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推进民族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政府第六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工作始终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是全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设区市之一,共有畲、回壮、水、土家、蒙古族等22个少数民族成份,有1个民族乡、9个畲族村小组。少数民族人口4300余人,占全市人口的0.36%。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散杂居民族工作,促进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巩固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加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2010年实现民族乡、村、组农民人均收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并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实现民族乡、村、组人均收入和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并力争超过当地平均水平。扶持民族地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建设为重点,显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显著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程。通过努力,建立起覆盖我市民族乡、村、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加大对全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做到经济与社会、开发与保护、发展与团结相统一,努力使我市民族地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市,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财力明显增强、民生明显改善的示范市,成为生态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地区。
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民族乡、村、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大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一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民族乡、村、组农田基本建设和高产示范农田开发,进一步改善民族乡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优先安排民族乡小型水库、山塘建设,农业生态经济、农民创业致富和困难户发展生产。市财政设立少数民族扶助专项资金,扶持民族乡、村、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和发展民族地区“一村一品”产业,加强基础实施建设。各级财政也应配套足额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四)制定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帮助民族地区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机制,国家和省、市下达的少数民族扶持发展资金县(市、区)要做到足额配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订“十二五”规划、专业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把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安排项目资金时,要优先考虑民族地区。鼓励民族乡“出门创业”发展园区工业和新型产业经济。对民族乡招商引资落户县(市、区)工业项目,以2009年为基数,新增税收除上交中央财政部分外,全部返还民族乡使用,不断培植民族乡财政增收新来源。
(五)推广和发展民族地区“一村一品”。从2010年起,在全市民族乡、村、组每年安排1—2个自然村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经相关部门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减免所得税中属地方分成部分。帮助民族乡、村、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培养一批“一村一品”带头人。到2012年,我市民族地区60%以上的自然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和“多村一品”产业体系。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夯实基础。
(六)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扶持民族乡、村、组发展优质水稻、有机果业、丰产林业、苗木、油茶、有机茶叶、食用菌和沼气、畜牧业生产。加大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力度。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民族乡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到2012年我市民族地区应建有1—2个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项目和基地。
(七)扶持发展民族乡、村旅游。2010年起把樟坪畲族乡旅游资源开发计划纳入全市旅游开发项目规划,支持樟坪畲族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樟坪畲族乡旅游发展、民族地区农家乐优先立项、优先安排经费补助。
(八)推进小城镇建设。到2012年,民族乡参照全省示范镇建设标准,全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扶持。民族乡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开发等方面享受财税优惠政策。
(九)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2010年—2012年,80%以上的自然村,全部纳入市级新农村建设计划。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配套资金,积极创造条件把新农村建设同少数民族村寨建设结合起来。
(十)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开展劳动技能培训。2010年扶持民族乡、村、组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完善民族乡便民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2012年,每年安排资金对民族乡开展转移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民族乡所在县(市、区)工业园要带头做好转移劳动力园区.就业对接工作。
(十一)实施少数民族移民搬迁。2010年完成樟坪畲族乡移民搬迁70户、290人的计划,市级财政、贵溪财政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少数民族移民扶贫搬迁配套资金,着力帮助少数民族移民改善生产条件,逐步解决搬迁后部分移民生活不便和生产困难等问题,做到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十二)加快民族村小组公路建设。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除确需搬迁的村民小组外,优先安排民族地区公路硬化项目,少数民族村小组享受行政村公路硬化补助标准,各级政府与交通、民族等工作部门一道积极筹集专项资金,逐步解决“十五”“十一五”期间民族乡、村、组公路建设遗留的债务问题。
(十三)优先安排农村电网改造。2010年在农网改造规划中,优先启动民族乡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善供电质量,服务家电下乡,提高生产生活用电水平。
(十四)改善安全饮水和卫生福利条件。到2012年,完成民族乡、村、组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80%以上村、组改厕任务;民族乡卫生院建设要达到全市乡(镇)卫生院建设考核标准;进一步改善民族乡敬老院建设水平,继续完善附属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
(十五)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民族乡、村、组基础教育。到2012年,基本完成民族乡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民族乡中小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室建设,分别达到国家和省、市颁标准。
(十六)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一是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扶持力度,资金配套给予倾斜。二是推进少数民族乡、村、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全面实施和巩固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文化“三项活动”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今年底,民族乡、民族村委会要建成一所标准化书屋,9个少数民族村都纳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建设体系。到2015年,在实现民族乡和辖有民族村的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民族村有文化活动室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全部达到省颁标准;三是组织开展全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加大对各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力度,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积极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学、戏曲、影视、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作品,切实做好《七彩畲乡》的汇演和宣传工作。加强全市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保护和整理出版工作,切实抓好《贵溪樟坪畲族志》编纂工作。
(十七)建设民族乡、村、组农家书屋。2010年起扶持民族乡、村、组建有1—2所农家书屋。由市直机关工委牵头组织市直各有关单位开展捐赠书籍、衣物、旧家用电器等活动,重点用于民族乡农家书屋建设。
(十八)扎实开展对口支援民族乡、村、组工作。继续组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援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2010年完成第三轮对口支援的基础上,从2011年继续开展以市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主的新一轮对口支援民族乡、村、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每个对口支援单位每年不得少于1万元的援助资金,期限为5年。县(市)政府也要从2011年起开始策应省、市民族地区建设工作小组开展对口支援民族乡、村、组活动。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十九)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族乡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充实民族乡领导班子,采取集中培训和机关干部挂职锻炼的方式提高班子建设水平。加大民族乡专业人才及民族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民族乡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政治上关心成长,生活上解决困难,工作上创造条件。对在民族乡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上浮一档级别工资或薪级工资的待遇,浮动工资满八年后固定并继续上浮一档级别工资或薪级工资。加大高等院校和各类少数民族文化基地的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民族乡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用自己的双手把民族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共同谱写各民族和谐、团结、发展、繁荣的新篇章。
(二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民族工作无小事,功夫关键在平时”的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实际探索扶持民族乡、村、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尽快制定扶持民族村和民族村小组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快制订民族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党的民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全力推进我市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市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