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文明教育发展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文明教育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文明教育发展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总战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重点,着力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

二、总体目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经过10年的努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外,计划通过3-5年,全乡50%的村能成功创建县级文明村,乡完成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

三、工作重点

(一)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全面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实施农村文明素质工程,广泛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团、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举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加深农民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引导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和农民转移就业培训,通过举办农民课堂、网络培训、科技讲座等途径培训农民,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努力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一两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每个村都有一批科技示范户,乡有一批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

3、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以普及农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法律知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普法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4、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积极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积极培育农村文明风尚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宣传和普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大力倡导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新昌精神,深入开展以礼仪教育为重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感恩教育为重点的家庭美德教育、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人人参与道德建设,人人遵守道德规范。注重培育、宣传、塑造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让先进的思想道德规范准则可学可行,引导农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奋发向上的农村精神风貌。

2、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针对农村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乡风评议会、恳谈会、座谈会,设立“村风评议榜”,引导农村群众对封建迷信、黄赌毒、邻里矛盾等问题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吸收当地健康的民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促进农村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为内容的“四讲一改”活动,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科学知识,规范“红白理事会”建设,改变婚丧大操大办、大比阔气的不良习俗,引导农村群众分清是非、移风易俗,在全县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尚。

3、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3510”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式内容和方法载体创新,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工程”、“净化工程”、“精品工程”、“绿网工程”、“帮扶工程”,积极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大力实施“春泥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关心贫困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优化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三)改善条件,充实内容,着力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1、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面向农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乡文化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特别是把乡文化中心建设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把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成有“三室一窗(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宣传橱窗)”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村村通”、“村村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的开放率、上座率和参与率,满足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2、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组建农民业余文艺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诗词组、文学社、书画社等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收集、挖掘具有一定历史和影响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村落文化。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和农闲庙会,大力开展狮龙闹春、元宵灯谜等节日民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扶持农村文化示范户创建,培养一批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深入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办好每年一届的农民文化节,开展乡村歌手大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开展以送文艺进村、送医疗下乡、送科技入户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3、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社会文化环境集中整治,依法打击传播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严厉查处取缔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黑网吧”,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校园治安秩序、经营秩序专项治理,为农村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四)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农户为抓手,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清洁卫生户”、“美德示范户”、“文化示范户”、“八星级”文明家庭、“致富能手”等文明细胞创评活动,倡导广大农户文明居家、崇尚科学、追求文明,争做文明典范,提高农民群众的进取意识、创业技能、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

2、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村庄河道、居住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打造绿化、净化、亮化的农村新环境。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村风建设行动,深入开展“荣辱观”进村居、文明礼仪进农家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按照“五个有(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村镇建设规划、有一个整洁优美的村容镇貌、有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风、有一个常年活动的精神文明活动场所、有一个逐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创建一批县级、市级文明村,并分别给予1万、2万的奖励。积极开展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保护生态,让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

3、深化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乡镇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发挥城镇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抓好乡镇的日常管理和乡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推进创建工作长效化,实现公共文明常态化,做到街路畅通、经营有序、环境整洁、居住安定,努力为群众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加大文明乡镇创建力度,争取在3-5年内成功创建市级文明乡镇。

4、深化“联创联建”活动。不断深化以“双万结对,共建文明”为主题的“联创联建”活动,充分发挥省、市级文明单位的经验、资金和资源优势,帮助结对村抓好村庄环境整治、文化阵地建设等实事工程建设,实现创建县级文明村的目标,并在“总结、巩固、提升”上做文章,逐步建立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考核实绩分析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把本职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扎实推进。

2、加大投入。乡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和村的比例。乡财政要将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建立市场运作机制,拓展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类组织、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激励和扶持机制,不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村、户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采取环境宣传、举办讲座、典型报道、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