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政府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政府服务业十二五规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方政府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我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统一部署,特制定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服务业发展基本概况

九十年代未期,全县服务业开始走向规范有序发展轨道,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产业所占比重在逐年上升,优势逐渐凸显,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服务业发展现状

⑴经济总量稳步增加,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增加值从2005年底的18.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4亿元,增长了132.8%;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31.2:34.6:34.2调整为2013年的26.3:37.7:36.0,2013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1.9%,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

⑵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并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下,新兴行业特别是旅游业、房地产、信息、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达到了20.2%以上。

①旅游业飞速发展。作为生态旅游名县,全县共有3A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个(),皂市水库正在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云山正在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和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秀坪园艺场正在创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县现已形成成熟景区2个(、),成熟景点5个(),已发展省级休闲农庄1个(),已发展农家乐30家(其中市级授牌2家),新增旅行社1家,正在申报的旅行社1家,目前全县旅行社数量已达5家。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秀坪园艺场、白云山的采桔游、采茶游深受游客青睐。

②商贸流通业不断壮大。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1亿元,与2005年的20.93亿元增长了119.8%,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37.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21.8%;住宿餐饮业完成8.8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87.1%,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支撑地位进一步增强。

③房地产业迅速崛起。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跃式发展及空间区位的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房地产市场兴旺,2013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46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39.5%。商品房销售面积19.6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8.62万平方米,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2.8%;商品房销售额达4.17亿元,增长48.9%。

④交通、邮电业稳步发展。2013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7亿元。交通快速增长。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4103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1.3万辆,其中私人汽年保有量1.2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0.36万辆。完成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9.7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14.71亿人公里。邮电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1亿元,与2005年的1.33亿相比增长80.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8亿元,增长154.5%;电信业务总量2.13亿元,增长73.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4.3万门,全县电话普及率为61.2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2.66万户。

⑤金融保险业全面开花。金融运行安全稳定。2013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7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2.9%。保险业务持续增长。年末有15家商业保险分支机构,其中从事寿险业务的有7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76亿元,比2005年增长182.2%。赔款和给付0.75亿元,比2005年增长400%。

⑶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不断拓宽,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入服务行业,服务业的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2013年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占全县第三产业的64.0%。

⑷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投入不断加大,201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第三产业投资达14.2亿元,比重达到26.2%。其中投资额较大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达5.5亿、房地产业达3.5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达3.8亿、环保达0.7亿元、卫生达0.3亿元、教育达0.2亿元。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和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强,极大地加强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存在问题

⑴第三产业总量不大。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是不高,2013年三产业增加值仅占36.0%,在全市仅占第7位。

⑵发展环境不优。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大瓶颈。硬环境,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导致旅游业曾一度低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软环境,如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餐饮、住宿、客运出租、消闲娱乐等行业价高质次,消费者对此反映强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

⑶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为主体的传统第三产业比重偏大,超过42%,金融业仅占4.3%。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新兴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服务态度层次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服务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当前,随着“两加快一维护”战略的实施,县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对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情况看,全县发展服务业面临着良好的环境和现实条件。

1.国际环境。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发展由以生产制造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特别“十一五”期内,随着服务领域的逐步扩大,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形式,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加快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步伐。随着我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对外资开放,推动了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2.国内环境。从国内看,国家把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促进国内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和内在动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也将推动服务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扩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极大地拓展相关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现代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将明显增强,发展潜力更大。金融危机促进了沿海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各类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将有利于服务业供给的增加,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三、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任务,强化举措。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服务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宽新的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县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2.总体要求

⑴发展目标

“十二五”未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5%;占GPD比重达4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增长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亿元,年均增长13%。

⑵基本原则

①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把解决贫困问题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民生问题。

②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③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战略重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巩固和提升粮食、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地位,培育形成经济增长极,发展壮大整体实力。

④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外引内联。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富有活力、透明高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服务业发展工作重点

坚持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兼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加现代服务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1.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

⑴商贸流通业。积极运用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新型经营方式,整合商贸流通资源,全面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同时,结合县情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走农工商联合经营,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培育发展1-2家大型流通骨干企业,5家大型专业市场,改善和完善10家集贸市场,配套城乡一体化销售网络。以“万村千乡”市场、“家电下乡、汽摩下乡”为抓手,着力扩大内需,全面激活全县农村市场,着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着力打造以城区为中心的湘西北物流中心,初步构成以平安超市为中心的日用消费品物流板块、以山宝农副土特产品超市为中心的农副土特产品板块、以综合批发城为中心的建材装饰物流板块、以东城物流园为中心的家具、家电、水果物流板块,初步构建城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框架。

