泉医疗研究中心、国际休疗中心、艺术创作及艺术产品研发基地、生态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及电视台入驻创意产业基地,有效推动龙水湖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形成温泉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影视拍摄基地协调发展新格局,建成龙水湖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全面提升大足旅游业发展水平。
3.突出核心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宝顶山、北山大景区建设,拆除宝顶山大佛湾和北山佛湾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将居民和旅游服务设施迁离文物保护区,完善景区道路、绿化以及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施宝顶山石刻自动防护工程,大足石刻保护维修工程,加强对石刻文物的全面保护;保护和维修石刻景区内的所有寺庙楼阁、石窟石碑等,对石刻水害、周边地质环境灾害、景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和维修龙岗山寨古遗址,拓展圣寿寺、佛祖寺规模,在宝顶山景区开发利用区范围内,规划建设“香焚宝顶”佛事文化活动中心,为开展宗教旅游体验活动提供理想场所,打造宝顶山佛教旅游圣地。将宝顶佛湾山门下移至宝顶镇政府所在地,实现宝顶景区的规范管理与保护,全面提升石刻核心景区的服务功能,形成富有大足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游。
4.推动旅游联动发展。整合永川、合川、江津以及周边省、市的旅游优势资源,联手构建跨区域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联动发展。强化“精美石刻”品牌宣传促销,巩固发展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促销格局。
(三)构建商贸物流枢纽
以组团城市中心商圈和八大市场为基础,依托大足五金市场群和邮亭交通枢纽,推广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重点打造仓储、运输、装卸、包装等为基础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促进理货、采购、仓储、分拨、配送等第三方现代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加大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建设,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壮大商贸流通规模,将宝邮路特色经济带打造成连接川渝、辐射周边地区的商贸物流枢纽。
1.打造组团城市中心商圈。以组团城市发展为纽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商贸服务功能,努力建成规模宏大、功能完备、服务一流的组团城市中心商圈,成为全县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的中心区域。
构建县城组团商贸中心圈。以大足商城、大足商贸中心、新世纪超市、重客隆超市、唯一连锁超市等为基础,加强商贸服务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推动县城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按照“聚合发展、规模效应”的思路,重点打造商业购物、电器通讯、服饰销售、儿童服装、建筑建材、福寿文化、饮食文化、餐饮夜市、物流配送和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商业一条街;新建东城新区、南环二路农贸批发市场和西禅社区、前进村个体商贸经济开发区,改造南门桥和西门综合市场,逐步形成门类齐全、批发零售兼具的各类农产品、水果商品交易基地;在东城新区适时布局建设3—5家大型超市,引导县城中心商圈逐步东移,促进县城商贸流通服务业规范化运作、规模化发展。
打造龙水五金汽摩(配件)产销集散基地。建设五金市场群。整合现有五金市场资源,以五金汽摩、机电铸造产业发展为基础,提升中国西部五金产品交易城、五金旅游城、渝西机电产品交易城、废旧金属交易市场规模和档次,积极开拓五金汽摩产品交易配套市场,新增市场规模30万平方米;完善市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市场入场参观、购物、电子交易、大型商贸会展等服务功能,形成辐射西南、引领全国的龙水五金市场群,成为十大重点专业市场之一,搭建起畅通的五金汽摩产业发展市场交易平台。积极繁荣商贸市场。加快现有农贸市场改扩建,新建龙水东部、北部和西部三个大型农贸超市,大力发展连锁超市、方便店、专卖店等现代商贸市场,积极推进农村连锁超市方便店建设,商贸市场建成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满足城市扩张对商贸服务业的需求。构建仓储物流市场。以发展仓储、运输、装卸等物流配送为重点,大力发展仓储运输业,完成2-4家五金机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建成物流配送及原材料仓储区20万平方米,形成龙水仓储运输及原材料物资集散基地。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在废旧金属市场的基础上,新征地40亩,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分别建成三个专业交易区,一个分拣整理场,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和100个回收站,扩建为西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形成绿色回收网络。
2.加快旅游服务市场建设。加快旅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市场服务功能,有效推动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打造宝顶旅游商贸服务区。实施宝顶古镇商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宝顶镇游客接待中心及停车场(占地50亩、接待中心5000平方米、停车场8000平方米)工程建设,加快荷花山庄民俗文化一条街(控制性详规面积为680亩、已启动开发200亩,集观光、休闲、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宝顶旅游商贸服务中心区,切实增强宝顶石刻旅游景区的服务能力。
打造城南旅游商贸城。整合全县石雕艺术资源,积极引导全县石刻雕塑企业和技术人员,逐步转移到城南集中发展,建成石雕艺术加工区和体验区,迅速扩大石雕生产规模,不断提升石雕艺术水平和档次,逐步壮大石刻雕塑新兴产业规模。突出古建筑特色,加强传统石雕工艺的挖掘与保护,征集全国石雕名家艺术品和我县石雕艺术精品,按不同时期历史人物和风貌顺序,完成大足石刻博物总馆建设,建成具有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形式的石雕艺术展示区。以石雕艺术企业为龙头,加快民间艺术品的收集、整理,开发各类旅游产品,建设石刻雕塑旅游商品市场,占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络,成为全县旅游商品集散地;引导五金、土特产、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向城南集中,逐步形成独具魅力的复合型商贸旅游基地,全力打造城南旅游商贸石刻城。
打造玉龙旅游会展商务区。完成玉龙商贸会展中心建设,建成龙水湖游客接待和会展中心,布局建设2家五星级以上宾馆,引导五金、石雕、土特产等旅游产品向龙水湖汇集,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市场,逐步形成以自然生态为主题,集高档办公、旅游酒店、休闲购物、商务会展、高档公寓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会展商务综合服务区。
3.构建邮亭物流配送基地。依托邮亭交通区位优势,加快邮亭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邮亭国家粮库改造工程,新增粮油仓储规模60万立方米;新建渝西粮油交易中心,规划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扩建农资(化肥)批发市场和盐业、烟草配送市场,新增物流仓储区面积20万平方米,完善仓储物流市场体系和功能,建成渝西地区重要的仓储物流配送基地。
4.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组建县级农资配送中心、良种配送中心、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等3大中心,加快城区、中心镇和乡村(社区)三个层次的商业网络建设,鼓励城镇商贸企业向农村延伸。建成一批农村营销网点(每村1个),培育一批农村经纪人(每村2人),所有商品由配送中心直接提供给营销网点,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五、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带
以市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和推进龙水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面打造宝邮路新农村建设示范带。
(一)打造现代农业基地
