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农村创建实施工作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乡位于市区东南部,东隔库峪河与蓝田县相望,南依秦岭与柞水县接壤,西北与引镇街办为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人口1.9万,耕地1.76万亩。全乡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可谓山、塬、川、水皆备,自然风光优美。是一个农业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之为豆类和其他杂粮,经济作物有油菜、干花、大路菜、小杂果等。近年来,在“生态休闲旅游之乡”目标指引下,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因势引导,加大扶持,积极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已形成了生态渔业、肉猪肉牛养殖、杂果种植、干花种植、豆腐加工、手套加工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高山庙肉猪、魏家岭肉牛、小庙干花、营沟豆腐、陈家岩手套加工、侯官寨生态渔业等“一村一品”专业村。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崭新的课题,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全乡已建成南佛沟市级新农村重点村一个,正在建设大寨、李家山、侯官寨市级新农村重点村3个。在抓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抓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共建氛围。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农民。要成功实施新农村建设,提高广大群众思想认识,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关键。在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之际,乡村十分重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除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两委扩大会外,由村两委会干部深入各组召开群众大会,一方面宣传上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一方面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进行大力宣传,并自费向各户印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材料》近5000份,做到了人手一册,家喻户晓,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了人心。在此基础上,乡上先后组织南佛沟等24个村的村组干部到我市周边区县的新农村典范村进行观摩学习,4个新农村示范村也先后自费组织近百名党员干部群众到旬邑、户县东韩等新农村样板村进行了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工作信心和工作热情。由于宣传工作得力,全民参与、共建美好新家园成为了广大群众的共同目标和自觉自愿行动。
2、抓综合规划,精心绘就新村蓝图。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合理科学的村庄规划,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村庄的性质、规模以及发展方向,保证农村整洁、文明,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不进行合理科学的村庄规划,或者不搞规划、搞无序规划,不但会导致拆了建、建了拆的重复建设、无效建设,而且还会造成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使农民形成逆反心理,严重者还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因此,我们在抓新农村综合规划中,一是坚持加大搞好村庄规划的宣传力度。在宣传的过程中,要重点宣传《省农村宅基地管理条例》、《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有关村庄规划的内容、进行规划的好处和不搞规划的危害,切实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和不安,为落实好村庄规划提供了了良好的思想保障和人力支持。二是严格落实规划管理制度。在进行村庄规划时,我们注重和规划部门以及新农办密切协作,邀请相关专家和专门的规划设计人员加强对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工作的现场指导,对村庄的各项建设实施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确保做到“规划一盘棋,审批一支笔”,切实提高村庄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环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把搞好水利、电网、道路、教育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作为提高农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综合搞好供水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校舍建设、农村沼气清洁能源利用建设等规划,做到设施齐全,方便群众。在进行村庄规划时,我们还注重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农民意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从一家一户到整个村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四要强化安全保护和资源利用意识。首先是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村庄规划尽可能远离自然灾害多发区,尽量避免和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其次,要合理利用土地。要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乱拆乱建,积极盘活闲置、空闲和低效使用土地,加强“空心村”和空庄、空园整治,有效节约耕地。五是突出村庄特色。村庄规划坚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既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村建设、特色产业村建设。正是由于强化了规划意识和综合规划工作,确保我乡新农村建设得到群众支持和拥护,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走弯路。
3、抓硬件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水平。一是抓道路硬化建设。围绕群众关注的出行难问题,多渠道筹资,积极实施村内路、出村路水泥硬化,不断改善群众出行交通条件。二是抓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积极申请区水务局人引专项资金,打人引机井,铺设入户管道,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抓农村电网改造建设。积极与区电力局协作,率先实施四个示范村的农网改造工程建设,改善群众用电条件。四是抓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在新建村级办公楼的同时,抓好村民娱乐健身广场建设,打造村民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五是抓环境美化工程建设。对建成区内所有道路实现绿化、亮化、洁化,安装路灯,栽植绿化树木,聘用专职保洁员定期清扫,每天保洁。通过抓新农村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水平,为群众创造一个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4、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基础。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和基础。在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我村始终坚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扣农民增收,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以创建生态旅游之乡和农业产业化示范乡为重点,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年底,全乡新增养鱼水面40亩,养鱼总面积达1460亩,并顺利通过了市水产部门的无公害养鱼基地及水产绿色认证;新增干花种植100亩,预留干花空地650亩,亩均干花收入达2000元左右;新增杏、葡萄、樱桃、核桃、石榴等鲜杂果种植430亩,其中新引进软籽石榴、杏等新特品种64亩,鲜杂果面积2400亩;新增休闲垂钓渔家乐8户、农家乐10户,建设示范垂钓塘库3个,示范农家乐5个,以陈家岩等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个。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35元。