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争做优秀村干部工作指导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村级组织的历史地位及当前我县村干部的现状
村级组织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基础组织地位,肩负着组织、管理和教育党员,领导和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重任。我们党正是通过70多万个村级党组织把2900多万农村党员建设成了一个有坚定意志、统一行动、纪律严明的坚强战斗堡垒。并密切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在农村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思想脉搏,了解群众情绪变化,熟知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发挥着“下情上达”、“上情下传”的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取得了改革开放年来的辉煌成就,并继往开来,努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科学发展而继续奋斗。实践证明,村级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加大村级班子届中整顿力度。特别是年严格按程序进行换届选举,使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较好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从总体上看,全县村级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有所转变,能力建设逐步提高,工作行为不断规范,在推进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科学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组织领导和骨干带动作用。但与全县加快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愿望相比,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与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少数村干部缺乏带富致富本领,起不到带富一方群众的作用;有的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不带头崇尚科学,不引领文明新风;有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大灾面前,束手无策,不能及时处理;有的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情乱法,不按制度办事,工作运行不规范;部分村干部对科学发展的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全面,认为加快农村科学发展,主要靠国家和上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干事、干不成事;部分村干部的作风不实,与群众缺乏感情,严重离群众,甚至在工作中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失去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有的村干部带头赌博,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有的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态度蛮横,造成干群关系不融洽;还有极少数村干部目无党纪国法,贪污、挪用建设资金和集体积累,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二、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对村级组织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提出了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年党的全会提出的,是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新型发展观。在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村级组织是组织者、实践者,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是“领头羊”,是当家人,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能力过硬,能够加快农村科学发展的村级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是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加快农村科学发展,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带领群众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是加快农村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一切问题的根本。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欠发达,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后,部分村乡风民俗败坏,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农民群众生活方式单一陈旧,精神文化匮乏,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树立和正确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立足优势促发展,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带头崇尚科学,倡导文明新风尚,有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加快农村科学发展,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的分配和农民群众思想的深刻变化,在农村各项工作中,一些不稳定因素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一些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引起各项矛盾纠纷,导致建设环境不稳定。因此,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必须把维护农村稳定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坚持依法治村,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做到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强化依法行政,从而引导农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同时,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善于发现矛盾,并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将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全力维护农村稳定,为加快农村科学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有序的建设环境。
(三)加快农村科学发展,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增强民主意识,规范工作运行。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县农村普遍开展村民依法自治,村级干部换届选举程序也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增强,除关心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外,积极主动地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因此,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开展农村工作中,要适应农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切实增强民主意识,建立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按制度办事,确保农民群众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农村科学发展,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增强自律意识,勤政廉洁。村干部是干部中的农民,农民中的干部,工作最辛苦,报酬最低,在重大项目实施、落实资金、灾后重建、征用土地等工作中,由于受家族和亲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处理个人与群众利益关系的问题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私心杂念,不能自觉维护公平公正,产生了腐败行为,在农民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挫伤了农民群众加快农村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腐败行为一旦产生,农民群众就会与村干部产生对立情绪,不但不积极配合开展工作,而且有的群众还有意搞破坏,阻碍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严于律已,拒腐防变,做人留荣誉,做官留清白,做事留业绩,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村党支部应如何领导村级组织加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最终要落实到一村一寨,对于一个村干部来说,要在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明确新时期村级组织的职责和任务。