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利用现代装备成果,率先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农副产品经营范围,有效提升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发展节约型循环农业。支持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组织,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1.打造休闲观光农业连绵带。立足现有基础,通过扶持或引进业主的方式,做大做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依托农业综合开发,改造整治土地10万亩;规划发展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档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耕文化体验园、花卉苗木观赏基地和生态旅游农家乐,形成宝邮路休闲观光农业连绵带。
城宝路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通过租赁、联建等形式,将南山和北山农家乐逐步转移到城宝路沿线,实现旅游观光休闲业规模发展。以荷花山庄、龙发花卉园、长龙农业、枇杷山庄等为龙头,以发展园艺农业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星级农家乐、园艺农业体验基地建设。到年,星级农家乐达到5家以上,农耕文化体验园、花卉苗木观赏基地和生态旅游农家乐达到20家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
大龙路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带。以海晶虾业养殖园、西苑农业园、天醉园等为龙头,以都市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全力打造具有大足特色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带。在棠香街道办事处的三合、双丰、冉家店、金星等4个村规划10000亩,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从城南号子口到五星大转盘,重点布局农耕文化体验园、花卉苗木观赏基地和生态旅游农家乐,集中打造都市农业园区;城南号子口到龙水段,重点布局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设施农业;沿玉(龙)黄(桷)路布局建设传统农耕文化艺术长廊。到年,大龙路星级农家乐达到10家以上,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花卉苗木观赏基地达到40家以上,形成宝邮路经济带最具活力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带。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无公害绿色生态食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各种优质粮油新品种,优化各种粮经作物的种植范围及规模,稳步提高农村优质的粮油生产能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以龙水镇为重点,在宝邮路布局建设2-3个10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形成绿色食品经济区;加快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建设,逐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做强桥亭、黄泥等村家禽、家畜规模化养殖产业;迅速扩大珠溪冬菜、藠头等种植基地;争创3-5个无公害蔬菜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农产品经纪人,拓宽无公害蔬菜销售市场。
3.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业区。以邮亭为重点,布局建设粮油加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区,重点扶持良茂米业等一批优质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积极引进规模企业,不断提升冬菜调味品、枇杷、竹笋、茶叶、畜禽产品、速生桉等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积极引进、推广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不断开发荷莲等农副产品加工新品种。
4.优化种植养殖业发展结构。加快优质枇杷基地建设,打造中国优质枇杷之乡;积极引进、推广优质粮油新品种,扩大种植范围,不断提高粮油品种的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加快养殖业标准化小区建设,培育建设智凤镇珍禽养殖基地,实施畜禽优质种源基地保护,不断提升养殖业发展质量。
5.加速农机化发展进程。加快新建和改造农业电灌站步伐,恢复改善灌面11万亩;积极推广农业耕作机械,耕整机达到1350台(套),联合收割机达到13台,播栽机械达到30台套。年,全县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40%,农机总动力达到53.8万千瓦;年,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60%。
(二)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宝邮路作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带的形象和水平,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梯次推进,协调发展。
1.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制定城镇空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互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将宝邮路沿途农房全部纳入新农村康居工程范围,尽快编制完成康居示范村和康居示范户建设规划,完善康居村户型和风貌设计,实行统一规划、规范建设。
2.加速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管线、沼气、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实现水、电、电视“三通”;加快农村改造危房、修缮住房,建设安全、整洁、美观、实用的农民新居;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根据农民意愿,抓好康居示范村农房改造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向规划建设的居民点适度集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序推进康居示范村和康居示范户工程建设。以农村产业化发展为支撑,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改造和重点培育,在智凤镇田坝至登云段四平方公里区域内,开发建设具有西南特色、人居和谐、节能环保、产业发达的“百年村庄”,全力打造成新农村建设“典范”。
3.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玉龙山公益林,发展速生丰产林,建设玉龙山水源涵养林。对濑溪河沿线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对玉滩水库周边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库中岛屿全部予以重新造林。建设宝邮路生态长廊工程,在宝邮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坡耕地规划退耕还林5.5万亩,在公路沿线两旁20米范围内控制性地选择营造绿化带。合理规划和调整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镇、村、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工程,逐步增强生态支撑功能。
4.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集中政府资源,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扶农惠农政策,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拓展农产品市场;实施经济强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着力打造“石刻技工”、“五金巧匠”两大劳务品牌,把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建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的第一“高地”;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5.提高农村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程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民主决策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崇尚科学,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农村安全和谐、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打造成渝交通枢纽