其中,南佛沟、大寨、李家山、侯官寨新农村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60元,较好地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5、抓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新村。在抓好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抓好其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的形势教育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以及文明市民行为规范教育,着力塑造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意识。二是积极组织群众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双文明户”、“致富能手”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家庭美德观。近年来,全乡共评选表彰“五好家庭”60户,“好媳妇、好婆婆”70名,“致富能手”32名。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村风、民风、家风的根本转变,弘扬和树立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三是以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用宣传教育这个有效载体,大张旗鼓地在村民中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反迷信移风易俗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向过去的陈规陋习告别,树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广大村民把一门心思都用在了发展经济和致富奔小康上,促进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近年来,我乡四个新农村示范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保持在全乡前列,人口减少了,群众素质提升了,家家户户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四是大力开展村容卫生整治,净化群众生活环境。坚持完善村容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村容卫生管理,安排专人定期清扫村容卫生,清运生活垃圾,确保了村容整洁,美化了群众生活。五是创新载体活动,以丰富、健康、有益的活动占领农村阵地。各新农村内成立了老年学校、秦腔自乐班等文娱组织,办起了图书室、阅报栏,定期换写黑板报,并利用春节、古会等时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书画、秧歌、歌舞及秦腔演唱等活动,丰富了农村的业余生活,净化了社会风气,增强了干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当前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经济基础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尚有一定差距。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建设资金的系统性建设工程。它的稳步实施,必须有坚强的资金后盾作保障。由于实施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较为困难。在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区、乡财政能够投入的资金较少,上级部门给予的补助资金也较少,仅靠“一事一议”来筹资建设公益事业,难度非常大。这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纵观我乡各村,大多没有村办企业,更谈不上有什么固定来源的集体积累。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靠村主要干部在外托关系,找门路,依靠“化缘”等方式筹集而来,不仅资金量有限,而且资金有时难以一步到位,直接影响着各项工程建设。目前,全乡4个新农村示范村均欠有十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的沉重债务。
问题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我乡的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标准低,信息化建设滞后,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较弱。农业标准化生产不规范,无公害、绿色、品牌农业叫得不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不足。加之,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发展缓慢,难以发挥作用。目前我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在较低发展层次上,许多农村没有经济合作组织,即使部分村成立了干花、养猪以及手套加工等协会,但基本上都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不灵,规模偏小,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加工、销售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此外,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择业就业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为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少,技能不高。目前我乡以政府为主,全年累计向外输出劳务人员约4千余人,但真正经过技术技能培训的人员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亟待加强。另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在家,且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的措施办法少。
问题三:农村建设普遍缺乏整体规划,环境卫生差,管理不到位。首先,从整体上看,虽然我乡对4个新农村做出了整体规划,但仍有大部分村建设缺乏规划,民房建设杂乱无序,“建好新院留老宅,留下老宅没人占”的现象十分突出,村庄建设象“摊大饼”,出现了许多空庄、空园和“空心村”。其次是配套设施跟不上。大部分村仅满足于硬化街道,亮化、绿化、美化跟不上,修路不修下水道,污水、积水到处乱排,既不美观,又污染环境。其三是管理不到位。村容村貌差,环境卫生差,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的现象比较普遍。
问题四:村级班子成员素质尚待进一步加强。同志曾指出:“我们有一条基本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和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整个干部队伍中还有一些人存在着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类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不是十分解放,干事畏手畏脚,前怕老虎后怕狼,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工作作风和方法不是十分灵活,拨一下动一下,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三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还不够强,面对市场经济,有的干部想干而不敢干,有的会说而不会干,缺乏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问题五:村民素质与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中央在全国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在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村民中也出现了一些与新农村不相适应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是有部分村民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垃圾还在乱扔乱倒;二是有些村民大局意识淡薄,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集体事业漠不关心,有钱烧香、打麻将,但却不愿为集体事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三是有的村民市场经济意识不够,习惯于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和自给自足的做法,在个人致富上不思进取,缺乏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十二五期间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设想
1、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到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继续抓好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全乡新农村重点村达到15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