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卫生事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12年-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三年,是实施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形成2012—2015年县卫生事业发展工作总体思路。
一、县卫生事业发展基本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1个,其中:县直医疗机构2个,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直属公共卫生服务机构5个,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皮肤病防治所;乡镇中心卫生院4个,即南迳中心卫生院、龙源坝中心卫生院、陂头中心卫生院和社迳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11个,即龙下、上江、竹山、寨下、木金、小慕、金龙、中寨、乌桕坝、大吉山镇、大庄;门诊部、个体诊所34个,村级卫生所(室)124个;职工医院1个,即大吉山矿区职工医院。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8078.6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0000平方米,占20.8%。干部职工总数697人(含聘用人员35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0人,占干部职工总数的84.6%。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员399人(含临床执业医师197人,注册护士159人,其他43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101人)。
每千人口临床执业(助理)医师0.9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0.76人;全县现有住院床位39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88张。
(二)县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对老龄化进程加快,传染病疫情的威胁,疾病谱的变化,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人口流动,环境污染,职业卫生和意外伤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1、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较差,医疗卫生设备落后,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诊治和预防保健需求,每年约有45%的疑难病人转诊外地医院诊治。
2、卫生人才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
我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尤其是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技术骨干、高尖医技专业人才更加缺乏。全县具有全日制高等院校医学本科毕业生仅有15人,全县在岗服务的副高职称人员仅有7人,除县医院5人,中医院1人,大吉山矿医院1人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副高职称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15个乡镇卫生院中,仅有4名中级职称医技人员。县卫生系统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与县教育系统副高职称以上人员(42人)之比为1:6,是教育系统的六分之一;与周边邻县的龙南、定南、信丰和广东南雄、翁源、始兴等县、乡比较,医学人才相差甚远,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另外,卫生管理型人才同样严重缺乏,尤其是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层管理干部显得尤为突出。如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三个机关单位,30—40岁年龄组的专业管理人员仅有8人,具有全日制高等院校专科毕业学历以上的人员仅有2人。许多基层业务骨干流失严重,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观念老化,技能老化等现象较为严重,面临人才断层的困境,卫生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医药卫生“五项”重点改革正在推进之中,还没有取得显著实效;在实施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财力、人力、物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大多难以达到显著的社会效益,多数事业停留在层面上;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差,技术力量薄弱,一时难以达到有关建设标准,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
(2)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上仍有差距。乡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定员定岗难以按规范要求到位,导致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15个乡镇卫生院中,仅有4名医务人员具有中级职称,95名具有初级职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职工收入普遍减少,职工年均收入在2万元以下,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医疗服务水平难以提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需求。
(3)在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由于政策因素,选定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上较为局限,有些基药在卫生院根本无法应用,临床处方受限,影响医疗效果和质量,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后,医院收入大幅度下降,而财政补贴不能均衡到位,医院工作运转困难,职工收入明显减少,难以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不适应群众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强。药品市场秩序混乱,医疗机构全行业监管缺乏有效机制。医疗保险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仍难负重。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尚未形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增加政府投入,减轻群众个人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是当前卫生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2012年—2015年卫生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一)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主要健康指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达到73.5岁,比2009年增加0.5岁。婴儿死亡率:到2015年,控制在12‰以下,比2009年下降49.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到2015年,控制在15‰以下,比2005年下降5%。孕产妇死亡率:到2015年,控制在30/10万以内,比2009年下降19.82%。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城市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90%以上,分别比2009年提高5%。
3、主要疾病控制指标:到2015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80%以上,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有效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600人以上;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手足口病发病率控制在80/10万以下,痢疾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卫生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卫生协调发展,统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协调发展,建设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差距,努力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基本原则
1、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探索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2、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政府责任,改革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公益性质,扭转重医轻防倾向,减轻群众负担。
3、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重,制定扶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中西医、中西药协调发展。
4、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为重点,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5、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鼓励公平、有序竞争。
三、2012年-2015年卫生事业建设重点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配置,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1、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项目,是“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县重点建设工程,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我们将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资金,做好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
2、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续争取中央、省、市新一轮投入,实施对9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对上江、竹山、寨下、木金、大庄、乌桕坝6所非建镇制卫生院,力争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建设,消除危房,实现污水处理、医废处置、供配电及其它后勤设施达标,达到一般卫生院建设标准。