村级组织包括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及妇代会、团支部、民兵、治保、调解等村级配套组织。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1、要明确村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村党支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一方面有利于村党支部抓住主要矛盾,管好村里的大事。另一方面有利于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带动其他配套组织发挥作用。但是目前我们有些同志口头上知道村党支部要起核心领导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怎么做,对于支部工作是上级一推一动,不推不动,十分被动,或者上级布置什么就抓什么,工作忙碌,很辛苦,但抓不到点子上。一些党支部在工作中包揽一切,把一些本应该由其他村级组织办的事情也统统揽过来,陷于具体的行政事务之中,这都是不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突出表现。根据党章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农村党支部领导本村的工作,必须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组织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有五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农民群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增强农村民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从实际出发,组织和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健全党的生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考核和监督。五是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发挥他们的作用。
2、要明确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有:一是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党和政府的意志在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中,得到彻底贯彻执行。二是完善村委会各项制度建设,保障村民参与自治活动,带领村民发展经济,领导村民兴办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办理本村的自治事务。三是积极收集村民对政府行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归纳梳理,及向政府反映,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四是教育引导村民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国家的政策,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加强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组织村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村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要明确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是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一是村党支部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领导,首要的是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二是村党支部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领导,首先,要提出全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通过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党支部的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二,要讨论村民委员会的重要工作,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按照法律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第三,协调村民委员会同其他组织的关系。第四,对在村民自治组织中工作的党员和干部进行考核和监督。三是村党支部实施领导村民委员会的基本原则,是要求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在组织上和职责上要分开,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自治,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治,决不是无政府的自治。村党支部要积极支持村委会依法行使权力,要发挥在村民自治组织中的共产党员的作用。村民委员会要主动地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对村内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大事必须主动向村党支部报告,得到党支部的同意和支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把村里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好。
4、要明确“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一是领导班子好。村“两委”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关系协调,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村干部工作经验丰富,政策理论水平较高,服务意识较强,求真务实,奉公守法,群众威信高。平均年龄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3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风民主,联系群众,廉洁自律,为人正派,能够积极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有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每年至少新发展一名农民党员。党员干部队伍有朝气,有活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风踏实严谨,遵守法纪,带头发展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积极为村上办实事、办好事,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过程中发挥作用好。三是工作机制好。学习培训、开会议事、评议党员干部、年度考核、村务公开、评先奖优等各项制度健全,并能抓好落实。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正常,各项工作有记录、有资料,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占有粮食逐年增长。基础设施逐年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室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村级集体经济逐年有新的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丰富。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认可,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支持和拥护,社会反响良好。
村级组织要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其主途径和方法有:一是建设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党员群众致富的好支部书记。二是确定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兴办各种经济实体,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三是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致富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能切实发挥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坚决抵制和破除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新风尚占领农村阵地。五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村规民约,调动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