配合国家、的重大交通规划,加快主城至大足(渝大)高速公路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008年开工建设,尽快提升主城对大足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武胜—潼南—大足—荣昌高速公路(大足段)建设(连接成渝、遂渝、渝南和主城至大足四条高速公路,境内长40公里、经中敖镇、龙岗街道办事处、城南、宝兴镇、珠溪镇,接荣昌县),尽快形成区域交通干线网络,有效提升大足交通区位优势。
加快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起于北站,经壁山、大足进入四川内江、简阳连接至成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新建连接潼南—大足—荣昌的城市铁路(全长80公里),促进三县经济联动发展;增密建设县际联网公路12条,争取列入市级地方规划,切实增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系,加快建成连接成渝经济区的交通枢纽。
加快推进龙(水)珠(溪)路建设步伐,尽快完成(城)南珠(溪)一级公路改造,有效推进宝邮路特色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交通安保和场站设施,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构筑宝邮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改革交通执法体系,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构建和谐交通运输市场。年,公路里程达950公里,硬化率达77%,通村通达率达100%;年,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硬化率达100%,通村通达率达100%。
(二)提升城市支撑功能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步伐,形成城市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
1.城市交通。实施城南收费站至南环二路迎宾大道建设工程(全长4.5公里,按照60米控制红线标准一次成型),加快南环二路、组团城市连接道路、北环二路西段、北环二路延伸段、南环三路以及龙水环城西路、龙溪大道建设,加快东城新区、南环二路沿线片区、工业园区等新开发区和道路网络建设,打通海棠路等断头道路,完成组团城市(县城、龙水)城区主、次干道30万平方米沥青砼路面改造,增大城市路网密度,改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效率,拉大城市建设框架,为城市新区开发奠定基础。
2.市政设施。按照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要求,着眼于区域和城乡统筹,优化市政设施布局,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功能完善的市政设施体系,提高市政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加快宝邮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给排水工程。加快县城供水直输工程建设步伐,切实增强县城供水保障能力;实施新胜、高洞子、十里沟和红旗水库联网运行,扩大邮亭镇供水能力;整合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城镇供水能力,建设大足城南15万吨供水中心,完成连接县城、龙水、(双桥)和邮亭的28公里供水主干管网、城镇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安全使用。新建龙水日处理5万吨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到年,宝邮路经济带城镇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5%以上。电力工程。加速电网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确保宝邮路经济带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新建220千伏复隆变电站和110千伏邮亭、城南变电站及输送线路,完成龙水片区新市、大围、文家堡、珠溪站等8个35千伏变电站改造扩容,架设、改造输变电线路3000公里;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完成开闭所、配电房、电缆沟等配电网建设任务。到年,宝邮路经济带输变电总容量达到24万千伏安,保障电力供应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燃气工程。积极筹备新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有效增强天然气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天然气输气管网建设,形成宝邮路经济带内天然气主管联网供应体系,进一步拓展天然气用户市场。到年,天然气日供气量达到20万立方米。
通讯设施。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全力构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网、信息交换网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建电信机房180个,新增移动机站160个。到年,建成基站280个,杆线路1200公里,管道100公里;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12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达到20万户。
消防建设。加强消防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消防应急反映能力;尽快完成城市消防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消防通道,添置必备消防设备和器材,完成城市消防栓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绿化工程。实施南山、北山屏障工程和公园绿地建设,完成退耕还林1.9万亩,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县城绿色生态屏障;实施濑溪河沿线城市生态广场、景观绿化工程,完成县城“四点”(北山石刻、南山石刻、插旗山公园、海棠香国公园)“四线”(南环二路、北环二路、大邮路景观大道、大龙路生态大道)及濑溪河城区段景观综合整治,完成龙水“两点”(幸光大道南侧的公园、镇政府广场南侧的公园)“四线”(工业干道、幸光大道、大邮路龙水段景观大道、大龙路龙水段生态大道)及濑溪河龙水段景观综合整治。
(三)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坚持抗旱防洪生态并重的方针,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合理布局水利设施,完善供水网络,构建水资源基础保障体系,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水资源存蓄能力。加快玉滩大型水库工程建设步伐,尽快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切实做好琼江调水铜(梁)大(足)引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十一五”期内开工建设;扩建高洞子水库为中型水库,扩建小(二)型玉河水库为小(一)型水库(完成河道清淤、大坝建设);加快病险水库整治工作,积极实施塘、堰改造,不断增强水利设施保障能力。
继续实施濑溪河灌区(大足灌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抗旱能力;建设和维修濑溪河沿线城镇河堤护岸工程,有效提高城镇防洪能力。
七、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全面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城乡统筹的义务教育体系。按照“小学寄宿化、初中区域化、高中城镇化”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加快小学寄宿制建设步伐,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科技教育城规模和实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继续推进大足二中、县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建设,改善高中办学条件,促进高中教育规模发展。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通过推进宝邮路沿线“窗口”学校和城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带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瞄准西部五金、机电、汽摩配件产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征地200亩,布局建设高级技工职业学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和丰富的旅游优势资源为基础,规划建设中国石刻旅游艺术职业学院,重点培养培养旅游、石雕、艺术等人才,以满足旅游业和大足石雕艺术产业发展需要。