3、对目前未达标村卫生室建设:争取中央、省、市新一轮投入,对目前尚未达到国家标准的村卫生室,按每所不低于60平方米进行标准化建设。
4、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争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对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标准,完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争取启动县疾控中心新增实验室达标扩建项目,
(2)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对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
(3)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争取按800平米标准实施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
5、设施装备更新配置项目
根据相关医疗卫生临床规范和国家医疗设备主要装备品目,综合考虑设备配备与技术水平、开展业务项目与工作量相适应的原则,结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目标,2012年-2015年期间,全县医疗卫生单位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和单位自筹不少于30690万元,对56个类别设施装备更新配置共243台(套),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仪器设备装备和冷链系统建设;对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设备装备品目,争取各级政府资金支持,提升我县妇幼保健水平。
(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学重点学科、医学科技发展
加强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管理,鼓励自主创新,逐年加大对卫生科研经费的投入、考核和补偿力度,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政策和经费投入上给予倾斜。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力度,以奖代补,鼓励我县科技成果获奖项目。
完善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全系统岗位设置和分级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设岗合理、分级聘用、科学考核、按岗定酬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立高学历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资助机制,为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发展空间。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科室,实现科室发展目标。
继续加强高层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投入和激励机制,建立高学历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科技项目研究资助机制和卫生人才培养数字信息平台。选拔和培养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骨干。
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定并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选拔和培养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骨干。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学历层次,逐步减少中专在学历结构中的比例。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与职称、工资晋升挂钩,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建立高等医学学历教育的定向投入机制,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学历层次。
加强对全县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投入机制,鼓励自主创新,加大对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支持,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新进展,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力求新的突破。加大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卫生投入,加快卫生投融资改革
强化政府职责,落实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在动员社会广泛筹集卫生事业发展资金的同时,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水平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兼顾公平与效率,鼓励竞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方式。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按国家规定“定岗定编、核定收支、集中核算、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全县乡镇卫生院人员实现全额补助,同时,改革医务人员工资分配、医疗服务价格定价、药品零差率销售等机制。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方式。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筹资,不断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机制,扩大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并重点向边远地区给予补助倾斜。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后全额返还。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建立稳定的政府补偿机制,降低药品费用。
(二)实行全行业管理,加强行业准入和卫生执法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切实转变职能,强化依法行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全县卫生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整体推进卫生规划的实施,严格规范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许可准入制度。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行业和医疗市场的监管职能。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严禁聘用非卫技人员行医和超范围执业。各级卫生、药监、物价、财政、工商、税务、人保、民政、公安等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超范围执业、虚假医药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检查,提高疫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对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中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指挥调度的医疗机构,依法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建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评审制度。实行全行业统一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完善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制度。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公示考评结果,公布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等,接受社会监督,便于群众选择就医。完善医疗机构诚信档案和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分别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和医德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对诚信度低的医疗机构和医德差的医务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三)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医疗公平,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统一规划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加强综合调控,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注弱势人群。确保区域内居民得到公平、可及、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医院药品批零差、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在认真总结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础上,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政策要求,控制不合理医药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建立居民健康状况评估制度,定期对全县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四)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推进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医院加强经营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倾斜。加大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基层实用卫生人才的培养引进的力度。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岗位分级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完善岗位绩效分配制度,
(五)统一规划,持续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继续加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医院管理(重点是电子病历)、卫生执法监督信息平台、民营医院管理信息平台、基层卫生院管理信息平台,继续完善疫情专报和分析预警系统、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实现卫生工作多方位的信息化、多元化和自动化,建立全县统一的信息平台,支持卫生行政部门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