(二)要具备加快农村科学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素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作一名新形势下合格的农村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要作风过硬,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结合农村实际,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2、要年富力强,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农村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村干部要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工作中树立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心胸开阔,处事大方,思想意识活跃,能够结合村上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3、要有加快生产发展的能力。要具备落实科学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配置资源、适应市场经济、善于经营管理和闯市场等各方面的能力,树立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上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切实解决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4、要有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培养新农民,农民有多新,农村就有多新。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素质工程来抓,提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素质,提高农民群众合睦相处、与人为善的道德素质,培养农民群众知法守法、合法经营的法制素质,通过多种措施培育新型农民,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要管理好、使用好、保护好农村各类人才,引导他们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上比贡献、比成绩。
5、要有建设和谐农村的能力。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比,难度比较大,短时期内很难见到成效。村干部要引领农民群众继承弘扬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确保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覆盖广大农村。同时,要具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及时疏导和化解当前农村社会各种凸显的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6、要有民主管理能力。要增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把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依法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规范村级组织的议事决策程序,积极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进一步实现有效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依法治村水平,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目标。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村干部需掌握的基本方法。
1、要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个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村干部要明白科学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给了谁”,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群众,其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心情舒展,这个舒展除了物质上的,还有政治上的、精神上的。在政治上必须保障农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不受侵犯,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民主制度,首先,保障村民的选举权,把村干部的“乌纱帽”真正交到群众手里;二要保障村民的决策权,重大村务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决议;三要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让村民监督,村民明白了村务、财务,就放心了,心情也就舒展了。在精神上,必须大力提升村民的社会公德、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水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邻里环境。假如村里整天打架闹事,人们把心思都用在了呕气上,即使吃得住得再好,心情也不舒展。科学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农民的全面发展。一个村,大多数村民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决定这个村科学发展的水平。不抓农民的全面发展,就抓不好农村工作,更不能加快农村科学发展。
2、要准确定位,把握“重”和“轻”。首先,村干部这个位置很重。村干部长期坚守农村阵地,要为党争光,不能为党挣骂,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态度,是从接触村干部开始的,村干部廉洁奉公,一心为群众办事,老百姓不光说村干部好,更说中国共产党好;村干部不干事、干不成事,甚至胡作非为,老百姓不光要戳村干部的脊梁骨,而且给党抹了黑。其次,这个角色很轻。村干部不能把权利看得太重,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虽然是“一家之主”,但仍然是农民群众的一员。群众选你当家,你就要把群众带着往前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群众正当的需求,要尽最大力量去满足。只有把自己定位在党和群众这边,才能掂出这个位置的轻与重。
3、要掌握当班长的“基本功”。加快农村科学发展,作为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善于于抓班子、带队伍。一要当“班长”,不当“家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是谋事、做事、成事的规律。在班子内部,不能搞家长式“一言堂”,要坚持集体领导、共同决策。一事当前,集体研究部署,反复修改完善,集思广益,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二要团结一致,不要一团和气。一个班子一群人,性格不一,秉性不同,作为党支部要看全部、虑整体,千万不要在一句话、一件事斤斤计较,要胸襟大度,虚怀若谷,这是干事创业的政治基础。《三国演义》大家肯定都看过,张飞性格暴躁,不拘小节;关羽刚愎自用,恃才傲物。但他们忠于结义诺言,舍生忘死匡扶汉室。刘备容忍了他们的缺点,视为手足,终于称霸一方。这一典故,说明团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光凭哥们义气,那不叫团结,那是乌合之众,有点坎坷就会一哄而散。村级班子团结的基础就是为全村的发展无私奉献,而不能合伙干吃净拿。在这方面不能搞一团和气,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历史公式,处理好各种问题。三要放手放权,不要撒手不管。村级班子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村党支部书记要对班子成员分管的事,要放手、放心、放权,不能只求怎么干,不放一点权。凡是班子成员作用发挥不好的村,十有八九是责权利不统一,权和利是履行责任的保障和动力,没有保障和动力,责任也就失去了追究的依据,成了一句空话。但放手放权不是撒手不管,村党支部书记在班子成员遇到实际困难时,要迎难而上,不能当甩手掌柜,对成员之间的隔阂和分歧要及时协调,适时补台;对班子中的苗头性倾向,要及时纠偏定向。四要关心,不要偏心。对班子成员要视同自己的亲兄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身体、家庭,都要看到、想到、关心到。但是,关心不是偏心,不能偏袒缺点和错误。如在执行村规民约上,对干部的处理要比群众严、要比群众重。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维护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当然,对村干部的批评教育要注意场合,有的要公开,有的局限在班子内,更多的是个别谈话。
3、要学会解“难”。科学发展,必须破解农村工作的难点。首先要明白为什么难,难在哪儿?难,主要难在村干部身上,难在村干部的素质上,从农地改革发展的历程看,由计划到市场,由大集体到大包干,大部分村干部有三个没跟上:观念转变没跟上,管理方法没跟上,政策水平没跟上,再用老一套管理新农民已经行不通了。有人说今天的群众懂得太多,不好管了,我觉得这话应反过来说。不是群众懂得太多,而是村干部懂得还不够多。村干部和群众素质的提高没有成正比,有的反而拉开了距离,村干部了解政策不如群众细,掌握情况不如群众熟,摆道理不如群众充分,群众很难服村干部,这才是难的实质。如何解难,就得对症下药。要让群众来“管”村干部!群众“管”村干部的过程,也是管理自己、约束自己的过程。村务本来就是群众的村务,理应让群众来管理。干部的责任就是把群众的意见、办法、智慧集中起来,然后再交给群众,做到“干部搭台,群众唱戏”,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难点问题。
