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区政社会管理革新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水平,区委、区政府决定,把年作为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化年”,在全方位推进“八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现就进一步深化惠民利民、维护社会稳定、社会重点问题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力量联动六方面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化年”活动,实现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的“四个明显”变化,为建设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现代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二、推进措施
抓好“三化推进”,带动全局工作:
(一)示范化带动。各街道园区、各相关部门在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出年的工作重点,坚持硬件软件一齐抓,打造一批能代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最高水平,在全市、全省叫得响、过得硬的示范工程,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各街道园区、各责任部门底前完成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方案。
(二)项目化突破。坚持项目化运作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确定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推进项目,明确牵头区级领导、责任部门、参与单位。责任部门会同参与单位认真制定出所承担项目的推进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真正做到像抓项目一样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考核标准,每月一调度,半年一检查,年终总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三)典型化引领。积极培育挖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先进典型。各街道园区年内确保推出1-2个先进典型,各相关部门至少推出1个先进典型。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召开有关会议,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
三、工作重点
主要深化六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惠民利民工作
1、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年投入民生资金2.2亿元,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重点做好文化建设、社会保障、学校建设、医院建设、支农惠农、就业服务等方面为民服务实事。
2、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五彩文化广场建设,年力争建成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及市民文化休闲广场,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文体大院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健身活动1500场以上。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初中、孙家滩小学、院格庄中学改扩建和区实验幼儿园新建工程,启动街道园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实行中小学免费校服和农村中小学校车服务工程,努力打造现代化名校和特色学校。
4、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年107医院开工建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毓璜顶医院院区和院格庄医院开工建设。(2)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充实医疗队伍,提高医生素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1)增加群众就业,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0人。(2)强化社会保障,年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城乡低保、居民合作医疗补助、五保集中供养率等社保指标保持全市前列。(3)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400元。(4)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年启动12个村居的旧村改造项目。
(二)进一步深化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1、确保“五个不发生”目标落实到位。确保全区不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去省进京滋事丢丑事件、重大恶性安全事故和影响恶劣的政治事件。
2、确保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到位。(1)进一步健全完善区街村三级群众服务网络,规范群众服务大厅(站、室)和综治维稳中心建设,落实责任部门、配备工作人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现一个大厅集中办公,一个窗口集中受理,一体化综合解决。(2)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网上服务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全部实现政策法规、业务咨询、办事指南网上公开。积极探索行政服务绿色通道和上门服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程序。
3、确保预防体系落实到位。(1)深入推进社情民意搜集汇总、不和谐因素分类研判、突出隐患动态监控预警等制度建设,建立灵敏高效的研判防范机制。(2)健全规范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点在征地拆迁、土地款补偿、旧村改造、涉农利益、劳资纠纷、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建立决策前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发生。(3)畅通联系群众渠道。继续坚持常委抓面、区长抓线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每名区级领导每月公开接访一次,街道园区领导随时接访本辖区的重大信访案件。坚持开展与群众对话活动,每年区街两级开展干群对话均不少于5次。
4、确保矛盾化解到位。(1)继续完善“三调联动”大调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懂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调解技巧“四懂”和会预防、调查、调解、制作文书“四会”的整体水平,确保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完善提高劳资、物业管理等领域专业化调处模式,提升专业调处能力,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2)坚持不懈地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按政策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对未结服的信访积案,严格落实定包案领导、定包案单位、定化解措施、定办结时限和包掌握情况、包教育疏导、包解决问题、包息诉罢访、包稳控回访的“四定五包”责任制。完善公开听证、回访当事人、实地督查、专项救助等机制,全力推动问题解决,力争各类信访积案结服率达到100%。(3)深入做好涉教、涉军、涉企等重点群体的稳控工作,抓好全国“两会”、亚沙会、十八大等重要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确保不发生非正常上访和进京去省滋事丢丑事件。
5、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到位。加强突发应急机制建设,制定完善突发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演练。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主要领导要现场指挥,做好信息上报、警力配置、舆论引导、善后处置等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处置好第一现场。
(三)进一步深化社会重点问题管理工作
1、强化特殊人群管理。成立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1)建立服务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街区、村居、企业建立健全以综治维稳中心、综治办等机构为依托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探索建立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逐步构建起“以证管人、以屋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确保流动人口办证率达到100%。(2)建立教育服务中心加强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吸毒人员管理。建立区司法教育服务中心,作为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吸毒人员管理、教育和服务的组织机构。依托街道园区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安置帮教办公室和社区戒毒办公室等机构,承担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依托司法教育服务中心建立集定位监控、信息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平台,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全方位、全时空、全程化管控。依托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相关企业成立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和爱心帮教基地,对这“三类”人员实施劳动技能培训,确保“回归有人接、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3)构建联动体系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一是搭建街区和社区两级平台。整合团委、司法、民政等部门力量成立街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推行“联-帮-带-引”帮扶管理;依托“五老”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成立青少年服务站,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二是建立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和社区队伍,为社会闲散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生活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推行红、黄、蓝、绿“四色管理法”,有针对性地对闲散青少年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确保管得住、帮得到、效果好。