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新建好望角、尧业华天2家星级宾馆;配套建设旅游专线农家乐,利用皂市水库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磨市、维新、皂市集镇新建高标准的休闲农庄;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营销与策划、礼仪司仪、商务会展、金融小额融资、劳务输出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型产业;规划整顿休闲业,着力规范沐浴、按摩、足浴等服务行业技术标准。

⑶着力搞好外贸自营出口。在调结构、保增长的前提下,“十二五”期间,新增外贸出口企业5家,培育扶持龙头出口企业1-2家,工作重点着力于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组织、鼓励县域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督促、帮助进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以及各种境外展会,特别是我县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要认真分析国际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开发战略,在传统市场的开拓上加大深度,大力开发东盟、独联体、拉美、和非洲市场,积极打造我县柑橘、茶叶品牌,创造我县外贸出口特色,培植行业出口龙头企业,提高我县地产品发展于竞争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我县外贸出口突破2000万美元。

⑷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推进、,闯王陵、皂市水库等景区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扩大温泉度假、土家文化、橘乡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同周边省份联合包装推介,力争打造一批能够在常德市、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景点和景区。

⑸房地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推进以商品房为主体,保障性住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引导市场理性消费,促进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房地产开发总量控制在80万平方米左右,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换房群体的扩大,每年开发量需控制在15万平方米左右,提供约1500套居民用房,以保证城区居民的正常需求。规范物业管理,不断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味。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城区老旧住宅小区、零散住宅及机关等物业管理工作,努力扩大市场化、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管理面积达到社会房屋总面积的60%,新建住宅小区实行物业管理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廉租房住房制度,推进城区棚户区和独立工矿区、农、林、垦棚区改造,完善相关土地、财税和信贷支持政策。争取到“十二五”期末新增廉租房2700套、新增租赁补贴2100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800套,改造棚户区(危旧房)3200套,基本解决现有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夹心层”家庭的住房问题。

2.突出发展生产服务业

⑴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构筑以东城物流中心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按照“仓储、物流企业”的功能定位完成第一期项目投资,在此基础上,围绕把东城物流中心“建成集国际展览、全球化采购、连锁销售、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型现代物流平台”。

⑵科技服务业。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及产业转移、科技信息及咨询等科技服务业。以提高完善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努力在绿色新材料、铝及铝加工等重点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植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带动经济发展。

⑶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审计、会计、法律、公证、仲裁、计量、技术和咨询等现代中介服务业,为政府、企业和家庭提供决策咨询、投资论证、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济、市场调查、公证鉴定、工程招投标、法律服务、家庭理财等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加快组建行业协会,不断完善社会中介行业服务标准,逐步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的执业行为,提高商务服务水平。

⑷金融保险业。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以济源路、登封路为中心的传统金融商贸区的功能。合理优化金融网点布局,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优化城区金融机构网点,重点发展城乡金融网点。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上扩展业务,大力发展保险、金融租赁、融资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综合服务功能。

3.稳步发展民生服务业

⑴社区服务业。建设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设施配套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支持民间资本全面进入社区服务业,鼓励和扶持兴办多种所有制的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庭医疗保健、养老托幼、超市、便民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美发店、家政保洁、商品配送等社区服务网点,满足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卫生保健和生活消费的需求;不断拓宽社区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扩大社会就业空间。

⑵教育事业。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巩固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培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加快大学项目的引进、建设步伐;加速发展非义务教育,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办教育,扩大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转换,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⑶文化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城乡体育网点,通过5年努力,使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有体育场地设施。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8%以上。全县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新增健身路径20条。全县成立单项体育协会6个,总数达到15个。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10个。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00名。建立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点2个以上,5年中进行2次体质监测。有1-2名队员参加全国及国际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省十二运会上有15名以上籍运动员参赛。向市级以上运动队和体育院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00名以上。

⑷医疗卫生事业。以县医院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包括县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县医院要明确发展方向,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深化内部改革,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自我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建设,引进高技术含量的人才,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对危急重病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发挥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作用。县中医院要继续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拓宽中医药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使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做好急危重病人的转送和对一般卫生院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增长。

⑸社会保障事业。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养老保险以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三资、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社会灵活就业人员为扩面重点,积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目标。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初步形成本基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与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人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