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政现代农业建设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政现代农业建设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县政现代农业建设意见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加快我县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围绕县第次党代会、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按照“强科技、转方式、调结构、保供给、促增长”的要求,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跨越崛起为总基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为理念,以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为出发点,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体系,全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确保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特色高效经济作物达到1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65万吨以上。设施蔬菜、食用菌大棚发展到160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新增“三品”认证3个。畜禽总量达到2300万头(只、羽)。新建退村入园养殖园区15个。新发展林地面积1.5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5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67.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10元。

年:特色高效经济作物达到1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72万吨以上。设施蔬菜、食用菌大棚发展到180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新增“三品”认证3个。畜禽总量达到2350万头(只、羽)。新建退村入园养殖园区15个。新发展林地面积1.7万亩。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业总产值达到74.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15元。

年:特色高效经济作物达到2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75万吨以上。设施蔬菜、食用菌大棚发展到200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新增“三品”认证3个。畜禽总量达到2400万头(只、羽)。新建退村入园养殖园区15个。新发展林地面积1.9万亩。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达到80%。农业总产值达到81.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3元。

年:特色高效经济作物达到2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80万吨以上。设施蔬菜、食用菌大棚发展到220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新增“三品”认证3个。畜禽总量达到2450万头(只、羽)。新建退村入园养殖园区15个。新发展林地面积2.1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35.6万亩。实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全覆盖。农业总产值达到89.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9元。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个持续加大”的政策要求,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加大固定资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地位,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进一步落实种粮、农资综合、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新增补贴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单位、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品”认证、地理标识认证等项目进行扶持奖励。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型企业等涉农信贷投入。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范围,开展好小麦、玉米、棉花和能繁母猪、林木等保险工作,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提高农民参保率,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二)稳定制度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保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定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年底前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强化流转管理服务,年底前各乡镇(街道)全部建成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并投入运转,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立调解仲裁平台,完善土地权益纠纷调处机制,确保维护农民群众权益。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所有权换股权,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流转土地建设自有基地,规范流转程序,积极稳妥推进。抓住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的机遇,启动病虫害防治中心及乡镇农技服务站建设,完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服务实施设备等条件建设,落实人员待遇,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农民负担综合治理,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力度。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紧围绕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把扩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培育特色品牌作为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实现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农民组织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企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对龙头企业的财政、金融扶持方式,强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控机制,推动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集群发展;做好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的前期准备和协调争取工作,搞好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遴选申报工作。重点扶持嘉冠油脂、圣丰种业、祥丰种业、宏大牧业、六和肉食、圣润纺织等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农业,密切与基地、农户、批发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工厂化种养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大豆精深加工和畜禽肉食加工,以加工带动种养业,形成集研发、育种、深加工为一体的新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扶持圣丰、祥丰等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科技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提升全国大豆种业育繁推基地地位,尽快形成新的民族种业品牌。到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7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力争1家企业进入国家级重点企业范围,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60%。

二是以特色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抓住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创新符合城郊型农业特点的农业种养和经营模式,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发展主导功能区,重点发展种业、粮棉油、瓜菜、食用菌、肉(奶)牛、肉羊(小尾寒羊、青山羊)、生猪、肉(鸡)鸭、林果和苗木花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筑城区周边特色精品农业圈、252省道两侧休闲体验农业走廊、南部山区休闲观光农业区、中东部良种科技设施农业区、北部规模养殖农业区“一圈一廊三区”五大农业区域板块。以卧龙山、马村、万张、疃里等中部乡镇为主体,突出发展优质瓜菜,着力打造城市“菜篮子”供应基地,逐步建成卧龙山镇特菜种植、马村反季节蔬菜生产、万张乡万亩农业科技示范、疃里镇细毛长山药种植和凤凰山休闲菜园体验基地;以马集、金屯、满硐、纸坊、仲山等南部山区乡镇为主体,大力发展林果业,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采摘林果产业,逐步建成南部山区万亩观光采摘林业生态园,着力打造城郊假日休闲观光目的地;以仲山西大洼、老僧堂大洼、梁宝寺湖里大洼等开阔大洼为依托,在西部、北部乡镇突出发展规模畜禽养殖业,建设仲山乡种鸭繁育基地,梁宝寺镇、大张楼镇湖里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黄垓乡牛羊生态养殖示范区,着力打造城市“肉案子”供应基地。同时,结合畜禽养殖防疫需要在隔离区合理布局良种繁育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大力发展以万张乡为主阵地的苗木花卉产业。稳定粮棉油播种面积,继续争取高产创建项目,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实现夏粮增产、秋粮稳定的目标。实施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品牌渔业和休闲渔业。