从抢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需要出发,布局建设中国石质文物保护研究院,有效开展石质文物保护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全面提升大足石刻研究保护水平,逐步打造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加速推进中小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活动场所、学工、学农、军训基地、思想品德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满足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促进文体广电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抢救保护工作,重点挖掘和弘扬石刻文化、五金文化和民俗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促进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健康发展。在科技教育城规划建设大足文化风情园,收集和整理大足特色文化,建成五金文化演绎中心(陈列馆)、万古鲤鱼灯和中敖火烧龙等民俗文化展览馆,完成民俗文化表演队伍和场地建设,成为宏扬和传播大足特色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运用计算机、三维数字摄像、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技术,将大足石刻全部数字化,完成大足石刻数字化工程建设,有效拓展大足石刻文化艺术传播途径,全面提升大足石刻文化艺术的宣传效果和水平。把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六大特色文化中心(以邮亭鲫鱼为支撑的美食文化休闲中心,以龙水五金为支撑的五金文化休闲中心,以海晶虾业为支撑的垂钓休闲文化中心,以和平新村、天醉园和长龙生态园为支撑的枇杷农耕文化休闲中心,以荷花山庄为支撑的荷莲文化休闲中心,以宝顶古镇和石刻景区为支撑的佛事文化活动中心),切实增强特色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的支撑能力。完成广电大厦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数字化电视县,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大足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建成体育场馆、游泳池、市民健身中心、室外训练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工人俱乐部等体育活动场地,不断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和居民健身需要;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三)推进公共卫生均衡发展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针对社会公民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造成精神压力大、亚健康人群迅速扩大的状况,以大足精神病院为基础,布局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改善社会居民精神健康状况提供理想场地。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造提升县二院和妇幼保健院,将县医院建成名院,县中医院建成国家级示范中医院,新建县医院急救中心、医疗检验中心、卫生信息服务中心和渝西卫生培训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有效提升疾病防治和诊疗水平。加强农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健全县、街(镇、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完善医疗卫生配套设施,促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分享。完善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制度,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
(四)完善统一城乡就业机制
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在科技教育城布局建设渝西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配套完成劳动实训基地建设,为城镇劳动力安置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基础条件,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落实城乡就业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监督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五)增强城乡社会保障能力
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医疗需求为重点,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础养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适度、缴费灵活、可随参保人员转移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畴。
八、完善保障措施
(一)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强财政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增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和强化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机制,对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增加税收、控制政府性债务、消化财政赤子、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给予重点奖励和补助。集中财力,打捆用活各类财政资金。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道路、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落实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社会救助、职业技能培训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支撑体系,逐步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化建设。
2.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辖区内居民自由迁移,逐步实现以身份证管理取代属地户籍管理制度。健全农村居民进城居住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有效减轻农村居民由于户籍转移带来的生活压力。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可自愿选择就业居住地落户。完善外来人口就业政策,依法保障和履行其应有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比重。
3.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流转办法,明确流转程序,配套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思路,采取置换或回购退出地、实行“新居工程”、享受廉租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转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安居就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村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积极参与集体经济组织或集中经营办企业,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不断提高农村土地的集中度,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年,力争农用地集中度达到60%。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对基础资源配置的作用,确立企业在市场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按照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行政区划,逐步减少行政单元,不断增强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逐步建立高效统一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政府职责和权限,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街、镇乡执法监管模式,强化乡镇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能力。
(二)全力招商、务求实效
1.营造全民招商氛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力度,抓紧抓好;强化对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努力营造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你追我赶的招商氛围。
