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发展农民培训管理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甬党[20*]4号和甬政办发[20*]126号文件精神,适应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的需要,全面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现就做好我区农民培训工作,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农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农民的职业技术(转业、转岗)培训参照仑政办[20*]89号文件精神执行),提出以下意见。
一、农民培训的工作目标
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以提高全区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为目标,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
通过农业技术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从20*年起5年内,全区完成3万人次的农技培训,3000名农业劳动力获得绿色证书或农民技术证书。
通过农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村青壮年农民文化素质。从20*年起5年内,完成80名优秀农民进高校培训,获得农业高级研修证书;培养100名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全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具高中文化以上程度达到35%。
二、建立农民培训的管理体系和培训网络
农民培训工作量大面广,且专业性较强,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切实担负起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区农办(农林局)、教育局、财政局是开展农民农技培训和学历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区农办(农林局)负责实施农业技术培训;区教育局负责实施农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和下达培训经费的补助。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我区实际制订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和培训基地,做好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各街道、镇(乡)要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了解农民的培训意向,及时把培训信息送到各村各户,积极宣传优惠补助政策,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农民就近就地培训工作,并做好生源的报名和输送工作。
农民培训机构以区农技推广中心,各类职业学院(学校),街道、镇(乡)成人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共同参与农民培训。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交通设施、场地设备、师资力量等各项条件较好,有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并经主管部门确认其资格后,确定为定点培训学校。原则上每个街道、镇(乡)确立一家综合性培训基地,形成区、街道、镇(乡)二级培训网络。
三、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参加培训人员的不同素质,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农业技术培训,重点是实施三大工程;一是以专业户、大户和村骨干为主要对象的“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二是以45岁以下青年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三是以单项性实用新技术为内容的“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学历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要结合农民“双证制”教育,努力拓宽专业面,从纯农业到涉农专业,到农村管理专业,凡是社会有需求,农民有需要,都要想方设法同业务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开设相关专业。“双证制”教育的专业根据所学专业课程确立,如蔬菜专业、花卉专业、水产专业等。
四、农民培训的补助政策
为了切实搞好农民培训工作,既让农民提高素质,又不让农民增加负担,区财政局每年安排60万元用于农民培训的补助。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参加培训人员培训费的减免。
农民培训的补助标准为:参加单项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一般每人次补助40元培训费;参加实用农业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并获得证书的,一般每人次补助200元培训费;参加国家规定的行业准入资格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300元以下培训费全额补助,超过部分自理;参加农业高级进修班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培训费1500元以下全额补助,超过部分自理;参加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并取得证书的,2000元以下培训费全额补助,超过部分自理;对就读职业学校农业专业的农民取得毕业证书的,培训费在6000元以下全额补助,超过部分个人自理。
经费补助办法:各定点培训基地每年底将第二年培训计划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根据计划开展培训,各定点培训学校每半年把各自培训情况进行汇总(办班备案表,学员花名册、学员身份证复印件、考核证书复印件或发证名册等)上报区农办(农林局)和区教育局,经区有关部门审核后,根据上述补助标准,向培训学校拨付培训补助费。
五、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人,抓好该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快我区农民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