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促进高中课程革新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切实保障全州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纵深推进和科学发展,根据省课改办《对、两州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跟进调研报告》和全州普通高中课改工作会议精神,现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高中课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阶段目标,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州级层面的协调服务作用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分级管理、学校实施、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
1.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工作机制。各县(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思想认识,加强业务学习,切实加强课改办工作力量,落实课改专项经费,保证师资培训、跟进调研、课改宣传、课改办日常等工作的正常进行。要进一步健全课改联系制度、跟进调研制度、专题研究制度、阶段总结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在机构经费和人员编制方面给予特殊安排,为课改实验提供坚强的人力组织保障和经费资源保障。
2.坚持跟进调研,把握阶段特点。为了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实验的阶段特征,进一步明确配套制度建设、教师跟进培训、校本教研支持、选修课程实施、技术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阶段目标,州课改办还要深入到课改前沿领域,采用听取学校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发放调查问卷、进入课堂观课、召集师生座谈等方式,继续开展针对不同学段特点的跟进调研活动。要敢于面对课改过程中发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调研情况以书面方式予以反馈。
3.依托专家优势,加强专业支撑。在进入新课程实验之后,州课改办组织专家团队成员先后多次深入到全州的普通高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跟进培训活动,并通过优质课竞赛点评和观摩学结发挥了支持作用。州课改办要继续加强对各高中的专业支持,召开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的专题研讨会,并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具体的推进策略,进一步增强“引领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同时,依托省州级骨干教师,组建若干个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名师工作室”,为全州高中教师提供及时的学科咨询和专业指导。
4.发挥教研职能,推广先进经验。为了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科学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州、县、校三级教研网络和以校为本的研训机制,重点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一是以同课异构为基本形式、高效课堂为终极目标,始终关注课堂教学,始终紧扣课堂教学,深入开展“五课”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更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二是要针对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惑,鼓励学科教师以团队协作方式积极开发教育科研课题,促进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三是要协助中学、永靖中学、广河中学开展针对难点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省级样本校的规范化和特色化建设,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5.组织考察学习,注重队伍建设。针对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尚未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现状,要广泛开展“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探讨新教法、解决新问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把学习、研究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州高中教师在“五项素质”方面取得新的提高。特别是,要继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高中校长、骨干教师和教研人员到课改先进省区观摩学习,进一步增强做好课改实验的信心与决心。
二、提高思想认识,破解现实难题,进一步加大县市层面的政府支持力度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国家层面上的政府行为。各县(市)人民政府一定要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高度,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部门配合”的关系,正确处理“县市为主”与“学校实施”的关系,正确处理“资源配置”与“经费投入”的关系,切实解决制约本县(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推进的主要问题。
1.进一步突破思想认识局限。通过近两年的课改实践来看,政府层面的支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任何一所普通高中自身的办学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发改、人事、财政、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才能密切地合作起来,统筹保障课改实验的基本需求。相反,离开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保障,新课程实验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只能在陈旧的低层次上徘徊,从而错失普通高中教育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
2.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各县(市)、校要认真梳理新课程实验的现实需求,在积极支持国家和省州层面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精心组织好县(校)层面的跟进培训和校本培训,大力支持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外出学习和观摩活动,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3.进一步加大课程实施力度。各县(市)、校要明确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在认真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基础上,加大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实施力度。
4.进一步加强教研支持系统。当前新课程实验正在进入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情况需要及时地把握,新的矛盾需要深入地分析,新的难题需要有效地破解。各县(市)要站在普通高中科学发展的高度,在机构、经费、编制、人员等方面给予特殊安排,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切实发挥好县(市)课改办和教研室的指导服务作用。
5.进一步落实课改经费投入。高中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对于教学场地和实验设备有特殊的配置要求。各县(市)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普通高中的经费投入。特别是,要尽快解决通用技术实验方面的配置问题,大力加强以电子白板和计算机系统为载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以教学装备的信息化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三、紧扣课堂教研,深化校本培训,进一步增强普通高中的课程实施能力
面对千头万绪的课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实施”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增强普通高中的课程实施能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课改实验纵深发展。
1.校长带头,注重课程资源的均衡配置。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涵盖了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问题。因此,各高中校长要高度重视新课程实验的整体推进工作,充分发挥“第一负责人”的作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适应课改实验要求、符合素质教育原则、具有校本资源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快教育创新,促进内涵发展。
2.研训结合,加强保障机制的规范建设。教师是课改实验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出路在教研。各普通高中要重视学校课改办人员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各种配套措施,科学地策划和组织好各类跟进培训工作,为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校本培训要注意课标与教材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健全符合学校实际和课改特点的研训制度体系,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校本研训活动成为推进课改实验、促进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效能、破解实践难题的强劲抓手。
3.以人为本,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全体高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切实改变“重教轻学”的现状,积极尝试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把握课标本质,创新评价体系,进一步适应学业水平的高考协同需求
按照《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省上正在组织落实新课程高考方案的论证与申报。各县(市)、各学校要早部署、早学习、早研究、早行动,认真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动态和高考方案,进一步增强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制度改革的一致性,以完整的、准确的高考评价信息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科学发展。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各高中要认真组织学科教师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特别是重点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培养目标,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努力做到“理解要到位、实施不越位”。
2.积极构建评价体系。各高中要进一步建立对学生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重点,统筹确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时机多次的评价体系。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统筹构建了普通高中阶段的八个学习领域,旨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高中要严格规范课程设置及教学行为,遵循普通高中教育和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促进普通高中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办出特色。
4.努力提高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新课程实验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各高中要加强教育科研,正确处理深度与广度、容量与质量、减负与增效的辨证关系,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
5.主动适应高考变革。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个完整周期而言,全省实施新课程实验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将在年参加高考。根据《省高中课改年工作计划要点》的安排,省课改办将重点组织任教高三年级的全体学科教师进行网络远程培训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及学科骨干教师迎接新高考培训工作。各工作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切实增强高三教师应对新高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