4、要用好“法”和“情”。科学发展观,需要科学地领导,领导好一个村,既要依“法”,又要会用“法”,还要讲“情”。一要依法。法,就是法律。依法治村,是首要的,没有法律,就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就谈不上稳定,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做群众工作,仅靠权力不够,群众越来越认法不认权了,村级组织的威信和威力,越来越取决于干部的执法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所以,村干部千万不能脑袋一热就拍板蛮干。二要会用法。依法要讲求原则性,用法还要注重灵活性。农村千人千面,百户百性,没有碰不到的事儿。要善于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把工作对象琢磨透了,办法也就有了。对那些我们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不能光埋怨群众,要想想自己办法对不对。办法对了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三要以情感人。现在有些群众不怕村干部的“招数”硬,硬得出了格,群众就会上访告状。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情,是村干部做工作的第一要素,面对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的邻里乡亲,只有动真情、捧热心、献诚意,心心相印,亲情相融,同时,用好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群众不会买你的帐。
5、要学会“得罪人”。科学发展,需要和谐的干群关系,但村干部又难免得罪人,怎么办?村干部要做到三点:不怕得罪人,处理好被得罪的人,尽量少得罪人。首先,要不怕得罪人。村干部为了全村大多数人的利益得罪少数人,应该说是正当防卫。如果怕得罪人,群众就会说你“耍精,滑头”。为了全村大多人的利益,得罪个把人,这也值的,如果怕得罪人就别当村干部。其次,要处理好被得罪的人。无论什么人都难免有错误,如果把村里的人都得罪完了,别说干工作,就连在村里生活都难了,所以村干部还要处理好被得罪的人,要登门作解释工作,说清楚对事不对人,处理的是某件事,而不是跟某个人过不去;说清楚制度不饶人,不是村干部处理了群众,而是规章制度处理了群众。要功过分明,被处理的人做了好事,做了贡献,同样受表彰、得奖励,不能翻旧帐,不造成感情隔阂。三要尽量少得罪人。这有三个“诀窍”。第一,要秉公办事,不因感情好恶和利益关系得罪人。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违规违纪,要照章处理,并且“从速从严”。第二,要靠制度管人,决不搞人治。要加大村务管理制度化的力度,避免大量人为矛盾的出现。第三,要让群众自己教育、管理自己。凡适宜群众讨论裁决的事,都交给群众讨论裁决。一方面当事人口服心服,另一方面,能教育更多的群众。
6、要学会解决矛盾。科学发展,必须善于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不然不仅难以发展,甚至难以维持局面。矛盾,就像一间房子里的蜘蛛网,如果不及时把蜘蛛赶走,把蜘蛛网弄掉,而是躲来躲去,那么蜘蛛网就会越织越多,最后会把你挤到墙角,动弹不得。农村的许多矛盾都是由遗留问题引发的,一次解决不好或解决不彻底,就会引发次生矛盾或连锁矛盾,最后矛盾会“遍地开花”,让你无法开展工作。因此,农村工作必须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要充分发挥村民小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小组或村内。村干部要垣诚不公,不能打肚皮官司,有了隔阂及时处理。村干部不能与群众争利益、存积怨。
7、要有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科学发展,必须弘扬奉献精神。首先,要以集体为家,但又不能把集体当家。村干部干的就是“炒了豆子大家吃,炸了锅自己补”的活儿。没有奉献精神不能当村干部。要把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办,舍小家顾大家。同时,村干部又不能把集体当成自己的家,想拿就拿,想吃就吃,甚至把集体经营变成个人发财之道,假公济私,中饱私囊,那就把自己摆错了位置,成了集体的寄生虫。二要发掘群众的奉献精神。群众中蕴涵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奉献精神,干部要善于褒扬和发掘这种可贵的精神和思想,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扬光大。三要“虚活儿”实做。在农村,不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称为“虚活儿”,不肯下实劲,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不通,怎么去行动,怎么去发展?当然,“虚活儿”不是耍嘴皮子,不是空对空,而是虚功实做,寻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1、村干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大家要从繁忙的农事中抽时间、挤时间,努力学习政策理论,当前要重点学习好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看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通过长期地学习把思想真正统一加快农村科学发展上来,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善于向实践学习。一件事情干成功了,要思考为什么成功,原因在哪里?不足之处还有哪些?怎样才能办得更好些;一件事情失败了,为什么失败?原因在哪里?教训有哪些?是否还可以挽回?如果挽回还需要有什么条件?这是总结的基本程序,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2、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好双强”村级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支部,有一个好支书。因此,乡村党组织一定要高度重视村级“两委”班子的换届和届中整顿工作,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这个问题有些干部还存在模糊认识,讲的还是大稳定小调整,认为只是有问题、奈何不下去的村才有必要搞换届选举,这是错误的说法和做法。就算是干部没有问题,干得很好的村,也要换届。不管是村“两委”班子正常换届,还是届中调整,都要坚持“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这个意义是多方面的,通过换届选举,使干部受到了民意的检验,群众行使了民主权利,参与村上事务的热情会得到调动。“两推一选”就是在农村党支部班子换届中推行“党员民主测评推荐、群众民主测评推荐、党内民主选举”的选举办法。“公推直选”就是先由群众民主测评推荐候选人,再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付主任及委员。“海选”就是不经过民主推荐候选人,直接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班子。这些办法对于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和农村政治文明具有很大的作用,必须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建设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重点抓好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升级、达标,大力选拔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努力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村级班子。同时,要重视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把那些回乡知青、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逐步培养成党员,并作为后备干部加以培养。对特别优秀者,要及时选进村班子,进行重点培养,一旦工作需要,就可以及时充实到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以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3、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有钱办事”。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分析其原因,除受自然条件差、交通落后等客观因素制约外,主要还是干部的素质低,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短缺,措施不力;激励机制不健全;加之部分村干部私心较重,现有集体经济内部管理混乱,导致群众不信任,干部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和热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决心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立足当地实际,创新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做到一年起好步,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高,五年成规模。同时,规范集体经济内部的财务管理,实行乡管村用,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争取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任和支持。
