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质监局创新教育规范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新。这是建设一流强局的灵魂。创新的本质是进取,就是要从观念、体制、机制、科技、管理等方面,立新格局,创新局面。在当前质监部门任务多、责任重与人手少、基础弱的矛盾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下,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坚决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既要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又能不墨守陈规,敢想,敢干,敢问,敢试,以思想观念、发展模式、监管方式、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要在落实科学监管观问题上,突出政府主导落实作用、质监牵头协调作用和企业主体自律作用,着力构建起“政府统一领导、质监牵头协调、部门共同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的质量监管新格局。
——规范。这是建设一流强局的前提。审视和检索多年来质监事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质监事业要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把规范放在第一位,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要求,对服务行为、执法行为、收费行为、实验室行为、职业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全方位的整顿规范,整合资源,提升定位,建立健全严密的组织体系、严肃的政务体系、严谨的服务体系、严格的制度体系,走以规范提效率、以规范促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质监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使质监部门真正成为“政府需要、企业欢迎、人民信赖、社会赞誉”的重要部门。
——发展。这是建设一流强局的保障。多年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才能在壮大自身事业的同时,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实现自身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的“双赢”格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经济社会走在全省前列”的战略性口号,要求我们质监部门必须紧盯“建设一流强局,走在全省质监系统县级局前列”的目标,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质监事业发展全过程,牢牢把握“提升质量安全有效监管的执行力、质量管理服务经济的支撑力、技术机构服务企业的公信力、队伍素质履行职能的适应力”这四个衡量标准,审视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增强服务大局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民主行政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能力和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建设,有效地促进质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和谐。这是和谐质监建设的基础。在当前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努力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和谐有机统一,推动质监事业与经济社会的互动有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质监。对外,要通过抓宣传、抓沟通、抓协调,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质监工作的认知和认同,赢得支持和理解;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眼点,通过盯住热点、关注难点、突出重点、寻求亮点,解决好政府和社会关心的问题,从而提升质监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对内,要研究探索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内部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内部分工的合理配置和制度管理的高效运作;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在构建和谐质监中的作用,大力推进质监文化建设,关注一线工作和一线疾苦,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整体和谐力的增强推动事业的不断前进。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20*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准载体,突出亮点,切实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今年是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的关键一年,一定要抓住这一有效载体,把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作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核心环节来抓,推动我市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一是落实责任,抓好规划实施。进一步强化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市政府将《“品牌*”“十一五”培育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协助市政府正式出台《*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和《开展创建质量先进镇(街道)活动的通知》。协助市政府抓好镇(街道)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调整完善考核细则,并组织富有成效的督查活动。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调整完善相应的质量品牌建设领导机构和分年度滚动实施计划,务求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质量品牌工作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信息载体,组织实施好“3·15”、“质量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对规划和有关质量品牌激励政策的宣传推动力度,加大对创牌企业先进经验和优质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品牌*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二是明确重点,抓好质量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对我市产品质量稳定性影响很大,重点行业质量对我市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很大,这两者是质量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市块状经济明显的特点,要按行业特点出台切实可行的产品质量提升方案,明确提升目标、帮扶计划。按照分步实施的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对水泵、空压机两个行业中小型企业的质量提升工作,要确定好提升对象,落实好提升措施,保证好提升效果,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产业档次和水平的上升。在去年质量普查建档的基础上,扩大普查的覆盖面,利用普查成果,对不同类型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质量提升的措施,特别是要大力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质量攻关、质量改进、降废减损等活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通过努力,至年底要使品牌培育企业和水泵、空压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采标率达85%以上,并全部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管理规范活动;争取列入省级质量赶超项目1个;当年确认的国家级新产品标准转化率达100%;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计量检测控制体系;质量提升行业的中小企业达到计量检测能力确认同比增加10%,质量提升行业都要建立1-2家质量管理示范企业并有质量诚信自律办法。三是扶优扶强,抓好品牌培育。要以品牌培育作为质量提升的突破点,不断创新品牌培育手段,扶持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做强做大,突出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和产品,以品牌效应带动区域质量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针对部分具有创牌基础实力的中小型企业创牌信心不足的现状,加强正面引导,促其做大做强。今年要力争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各3个、台州名牌产品8个、台州市级以上区域名牌、服务名牌各1个。