三是以标准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争取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项目,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由注重产量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大力推进高效、优质农作物生产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创建农作物标准生产基地、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新的蔬菜、食用菌、畜禽、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工作,到年力争新增“三品”认证12个,争创国家级或省级农产品品牌2个。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深入开展投入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行为。加强农产品产地监管,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手段,实施动态监管,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以生态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创建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不断探索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节肥、节水、节药、节能技术。继续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和服务网点建设,并以大型养殖加工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工程,努力实现畜禽养殖“零排放”;继续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以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使全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围绕沼渣、沼液和农业残留物的资源化利用,依托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培育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荐施肥专家系统作用,通过开展“两减三保行动”(减少化肥,减少化学农药,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控害植保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收。

五是以科技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加强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研究,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农业,实现种养加、产学研、良繁推一体化发展,推动增长方式从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巩固完善圣丰育种、祥丰蔬菜、满硐食用菌等五大实验室,深化圣丰种业大豆育种院士工作站、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试验站建设,筹建小麦、玉米博士后工作站,推行农业现代化示范小农场模式。建成智能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把物联网运用于瓜菜种植、畜禽养殖,实现技术信息高效联接,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转化率。利用12316专家服务热线,吸收农村种养大户实现全省手机联网。

(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多层次的利益分配机制。到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个。

(五)依托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争取上级项目、政策、资金支持。水利方面继续搞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节水灌溉、中小型河道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启动实施滨湖涝洼地治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大水利建设投资,积极筹集,管理和使用好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鼓励社会融资投资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方面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继续争取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省级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示范推广、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国家标准粮田、国家级“一池三改”、高产创建等项目,组织力量加快进度,高标准实施,确保质量并发挥出效益,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畜牧方面充分发挥三个国家级保种场的作用,积极争取改扩建项目。认真开展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省标准化示范场扶持项目,进行标准化改造,达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畜禽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提高畜禽养殖整体水平;农机方面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水稻和经济作物机械化等技术,进一步加强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六)着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吸引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项目专家到合作发展,推动科研项目与产业需求有机对接,推广良种繁育、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生态养殖、节水灌溉等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探索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形成以公共推广服务机构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三位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机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实施农技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突出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引进人才向农业领域倾斜,通过公开招考方式,从农业类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充实农技队伍。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领域,按照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产业造就人才的思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财政扶助、农民自愿选择的市场化培训机制,通过组织实施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广校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逐步建立起“依托产业搞项目、依托项目搞培训、依托培训育人才”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创业的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管理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促使一批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农技专家,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双带”示范作用。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健全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4年内,举办各类培训班50次,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民就业转移人员2万人以上。

(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产业研究、项目策划、对接招商、服务保障一体化的招商引资运作机制。按照培育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的要求,以农业示范园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万张乡食品工业园为重点,围绕拉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项目承载平台,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策划包装产业链项目,拓宽农业招商引资的方式与途径,采取合作开发、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和基础建设,有针对性地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高效生态农业基地、仓储物流业和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主业突出、横向聚集、纵向延伸、集约高效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建立农业项目落地协调机制,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突出产权式农业招商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引导金融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