4、要整章建制,实现“有章理事”。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的各项制度,照章办事,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改善和密切党群关系,动员、引导、带领群众建设农村两个文明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党支部开展工作、保持活力和生机的保证。当前,要抓好五项制度建设,并抓好制度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议事规则,坚持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制度,做到党员活动正常化、支部决策民主化、班子运行规范化;二是建立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村务公开制度。要通过村务公开栏、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形式,向群众定期公开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承包合同调整、集体经济收支、救济补助物资发放等事项,让群众心里明白,使干部落个清白;三是落实“双管双评”制度,按照年初签订责任书、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评议工作程序,坚持由群众定期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干部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四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制度,实行民主管理,规范村民行为,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五是坚持党支部和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积极推行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的选举方式,由群众自主选出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带头人”。
5、要加强阵地建设,实现“有室议事”。近年来,我们采取“上级补,部门帮,项目带,群众建”的方式,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实施村级组织“安家”工程。年底,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活动室目标。但由于地震造成全县大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室严重受损,村级组织又回到了“无室议事”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灾区投入力度的大好机遇,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项目整合资金,提高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100个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超前谋划明年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力争年底实现全县村村有活动场所的目标。同并坚持“一室多用”,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阵地、宣传政策法规的窗口、提高党员素质的基地、传递致富信息的通道、开展文体活动的中心。活动室建起后,各村要围绕“一室带三化”开展各项活动,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正规化。
6、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县远程办的同志,加快乡村站点建设工作,确保年内完成8个乡镇站点、38个村级站点的建设任务,年底全县村村实现远程教育乡村站点全覆盖。同时,抓好站点管理、教育辅导、技术服务、教学资源开发和专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发“乡土教材”,加强教学管理,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7、要坚持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近年来,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农民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正在逐年改善。但在具体工作上,一些地方简化入党程序,降低入党“门槛”,搞突击发展;一些地方片面注重经济状况,忽视政治思想素质,存在唯富入党的倾向;还有一些乡村仍然不重视发展农民党员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少发展党员;更有一些地方不坚持党性,搞入党唯亲,拉关系、搞派别。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农民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在少数乡镇,还有个别村多年未发展党员,致使村级班子后备干部青黄不接。对此,乡村党组织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民党员发展工作,全面推广双重推荐、党委预审、集中培训、支部票决、全程公示、责任追究等六项制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实施好“一个支部一名年轻党员”计划,保证每个支部每年至少发展一名年轻党员。尤其要注重在农村生产一线和35岁以下的青年、妇女、少数民族、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唯富”入党,防止突击入党的不良倾向,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民党员工作质量。
(五)发挥组织保障作用,切实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充分发挥村级干部的组织保障作用,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一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基础是发展。村干部要立足农村实际,带领农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全面加强农业生产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一,要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要认真学习新科技,带头示范新科技,引导农民群众推广新科技,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第二,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安全人饮工程建设,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加快乡村道路建设,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解决群众照明难的问题;加快通信设备建设,解决群众信息不畅的问题。组织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农业丰产。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恢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第三,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生活能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要发挥“双强”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要充分发挥带头富、带领富的“双强”作用,努力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第一,要带领农民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立足长远发展,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优化品种,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努力达到“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第二,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头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增值。同时,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要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统领农民群众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引导农村能人集资助学,农民群众投工建学,帮助困难家庭适龄儿童上学,教育农民群众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第二,要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卫生观,积极做好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努力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第三,要努力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组织农民群众开展花会、灯会、运动会、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第四,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腐朽文化,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第五,要优化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结合灾后恢复重建,统筹规划村庄建设,既节约土地,又保护生态,更预防地质灾害,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谐新村。
四要发挥政治领导作用,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在坚持村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积极参与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做到农民的事农民管,农民的财农民理。要坚持依法办事,用法律法规管理村级事务,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带动农民群众学法守法,勇于同一切违法行为做斗争,切实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有效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