二、优化服务,夯实基础,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一定要创新和优化标准化、计量服务体系,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标准计量基础管理。加强对企业标准制定、审查和批准全过程的指导,加强对备案标准的定期清理,强化企业法人对企业标准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依法按标准组织生产。开展支柱产业重点产品整体标准提升工作,实质性推动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鼓励制定先进的行业协会标准或企业联盟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全省“千家企业技术标准提升”工程,以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为切入点,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标准研究,增强高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标准创新工作。积极组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企业主体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积极参与全省“百家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工作,继续做好新界、利欧2家企业的试点工作。加强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计量标准的发证和监管工作。组织品牌培育企业贯彻执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对全市中小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在水泵、空压机、汽摩配重点生产领域全面推行《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质量基础管理水平。重点帮扶一批品牌培育企业的计量检测实施室建设,提高企业材料检测、工艺过程控制、安全与环境监测能力。积极引导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和评价规范组织生产,并使用全国统一的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二是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标准计量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实施计量节能服务工程,深化能源计量工作,推动节能降耗,逐年降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积极帮助4家年耗标准煤5000吨以上企业和48家重点用能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组织对医药化工、铸造、皮革、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企业,开展能源计量节能降耗技术服务活动和督查整改工作。三是围绕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化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工作。以高技术产业和出口支柱产业遭遇的贸易技术壁垒为重点,做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积极做好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应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指导出口企业采用日本和欧盟相关标准,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四是围绕发展效益农业,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重点抓好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率。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并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手段,大力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名、特、精农副产品。五是围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服务业标准计量工作。组织制订渔家乐服务规范,促进规范发展。组织开展医疗卫生单位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医疗单位计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单位的计量保证能力和强制检定工作的自觉性。深化集贸市场监管工作,组织开展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电子计价秤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餐饮业、加油站、“民用三表”、电话计时计费装置等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自选商场和大、中型零售商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专项检查。抓好环境监测、机动车安检、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等机构的证后监管。
三、严格把关,强化监管,切实推进质量平安建设。质量平安建设是质量品牌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结合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履职履责,尽心尽力,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质量平安建设的保障能力,确保全年不出现新的区域性产品质量警情,不出现轰动全省以上且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全市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继续保持平稳上升态势。一是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按照食品加工业整治三年目标任务的要求,以开展“全面准入与治理年”活动为载体,确保整治到位、监管到位。进一步完善巡查、监督抽查、回访、整改等工作制度,通过加大巡查工作和后续的责令整改、验证的力度,持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加强对季节性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监管;运用明查暗访、邀请有关食品专家参加等方式,提高巡查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突出重点品种(高风险食品)、重点项目(食品添加剂)、重点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重点区域(存在质量问题倾向区域),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加大QS认证的取证推进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管理问题,使我市的市场准入率大幅提高,确保原28类应取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证率达100%,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取证率达50%以上。