2.明确特色招商思路。立足我县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流通服务业,重点引进大型五金机电、汽摩铸造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龙头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有效利用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和环境保护项目招商。
3.完善招商引资模式。坚持走组团招商路子,完善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落实招商政策,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打牢招商引资基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组团招商的措施办法;积极推进组团招商、特许招商、股权招商,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手段,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4.抓好招商项目落实。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体系,保证招商项目落到实处。对以落户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宣传力度,通过扶持,尽快做大做强已落户企业,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三)打造平台、扩大开放
1.夯实项目支撑平台。牢固树立以项目抓机遇、以项目促发展的观念,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按照“完工项目抓运行、在建项目抓质量、前期项目抓开工”的思路,每年分解出具体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策划能够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库,滚动推进实施;及时优化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打造资金融通平台。鼓励创办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机制。开展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营业税减免试点,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产品收购期货交易。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公司,做大做强政府性投资融资平台,增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水平。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市分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在足各金融机构增大信贷投入,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投资格局。
3.搭建现代信息平台。以先进技术为基础,以应用技术为核心,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农村通信网络,扩大农村信息网络覆盖面,推动各种网络互联互通和升级改造扩容,搭建信息处理和应用平台。建设全县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政务信息和社会事务信息系统;建成和完善地理、人口、宏观经济、物流等信息平台,不断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4.优化服务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互利共赢。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生产要素的行政配置,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区域统一市场,积极推动要素流动和重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产业聚集发展。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重点扶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退役官兵、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自主创业。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完善融资担保、市场开拓等服务平台,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平等发展,形成各种资本积极参与建设的新格局。
(四)优化服务,增进协作
1.优化园区服务。努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快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厂房标准、环境优美、拥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园区,全面提升园区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促进五金、汽摩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园区管理运作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制;完善园区用地标准,准确把握企业入驻门槛,建立节约、集约、科学合理的用地机制,使园区建设规范有序进行;落实园区发展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改变园区服务方式,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建立园区项目服务责任到人的服务机制。
2.强化区域协作。打破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局限,以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产业关联发展为切入点,明确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各街镇主体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定位,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和产业融合,引导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县内外企业横向联合与重组,搭建起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主城“退二进三”的承接平台。
(五)加强领导,完善考核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县级领导重点联系和指导区域发展的工作制度,建立县级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具体问题。县级各部门要把宝邮路经济带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创造良好条件。
2.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明确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各街镇主体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定位,引导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综合运用土地、财税、金融、环保、价格等调控手段,支持发展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新兴产业。
3.优化干部配置。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宝邮路特色经济带这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形成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动力,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的整体创造力。
4.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促进科学发展、激励先进的考核评价机制,奖勤罚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形成凭实绩任用干部的正确导向。
打造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对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大力培育和宏杨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继续深化效率革命,积极参与,加快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建设,率先实现全面社会小康目标,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为把大足建设成为“国际旅游胜地、五金汽摩重镇、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全面提升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形象、实现全县城乡统发展筹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