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域工业化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兴县富民、建设西部强市为目标,坚持“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立足市情,突出特色,明确产业定位,科学规划,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县域工业化发展路子。
二、县域工业发展现状
(一)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目前,我市县域工业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潜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化。推进县域工业化的核心是培育企业,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质量。
(二)截止20*年底,全市县域工业发展到2.3万户(含个体经营户、县域国有企业,不含秦、渭两区),从业人员21.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56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1.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0户,从业人员8.67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54.6亿元。县域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我市县域工业发展潜力大、任务重。我市县域工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原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绝大多数县域工业是经过多年改制重组和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其产能、效益未达到很好发挥,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8.9%,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也应看到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进入新的难得的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召开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为推进县域工业化指明了方向;国家实施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推进县域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国内产业加速转移,西咸一体化为县域承接先进技术和资本,拓展发展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尤其是园区建设、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和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为推进县域工业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奋斗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奋斗目标
到2013年,全市县域工业总产值达到1415亿元,年均递增20%,其中规模以上总产值882亿元,年均递增20%,县域工业增加值达454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8%。
——全市县域工业(含个体经营户)数达到2.8万个,年均新增1000个;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户以上,每年新增加65户。产值过十亿元的企业30户,过亿元企业达到200户。
——全市县域工业年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0%以上。
——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310亿元;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70%以上,精深加工率达到40%以上。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数达到全省要求指标。
——县域工业发展分年度计划(后附表)
(二)产业布局
1、坚持立足县情,突出特色。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主导产业,集中抓好*以彬县、旬邑、长武等县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中部以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武功等县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和建材产业基地,南部以秦都、渭城、兴平等为主的高新技术及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坚持科学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工业化布局。
2、按照“东进、西联、北强、中富”的县域经济发展布局,推动全市县域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在装备制造、化工、能源、纺织、食品医药、建材、航空、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形成产业聚集优势,着力建设工业园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支撑,资源开发加工型、农产品加工型、为大工业配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并进的县域工业化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坚持科学规划,板块推进。统筹制定县域工业化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主要目标,实现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相互衔接,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4、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同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增强吸收、转化其科技成果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科技型企业,扶持新兴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四、发展重点及措施
(一)抓好园区建设。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对县域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土地利用、环保设施等进行充分论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全市已有35个园区,集中力量抓好26个重点园区建设,配套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聚集区,努力提升工业园区水平,使其成为县域工业的主要载体。一是对经省级认定的渭城民营科技产业基地、兴平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园、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区等10个园区和要求整改拟认定的永寿县、旬邑县、淳化县工业园区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不断提高企业入园率,推进科技、管理、机制创新,使园区真正走出一条产品互补化、产权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切实抓好秦都沣东工业园、渭城光伏产业园、礼泉资源再生产业园等13个重点新建园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力争省级认定;三是各县市区要抓好其它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产业集群,把园区做强做大;四是要建立健全园区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对全市县域工业园区统一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在于优势产业的支撑,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以陕柴重工、秦岭电气公司等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兴化集团、*宝塔山油漆、泾阳统一润滑油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企业的化工产业;以大佛寺煤矿、胡家河煤矿、彬长能源化工基地等为龙头的能源产业;以*白鹿制药、*华龙集团、鲁洲生物科技、*白象食品、*红星软香酥、海升果汁、汇源果汁、光明乳业等为龙头企业食品医药产业;以礼泉海螺水泥、泾阳海德堡水泥、泾阳声威建材、冀东水泥等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同润纺织、银华纺织等为龙头的纺织产业。支持县域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配套协作关系,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品特色明显的大中型企业。围绕壮大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建材等支柱产业,分层次、分领域培育成一批大型企业,力争3—5年,使全市产值或销售收入十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0户,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0户。
(三)突出项目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市每年计划抓好40个工业项目,采取综合扶持措施,重点支持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导企业从比较优势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谋划100个左右有前景、有特色、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项目,为县域工业化发展聚集能量,力争50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计划,重点支持,市、县两级对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予以扶持。要围绕县域产业重点招商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的原则,整合招商信息资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主动承接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多层次、多渠道、有选择地开展承接转移的洽谈,通过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化县域工业结构,形成壮大一批无污染、绿色环保型的优势产业,力争每个园区都有3—5个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落户,实现工业总量新扩张。
(四)抓好成长型企业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全市每年筛选30户规模以上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在用地上优先保证、资金上重点扶持,打造县域经济的“主心骨”。重点支持100户高成长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产学研结合,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实施核心技术项目或技改项目。加快县域国有企业改制步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收购、重组国有企业,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开展创业者、小老板培训活动,扶持发展2000个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鼓励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采取放宽准入条件,支持贷款、补贴、自主创业等办法,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待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拓宽发展空间。把企业二次创业作为一支重要力量,鼓励支持企业新上一批后劲充足的项目,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在全市形成群众竟相创业的新热潮。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各县市区要牢固树立“人才兴县、兴工、兴企思想”,通过培养引进,把各类需要的人才聚集到企业中来。每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锻炼成长。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完成职工培训任务4万人,其中培训企业家及管理人员2万人;每年以优厚的待遇聘请15—2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凭和全国著名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到企业工作,吸纳20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经过四年努力,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的职工队伍,造就一批在中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家队伍。
(六)拓宽金融渠道,支持县域工业发展。促进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县域和园区的银行网点覆盖范围,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开展综合信贷服务,加强银企沟通,支持县域工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强化地方金融机构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小企业贷款经营中心和小企业支行。规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县域融资市场。重视民间资本对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贷款支持创办企业。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一个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发展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市县建立担保机构,完善制度,提高素质,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提升担保能力。
(七)建立财政扶持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南部县市每年至少安排500万元、*县至少安排300万元用于县域工业化建设的投入,主要用于引导支持创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和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等。并根据县级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优化存量结构,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建立财政扶持县域工业发展长效机制。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增加对县域工业的投入。
(八)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县域工业科学发展。实行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包抓制度,推行项目并联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服务能力。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通力合作,多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全市每年组织2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努力营造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市、县两级必须优先保证县域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指标,土地利用存量指标和土地复垦、城中村改造、倒闭企业土地利用等可调剂指标要向园区建设倾斜。
五、组织领导
(一)各县市区委、县市区政府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主体。为加强工作推进,各县由一名常委或常务副县长主管县域工业化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和落实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及责任,全市县域工业化工作由市中小企业局负责服务和工作指导,发改委、统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做好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
(二)各县市区要切实解决多头管理问题,专门成立一套班子,抓好县域工业化工作,要规划科学、计划周密、安排合理、措施得当,确保县域工业化发展各项工作落实。
(三)市上要对各县市区县域工业化工作进行考核,完善考评办法和激励机制,强化分析统计手段,从组织、队伍、制度上保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