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实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许可制度;督促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建立购买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情况的台帐,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形式备案,确保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企业申报率达100%。组织对前两年整治工作“回头看”活动,着重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全面治理,全力推进BC类企业综合整治转化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D类企业关停并转工作。完成果冻、液体乳、白酒、食品保鲜膜、奶制品及饮用水塑料容器等六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和箬横、新河等地糖果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二是把好特种设备安全关。以开展“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镇(街道)安监机构的工作职责范围,继续抓好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深入开展“除患扫盲”专项行动,推进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的建设,深化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隐患要尽快督促在用单位整改清除,无法整治的,该停的停,该关的关,绝不手软。深化承压设备安全附件、简易升降机、码头吊等专项整治。抓好新安装压力管道安装监检及使用登记工作,对近三年安装的压力管道全面开展注册发证工作,督促落实在线检验和定期检验。对全市重点监控单位作适当调整,完善监管措施。按照逢节必查的原则,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各类游乐设施、电梯、压力管道、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人员持证上岗率。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一批企业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一批企业违法责任人的责任,警示曝光一批企业违法典型案件。
四、完善机制,严格依法,切实推进市场秩序优化。要建立健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监管执法机制,努力提高依法把关能力,为广大企业提供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认真制订并执行各级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国计民生、消费者反映强烈、用于我市大型工程的产品,实施重点监督抽查。巩固水泵区域性质量整治成果,严防回潮。对鞋类、空压机、刀量具、轴承、电机、发电机、弧焊变压器、机械配件等列入长效监管的行业,建立重点监管机制,实施质量预警,通过跟踪检查、分析评估、风险预测等形式,及时发现区域性产品质量苗头,实现早发现、早整治、早控制,防止发生新的区域性质量问题,杜绝出现列入省级预警事件。继续推进以质量指数为核心的区域产品质量分析评价机制,及时向市政府通报质量形势。加强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督促不合格企业切实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抓好名牌和免检产品的监管,并通过质量跟踪、质量评价等方式有效防范优势企业产品质量下滑。二是狠抓打假治劣工作。针对辖区内制假售假违法活动的特点,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铺开相结合,分工负责与联合行动相结合,始终保持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做到维护安全抓执法,重点加大对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的执法力度;促进调整抓执法,重点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品的查处力度;守望民生抓执法,重点加大对农资、建材、3C认证产品、许可证产品、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民生计量领域重点监管等产品的打假力度;消费维权抓执法,重点加大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热销产品的检查力度。要加大大要案查处力度,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完善举报奖励、大要案溯源追及、举报投诉电话值班制度,加强县际打假协作网、名优企业打假协作网、媒体打假协作网的建设,发动全社会力量,提高打假治劣震慑力。三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做好审查整改工作,做到一个企业得到审查,质量管理得到规范,一类产品得到发证,一个行业得到规范。开辟名牌产品和纳入名牌培育目录产品取证的“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的培育发展环境。继续加强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督管理,组织开展获证企业年度报告制度,抓好获证企业生产条件专项检查,确保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五、立足规范,转变作风,切实推进和谐质监建设。认真贯彻省局党委提出的“优服务、严监管、强素质、上水平、争一流”的工作方针,以深化“队伍建设年”、“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有力抓手,突出加强“作风建设年”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效能型机关、节约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谐型机关,切实提高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完善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处罚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机构检验检测工作流程和技术协议服务工作。同时以规范化管理带动节约型机关创建,强化行政成本管理,节支降耗。二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每周一学习夜、“党员论坛”等制度,通过举办系列专题报告会、党员干部全员读书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知识、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进一步完善“民主恳谈日”和调查研究、走访企业、联系群众等制度,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发展和谐质监文化、培育质监精神,建立质监核心价值体系,在全局上下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落实好“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责任分工的督查落实。进一步抓好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切实解决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治理乱收费等“五乱”问题为抓手,抓好两个规范服务协议收费文件的落实工作,进一步遏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促进行风的根本好转。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建立预警测评体系,积极探索廉政教育经常化的有效载体,做到警钟长鸣。三是加强技术机构公信力建设。质检所与计量所要以提高公信力为立身之本,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公信力建设的长效机制,杜绝有损公信力行为的发生。通过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抽检分离制度、检验比对制度,进一步保证检验报告的科学、真实、准确、公正。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大重点特色项目建设,力争一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并取得成果。质检所要在巩固水泵省级质检中心、国家实验室资质、水泵国家生产许可证指定实验室的基础上,以加大投入、规范管理为契机,不断提升资质层次,积极争取省级鞋类质检中心资质。计量所要通过规范化建设,做好计量标准到期复查各项准备工作,新增卷尺、水平仪、匝间冲击耐压测试仪、粗糙度比较校板和扭力板手检测项目,加强电磁检测实验室,争取国家校准实验室资质,不断提升检测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