2、强化“两新”组织管理。(1)对新社会组织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扶持培育,探索对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和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进行直接登记,出台优化发展环境、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物质奖励等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强化监管创新,着力健全等级评估机制,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管理层次,严肃查处长期不参加年检、连续年检不合格及有其它严重违法行为的社会组织,促其完善自身治理。三是强化放权引导,探索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下放给社会组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每年出台购买社会服务目录,通过购买服务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2)对新经济组织推行管服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和谐企业创建工程,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二是开展党群组织和综治组织进企业活动,在新经济组织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综治办。三是健全“三项机制”。健全帮扶引导机制,鼓励引导新经济组织投资项目服务管理、发展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定期研究职工需求和劳动关系现状,严格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3、强化虚拟社会管理。(1)创新管理手段,做到虚事实办。强化阵地建设,全面布设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网上报警岗亭,设立虚拟警察,开设网上110,提高网上“见警率”和“管事率”。强化信息采集,着力抓好重点人员网上虚拟身份信息采集,为虚拟社会管理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提供数据支持。(2)创新管理机制,做到齐抓共管。强化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和网络犯罪打击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对互联网运营、服务单位以及手机、微博客、社交网站等新兴媒体的安全监督,形成共管合力。(3)创新引导方法,做到化“堵”为“疏”。开设网上信访版块,开通信访邮箱和QQ在线,随时受理群众求助和举报投诉,了解网络民意,疏解群众怨气。
(四)进一步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1、加强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园区综治维稳中心、综治联管区以及村居综治办的三级平台建设,重点在人员配备、制度完善、设施购置等方面下功夫。按照“强村带动式”、“村企联动式”等模式,推进综治联管区建设。加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司法所、法官工作室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和人员配备。年,各街道园区综治维稳中心全部达到全市一类标准,村居“六位一体”综治办规范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新建2处综治联管区。
2、加强社区建设。(1)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在组织体系上,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群众工作室和综治工作室为平台、群团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在队伍建设上,吸纳党员、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推进行业组织、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治安巡防员、矛盾调解员、特殊人群管理员、综合信息员、计生管理员、物业管理员“六支队伍”。(2)搭建服务平台。把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逐步完善服务体系、配齐服务设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日常基本公共服务需求。(3)整合管理资源。整合政法、信访、司法、民政以及群团部门的力量,联合办公、联防联治、综合治理。(4)大力培养典型。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网格管理信息化”的服务管理新模式。认真总结黄海等社区的建设经验,打造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先进社区典型。(5)加强督导考核。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终全区岗位责任制考核范围,年内对13个社区按照服务等级和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后进村整治力度。深入推进部门包村联企制度,分包人员切实做到节假日和各级重大活动期间必到,村居开展选举罢免等重要政治活动必到,村居进行招投标、项目开发等重要经济活动必到,村居发生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必到,村居召开各类会议必到,村居决定的事项应由帮助和联系部门参与时必到。
4、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认真落实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对履行民主决策程序、规范重大利益分配、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印章管理和合同签定、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投标、控制村级债务、党务村务公开等重点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做到民主程序规范、公开要求明确、决策机制健全、监督管理到位。
(五)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防控工作
1、积极推进严打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确保重点刑事案件破案率达到80%以上,命案破案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村居、部位、区域继续实行挂牌督办、集中整治。
2、积极推进治安防控工作。(1)构建“六大网络”。着力构建街面、社区、单位内部、视频监控、卡点堵截和区域警务协控等六大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切实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在人口密集、治安形势复杂的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继续加大流动警务室投放力度,最大限度地延伸维稳工作触角。(2)充分发挥公安巡逻队、反扒队、便衣队等专业队伍和街区治安联防队、村居治安巡逻队、社区保安队及企业内保队伍等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增加社区保安队员50人。(3)不断加大治安技防投入,增加区进出路口智能卡口4处,主要街道路面、要害部位、复杂场所增加50处高清监控探头,实现全区技防网络无缝隙、全覆盖。
3、积极推进治安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1)继续加大校园安保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力度,确保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3)加大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校车、食品药品、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4、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1)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2)深入开展平安小区、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参与率达到100%,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六)进一步深化社会力量联动工作
1、发挥好各类组织作用。(1)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带领企业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到就业帮扶、青少年教育、妇女创业、妇女权益维护等社会管理工作。(2)抓好女干部、女村官培训,提高女干部履职能力。发挥女企业家联谊会、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组织的作用,举办专题知识培训、吸纳妇女就业、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社区”等创建活动,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3)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和民间公益性组织的作用,使之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2、壮大社会管理专业队伍。加强专职调解员、社区保安队伍、社会管理信息员等专业队伍建设,严格各类专业人员录用标准,强化岗位培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及时建立与社会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社区义工、保安、心理矫治员、社会管理信息员队伍,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专业化力量的相互衔接。
3、发展社会管理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探索政府购买岗位或支持、引导多渠道出资,充实社区保安、卫生保洁、保健托幼等社区管理服务岗位,增加就业。充分发挥看门望锁队、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五老”帮教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驻区高校的优势,组织动员高校师生广泛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社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