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强化文化服务系统建构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部署要求,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青政办发〔〕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保障群众就近便捷享受文化的基本权益,率先建成符合实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争创一流。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加大力度推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三)统筹城乡、突出特色。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四)保证基本、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方式、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合作、共建共享。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
三、工作目标
按照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引导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到年底达到市提出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
(一)公共文化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均衡。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不低于0.2平方米,覆盖城乡的“十五分钟文化圈”更加完善。
(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更加充足,质量更有保证,品种更加丰富。全市每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不低于1万场次。文化活动品牌更具影响力和辐射带动性,文艺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赛事和展演活动中获奖数量取得新突破。
(三)公共文化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数字化更加普及,信息化网络支撑更加有力。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全覆盖。
(四)公共文化组织领导更加有力,部门分工更加明确,社团作用更加重要。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统筹推进共建共享成效显著,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迈出新步伐,社会组织和企业兴办公益性文化设施,组织、参与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
(五)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充实,水平显著提高,专业构成更加合理。制定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制度,更好地发挥社会文化人才的作用。
(六)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持续增加,预算安排更有保障,项目管理更加科学。我市文化事业经费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四、主要任务
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的方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争取用1年左右的时间,按照《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基本完成软硬件设施建设。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1.推进市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市民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标准剧场建设,并投入使用。
2.实施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建设提升工程。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不得建设在政府办公场所内。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市三级站以上标准,其中街道一级站比例不低于30%,镇一级站比例不低于20%。年新建胶东、李哥庄、胶北、马店、九龙5处综合文化站,每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
3.实施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提升工程。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认真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4.推进文化广场建设。进一步提升市级中心文化广场的利用水平;基层文化活动广场建设要具备设立临时舞台和相应设备的条件,满足群众娱乐健身和信息宣传要求。每个镇(街道办事处)要设立一处中心文化广场,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拥有一处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
(二)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
1.实施公益文化普及工程。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馆每年组织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较大规模文化活动100场以上,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村(社区)包片辅导制度,每人每年下基层开展辅导活动不低于48天。市图书馆图书藏量要达到服务人口人均1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每年开展演出、展览、培训等文化艺术活动12次以上,各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每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次以上。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每年举办讲座、培训、巡展等博物馆文化活动不低于12项。
2.实施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工程。市图书馆、文化馆要分别配备1辆流动服务车,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图书、演出、展览、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确保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3.实施农家书屋建设提升工程。在前期农家书屋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图书完善设施,实现每个书屋配置实用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并定期更新。
4.推进电影放映公共服务工程。农村在确保全市每个行政村平均每月放映一场数字公益电影的基础上,推动从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从免费放映向低价有偿放映的过渡,选择1个条件较好的镇(街道办事处)建设小型多厅数字影院,开展农村乡镇数字影院建设试点工作。在城区建设设备先进、设施完善的多厅数字影院。设立公众电影宣传专项资金,对档期电影进行宣传推介,使市民及时了解各档期电影的相关信息,培育市民的观影习惯,实现电影票房年均15%以上的增长目标。加强学校电影公共服务工作,确保每个学期为中小学生放映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5.推进惠民演出工程。以“文化惠民村村行”活动为抓手,每年组织专业文艺院团或邀请知名演出团体开展低票价文化惠民演出,满足低收入阶层欣赏高雅艺术和高端艺术精品的需求。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艺创作汇演,设立“送文化下乡”专项资金,扶持专业院团进行公益性演出和公益电影下乡活动,全年送文化下乡120场次,送电影10000场次。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庄户剧团文艺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设立庄户剧团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庄户剧团进行文艺创作和公益演出。从全市选聘一批专职文化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定期面向城乡进行文艺巡回演出。
6.实施文化关爱工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要面向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文化、教育、老龄、残疾人、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广泛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专题文化活动,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等较大规模的节庆活动,满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
7.实施公共文化场馆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建设和完善标准配置的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
(三)培育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水平
1.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制定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计划。设立“精品剧(节)目创作”专项资金,支持精品文艺创作和排演。
2.培育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品牌。要做大做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品牌,抓好城乡文化的交流和推广,打造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品牌3-5个。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要实现“一特(色)数品(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要实现“一村(社区)一品”。
3.拓展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突破传统办馆模式,适应公共文化需求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把传统单一的服务拓展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图书馆要把“音乐欣赏、展览展示、沙龙演讲、报告讲座、培训辅导”等活动纳入常态服务项目。博物馆要积极开展讲座、培训、巡展等文化活动。文化馆要增加图书阅览、电子阅览服务功能,让参加活动的群众有更多的选择。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开展各类培训和服务活动。
4.打造一批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要培育打造一批“领导重视、设施完善、活动丰富、队伍健全、成效显著”的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带动基层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四)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1.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和完善基层网点建设,把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拓展到每个村和社区。
2.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在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有条件的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其中市级不低于30台、镇(街道办事处)级不低于20台、村(社区)不低于10台。
3.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继续推进图书、艺术、美术、音乐、文博、书画等文化新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市图书馆要加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4.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广泛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市图书馆与市图书馆和重点社区、村庄的图书室实现通借通还。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队伍结构,确保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鼓励文化干部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认证。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实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人员配备,各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独立的综合文化站,并配备1至2名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强化行政村和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配备1名财政补贴的专职文化管理人员。
3.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每年选出一定比例的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每年举办一次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干部培训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要每年开展一次村(社区)文化管理员轮训。
4.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义工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文艺专长的人员成为文化义工,充分发挥文化义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公益文化活动,指导农村庄户剧团开展文艺排练和演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务。
(六)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政策研究。研究制定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财政投入等有关政策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鼓励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2.加强文化市场环境建设。加大文化执法力度,规范文化阵地管理与服务,依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成立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动员会议。
(二)全面实施阶段。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按照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三)整改提高阶段。组织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自查,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初验,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根据领导小组提出的初步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完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二)完善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以此为契机,重点加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确保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三)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级相关部门实行目标考核。
(四)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及时报道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积极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